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怀瑾老师:只要心念专一、一切空了,也可以达到“止”的境界

修定的“止”

问:何谓修定的“止”?

脑子里、心里一个杂念都没有,气血停了,这是“止”的境界了。呼吸往来,很长才会有一次,等于没有呼吸了。这是“止”了。

空无边处

问:那么,止在什么地方?

没有地方,空无边处。就是意念清净了,不在身体内外中间,感觉都没有了。在身体内外中间都有感觉,只要得止,即使在身体内部也没有关系。没有一个地方的。

知止而后有定

问:到止的境界之后,这就算得定吗?

这是初步的得止。也就是儒家大学之道中所讲的“知止而后有定”。儒家讲得也很清楚,知止以后,进一步才能说得定;定了以后有境界,则是能静;静以后得清啦!清了之后,身体感觉的障碍就没有了。而后能虑,这个虑不是指思虑,而是一种自性智慧的发起,不是思想。当智慧发起了,所谓的神通就无所不至;这个智慧的境界,在中国的儒家来讲,叫做“虑”。所以后来玄奘法师翻译禅定,就采用大学的说法,翻作“静虑”。他是正统的孔子后代(一笑)。

心念专一

问:要达到“止”的境界,是否没有一定的程式?

对。之前所讲的六妙门(注:“出入息念”中的“数、随、止、观、还、净”六项)是渐进的,有时候可以不用这个方法。只要心念专一、一切空了,也可以达到“止”的境界。有些利根、第一等聪明的人,不一定靠这个路走。直接进入“止”,绝对可以,不是没有的。但是要没有杂念、没有妄想。

《南怀瑾答问集》

老古正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南师怀瑾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

暨太湖大学堂十周年校庆集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打坐体会(二十六)
南怀瑾老师讲呼吸法门之“十六特胜”(三)
一代大师彻悟人生的经典智慧:男人欲成大器,必要读懂这句话!
真正入定后的感觉是这样的 #南怀瑾 #国学智慧
南怀瑾:“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
年过40,开悟最可怕,送你3句话,悟透人生最高境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