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方辨治学》摘录(1)——外感病概论
userphoto

2022.10.05 黑龙江

关注

一、概念及特点



外感病,是指因感受外界病邪所引起的疾病。外感病邪,在各部中医文献中有多种分类方法,如风、寒、湿、暑、燥、火、温、热、暍等。汉传中医按照病邪的寒热属性和致病特点,将其归纳为五类,即伤寒中风中湿中暍和疫疠。

这类病邪都是因外界环境因素所引起,导致了外感病共同的基本表现特点:发热、恶寒、头身痛。

外感病发病迅速,不及时治疗很快会出现“传变”。如,外感表证向体内侵袭,引发各种疾病,而外感病没有绝对的传变规律,呈现随机传变的特点。

外感病也常与内伤本病结合,出现“合并证”。比如,患者素有内伤痰饮而咳喘,同时又患了外感伤寒;患者素有阳明里实热病,又患了外感中风等,都会加重病情,使辨证变得更加复杂。很多原有的内伤病,也会被外感病所引发而病情加重。

同时,经方医学的外感病包含了现代医学的传染病、流行病,如痢疾、霍乱、疟疾等,经方医学都将其列入了外感病范畴。

二、外感病的分类



伤寒:外感寒邪,束于肌表,闭而不通。

中风:外感风邪,风邪束表,通而不畅。

中湿:外感湿邪,水湿蕴表,滞留不畅。

中暍:外感温、热等阳热之邪,热蕴肌表而伤津血。

疫疠:传染性外感病,发病迅速,传染性强,病位或在表、或在里、或在半表里,或表里同病。

(表略)

经方所讲的外感风、寒、湿邪的致病特点,与目前中医院校教材所讲内容大致相同,不予赘述。

外感六淫中的暑、燥、火(热)之邪均为温热病邪,经方归为暍邪。暍,《说文解字》曰:“暍,伤暑也”“暑,热也”,即“暍”的本义为“热”。因此,汉传中医将外感温热之邪导致的病证,统称为“中暍”,其中包括中暑。

中暍,是由温热之邪伤于肌表表位而产生。太阳中暍,以发热汗出而身体喜凉,口干而渴,不恶寒反恶热为典型症状表现少阴中暍,则以畏寒低热而汗出,口干不欲饮等症状为表现。同时,因为是外感之邪,多存在“头身痛而目眩”等外感病共有的典型症状。另外,温热之邪,多夹带风邪,常常会有微恶风寒的中风症状。

例如,太阳病外感温热之邪,必然发热汗出,毛孔洞开,加之患者喜欢吹凉风,因此多会夹有风邪。患病之后,除了怕热以外,还会有恶风寒的症状夹杂,称之为“风温”,临床上,这种情况比较多见。

三、外感病与内伤病的概念区别



在经方医学中,外感病和内伤病有着各自独立的辨证框架。

外感病,是指因感受外界病邪,由外感病邪所引起的疾病。

内伤病,又称“本病”,是由内因和不内外因导致的无外感症状的疾病。内伤病与外感病为相对的概念。

医圣张仲景的著作当中,《伤寒论》是以外感病框架为核心,《金匮要略》则主要以内伤病框架为核心,这一点学者当须明确。

《伤寒论》一书主要论述外感病的各种传变情况和对治。后世医家研究《伤寒论》时,误将外感病和本病(内伤病)的基本概念混淆,如将太阳外感病(太阳中风,太阳伤寒等)当作了太阳本病,而太阳本病(表热实证)被归属为阳明病的外证。

外感病在古代统称“伤寒”,谓“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而后世医家误解为《伤寒论》只论伤寒,未论及外感温病。其实,包括外感温热病邪在内,《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皆有论述,如风温、中暍、疟疾、痢疾、痉证等,包括书中的某些三阳纲病证,都属于外感温病范畴。这是后世医家研究《伤寒论》理论所出现的一大问题,须彻底予以纠正。只有概念明确,泾渭分明,临床辨证治疗才能准确高效。

外感病与内伤本病还有一处易于混淆,即经方医学称太阳本病为“温病(烦温证)”,而称太阳外感温热之邪为“中暍”,临床症状表现虽较为相似,但本质并不相同(具体论述可见下篇的相关章节)。

严格辨清外感病与内伤病(本病)在表证上的区别,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一是可以明晰外感病和内伤病各自的辨证框架,使经方辨治理论框架系统、规范二是可以正确的指导临床辨证治疗,避免因失治误治而变生证。

四、外感病与内伤病在表证上的重要区别



由于外感病和内伤病有着各自独立的辨证框架,尤其太阳外感病与太阳内伤本病、少阴外病与少阴内伤本病均属表证范畴,彼此之间的概念极易混淆,因此,外感病须单独列出,并与本病的概念加以明确界定,经方辨治理论框架方能清晰和规范。

风、寒、湿、暍及疫疠等均为外感病邪,皆受外界环境因素而得。其中,风、寒、湿、暍侵袭人体时,只能侵袭到表位,即病位首先伤表,属“表病”。而六纲本病中的太阳本病、少阴本病,病位同为在表,亦属“表病”。

因此,病位在表的外感病和内伤病,汉传中医将其统称为表证。即,表证包括内伤本病(太阳内伤本病,少阴内伤本病)与外感(风、寒、湿、暍)病。

在表的病位,包括表阳的太阳病位和表阴的少阴病位,如果泛泛称之为“太阳病”或“少阴病”,极易将其所包含的外感病和内伤病的概念相混淆

因此,汉传中医将表证中的太阳病,分为“太阳本病”和“太阳外感病”;少阴病,分为“少阴本病”和“少阴外感病”见表5-6

五、外感病与内伤表证的关系



外感病的风、寒、湿、暍,本质为机体因外界环境或气候因素所感受的“风、寒、湿、暍”四种病邪,或称致病因素。

这四种致病因素首先伤于表位,因此机体的表位调节系统会首先与这类病邪进行抵抗。在《经方基础理论》中提到,太阳与少阴为共同主表的两大调节系统,二者维持着肌表相对的阴阳平衡。

当外感之邪伤及表阳位时,“太阳”自稳调节系统会与其反抗,引起“太阳”病位的证候特点(太阳病机证)与外感之邪证候特点同时发生;或本有表实热的太阳病机证,同时又感受外感之邪,二者相互勾连,出现了相互证候的合并。

当外感之邪伤及表阴位时,“少阴”自稳调节系统会与其反抗,引起“少阴”病位的证候特点(少阴病机证)与外感之邪证候特点同时发生;或本有表虚寒的少阴病机证,同时又感受外感之邪,二者相互勾连,出现了相互证候的合并。

外感风寒湿暍的证候表现本质,便为外感病邪与内伤表证的合并证关系或称为内伤表证合并外感风寒湿暍病证。

由此,表证的外感病分为“太阳外感病”与“少阴外感病”。

六、外感病的“阴阳”归属



略,详见《经方辨治学》教材。

七、外感病的合并证



略,详见《经方辨治学》教材。

八、外感病的辨治原则



略,详见《经方辨治学》教材。

——摘自《经方辨治学》 第五章 第一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2)《伤寒论》第四十二条解密
柴胡桂枝汤临床应用
刘志杰老师对《伤寒论》内伤与外感病框架讲解实录
张苍:伤寒论第2条读书笔记
柴胡桂枝汤的辩证应用
《伤寒论》脾胃病辨证探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