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走丨嗨,咱们干一杯

 走,喝酒去!

酒逢知己千杯少,一醉方休愁自无!

酒不醉人人自醉,酒到醉时方恨少!

酒,我们生活中的甘露琼浆!

自从古秦国白水的杜康师傅发明了酒——这种白色透明的液体(当然,由于科学的发达,现在也有红色、黄色、绿色的酒),就和中国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日三餐,须臾不可或缺。

地不分南北东西,人不分男女老幼,上自达官贵人,下至庶民百姓,几乎没有不和酒打交道的。

可以这样说,生活中如果没有了酒,就如同没有鲜花和歌声一样,显得淡而寡味,了无情趣。

所谓“酒中趣”指的是酒作为一种情感和语言的载体,其真味可“耳饮”可“醉心”,席间的敬酒与陪酒均能让情谊以醉的方式感染别人。酒被“劝”入腹中后,人世间的真诚也就融入血液,亲切得如自己的体温,即使酒阑人散,酒的余味仍在殷切的话语中绕梁不绝,这便是酒味的深远。“酒中趣”还在于能让喜怒哀乐各种激情在酒中发酵后,通过酝酿和升华,进入酒般透明的达观境界,因为酒的特质就是水中的火焰,能让人品味短暂的涅槃,难怪有人把酒喝多了说成喝高了,因为饮酒就是一次情感的登高。

饮酒之风,由来已久。古时,有祭天地祭祖宗的“祭祀之饮”;有添豪气壮行色的“出师之饮”;有庆胜利论战功的“祝捷之饮”;有叙友情道珍重的“送别之饮”。至于年节之饮、婚丧之饮、得子之饮、寿诞之饮、故人重逢之饮、宾客造访之饮、家人团聚之饮,在今天更是司空见惯,且花样翻新。

真可谓: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饮,无酒不成席!

酒,真是好东西!

酒,可入药。李时珍说:“酒,天之美禄也,麺曲之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一杯端阳雄黄酒,何惧夏日百虫侵”。连修炼了500年的白蛇娘娘,喝了丁点儿酒,便很快显了真身,可见酒是确实可以敌百虫的。

酒,是感情的载体。酒,可以壮行色、增豪气。战国时期,为刺杀秦王,燕太子丹在易水边上为荆轲送行,敬离别酒三杯,“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被史家话为美谈。而南宋民族英雄辛稼轩的“醉里挑灯看剑,则充分表现了他收复失地的雄志和信心。陈毅元帅得知林彪葬身于异域,一声“拿酒来!”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酒可壮胆。三碗下肚,踩着景阳冈上颤巍巍的落日,酒的代言人上路了,老虎的悲鸣把英雄的豪气和酒精度高托云霄,扩散在十里八乡。至今酒的力量仍跨在虎背上,压低漫天衰草,压低莽莽丛林,飒飒虎威驱动酒气,穿越历史,在如今的酒旗上猎猎作响。

酒可消魂,被酒掏空的命运薄如落英,在暮色的阵雨中悠悠扬扬寻寻觅觅,把酒的滋味演绎得婉转低回,酒在伤心人味觉中若春蚕吐丝绵绵不绝、至死方休。难怪只要一杯“杏花村”酒在握,人们的情丝就会被牧童虚幻的手指引向雨中泥泞的小路,山重水复,愁肠亦百转千回。

酒,可出智慧,引发诗思,激励画兴。历史上举凡骚客文人,几乎都喜欢饮酒。三国时魏国君主曹丕,在给朋友的信中说,他和文人相聚,常“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面赋诗。”晋时的大诗人陶渊明,不但嗜酒如命,还专门写了关于饮酒的二十首诗。到了唐宋时代,诗人与酒几乎不可分家,诗仙李白公开宣布:“人生有酒须当醉,莫使金樽空对月。”清代“扬州八怪”之首的郑板桥养成这么一个习惯:只有在痛饮佳酿之后,画笔才龙飞凤舞。他在一幅《竹石图》上题跋说:“居杏花楼,对雨独酌,醉后研墨拈管,挥此一幅,留赠主人。”

