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走丨彩云之南

彩云之南,我心的方向,孔雀飞去,回忆悠长,玉龙雪山,闪耀着银光,蝴蝶泉边,歌声在流淌,泸沽湖畔,心仍荡漾,秀色丽江,人在路上......


一曲悠扬的歌声,打动多少人的心,前往云南打卡,湛蓝的天空,氤氲的空气,旖旎的热带雨林风光,迎来八方慕名而来的客人,为云南多民族社会经济的腾飞注入强劲动力。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虽还没到“大暑”,但朔方的天气,却是热浪滚滚,相对四季如春,遇雨成冰,长夏无冬,一雨成秋的云南,素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却一反常态的温湿而微凉,也许是不定时的雨调节所致。

一机飞架南北东西,天堑变通途,如飞似箭的复兴、和谐号动车即到即行,城际间一日生活圈的形成,出行方式的多样性,为人们提供诸多便捷的选择,实现了多少人朝思暮想的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随着高科技时代的迅猛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重新开始对“旅游”一词,有了新的认知,越发对旅游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旅游的本身就是一种文化陶冶,看你没有看过的风景,了解你没有了解过的风土人情,吃你没有吃过的原始风味,想你意想不到的梦幻人生。


大理古城:苍山洱海月,风花雪月城,一半烟火味,一半诗意情,物丰繁盛景,历代重文星。

大理古城以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著称于世。“古国城楼迷雾霭,佛都塔影耸云端”,诗人笔下的大理古城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古城,又名叶榆城或紫城,其历史追溯至唐朝天宝年间,779年南诏王异牟寻迁都苴咩城(今云南大理),为其新都。大理东临碧波荡漾的洱海,西倚四季青翠的苍山,形成“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现存的大理古城是在明朝初年苴咩城的基础上恢复呈方形。

走进城内,五条大街横贯南北,八条街巷纵贯东西,清晰可见典型的棋盘式结构布局,素来有“九街十八巷”之称。从苍山俯瞰大理古城,文献楼、南城门楼、五华楼、北城门楼依次排开,气宇非凡,雄壮巍峨,街深幽巷,从横交错,白族民居,粉墙黛瓦,古色古香,别致优雅。


大理文庙是大理“文献名邦”浓厚文化内涵的见证与载体,是历史文化的象征与地方文化的地标,是为纪念和祭祀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建,文庙大门两旁的楹联:“德冠民生溯地辟天开咸尊首出,道隆群圣统金声玉振共仰大成”取自清雍正钦题,其意是:称赞“孔子的德行为生民之先,追溯这是自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位;孔子的道学为诸圣贤之集大成者,统领各类学科,大家都仰望他的学术。”当初的尊师重道,已蔚然成风,无不使后人耳目一新,如沐春风,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进入大门迎面为“万仞宫墙”照壁。“万仞宫墙”一语出自《论语》子贡语:“......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意思是:子贡说:“......老师的围墙有几丈高,找不到大门走进去,就看不见里面宗庙的雄美,房屋的富丽。”这里用来比喻人的才德高不可攀。由此,后世名人们用“万仞宫墙”来赞颂孔子的学识渊博高深。

走进“泮池”这一深奥的意境,文庙中的“泮池”是一个半月形的水池,所谓“泮”其字可拆解为“半水”,意为“辟雍”之半。“辟雍”(辟通璧)为天子之圆形学宫,外围有水环绕,意为“天子富有四海”;诸侯之学宫为“泮宫”,“泮宫”是古代的学校,“泮宫”之水只能半之,故称“泮池”。““泮池”上面有一座桥为“状元桥”。古有在学宫建“泮池”能振兴学业之说。古代入学仪式称为“入泮”,意为考中了秀才,即学子们走过“泮池”,进入大成殿礼拜先师孔子,然后到儒学署拜见教官。“入泮”也被用作进入儒学之门的代名词。


