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学论语#19.7【2017-11-4】

#每日学论语#19.7

【原文】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译文】

子夏说:“能工巧匠常居市肆之中能成其事业,君子通过学习能达致其道。” 

【微言微感】

“肆”,是商店,是作坊,是商住夫妻店。

在欧洲的小镇,在云南的大理,在前门的大栅栏,有一些临街老店,做银饰的,捏泥人的,卖手工皮具的,私人定制服装的,做皮影的,做乐器的,做木雕的,祖祖辈辈守着店面,守着手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被称为“百工”,或者“匠人”——银匠、皮匠、裁缝、木匠、酒匠……

那一年,去西藏旅游,参观唐卡制作基地,看那些等级不同的师傅们,心无旁骛,聚精会神,虔诚地醉心于自己作品,不说别的,单单就那份执着的模样,就足以让人肃然起敬。

在甘肃敦煌旅游,被莫高窟那些壁画给震撼了,如此精美绝伦的作品,他们是如何做出来的呢?据说,很多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很多手艺高超的工匠,入洞就把自己融化到作品里了,几天,几十天,甚至几个月,食宿都在洞里边。

每一幅作品,都是工匠们用生命熬出来的。他们用心塑造菩萨,后来自己也变得慈眉善目,那些壁画上的人物,其实是他们的灵魂的升华。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在《题石头记》上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一生一世为一事,一事一生教人痴。伟大的辉煌大作《红楼梦》,栩栩如生的“金陵十二钗”,是曹雪芹用几十年的生命元神,炼制出来的,完成了大作,耗尽了元气,他也就该撒手而去了。

现在,我们呼唤“工匠精神”,其实也就是对专业、执着、纯粹的职业态度的回归。

不评职称,不被考核管理,不计算成本,不考虑利益竞争,只是把自己的职业感觉呈现出来,坚守自己的信念,铸造自己的梦想,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职业追求啊!

“百工居于肆以成其事”。“肆”中有同道,有交流,有欣赏,有岁月,有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

“君子学以致其道”这句话,极个别人翻译做“君子居于学而致其道”,大部分都解释为“君子是通过学习获得仁道的”。

“居于学”,强调的是学习的道场,如齐国的“稷下学宫”,魏国“洞香春”、希腊的雅典学院、炮火纷飞的西南联大操场……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尺码相近的人,为了同一个愿景,意气相投,惺惺相惜,聚在一起,交流切磋。智慧在碰撞中迸发,思维在交流中激活。

“学以致道”,强调的是达到仁道的途径是学。学,是不断探索未知,呼吸新鲜空气,是学以致用和学而时习。

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一群人可以走得远。

什么都可以代替,只有思维不可以代替,经历不可以代替。学习这件事,独学是基础,实践是升华,交流是催化剂。没有安静下来深入钻研,没有自己的苦思冥想,脑袋空空,腹中空空,和别人交流什么?

但一味夜郎自大,固步自封,就容易活水变死水,死水变臭水。特别是我们做教师的,不读书,不看报,不交流,不琢磨,活在自己经验里,陶醉在昨天业绩里,迟早是会被淘汰的。

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固步自封呢?

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提出了学习金字塔理论——

他说,以语言学习为例,在初次学习两个星期后:不同的学习方法达到的学习效果不同。用耳朵听讲授,知识保留5%;用眼去阅读,知识保留10%;视听结合,知识保留20%;用演示的办法,知识保留30%;分组讨论法,知识保留50%;练习操作实践,知识保留75%;向别人讲授相互教,快速使用,知识保留90% 。

既然如此,学习怎么可以少得了交流分享呢?

“君子学以致其道”,恐怕离不开学习的道场,离不开交流和分享,离不开学在行中,学在思中,学在合作探究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夫唯学习致其道——《论语》悟读【468】
【共读】《论语》子张篇第七
24句国学经典解读24字核心价值观
古风古韵的句子
19-7子张篇。
云卷云舒读经典——《论语》(四十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