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感悟
自己的美文感悟:散文初考
1,
初读《中国名家美文180篇》,对这些美文很有兴致起来,有了一点研究的兴趣。
所谓初读,就是对673页文章大致的翻阅并在自己喜欢的文章中停留下来,也用笔对感兴趣的文字勾勾画画。
所谓研究,也就是对那选文的一篇序,一个跋,一个读书笔记,一个演讲发言由于侵染了作者的情感智慧、学识修养而共鸣、感动或佩服的罢。

以大文学而论的话,我国传统而美好的文体是散文。看了那以一生的美文计划为噱头的《中国名家美文180篇》以后,觉得确实有自古以来,一直到五四和现在,中国最好的文就是散文。
这好像也不是我自己的独见,鲁迅在《小品文的危机》一文中就认为,五四时期“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朱自清也有类似的观点,他在论述五四以后的文学时,认为“最发达的,要算是散文小品”,它的发展“确是绚烂极了”。(《论现代中国的小品散文》)。

那时,鲁迅等一大批散文大家的话语实践,把散文证实为是人类精神与心灵秘密最自由的显现方式。现在,散文并没有五四时期的那种给人震撼的感觉。
我同意谢有顺的评论:“当代的散文作家在自我认知的挺进上,在个人心灵质量的建筑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现在看来,由于受当时那种宽松的现实语境的影响,以鲁迅等人为代表的那批现代作家在心性上的自由和丰富是无以伦比的……”。
我看法是今人物质生活丰富,工作也不似战乱时的颠沛流离,但精神委顿,思想陈旧,文字自然也就写得琐碎繁杂,那文化口红的讽刺确实说明了现在写作者的状况。今人的生活被分割得太厉害了,要写什么的话,也只能写些微博那样的文字了。

电影等,比五四时期也许我们已经有些进步,但散文今人的确是有退步的。什么是散文呢?我们都被老师教过什么“形散而神不散”的,我们写了很多形散而没神的文字,虽然那也是散文,但不是真正的美文。
我们写得最多的文字就是散文,但我们的目标好像没有追求过要写出美文来,这是一个目标失误。

2,
什么是散文,我们平时为什么会多写的就是散文这种文体?
只要不是小说,不是诗歌,大多都冠以散文随笔之名。所以,只要你不是在写小说诗歌,那么你就是已经在创作散文的了。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无拘无束的文体最大地接纳了未经文体规范的经验,它是无论什么鸟儿都可以栖身的大树。
总之,从形式到内容,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这也是散文难写的一个原因。散文又是气质美人,它需要积累,它没有小说丰厚的家什,没有诗歌华丽的外貌,她只有典雅大方的温婉之气,自由平和之心态,它必须有真诚的灵魂,水滴石穿,终能成器,才能美文。

我国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散文”,即除诗、词、曲、赋之外,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一概称之为“散文”。现代的散文指除诗歌、戏剧、小说以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游记、传记、见闻录、回忆录、报告文学等。而我个人认为散文是一种短小精悍且个性鲜明的文学,可以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是一种可以让大多数人们接受并运用的文体。

《中国名家美文180篇》的散文以感情或以智慧动人,我对单纯的写景没什么感觉,认为那写作不如画出地图来让人更加明白那地理的走向,不如图画或照片的栩栩如生。
一篇只是写景的文章,倘若没有情感,没有文字的神韵,它是不如一个视频的表现力的。我喜欢的散文,是那种通篇旁征博引,“据事以类义,援古而证今”(刘勰:《文心雕龙·事类》),看似散而漫之,实则如行云流水,是添加了文字的力量,有听与闻的通感的文章,如那《荷塘月色》写得香色俱全,声韵并茂。一方清塘,在文中波澜起伏,情趣盎然。

我喜欢的散文还是在文中要见了作者的性情:看作者在城隍庙淘旧书,我们一笑;看另一个作者在巴黎,不去观察异乡街头的美女,而也是去找可以逛书店的地方,我们还是一笑。作者或者生活在百十年前,但他们的性情做法是我们理解的,所以看丰子恺的学绘画的回忆,我们微笑;看蔡元培写在北大管理的过去,我们感动……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知识性的文章,如王国维的《文学小言》;刘师培的《国文杂记》;朱光潜的《我与文学》;顾随的《关于诗》等,这是百年沉淀之后,还熠熠闪光的文字,有黄金般的价值。

3,
初读《中国名家美文180篇》,对这些美文的一个最粗浅的感受就是那些作者不像今天的写作者那样无病呻吟。散文写作要保持姿态,但却不是故作姿态,摆什么样的姿势出来,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许多成名的散文作家,你在读他们的文字时,也总能觉出里面有那么一个放不下的架子一直横亘在我们面前:要么是作家自己故意摆出一个姿态——什么追思呀,怀旧呀,悲悯呀,自我陶醉呀,或者农民式的矫情,等等;要么是作家在散文的语言结构上过于用力,露出了太重的人工斧凿的痕迹,没有了散文本应有的松弛、自在的神韵,或者杨朔散文的套路,最后来个光明的尾巴……
真得散文精髓并富有原创性的人实在不多,更多的是写什么都是一堆文字之后,你很难看到作者的个性,那些文字很难在你的脑子里留下什么印记。

散文是要见作者修养,也最见作者性情的,散文作为最自由的文体,理应有最自由活泼的心灵。文学毕竟是语言的艺术,心灵的私语,能否将散文写好,关键还得看作家是否有语言上的造诣,以及是否有大质量的心灵。如果你想的是别人思想过的,或者是主流倡导的,那重复别人的散文,不写也罢!
还有,写文或写散文,最好也不要重复自己,“散”是一种神态,笔下出来的可以是冲淡、飘洒、不羁、隽永等个性不同的文字,自由表达的后面其实是一种更需认真对付的写作难度……

写作,需要心智和灵魂的活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话说| 写作者的家底——关于散文文体的若干思考
[今日头条]何鹏的散文集《借我一束光》后记 (留言有福利)
什么是现代诗
齐帆齐微刊:浅谈写作心态,写作要静心,切忌浮躁
合集·经典美文(散文、诗歌等)合集(1/111)
美文养心 | 品读,是为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