酒,可交友。酒,见人性。有的乐于自斟独饮,一杯在手,细品慢呷,陶然忘机,不在求醉,而在乎饮出个中滋味,个中情趣,此乃“静饮”;有的则喜欢邀朋结友,你来我去,觥筹交错,笑语声哗,此乃“闹饮。”有的在酒不在菜,“一撮醉腌菜,半斤老白干”;有的则无菜不饮酒,人称“七盘八碟就三盅”;有的见酒就喝,无论优劣,只求解瘾,不图虚荣;有的则专拣优质的名牌的喝,喝牌子,喝名气。

古往今来,在社会学史和文化史上争议最大的事物有三:金钱、美女、烈酒。前两者不太容易得手,并且危险性大。唯有酒,人人得而饮之。潦倒如孔乙己者,亦能赊酒喝;淡泊寡欲如五柳先生者,也能“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酒,以水为形,以火为性,是五谷之精华、瓜果之灵魂、乳酪之神髓,望之柔而及之厉。它清淡的仪容,纯净的色泽,醇厚的芳馨,使所有的人从王者霸主到流氓泼皮都为之心荡神往。

酒,可渲染气氛,融洽感情,点燃情绪,焚烧回忆,使人的思维删繁就简,使人的语言单刀直入。

酒,是快乐的酵母菌,是痛苦的催化剂,使善者更善,恶者更恶,使智者更清醒,愚者更痴昧,使勇者拔刀而起,怯者引颈受戮。

人以酒名,酒借人传。魏晋间嵇康、阮籍等“竹林七贤”不满黑暗现状,遂寄情竹林山水,肆意酣饮畅歌,其中刘伶还写了一篇《酒德颂》,宣扬老庄思想和纵酒放荡的生活。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李白饮酒写诗都称得上是千古独步,人称“酒中八仙”。酒酣兴发,李白慷慨高歌,叹息人事之无常,酩酊醉后,更是肆无忌惮地“轻王侯”,藐视一切,留下几多绝唱,满是仙风道骨。美酒,浇灭了李白遭受政治迫害的郁闷,催化了他超凡脱俗的幻想。

李白作为诗人,他没有屈原那样的历史使命感,也没有杜甫“致君尧舜上”的远大抱负,他清醒的时候只希求韩荆州幕下的盈尺之地,只希求不作“蓬蒿人”,而当他“但愿长醉不愿醒”的时候,李白的人格才高大起来,才能傲视权贵,不愿摧眉折腰,才能梦游天姥、飞渡镜湖,才成为一个真正不朽的李白。酒,使李白思想的渣滓沉淀,使李白灵魂在净化之中复苏。

苏东坡也与美酒结缘笃深,他以酒为命,在其诗文中飘逸着美酒的芳香,洋溢着美酒的魅力,描绘着人们品酒的神姿趣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三杯卯酒人经醉,一枕春眠日亭午”,就是不解杯中乐趣的人,也会被那如痴如醉的快感形象所着迷。

酒的魅力在于醉,醉有三重境界:

初曰“重”,一番豪饮后,脑海上空云层渐密,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前的沉重笼罩身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感慨随心潮翻腾,激荡全身。酒力令人感到无边的高大,仿佛正肩扛乾坤、脚踏今古,把男儿壮志写上九天长虹,把女子愁眉描上柳梢新月,把三杯后的承诺写作五岳之重,把生死之交化为酒杯的轻轻一碰。

次曰“轻”,酒酣耳热之际,酒力倍长,若山洪暴发,愈堵愈涨,心情似泛海长帆,酒兴如万里长风,鼓鼓荡荡。酒意催腋下翅生、脚底云涌,身体飘飘欲飞,如浮云似轻絮,让人思接千载,神游万仞。

最高境界曰“空”,空的境界在于酒醒后发现自己还是自己,“酒不醉人人自醉”,所以对酒的精辟阐述还是那句俗话:“什么都别说,一切都在酒中。”

其实,喝酒必须说话,最好的下酒菜就是语言。酒之趣,在雅,雅就是要说,要唱,吟诗作画,猜拳行令,或哭或笑,或骂或怨。

今人把喝酒划分为八种境界,主要依据也是喝酒者的语言形态:第一种“轻言细语”,第二种“甜言蜜语”,第三种“花言巧语”,第四种“豪言壮语”,第五种“胡言乱语”,第六种“污言秽语”,第七种“自言自语”,第八种“不言不语”。

