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走丨丹霞仙境龙虎山

2009年1月,我国把全面展示丹霞地貌形成和演化过程的贵州赤水、湖南新宁崀山、广东仁化丹霞山、福建泰宁金湖、江西鹰潭龙虎山、浙江江山江郎山等6个丹霞地貌风景区,“捆绑”成“中国丹霞”项目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地。2010年8月2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的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与会评委一致同意将“中国丹霞”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丹霞”申遗工作获得圆满成功,使人们对丹霞地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越来越多的关注。


丹霞地貌与喀斯特地貌、火山地貌一样,是世界上最重要、最独特的地貌,而要数最瑰丽的地质景观,莫过于丹霞地貌。丹霞地貌的岩层呈红色或为夹杂着褐、紫、橙、褐黄、灰紫、白、灰、绿、黄、黑等其他颜色的偏红色,这是其首要的外观特征。“顶平、身陡、麓缓”是典型丹霞地貌基本的形态特征。结合颜色和外部形态,地学科学家又把典型丹霞地貌简洁地概括为“赤壁丹崖”。从群体看,丹霞地貌区呈现出峰林峡谷、堡垒状的峰丛以及千姿百态的奇石等独特景观,让人们有雄、险、奇、秀之感。

“丹霞”一词最早出自曹丕的《芙蓉池作诗》中的“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意指天空绚烂的彩霞。丹霞地貌宛如美妙的霞光,为中华大地抹上了一道“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色彩。丹霞地貌区壮美的自然景观与古朴而厚重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幅美妙的画卷。置身其中,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这里自然独特的风采和神韵,并获得最大的天然艺术享受,为大自然鬼斧神工之杰作惊叹不已。见识过丹霞地貌这些妙景之后,人们就会认定:这里才是旅游观光、探险揽胜的好去处!


2011年11月,我们一行去江西考察地质灾害防御工作,顺道游览了中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区、中国道教发祥地、世界地质公园——龙虎山。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贵溪市境内,整个景区面积220平方公里,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虎山原名云锦山,乃独秀江南的秀水灵山,群峰绵延数十里,为象山(应天山)一支脉西行所致。传喻九十九条龙在此集结,山状若龙盘,似虎踞,龙虎争雄,势不相让;上清溪自东远途飘入,依山缓行,绕山转峰,似小憩,似恋景,过滩呈白,遇潭现绿,或轻声雅语,或静心沉思。九十九峰二十四岩,尽取水之至柔,绕山转峰之溪水,遍纳九十九龙之阳刚,山丹水绿,灵性十足。不久,灵山秀水被神灵相中,即差两仙鹤导引张道陵携弟子出入于山,炼丹修道。山神知觉,龙虎现身,取代云锦。自后,龙虎山碧水丹山秀其外,道教文化美其中,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誉为“道教第一仙境”。


龙虎山为道教正一派的“祖庭”, 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和作用。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张道陵修道炼丹大成后,从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始,历代天师均居此地,守龙虎山寻仙觅术,坐上清宫演教布化,居天师府修身养性,世袭道统63代,奕世沿守1800余年,他们均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官至一品,位极人臣,形成中国文化史上传承世袭“南张北孔(子)”两大世家。上清宫和嗣汉天师府得到历代王朝无数次的赐银,进行了无数次的扩建和维修,宫府的建筑面积、规模、布局、数量、规格创道教建筑史之最。在鼎盛时期,龙虎山建有道观80余座,道院36座,道宫数个,是名副其实的“道都”。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这是道教对宇宙生成论的经典概括。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的思想教义、阴阳哲学,传承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厚重人文,是记录中国农耕文明时代自然文化遗产的一部史书,更是炎黄子孙的文化家园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所以,从道教文化的高度上来说,龙虎山不仅是中国道教的“喜玛拉雅山”,更是世界道教文化的屋脊。

