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走丨松阳游记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四月,不仅赋予了江南大地丰富的色彩,也馈赠给我们诗意般的心情。于是,我选择了4月8日~9日双休日这二天,由老伴开车,携带上二位姐姐,来到了被人们称为“古典中国”的小县城——松阳县,奢享着松阳自然旖旎风光,零距离地领略松阳古村古街的自然生态和风土人情……

【1】杨家堂村

4月8日,晴,气温5度~18度。8点20从衢州城出发,车到松阳县城,已是11:30时左右。下车住店,吃过中饭,稍事休息,开车去往杨家堂村的公路上,呈现在车窗的是连绵不绝的山峦与茂密的森林。我喜欢连绵不断的山脉及点缀在山腰间的山村土房子,安静,古朴,空气中飘着一股山里特有的清清新空气,极目远眺,山村因为掩映在茂密的森林中,犹如人间仙境一般。

杨家堂村,坐落在三都乡西部一座环形的山凹中,距离松阳县城约8公里,村庄左右两翼山峦环抱,坐东朝西,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听说是按周易八卦风水布的局。在地无三尺平的杨家堂,20多幢土木架构的清代民居沿着山坡一级级向上延伸,整个村庄上下屋高低落差约2至3米,在视野中展现出一个巨大的建筑立面,是松阳县典型的阶梯式古村落,有金色布达拉宫之称。当走进杨家堂村,首先,出现在我们眼前是遮天蔽日的二棵大樟树,人称夫妻树,细雨中的樟树枝粗壮遒劲,相互交叉,稠密的树叶绿的发亮,滴答着水珠,这是一种山里特有的安静。

阳光明媚,游客众多,整个村子显得十分的热闹与喧嚣。抬头望去,阳光之下,一组组浅黄色土墙筑成的黑瓦屋顶房子呈现在眼前,这一组组屋子依山而建,组成了整个村子。这里的房屋年代久远,大部分屋子建于清代,随着时间缓慢的生长,所有的屋子都成为了一个浑然天成的整体。房子的墙基是溪滩上的鹅卵石或山石,樑架是山上的树木,墙体是随处可挖的黄泥土,通过掺入稻草梗、碎瓷片、生石灰,用木杵反复夯实,这样的土屋强度丝毫不亚于砖房,且冬暖夏凉,抗震性强。因此,这里的墙,这里的瓦片,这里的木构件,这里的青石板道路,在安静的时间深处,呈现出来了原始与质朴的气息,天生有一种让人好感与亲切的气质。沿着青石板路漫步古村弄巷,古民居依山而建、比邻而居,满满都是生活气息。它在阳光下,静静伫立着,感受现世的安稳与岁月的静好。

当我们离开杨家堂村,山路上进村的车子排成了一条长龙。上车关门,我回头眺望了一眼,看到整个村庄黑瓦覆盖的一组组房子矗立在山坡上,在金色的阳光之下,显得如此安宁。

【2】明清古街

4月8日,晴,气温6度~21度。从杨家堂村回到松阳县城,已近傍晚,在松阳县艾都时尚宾馆稍微休息了半个小时,我们就开启了寻访松阳古镇明清古街之旅。天上的太阳己落下,松阳古街上的路灯也陆陆续续亮了起来,好似在为我们此行弹奏了一段热烈欢迎的序曲。 

松阳明清古街坐落在松阳县城西屏镇,古街全长300余⽶,临街两边均为⽊结构的⼆层楼房,属明清时代遗留的⽼建筑,具有浓厚的历史⽂化⽓息。据当地人讲,⾃唐以来,明清⼀条街就是松阳商业贸易的中⼼,⾄民国达到⿍盛,号称五⾥长街,虽然历经沧桑和岁⽉磨砺,古街仍然保留至今。古街为丁字形,其中北直街、南直街、横街等明清历史街区整体格局保护完好。漫步在“活着的清明上河图”的松阳明清古街,我们的心情悠闲自在,随着脚步声,不由自主地在心中绽放开一朵朵开心快乐的花朵。