文庙的“泮池”充分体现儒家等级之严格,君臣有别。虽然古代孔子地位极高,在文庙部分建筑中享受帝王礼遇,但终究不是君,故在“泮池”这里得以体现。

文庙建筑中的“棂星门”别有一番意味,“棂星”即古代天文学上的“文星”,寓意孔子是应天上星宿而降生。古代天子祭天先祭棂星,喻祭孔子如同祭天一样,也含祈祷人才辈出,为国所用。“棂星门”为天门,所以在宫室、陵寝等有关帝王建筑中都设有棂星门,由此可见孔子地位之高。

穿过“棂星门”便可看到“大成门”几个大字,两旁的楹联格外醒目:“少长咸集熙熙然乐思艺苑,雅俗共赏郁郁乎蔚我文坛”其意非凡,令人所思,不同凡响。


“大成门”又称仪门、戟门。仪门表示凡进入此门者应衣冠整洁,仪表堂堂,以示对孔子的尊敬。戟门以示威严,用以表示显贵之家的大门。

“大成”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赞颂孔子达到了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的至高境界,后世认为孔子为中国文化做了集大成的工作,在中国文史上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文庙中的主体建筑为“大成殿”,这是祭祀孔子的主要场所,庄严肃穆的大成殿面阔七间,飞檐翘角,正中门额上悬有“万世师表”的牌匾,两侧分别悬有“斯文在兹”、“与天地参”的匾额。大成殿南北两侧的厢房称为两庑。一庑为祭祀供奉历代先贤先儒的场所,楹联为:“先师功德垂青史,儒学精华照五洲”;一庑为“榜样力量楷模馆”,楹联为:“泗水文章昭日月,杏坛礼乐冠华夷”,里面展有大理英雄人物事迹和在各行各业中有巨大贡献的大理精英们。

由此可见,透过大理文庙这一历史文物建筑的风格及特点,方可得知儒家文化精髓的高深莫测,更进一步生动具体地了解到孔子与其弟子们的生活轨迹,以及对现实社会所产生的积极的影响。

走进传说与神奇的大理古城,感受白族巧筑鲜,三坊一照壁,五井四合天的快感,笑看风花雪月地,山光水色城,“洋人街”上无洋人,满目琳琅繁盛景,捻来五彩作巾纶,流水潺潺飞锦鲤,杜鹃娇媚花怒放。


苍山洱海:苍洱风光旖旎,风花雪月一绝,峰峻海阔优美,风情依旧难别。

苍山洱海位于大理市,海拔2090米,面积约1096平方千米,属亚热带高山气候,地处低纬高原,以典型的低纬高原季风气候为主,四季温差不大,干湿分明。

苍山,是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自北而南组成,北起洱源邓川,南至下关天生桥。苍山十九峰,巍峨雄壮矗凌空,每两峰之间都有一条溪水奔泻而下,流入洱海,这就是著名的十八溪,与秀美的洱海风光遥相呼应,可谓锦上添花。


洱海,古文献中曾称为叶榆泽,在大理郊区,宛若一轮新月,静静地依卧于苍山和大理坝子之间,是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泊,面积256.5平方千米,平均湖深10米,因形状像只耳朵,取名为“洱海”。苍山月隐浮云绕,洱海风清碧浪连,远观波光粼粼,近看清澈见底,断层陷落湖泊,水质优良,水产资源丰富。这里有迤逦风情的“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合称为“风花雪月”的四大美景。

南诏风情岛,是洱海中的一个小岛,海天碧绿一色,千年榕树枝繁叶茂,幽穴古洞,盘曲交错,岛屿四围水清海阔,密林茵茵,繁花妖娆,听洱海涛声,遥望袅袅烟波,故有“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的美誉,别样的风情,流传着千古“沙壹母”的传说,“沙壹”,哀牢山下渔女。传说她触沉木(龙的化身)而感孕,生下十个儿子,分别成为云南各族的祖先。于是,沙壹也就成为受到彝、白等族人崇敬的创世始祖母。