中国丹霞,是中国境内由陆相红色砂砾岩在内生力量(包括隆起)和外来力量(包括风化和侵蚀)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景观的总称。其特点是壮观的红色悬崖以及一系列侵蚀地貌,包括雄伟的天然岩柱、岩塔、沟壑、峡谷和瀑布等。而龙虎山属于发育到老年期的丹霞地貌,山块离散,呈峰林状,地形高差相对较小,最大只有240米左右,因此总体显得秀美多姿。龙虎山是世界丹山碧水类丹霞峰林地貌景观自然美的杰出代表,中国山水画等艺术创作的天然模本,其俊秀的丹霞石峰、石柱及组合是世界珍稀微地貌景观的典范,是地貌演化历史过程中壮年晚期到老年早期阶段丹霞峰林地貌的典型代表,也是地貌地质作用中展示雨水侵蚀型丹霞峰林地貌特征和河流侵蚀型老年早期疏散式丹霞宽谷峰林地貌特征的典型例证。龙虎山的丹霞地貌类型齐全、典型、精美、珍稀,素有“丹霞仙境”之称。其成因多样,以构造侵蚀为主,并有水流冲刷侵蚀、风化溶蚀、崩塌等多种类型。由于新构造运动差异性和岩性、地质构造与风化侵蚀程度差异,形成了从幼年期、壮年期到老年期丹霞地貌的完整序列,拥有一整套富有典型意义的丹霞微地貌景现,包括峰墙、石林、峰丛、方山、崖壁、线谷、嶂谷、穿洞、圆丘等多达23种类型;丹霞与泸溪河、清水湖山水相依.组成碧水丹山的天然画廊,有景点170多处,美学价值极高。


龙虎山是一处罕见的珍稀濒危物种的避难所和栖息地,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价值。这里,保存有完整的低海拔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世界极具濒危鸟种中华秋沙鸭最大越冬群体,达到国际湿地公约提出的国际重要湿地标准。龙虎山是丹霞景观与历史文化完美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龙虎山景区森林覆盖率62%,活立木蓄积量50余万立方米,活毛竹170万余株。龙虎山景区地处亚热带季风区, 气候湿润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冬天不太冷,夏天很凉爽,年平均气温16.2℃。据实地监测,龙虎山景区空气负离子含量超过正常值15 倍,居全国各著名景区前列,可谓“天然氧吧”,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利。走进龙虎山,便可以感受清风之和熙、体会流水之清淡、探索生态之奇美、呼吸空气之清鲜。聆听山野心声,启悟生命联想,品尝农家风味,享受人与自然之和谐。

此外,象山书院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顿悟心学”派的发源地。金龙峰马祖岩是禅宗史上贡献最大的禅师之一马祖道早期参禅悟道的场所。仙水岩的崖墓群是中国葬俗史上的奇观。“仙女现花”更是道教第一绝景、世界第一绝景,1995年秋,著名散文家、原《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石英先生游览仙女岩后,写下了《仙女岩记》,题刻在“大地之母”前的石壁上,文章短小精辟,抄录如下:“邃邃乎群山之母,润润兮众水之源。踞万仞之上,俯亿兆生灵。至奇则过客仰叹,绝美则倩女自愧。华夏之唯一,域外更无双。寻根者日夜兼程,膜拜者水路并进。可望而不可及,可亲而不可狎。集高贵与平易于一表,并巧倩与敦厚于一身。龙虎山麓多云,乃伊气韵之外化;泸溪秀峰竞峙,乃伊所育之精华。伊何时生成?开天辟地之日匐然洞现。洞中何藏?隐含待译之生命密码。何时破得?生命之源确释之时,此岩亦将颌首作笑矣,谨为记。”绝美的“大地之母”、“生命之门”! 

张金平,安徽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高级工程师。写作是业余爱好,笔耕40载,散文、书评、大特写、科普作品300万字见诸全国大小报刊,多次获省级以上奖励。

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在腾讯【企鹅号】【喜马拉雅】【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前往关注并收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西龙虎山
道教文化
【2013-16】龙虎山
龙虎山那些事
“大脸猫”旅游随笔漫记《国内》〖116〗200806江西(2) (鹰潭街景、龙虎山、正一观)
鹰潭龙虎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