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态小疑问:砌石不见了有利生态?

很多努力想成为生态工程的河溪治理,为何常变成生态杀手?关键之一在于为了标榜「就地取材,少用水泥」,我们把溪里最重要的环境因子改变了。虽然可能在节能减碳上有九牛一毛的良善,但却带给原本住在溪里的生物比地震洪水还可怕,且无法恢复的打击。倘若我们原本的餐桌、座椅、眠床,都被别人拿去贴在墙上当壁饰,或许「家徒四壁」对这窘境是贴切的形容。

除了少部分淹没在水线下的石缝可以利用,以及石缝长出的植物还能提供水里一点食物遮荫之外(但原本自然水岸的绿带有吃不完的食物呢!),大部分的水岸砌石就像可望不可及的壁饰一样,无济于补偿河岸原本多元的路径孔道和茂密的植生。而离水的石头,也失去了原本对水域的多元贡献。

水里的石头那么有用?!

大小不一的溪石,是大小不一的动物躲猫猫的基地。你若去抓过虾一定看过,谨慎的溪虾一有顾虑就往石缝退。大的、小的鱼虾蟹,就在这迷宫里互相捕食躲藏,没有绝对输赢,保有多样的生物共存。

水下的溪石是绝大多数水中生物的居所或育婴房,在污染不严重的溪水下翻开石头,很容易找到水虿、蜉蝣的稚虫,在展翅飞向空中前,牠们就趴在石头表面吃喝拉撒度过一整个童年。而溪鱼产卵都得谨慎地挑选适当的水流与石缝,或黏着在石块接触面,跟适当的水流处。这是为了保护宝宝不会瞬间被冲走,不知去处,或马上入鱼口,变成别人佳肴。还要有足够的氧气及水温拂过,才能增添孵化的机会。

那餐桌是?在溪水中,石头是少数能附着藻类或小昆虫的界面,尤其让你得小心不跌倒的湿滑硅藻,正是许多素食杂食鱼类的三餐。据前辈钓手说,有些溪鱼因此有淡淡藻香带来的美味。石头边常见圆形啄痕或条状的表面刮痕,就是牠们光临餐厅后的打卡记录。

溪石也是瞭望台或巡弋岗哨。溪鸟常站在上面唱歌吶喊宣示领域,也是飞捕低空小虫、潜水捕鱼的返航基地。即使胜博发溪鸟越来越少见,你坐在溪边打盹或戏水时,一定曾想捉弄来来回回不离溪石的豆娘吧;牠们离水后的短暂虫生,在石上恋爱交配,再将下一代产回自己长大的溪流家园。溪石,就这样见证水域家族的传承,尽管自己也会在暴雨后迁徙到不同河段。

溪石建立的庞大服务系统,可不能自己独立运作。命中注定的地质条件下,气候及地形带来的水流,决定它们的大小排列,较大的溪石也有稳固溪床的功能。而阳光能穿透的水深,也决定餐桌上硅藻的供应。更有趣的是,较大而突出水面的溪石,形成的「水跃」自然就把氧气带入水中,堪称重力带动的打气机啊!

画最多台湾溪流的林惺岳老师,笔下的石头鲜明地提醒了溪石是活力的来源,当你把这些石头都移走,这些画面的魔力都将消失。溪石是这么万能、这么关键的自然资本啊!所以拜托,不管整治为了什么,请尽量把石头的原貌留在河溪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蔡爷爷渔猎日记之一:砸石捕鱼
在溪流江河钓鱼的钓位选择技巧
构建河道生态治理措施体系——以北京山区为例!
3种石材护岸欣赏
附石盆景
(原创诗歌)一朵莲开在鱼儿戏水的石缝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