小憩于双廊南诏风情岛,远离城市的喧嚣,休闲漫步在洱海边,踏着风声涛声浪漫的节奏与情调,静观瞬间夕阳西下,余晖夕照。

圣托里尼,是一个风格独特的建筑群,以白色、浅褐色为主,浓郁的欧式风格,漂亮的民宿,经营红火,倚苍山、临洱海而建,被誉为摄影的天堂。白色的浪漫、纯净与梦幻,大地一色深邃自然,雕琢出建筑的厚重感与文化意蕴,引来八方游客。随处可见裸露的火山石、质朴的茅草顶,自由延伸的台阶和景墙,在广阔的蓝天背景下,与苍山洱海融为一体,仿佛就是一座童话王国。


丽江古城:山清水秀,古城悠悠,情洒丽江,岁月奔流。

丽江古城位于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大研镇,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地处云贵高原,面积为7.279平方公里,是纳西、白、傈僳、彝、普米、壮、回等民族聚集地,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因金沙江流经此境,有“金生丽水”之说,故称丽江。别具一格的建筑,集纳西、藏、汉等族的风格与特点。古城以“三山为屏”,西枕狮子山、北倚象山、东北靠金虹山,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大屏风,阻挡来自玉龙雪山的凛冽寒流。象山脚下的玉泉河水三股分流入城,无数支流穿街绕巷,过屋穿墙,形成“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风情水乡。因而获得“高原姑苏”、“东方威尼斯”的美称。

丽江古城,街铺林立,物品丰盈,游人如织,花香鸟鸣,生意兴隆,游人走街串巷,感受神奇古老的东巴文化与民族风情。“火把节”纳西语称“创美生恩”,是纳西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松茸”纳西语称“裕茂萝”,丽江特产有名。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历历在目心难离,梦绕丽江千古情。


九乡风景区:峰峦叠嶂,溶姿奇特,险峻瑰丽,梦回九乡。

九乡风景区位于昆明市宜良县九乡彝族,回族乡境内,山川峡谷、峰峦险巍壮美,喀斯特地貌,溶洞怪异神奇,钟乳凝石百态千姿,飞流直下,石柱林立,一线天际,溶蚀层叠,潺潺细流,溶若魔幻,飘缈迷离,惊魂动魄,感叹不已。

石林:碧峰高耸无所惧,欲与天公比高低,唯我峥嵘数千载,天下奇观我第一。

“山石冠天下,风情醉国人”是元代著名画家赵孟頫为石林亲题,举世闻名,从古至今不知多少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前来石林游历,留下赞美、闪烁的锦言妙语与不朽的诗句。

石林风景区位于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海拔1500米-1900米,面积达1100平方公里,保护区面积350平方公里,共有八个旅游片区。这里是彝族撒尼人称为“乃古”的故乡,是世界自然遗产、地质公园和喀斯特岩溶地貌的精华,它以“雄、奇、险、秀、幽,奥、旷”而著称。


石林形成于2.7亿年前,它的发育历经漫长的地质演化和复杂的古地理环境的变迁,形成现今极为珍贵的地质遗迹,涵盖世界众多的喀斯特地貌类型,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造型地貌天然博物馆”,在世界地学界享有盛誉。

石林属亚热带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这里集自然风光壮丽幽奇、古老岩画风趣悠长,阿诗玛文化多姿绚丽、民族风情热情奔放、休闲度假理想、科学考察探究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区。

走进石林胜景,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群峰壁立,千嶂叠翠,万仞峭壁,似利剑直插云霄;石柱、石壁、石峰千姿百态,拟人似物;放眼展望,无数的象生石活灵活现,都富有生命与灵性;无时无刻不在拓展你想象的空间,像孔雀梳翅、凤凰于飞、犀牛望月、更像阿黑哥与阿诗玛等等,奇石怪状,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峰林间,翠藤嵌石,金竹挺丽,山花遍地,芬芳四溢,烂漫石林,若如迷宫,曲折迂回,深邃幽兰,气势恢宏,一派生机。

