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湿热体质
添加义项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
1.中医用语
2.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书籍
1.中医用语
编辑本义项
求助编辑
湿热体质
目录
简介
亚疾病状态及发病倾向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湿热体质形成原因
症状表现
湿热体质与皮肤病
调养法则
展开
简介
亚疾病状态及发病倾向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湿热体质形成原因
症状表现
湿热体质与皮肤病
调养法则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什么叫湿,什么叫热
看中医时,我们常会听医生说“湿热”。那么,什么是湿热,湿热有哪些表现,应注意什么问题呢?要明白湿热,先应了解什么叫湿,什么叫热。
所谓湿
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则脾就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水湿内停”;且脾虚的人也易招来外湿的入侵,外湿也常因阻脾胃使湿从内生,所以两者是既独立又关联的。
所谓热
所谓热,则是一种热象。而湿热中的热是与湿同时存在的,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或因“阳热体质”而使湿“从阳化热”,因此,湿与热同时存在是很常见的。
什么是湿热体质
特点与症状:
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易生粉刺、疮疖,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里有异味,经常大便粘滞不爽,小便有发热感,尿色发黄,女性常带下色黄,男性阴囊总是潮湿多汗。
性格:
湿热体质的人性格多急燥易怒。
体型:
湿热体质的人形体偏胖或苍瘦。[1]
编辑本段亚疾病状态及发病倾向
湿热体质的人易患疮疖、黄疸、火热病等征[1]
编辑本段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湿热体质的人对湿环境或气温偏高,尤其夏末秋初,湿热交蒸气候较难适应。[1]
编辑本段湿热体质形成原因
1、先天禀赋。
2、嗜烟酒的,经常熬夜的,这种人外形不好看:牙齿黑,舌苔黄腻,满嘴口气,身上
味道也大。长期带下色黄,下体异味很大,白带多黄。如果你抽烟喝酒又熬夜,那你注定
是个湿热体质。
3、滋补不当:如吃很多银耳燕窝冬虫夏草。乌鸡白凤丸等,这样的滋补不当,滋补过
度会催生或者加重这种体质。
4、长期情绪压抑,借酒浇愁。
5、长期生活在湿热环境下,比如广东。亚健康状态特别多见于湿热体质。
编辑本段症状表现
湿热质人的型体特征:形体偏胖或消瘦;
常有表现:面垢油光、多有痤疮粉刺、常感口干口苦、眼睛红赤、心烦懈怠、身重困倦、小便赤短、大便燥结或黏滞、男性多有阴囊潮湿、女性常有带下增多。病时上述征象加重;
舌象:舌质偏红怠黄腻;脉象:多见滑数;
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容易发怒;适应能力:不能耐受湿热环境。
常见的皮肤病:痤疮、湿疹、银屑病、汗疱疹,湿癣、脂溢性皮炎、酒糟鼻等。
编辑本段湿热体质与皮肤病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而吃过多的油腻、甜食。脾的负担就会加重,脾不能运化而使水湿内停。“热”也是中医说的一种热象,因湿久留不创造而生热,形成湿热。如湿热在皮下,则生湿疹,也就是痤疮、青春痘。
因此,湿热体质的患者得皮肤病后,必须先清湿热,才能有效的治疗。常用中成药同仁堂皮肤病血毒丸,源自京城名医施今墨经验方,含有多味清热利湿成分,如土茯苓,天葵子,白藓皮等能祛湿热毒邪,全方39味中药科学配伍,协同作用,共同发挥清热解毒、凉血通络、化痰利尿、消肿止痒、祛瘀止痛等作用,达到清血解毒、消肿止痒,治疗湿热体质皮肤病的作用。
编辑本段调养法则
调体方法:分消湿浊,清泄伏火。
调体要点:一,宣疏化湿以散热:根据“火郁发之”之理,可于泻火解毒、宣疏清化。
编辑本段湿热的一般表现
