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走丨弥牟古镇


青白江区的弥牟镇,因有全国唯一留存的三国“八阵图”遗址而名闻中外,是不少三国迷打卡的必到之地。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弥牟古镇的宝贝,远远不止一处“八阵图”和诸葛井什么的。由于此地是著名古道金牛道的必经之地,它不仅见证了巴蜀历史进程中的诸多大事,还生产一种织工很细的纻布——弥牟布,这在《后汉书》中就有明确告诉诸君;弥牟,或为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起点之一。这一句不轻不重的话,那可真是字字千钧。

在《后汉书·礼仪志中》有这样的记载:“仲夏之月,万物方盛。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楙。其礼:以朱索连荤菜,弥牟朴蛊钟。”这里的弥牟即为弥牟布,为一种礼仪用物。而唐《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汉州贡赋……元和贡:弥牟布、纻布。”可见,“弥牟纻布”是上贡朝廷的“土贡”,还一直延续到唐朝。不少文史资料显示,汉代的广汉和成都,都是纺织中心,处在成都和广汉之间的弥牟镇一带的纺织业,也是非常发达的。而“弥牟”的涵义,据明末清初方以智《通雅·布帛》中解释:“弥牟,细紵也。弥牟,言细也。”也就是说,弥牟本身就是一个形容词,言纻布织工之细,进而代指这种具有地域特征的特产布。因此,今日弥牟镇,乃因布名而得镇名是也。
积淀厚重的弥牟古道

弥牟镇扼成都北接中原的交通要冲,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古驿道——金牛道的必经之地。而过境的这一段路程,也被历代史学家称为“弥牟道”,或“弥牟古道”。在民国拓建老川陕公路之前,由中原进入四川抵达成都平原的交通干道只有两条,即金牛古驿道和大川北道。但是,这两条道路都殊途同归,那就是必经弥牟古镇。因此,弥牟古道的的确确见证了中国历史上蜀地与中原相关的诸多重大事件,成为甚至是成都兴衰起伏的实际参与者。

古蜀国的消亡,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宋人郭允蹈评价说,秦“灭六雄而一天下,岂独偶然哉,由得蜀故也”。由此可见,这弥牟道对国家的统一,确实是贡献了一份应有力量的。据《水经注》卷二十七引来敏《本蜀论》的记载:“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秦使张仪、司马错寻路灭蜀,因曰石牛道。”弥牟古镇作为金牛古道的必经之地,一路畅通的弥牟古道为张仪、司马错所率秦国大军杀向成都,提供了巨大的便捷,是助力他们夺取成都的一条成功之路。

后来,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张骞出使“西南夷”,刘备抵成都建蜀汉政权,也都经过了弥牟古道。还有学者研究称,金牛道建成前,古蜀人已经把“弥牟纻布”作为远途贩卖牟利的贵重商品,沿着一条神秘不为人知的贸易通道,贩运到了身毒(古印度),进而转卖至大夏(今阿富汗)。于是,见多识广的张蓦,就在大夏国的热闹市场上,一脸惊讶地见到了汉朝四川的邛竹杖和蜀布。大概率推测,那蜀布就应该是弥牟布,因为此布是蜀国有名的特产,而非蜀锦丝绸之类。如果这个推测在考古中能得以证实,那弥牟古道就具有了重大的国际影响力,是一条很值得研究的通古之道。

名闻天下的弥牟“八阵图”

《三国演义》的作者,秉持尊刘抑曹的创作原则,对诸葛亮及其智慧大加褒扬,“显刘备长厚而似伪,状诸葛多智而近妖”,把诸葛亮推向了“智圣”的宝座。因此,诸葛亮的“八阵图”,几成整个三国历史的代名词,成为诸葛亮借助山川形态,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御敌千万的神秘武器。就因为作者吹得神乎其神,为此也有不少人认为,所谓的“八阵图”,不过是作者虚构的一种阵法。而历经岁月磨洗,历史上有记载的 3 处三国“八阵图”遗址,至今仅存弥牟一处,还在努力证明罗贯中先生所言非虚,因此其意义非同一般。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亮性长于巧思……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据说“八阵图”是诸葛亮继承和发扬前代兵家之八种阵法,并根据自己的实战经验,研制出的一套独具特色的队形部署和作战方案,是诸葛亮军事思想浓缩的精华。在《明一统志》卷六十七,对弥牟镇的“八阵图”有这样记载:“八阵图在新都县北三十里弥牟镇。诸葛亮八阵图凡三,在夔州者六十有四,方阵法也;在弥牟者一百二十有八,当头阵法也;其在棋盘市者有二百五十有六,下营法也。”

