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学论语#19.6【2017-11-3】

#每日学论语#19.6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却又有坚定的志向,根据自己的实际提出问题又能就自己身边的事物进行思考,那么,仁就在这里边了。”

【微言微感】

一切学一点,一点学一切。

人,博学多闻,见多识广,绝对是好事情,但是如果意志不坚,随波逐流,什么新鲜事都感兴趣,什么事都钻不进去,就容易变成苏轼说的:“博学而志不笃,则大而无成;泛问而远思,则劳而无功。”

有人对我说:“我读书不比你少,怎么就用不上呢?”

确实,他比我读书多,几乎是无书不读,但用在生活上,只能聊天用,用在工作上,几乎没有用。

为什么呢?

为了读书而读书,学而不思,学而不用,学而不专,读再多的书,书上说的还是书上说的,你自己的还是你自己的。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读书,是和伟大人物对话,说什么呢?说我们关心的事情。我是教师,当然说教书育人;我是医生,当然说治病救人;我是农民,当然说发家致富……

卖烧饼的,第一是要研究如何做出味美可口的烧饼,如何让烧饼卖出去,并且卖个好价钱。如果不研究这些,一门心思关心伊拉克战争,关心王宝强的家务事,关心陈冠希艳照门都牵涉谁谁谁……

垃圾信息太多,手机会被拖慢的。没有意义的闲话闲事,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的。

“博学而笃志”。“不管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

司马迁是这样的,13年只做一件事,不管遇到多大的人生灾难——牢狱之灾也好,宫刑也罢,只要一口气在,就一心一意: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笃志”,就是志向坚定,一心一意,全心全意,谁信念坚如磐石,整个世界都会为他让路。

“切问”,讲究的是切中要害,一语中的。那种漫无边际,瞎问、胡问、乱问,是思维力混乱的表现。

这个世界说负责很复杂,说简单也很简单。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凡事毫无缘由的天上掉馅饼,都要小心谨慎。要问一问凭什么?为什么?

当遇到最复杂问题的时候,就回到最简单的原点思考。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相连,问因求果。

“切问”,就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钻进去寻根问底,跳出来冷眼旁观,用最基本的逻辑,去伪存真,剩下的就是本真。

“切问”,就是庖丁解牛,就是循规蹈矩,就是游刃有余。

闰土月下刺猹(chá),他能够一击命中,是因为它明白猹的习性,知道它如何躲闪,计算准确了角度。

昨天,我突然想到课堂的理想状况,提出了“四会一不”的观点:会听、会说、会想、会问、不怕出错。

关于“会听”,我提出了“倾听十问六原则”

倾听十问

一问想要说些什么

二问信息从何而来

三问与我有啥不同

四问表达是否全面

五问叙述能否再简

六问观点有何依据

七问互动有啥成效

八问能否继续提升

九问我能如何突破

十问关键是否抓准

倾听六原则

真诚注视对方眼睛

及时赞许思考回应

快速记录关键问题

冷静进行独立思考

不要打断约定发言

和而不同彬彬有礼

关于会说,我提出了“表达十问六原则”

表达十问

一问你要说什么

二问是否有依据

三问是否有新意

四问有无先肯定

六问对方听清楚

七问目光看观众

八问身体挺且直

九问大方有礼仪

十问可否少几句

表达六原则

积极参与,时刻准备

冷静客观,想好再说

声音洪亮,理直气壮

彬彬有礼,谦让有序

列好提纲,表达流利

求同存异,友好客气

关于“会想”,我想到了思维导图,想到了有序思考、多角度思维、换位思考。

关于“会问”,我想到了问教材、问自己、问同学、问老师。

关于“不怕错”,我想到了闻过则喜,见错归零,知错必纠,纠枉过正。

……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愿景在远方,生活在当下,思考在近前,不夜郎自大,不杞人忧天,主要精力,永远放在紧急而重要的事情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447期】音频学《论语·子张篇第6章》子夏怎样论述求仁的方法?
修己养德仁其中——《论语》悟读【467】
【论语导读】仁在其中矣
细说《论语》(一百二十七)
《论语》十二章专题练习
《<论语>十二章》教学实录(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