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走丨山海关·天下第一关

八月正是旅游出行的高峰期,也是尽情享受轻松生活的最佳方式,有些历史悠久的特色城市已成为许多人的首选。山海关古称榆关,也作渝关,又名临闾关,是华北通往东北的咽喉要道,也是万里长城的形象代表之一,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不仅山清水秀风景秀丽,而且古韵文化源远流长。


走出山海关火车站,已是上午10时左右,恰逢细雨缠绵又见薄雾氤氲,擎伞步行约几百余米,依稀可见昔日古城墙的轮廓,墙身的大青砖厚实而又坚固,左右延绵数里……经询问当地人方才知道,眼前正是闻名遐迩的山海关古城。站在雨中,触摸城墙,凝视远方,不免使人想起在延绵起伏的古长城内外,号角连天、硝烟弥漫、旌旗招展的壮观场面,仿佛又浮现金戈铁马、刀光剑影、呐喊震天的频繁战事。


导游解说,山海关是明代万里长城上的重要军事城防建筑,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全城共有四座城门,并有多种古代的防御设施,是一座防御体系比较完整的城关,以威武雄壮的“天下第一关”箭楼为主体,左右两侧分别建有靖边楼、牧营楼、镇东楼、临闾楼和威远堂,五座敌楼,故称为“五虎镇东”。城中心建有钟鼓楼,关城街巷呈棋盘式布局,城外四瓮城拱卫,形成重城并护之势,外层砌筑罗城、翼城、卫城、哨城等,展示了中国古代严密的城防建筑风格,体现了博大精深的长城军事文化。

由于天气原因,只能暂避旅馆小憩,一是吃点早餐补充能量,二是调整心态睡个好觉。经过火车上20多个小时的颠簸,早已疲惫不堪,躺在整洁而又温馨房间里,感觉到天花板都在转动,耳边仍然是火车一阵阵低沉的轰鸣声……窗外仍旧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现在就是睡眠的最佳时节,不理尘世波澜,枕雨安然入梦,洗去一路烦躁。


据介绍,山海关城的建筑颇具匠心,整个城池布局为四方形,周长4.6公里,城高12米,厚7米,东墙顶宽15米,可十人同行,五马并骑。城墙内用土筑,外用砖砌。城设四门各门皆有箭楼,如今南、西、北门箭楼已毁,唯有东门箭楼尚存。

来到山海关城内已近傍晚,街巷里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川流不息,偶尔遇见几名外国游客。雨已停歇,天已放晴,穿过青石路,直奔镇东门。沿着坡道,登上城墙,视野开阔,漫步垛口,掠过旌旗,“关内”“关外”一览无遗……行走其中,仿佛在漫长的时光隧道里穿行……站在厚厚的古城墙之上,倚坐在潮湿灰暗的墙根,看夕阳斜照,飞鸟归巢,听余晖尽洒,晚霞尽染,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点一滴,都浸润着生命与历史的浓浆,都沐浴着千年风雨洗礼,透露出一种浓厚的文化底蕴,诉说着古城光阴流淌的故事。


导游讲到,“天下第一关”即是山海关东门箭楼,城台高12米,城楼高13.7米,东西宽10.01米,南北长19.07米,楼分两层,上覆灰瓦单檐歇山顶,楼上、下两层,北、东、南三面开箭窗68个。

抬头望去,剑楼上方悬挂着 “天下第一关”匾额,五个大字赫然在目。此匾长5米有余,高约1.5米,每个字1米左右,相传是明代成化八年(1472 年)进士、书法家,山海关人萧显 (1431—1506)所题字为楷书,笔力浑厚,苍劲有力,与城楼风格浑然一体,堪称古今巨作。据传说,最终一笔不是一起写上去的,而是书者将蘸满墨汁的笔,抛向空中点上去的。走进的剑楼内,悬挂的为原匾“天下第一关”,原匾下方摆放着青龙偃月刀,这是山海关的镇关之宝,传说是关羽曾经使用过的。两侧抱柱刻有楹联, “雄关名中外,长城壮古今”,笔力遒劲,端正大气。