当地还有一个传说,在雍正年间,果亲王胤礼途经此处,听了旱八阵的传说甚为惊异,决议亲自去体验一番。于是,他选了一些不信邪的兵士入阵,结果个个意乱神迷,完全失去了战斗力。气极败坏的胤礼,令亲兵挖开了一座土堆,没想到土堆下竟有一个碑,碑下还有一口陶缸,里面装着半缸菜油。只见碑上写着:“某年某月某日,某某亲王到此,破我一阵,罚油千斤”。可看起来只有半人高的一口陶缸,怎么就能装油千斤?不信邪的亲王于是决定买油试试,只见那千斤菜油倒进去后,确实还没装满。亲王赶紧顶礼膜拜诸葛智圣,不得不重新将这个堡垒修好后才离去。关于弥牟八阵图的传说很多,而我独爱这一条,因为这千年之锦囊妙计,不仅编得活灵活现,还暗含一种威胁——谁去捣毁,谁将有灾祸,就如同果亲王一样。可惜,这么精彩的传说却没被罗贯中听见,否则,那洋洋洒洒的《三国演义》里,又会多出一则神鬼莫测的妙计。


弥牟三国八阵图遗址地就处在历史上有名的金牛古道旁,亦称旱八阵。相传为诸葛亮操练士卒、教战阵出入之法所用。遗址四周原有一条河流环绕,临近遗址处建有小桥,由于城市建设需要,现已改为暗河。有资料显示,在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县令张奉书审理罗凤岐、熊应寿人等毁坏八阵图遗址土垒一案,责令他们退还遗址所属的土地三十六亩。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又被毁掉数垒。到民国初年,遗址土垒保存相对完整的仅37垒,有遗迹可寻的20垒。上世纪50年代,遗址土垒仅存十几垒。到了“文革”期间,遗址土垒遭到严重破坏。时至今日,仅仅只余6垒。其分布为纵向(东西向)两列各3垒,横向(南北向)三排各2垒。各垒原高2至3米,现残高0.55—1.2米。关于这六垒,我是正儿八经进去过的,的确没感到什么异样之处。或许,智圣根本就不屑对一个普普通通的我用计;或许,这八阵图因失垒太多,已泯然众人矣,就是六个土堆而已。

1981年,弥牟三国“八阵图”遗址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样也好,谁要是仍然怀疑诸葛亮的“八阵图”是假的,那我们就邀请他去现场看看——毕竟,那里还有六个不张嘴就能说话的土堆呢。

弥牟佛教的影响力

谈起弥牟镇的佛教文化,在佛教氛围浓厚的成都周边,似乎有点勉为其难。其实,在唐宋时期,弥牟一带经济发达,佛教发展也很不错。尤其是一位姓柳的佛教徒,他曾在弥牟广播佛学,使得弥牟成为当时的一方佛教圣地。

此人名叫柳本尊(855年-942年,为嘉州人士,现乐山人)是唐末五代时在四川弘传瑜珈密教的一代祖师。相传先是嘉州城北有柳树生瘿,时久瘿破出一婴儿,邑都吏将其收养,长大后聪慧过人。父死后以柳为姓,并继承父职,邑人多得其抚恤,是以存活者甚众。有一天柳在路上遇一女子,遂与同归。不久便辞去了职务,以蔬菜为食,以纸为衣,律身清苦,专持大轮五部咒,这是从瑜伽经中略出的诵念仪,诵数年而功成。传奇的人,配以传奇的故事,自然会留下一段传奇,这是古代标准教材的标配。

时在天复三年(903年)七月三日,本尊时年48岁,是年唐封王建为蜀王。天复四年春,赵太守舍宅奉居士,为四众庙院,即毗卢庵、大轮院是也。居士遣其徒住持,自返归弥牟,赵太守又为其营建寺庙,建道场于弥牟镇,布道行化于成都四周,屡显神异,信众甚多,后获“唐瑜伽部主总持王”称号。可见,柳本尊的背后,也得到了官方的认定,自然在民间和佛教徒中,地位非同一般。

到了公元1190年,16岁的昌州(今重庆大足)僧人赵智凤从家乡出发,云游到川西弥牟的“圣寿本尊院”。赵智凤在这里求学3年,他的知识丰富了,眼界拓展了,对佛法有了更深的领悟,回到家乡大足以后,带领弟子耗时70多年,以石刻造像的方式建造了一座大型的佛教密宗道场。这就是成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庆大足石刻。该教派的造像不仅是中国石窟艺术之集大成者,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文化瑰宝,为弘扬中华文化做出了贡献。

客观而言,当下弥牟的佛教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影响力,佛教氛围也暗淡了不少。不过,毕竟此地的佛教最终结出了了不起的一处“善果”,这一笔赫赫功绩是不可轻易忘记的。遗憾的是,“圣寿本尊院”已难觅痕迹。

弥牟镇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有闻名于世的三国旱“八阵图”遗址,还有诸葛井、诸葛桥等三国遗址,是一处名副其实的三国故地,是一处故事四处流淌的地方。到此一游,颇有收获。

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在腾讯【企鹅号】【喜马拉雅】【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前往关注并收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邛崃平乐镇:茶马古道第一街
诸葛御敌布“八阵”,“鱼复”碛坝传美名|千古夔州故事
历史上只有两个人懂八阵图:一个是孙膑,一个孔明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347 唐诗解读——杜甫之《八阵图》
一座被人民币记住的千年古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