湿热的一般表现为:肢体沉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舌苔黄腻,脉数。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别:在皮肉则为湿疹或疔疱;在关节筋脉则局部肿痛。但通常所说的湿热多指湿热深入脏腑,特别是脾胃的湿热,可见脘闷腹满,恶心厌食,便溏稀,尿短赤,脉濡数;其它如肝胆湿热表现为肝区胀痛,口苦食欲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怕冷交替,脉弦数;膀胱并不因出汗而减轻湿热见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色黄浊;大肠湿热见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口渴。
编辑本段湿热型体质的鉴定
1、型体特征:形体偏胖或消瘦;
2、常有表现:面垢油光、多有痤疮粉刺、常
感口干口苦、眼睛红赤、心烦懈怠、身重
困倦、小便赤短、大便燥结或黏滞、男性
多有阴囊潮湿、女性常有带下增多。病时
上述征象加重;
3、舌象检测:舌质偏红苔黄腻;
4、脉象检测:脉象多见滑数;
5、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容易发怒;
6、适应能力:不能耐受湿热环境;
7、易患疾病:易患黄疸、火热症、痈疮和疖肿等病症。
编辑本段湿热的治疗
一般要分湿重还是热重。湿重的以化湿为主,可选用六一散、三仁汤、平胃散等;热重以清热为主,可选用连朴饮、茵陈蒿汤,甚至葛根芩连汤。在这一原则下,再根据某些特殊表现选择相应的中药,如湿疹、疔疱加野菊花、紫花地丁、苦参、白鲜皮等;关节肿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泻甚至痢疾加白头翁、地榆、车前子等;血尿可加小蓟草、茅根、石苇、蓄等。 此外,因热往往依附湿而存在,所以,应注意起居环境的改善和饮食调理,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这是预防湿热的关键。
编辑本段湿热体质饮食调养
少甜少酒,少辣少油,饮食清淡,戒除烟酒
饮食上少吃甜食、甘甜饮料、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吃、少喝酒(湿热之性最大)。少吃肥甘厚味。饮食清淡祛湿。特别要戒除烟酒。多食祛湿的食物。多喝水。
多食祛湿的食物:绿豆、冬瓜、丝瓜、赤小豆、西瓜、绿茶、花茶等。
不宜吃的食物:甜食、甘甜饮料(如可乐,雪碧等)、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八角、葱等)、酒、肥甘厚味(如肥鱼大肉)。[2]
编辑本段养生方法
饮食宜与忌:
宜:饮食以清淡为原则,可多食甘寒、甘平的食物:
适宜吃的水果:西瓜、荸荠;
适宜吃的菜类:空心菜、苋菜、芹菜、黄瓜、丝瓜、葫芦、冬瓜、藕;
适宜吃的水产品:海蜇;
适宜吃的豆类:绿豆、赤小豆
忌:少食甘酸滋腻之品及火锅、烹炸、烧烤等辛湿助热的食物:
不适宜吃的菜类:韭菜、生姜、芫荽
不适宜吃的调味品:辣椒、胡椒、花椒
不适宜吃的饮品:酒、蜂蜜
不适宜吃的糖类:饴糖
不适宜吃的肉类:羊肉、狗肉、鳝鱼[1]
编辑本段湿热体质的生活起居
日常起居要求
居住环境宜干燥,通风,保持充足而有规律的睡眠
日常注意事项
避免居住在低洼潮湿的地方。不要熬夜、过于劳累。盛夏暑湿较重的季节,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应戒烟酒。[1]
编辑本段体育锻炼
日常可做的运动
适合做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如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
日常运动注意事项
夏天由于气温高、湿度大,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较凉爽的时候锻炼。
湿热体质的情志调理
湿热体质的人应克制过激的情绪。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学习,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您的体质基本属于阴虚体质,请您在日常生活中根据自己的体质:合理安排,经常调理,远离疾病。[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皮肤病 | 湿热体质的湿疹,不能吃?
中医燥湿清热名方二妙散,皮肤病、妇科病、男科病、肠胃病均可调
湿热体质----长痘(六)
禤国维创立岭南皮肤病学术流派
皮肤病常用中成药
湿热长痘痘,喝槐米薏仁茶效果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