来到箭楼外东南侧,只见城墙上摆有神威大将军炮。据介绍,明代崇祯十六年(1643)铸造,炮长2.7米,最大外围1.1米,口内径0.1米,重2500公斤,炮身铭文“神威大将军”清晰可见。“神威大将军”铁炮是当时山海关的主要防御性武器,在战争中威力极大。

沿着城墙引道而行进,经过瓮城,俯首而视,苍松翠柏,古木苍天;翘首远眺,燕山山脉,气势磅礴,绿色掩映,连绵起伏……伫立在第一关广场,极目仰望,东门箭楼,上为歇山重檐顶,顶脊双吻对称,下为砖木结构,四角飞檐上,饰以形态各异的脊兽,造型美观,栩栩如生。


在第一关广场北侧有一处兵部分司署,结构布局为典型的中式建筑风格,沿着中轴线主要是仪门、正堂、中堂、寝房、书堂等,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兵部分司署的旧貌,也是进一步了解山海关的前世今生。兵部分司署门两侧挂有楹联:利市兴文济山海,维边护远固关津。兵部分司署仪门系垂花门样式,进入仪门后,两侧为连接仪门和正房(正堂)的抄手游廊。正堂即是衙署中心建筑。正堂是主事承接地方公务事宜,坐堂理事的场所。正堂的匾额:勤政治军,左右楹联:政者正也公生明廉生德,军之捷马力在民策在贤。历任主事牢记:“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原则,勤政治军。书堂也有楹联:明理潜心研典籍,读书立意济黎元。


夜色笼罩着山海关古城,第一关广场上人山人海,场面震撼,游客不约而同地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席地而坐,晓首以盼……晚上八时许,只见“天下第一关”的城墙上,光影交错、长袖善舞,穿越古今,流光溢彩,上映一场《观·山海长城情境光影秀》,随着恢宏大气的背景音乐,一幅幅穿越历史壮丽山海的画卷徐徐展开,以“山海雄关”“英雄往事”“关里关外”“万里长城”“大观世界”五个系列为主题,营造出穿越千年的古城情景梦境和山海关英雄事的雄浑壮阔,在奇幻的声色光影之中,共同感受这座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现代艺术气息,为众多游客带来不一样的山海关体验以致敬古人无愧于山海之情,体现“天下第一关”的巍峨宏伟,气势磅礴。


山海关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历经洪武、成化、嘉靖、万历、天启、崇祯六朝修筑,前后用二百六十三年时间,建成了七城连环,万里长城一线穿的军事城防系统,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山海关是中国明长城东端起点,襟海依山,雄关锁隘,气势磅礴,闻名天下。山海关不仅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名胜古迹荟萃、风光绮丽,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山海关,不仅拥有众多深厚历史底蕴的人文景观,而且还拥有令人惊叹的大自然景观。古往今来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以及帝王将相来此,巡游抒怀,驻足赏景,挥笔朝夕,吟诗作赋。盘点这些历代的诗歌名篇,或展示气吞万里的宏图大志,或表现慷慨悲壮的雄伟气派,或表露国事沉浮的忧患意识,或表达思乡恋土的依依情怀。明代名宦(huàn)、学家闵珪(1430—1511)曾有诗作《山海关》:“幽蓟(jì)东来第一关,襟连沧海枕青山。长城远岫分上下,明月寒潮共往还。”

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在腾讯【企鹅号】【喜马拉雅】【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前往关注并收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海关简介:山海关为什么叫天下第一关?
天下第一雄关到底是嘉峪关,还是居庸关?
山海关,雄峙幽蓟的天下第一关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明朝最东边的关隘
长城关隘(明)之三:山海关
天下第一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