石林的天然奇观,更具极高的美学价值,林峰、湖泊、瀑布、溶洞,无奇不有,令人心旷神怡,痴之入迷。石林群峰苍劲峥嵘,碧水青山和谐共生,春城无处不飞花,石林奇景瑰丽永生。


西双版纳:傣族语“十二千田”,是指“十二个行政区”,处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部边缘,历史上曾是哀牢国大理蜀地,公元前1180年第一代傣族王帕雅真真率蜀民南下,以西双版纳为中心建立景陇国,随后恢复元朝。

西双版纳总面积为19124.3平方千米,东北、西北与普洱市接壤,东南与老挝相连,西南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达966.3公里,一江连六国(中、缅、老、泰、柬、越)的澜沧江,出境后为湄公河,是一条被誉为“东方多瑙河”的黄金水道,拥有4个国家级口岸。

西双版纳属热带季风气候,是我国内陆唯一不受寒流侵袭之地,因地处澜沧河谷温暖湿润的气候与海拔3千米的哀牢山脉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寒流,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热带雨林,树木繁盛,花草丛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81.34%,居全国前列,云南第一,珍稀植物与热带雨林物种超过1万多种,由此成为我国热带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区,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生物基因库”、“森林生态博物馆”、“天然疗养院”和“植物王国桂冠上的一颗绿宝石”等美称。

西双版纳以热带雨林自然景观与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大象象征力量、孔雀象征智慧与吉祥,是这座魅力之城的文化图腾。

傣族的“泼水节”是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灿烂晶莹的水花在空中盛开,人们尽情地相互泼水祝福,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与忧伤,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清香扑鼻的“普洱茶”早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可它并不产于普洱,西双版纳的勐海县才是“普洱茶”的故乡,也是我国最早的产茶之地。早在170万年前,云南已有人类活动的迹象。热带和亚热带优越的自然条件,使食物来源偏重于采集业,这使得人们对大自然中各种植物包括茶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云南茶叶的发展始于明代,最著名的茶是太华茶、通感寺茶与湾甸茶。大路茶有永宁“剪刀粗茶”、车里“普茶”和乌蒙的“乌蒙茶”,当时“普茶”销量最大。普茶经过后来100多年的发展,到了1825年前后“普洱茶”已是名重天下。而今的普洱茶已成为国内外最具魅力和最受消费者青睐的保健佳品。

西双版纳古朴风韵的建筑艺术流光溢彩的神秘,万家灯火不夜城,大街小巷,小吃种种,人流涌动,热闹非凡,一堆堆熊熊的篝火染红美丽的夜空,人们尽情地欢笑,尽情地舞动,陶醉于民族风情之中。   
 
走进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真切感受时光在倒流,梦幻于原始古老的植物王国与鸟的天堂,苍郁叠翠的参天古树拔地而起,繁花密草散发出诱人的芳香,林间蒙蒙细雨,薄雾霏霏,泉水汩涌,潺潺溪流穿过花枝树间自然地流淌,此情此景令人神往......

西双版纳天然温馨,热带雨林四季如春,野象悠然孔雀腾飞,泼水祝福篝火迎客,蝴蝶泉边狂舞歌吟,山花一城共饮江水,彩云之南心已醉,歌声伴着彩云飞......

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在腾讯【企鹅号】【喜马拉雅】【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前往关注并收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随遇2021~彩云逐梦任逍遥 之 曾经苍山
旅游杂记二 美丽的西双版纳
魅力云南
游记散文——李红梅《云南印象》
玩不够的旅游大省,云南最值得去的53个景点,去10次都不透|石林|洱海|丽江|峡谷|泸沽湖|虎跳峡|云南省|热门景点
第一次去云南该如何选路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