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订伤寒论类编补遗》条文版│辨外感病证治 第一 · 总纲
userphoto

2023.06.06 黑龙江

关注

原著:刘志杰

重订:关霖杨

重订伤寒论类编补遗》


辨外感病证治 第一

外感病总纲(3条)

1.外感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修订,1)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康平本·辨大阳病)
夫病有发热而恶寒者,发于阳也。不热而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千金本·太阳病用桂枝汤法第一)
玉函经同千金本。宋7、桂本同康平本。脉经本无记载。

2.太阳外感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发热。(修订,3)
大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康平本·辨大阳病)
太阳之为病,头项强痛而恶寒。(千金本·太阳病用桂枝汤法第一)
太阳病,其脉浮。(千金本·太阳病用桂枝汤法第一)
宋1、桂本同康平本。玉函经同千金本。脉经本无记载。

3.少阴外感之为病,无热恶寒,无汗,或无大热,但欲寐,头痛项强。(修订,149)

附:少阴外感之为病,无热恶寒,无汗,或无大热,但欲寐,头痛项强。若鼻塞嚏涕,咽痛,咳喘,周身骨节痛,腰痛,脉微细或微浮细紧,名伤寒。若身冷,汗出多而恶风,面无华,但欲寐,或四肢微急,难以屈伸,手足冷,脉微浮无力,名中风。(拟补,149)


对于修订条文,太阳与少阴外感病的“脉浮”,之所以没有具体补充相兼脉,例如,到底该是脉浮实、浮紧、浮细,还是浮缓等。

这是因为,作为总纲条文,要列举必然或高频出现的证候表现,如太阳外感病,表之阳气(四末及表浅的营卫微循环)相对充实,脉必然会“”,但因外邪的不同,以及可能夹杂其他内伤病问题,相兼之脉象却并非绝对是某一种,可能是浮紧有力,或浮缓、浮弦、浮散而软等等

又如,患少阴外感病的同时,阳气较虚,表里阳气均不足,则浮取也可能没有明显脉动,整体脉象可能是沉弱且细,或微浮而细紧,故少阴外感病提纲未写脉象,这也是《伤寒论》对少阴病提纲,只写“脉微细”的原因。

因视频课程中未讲解这点,故在此补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十一讲:张胜兵品《伤寒》之太阳病(1-6条文)
许家栋《纯经方一剂知医案系列》一
必看的一篇中医文章
【汉传中医基础理论系列】《伤寒论类编补遗》厥阴病篇214
[中医基础] 《汉传免费课程连载阳明篇条文65-69条》
《伤寒论》:几条总纲条文解读(五十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