世间多有饮者,饮酒至酣,便颓然而醉。

酒醉之人,情态万端:有默然不语者,有哗然喧闹者;有哭者,有笑者;有痴者,有癫者……更多的人,则是玉山倾颓,倒头大睡,且美其名曰“醉眠”。

然醉眠之状、之姿,亦异彩纷呈,大有情味。

寻常人醉眠,也许只是酣然大睡一场,畅快而已。而对于文人、性情之人,醉眠之中,似乎别有情趣,他们常常于陶然自乐中,挥洒自己的一派任性、天真,从而使得自己个性愈加饱满。

李白,号称“酒仙”,畅饮之余,醉眠亦是常事。所以他说:“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花烂漫,二人对酌;对酌,亦如山花盛开,总有一份灿烂的心情。景好情亦好,一切都放得开,一如既往地豁达。李白的骨子里,有一种生命的自信,他相信永远会有更好的明天,于是相约。醉眠,似乎为一种符号,一种象征,有情有义的人,生命的美好,也会像花儿般绚烂地开放下去。“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与李白相比,周邦彦就稍逊一筹,周邦彦的醉眠,有了一种“苟且”的滋味。虽然是处“歌筵畔”,但那一个“容”字,就给人一种席不暇暖的感觉,内心里,少了一份宁静和从容。凄惶中,仍是透着一份“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的落寞的伤感。不过,此种醉眠,偷得浮生半日欢,也好。

表现醉眠之情状,最惬意者,似乎莫过于宋人唐庚,他专门写有一首《醉眠》诗,诗曰:

 “山静似太古,日常如小年,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醉眠之下,沉酣日长,恍如太古,人仿佛就进入一种混沌状态,这才是醉眠的至境。诗人的可爱之处,还在于纵是“醉眠”,却依然能够“梦中频得句”,而且,拈笔作诗时,就忘却了尘世俗事,内心全无挂碍。那一份对诗的痴情,那一份内心的恬淡、明净,淋漓尽致矣。

女人,亦有喜饮酒者;女人饮酒亦可醉。然,女人醉眠,醉眠之美,莫过于史湘云。曹雪芹书曰:“都走来看时,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上,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嚷嚷地围着她,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花瓣枕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前来推唤挽扶。湘云口中犹作睡语说口令,唧唧嘟嘟说:'泉香而酒冽,玉碗盛来琥珀光,直饮到梅梢月上,醉扶归,却为宜会亲友。’”

花飞蝶舞,花香四溢,醉梦中,犹是诗意盎然。湘云醉眠,眠在花丛中,眠在花香里;醉得痴,醉得憨,醉得香,醉得迷人,活脱脱地一个“醉美人”。那一派浑然的天真,一份清水出芙蓉的自然风流,尽在“醉眠”之情态中。

不过,若然一个女人,饮酒“醉眠”至“玉体横陈”,那就大煞风景了。


醉眠,是入得画的。

清代画家黄慎,就画有一幅《醉眠图》:画中铁拐李背倚酒坛,伏在一个大葫芦上作醉态状。葫芦口冒着白烟,与天地交织在一起,给人以茫茫仙境之感。画幅上部,有作者题写的草书“谁道铁拐,形肢长年,芒鞋何处,醉倒华颠”16个字。把铁拐李这个无拘无束、四海为家的“神仙”的醉态,刻画得独具特色,堪称“一醉垂千古”矣。

在我国,沉湎于酒色历来为人所不齿,苏东坡有诗云:“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如今人们更加认识到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弊害,“为伊消得人憔悴”已成笑柄,有节制、有选择地饮酒,才是现代文明的体现。

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在腾讯【企鹅号】【喜马拉雅】【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前往关注并收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首诗对应喝酒的10种境界
李白的这首诗,写出了喝酒的最高境界,却很少人读过
李白最惬意的一首诗,随心所欲,肆意纵饮,最后2句成为千古名言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诗词说醉酒的境界:李白、苏轼与辛弃疾隔空对吟
最美诗歌之《山中与幽人对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