走在古街上,我们发现明清古街的两旁还完整地保留着铁匠铺、⾦银铺、炭烛铺、锡箔铺、裁缝铺、草药店、修篾店、剃头店、钉秤店、⼩茶棺、刻字店等传统店铺。临街一幢幢泥木结构的楼房连绵逶迤而去,俨然像当年的“清明上河图”。地上青石板,门店前挂着旗憣飘着绵绵的古意,这些古意能让生活压力下浮躁和不安的内心一下子安静下来、平和下来。历经变迁,松阳明清古街仍然住着很多原居民,保留着无数人心中理想的古街模样。古街最热闹的地方当属广济桥这边。广济桥已是一座有数百年历史的古桥,就像古街的魂,有了它才有了古街的繁华。

夜灯下的松阳明清古街,不仅仅是一条商业街,更是一条诗意浓浓的生活街,在这里,你能感受到人间烟火,体会到人情的温暖,听到叫卖的吆喝声,就连我们的脚步都会不由自主地变得慢下来。当我们停下脚步,在“佰仙面店”叫一碗当地的水牵面,在临街的灶台边尝一口香喷喷的灯盏盆,然后喝上一口甜中带酸的松阳石仓米酒,那种家的温暖感觉会在心头氤氲,这种滋味让我们忽然有了来了不想走的念头。

【3】延庆寺塔

4月9日,晴,7度~23度。今天我们来到了本次旅行最后一站一一延庆寺塔。延庆寺塔位于位于松阳县城西郊2公里处,西北靠上方山,东北依云龙山,东南面是开阔的田园。宋咸平二年(999)动工兴建,五年(1002)年建成,相传塔藏舍利。塔高38.32米,上下七层,楼阁式砖木结构,每层有平座回廊,六角上均挂有风铃,斗拱瓦镏作双卷头,山檐舒展平缓,铁质塔刹相轮为卷草图案,曲线流畅,塔壁朱画飞天,依稀可认。

踏上松古平原,脚下的鹅卵石大道平整安稳,缝隙之间长满了青苔,感受着这片土地古老的气息。据《松阳县志》记载,行达禅师历十寒暑,得大经纶八部、舍利子49粒,受到朝廷嘉赐,为此发愿建塔,以藏舍利。经多方筹募,于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动工,到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建成。古塔隐藏在峰峦叠翠之中,砖木结构,古色古香,吸引了许多游客们来此拍照留念。

延庆寺塔经历了一千余年的风雨洗礼,眼下,塔身出现倾斜,上世纪八十年代修缮古塔时,延庆寺塔塔身已倾斜2°12″,偏心距一米多,人们将其称为东方比萨斜塔。塔身阁檐匾上的“延庆寺塔”为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所书,气度不凡,为古塔平添了几分雄姿。

青山之脚,白墙红檐,千年古塔,翠柏耸立,回廊曲径,山水日月,悠悠荡荡,春夏秋冬无声无息更迭中,付于这古塔不舍昼夜的同时,幽幽散发着久远的历史之音,把人间衬得那么肃静,充满了人生的哲理。站在院外,我们依然能清晰听到清脆悦耳的风铃声,铃声世世代代告诫的人们: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兄弟姐妹们,让我们珍惜当下的每一天吧,好好地生活,快乐地活着。

【4】后记

姐弟同行,一夜二天的松阳之行就在参观了延庆寺塔后宣告结束。返衢路上,我们沿途还拜访了遂昌县土鼓山的双峯塔,衢江区全旺镇楼后村的娘娘庙,衢江区大洲镇的东岳禅寺。想走就走,想停就停,想玩就玩,“悠闲、自在、轻松、愉快、随意”这十个字构成了我们这次自驾旅行的特色。远离案牍、家务、红尘、俗事,姐弟仨人在我老伴的支持下,利用闲遐时光,一起在松阳这块朴实的土地上行走游玩,与宗祠土屋对话,和古街古塔交谈,既放逐了自己,愉悦了心情,又让我们品尝了当地美食,饱览了当地风土人情。我爱这样生活方式,爱人间姐弟之间的血脉亲情,爱旅行中阳光般的温暖。同时,也由衷地感谢老伴一路上的鼎力支持与热心细致的服务,谢谢老伴,真诚道一声:您辛苦了!

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在腾讯【企鹅号】【喜马拉雅】【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前往关注并收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松阳古街、古宅、古塔
松阳延庆寺塔
被中国国家地理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松阳美在哪里?
江南最后一片秘境:松阳
送你去这处“江南最后的秘境”,比徽州更适合踏青,清明自驾超赞!
诗写松阳:与诗人探访江南秘境--新闻--中国作家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