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走丨漫漫西口路:阳曲定襄

【阳曲】

刚出太原,韩文就接到姑夫电话,让中午到阳曲。

我们从“全国传统古村落”青龙古镇北上,行走在通往忻州、大同的“太原道”上。此乃“南北往来通衢也。”大道是多么长久地保持着连续通行的印象,甚至在水泥公路覆盖之后。我仿佛看到过去由古镇出来的晋商驼队和拉拉溜溜的走西口难民,在初春的荒寒中汇聚成一条消魂落魄的雁行,悠悠晃晃行进着,破衣烂衫挑筐背袱,在惆怅与愁云笼罩中朝目的地移动。

不大一会儿,在逐步高升的路上,就看到贯通南北的云中山。由这晋中盆地的脊梁地带望去,犹如一条断续模糊的青龙,扼晋要冲,控太原门户。

史称“三晋首邑”的阳曲,因滹沱河“千里一曲,曲当其阳”而得名。汉末,曹操曾迁阳曲县民于今太原市北郊一带,聚民为镇、开荒耕种。三国时魏名将郭淮参与了几乎所有的对蜀抵御战争,被提升为车骑将军,追封大将军。不知他从这条路上走过多少回。阳曲从西汉到北宋一直是山西、太原治所在地。清朝时也是太原府地,称“晋阳首邑”。民国16年为山西省会,划为一等县。1947年析出阳曲城区,1958年由忻县专区撤出并入太原市。1960年复设阳曲县、驻黄寨镇。2007年,与平遥、敦煌、大理等历史文化厚重之地同时入选“一定要去的66个中国文化旅游大县。”

山地交错的道路、小径和沟岔都与走西口发生着复杂的联系。这个三晋中点交织着多少人与马、骆驼、车辆的印迹。我此时的心灵,既空灵又繁杂,仿佛不是车子在行动,而是身体在飞翔穿插。山峦梁峁的各种线条如一道道波浪起伏翻腾,明显清晰又连绵不断。阳光下柔和均匀的光线点燃了其错综复杂的古道和人迹罕至的寂寥。点燃了我与历史相遇的想象。不险不平的线条画出的地面,暗示着晋商与走西口活动的痕迹和极其遥远的岁月感。

县城外的一个加油站,是韩文姑夫承包经营着。我们与他相见认识。略坐片刻,便向县城方向出发。他讲了一直流传民间的张永德的故事,是五代末北宋初既武功超群又善于经商的地方官。张初任和州刺史,后因文武双全受到太祖、世宗两代皇帝的信任,成为后周重臣武将,经常和后来做了宋太祖的赵匡胤搭档,为后周南征北战,御契丹、征吴越,立下了赫赫战功。据说这里就是张永德高平大胜后,围困太原驻地。赵匡胤陈桥兵变皇袍加身做皇帝后,与他密商攻克太原方案,张永德出谋划策,派人深入边地和契丹联络,顺便开展边境贸易,贩运茶、盐等日用品至边关,换回牛、羊、毛皮到内陆出售。尤其在宋太宗赵光义攻占太原后,张凭借太原故乡的便利条件,以太原为基地,把北边贸易搞得更加红火。这大概是阳曲太原最早的走西口经商,以后晋商北上出口外基本上循行此道。

我们犹如飘游在油画之中,那种公路两边悬置的动画感,被光线照亮的景物召唤我们向这个旅游大县中心靠近。一路上坡,在树林与黄草地上行驶,杨柳松杉火炬树动漫般飘动,黄绿红交织变幻。山坡上丛丛簇簇的灌木映入沟谷水塘中,与鹅鸭水鸟蓝天白云相映生趣。转下一道土沟,黄土飞扬,周围呈现的是一处不同气象光线和色彩的场景。拐弯过壕,星散着古旧的窑洞旧址,一眨眼,竟是柳暗花明、红墙黄瓦一处别墅建筑,高悬“阳曲农家乐生态园”精美牌匾。老板迎上来与韩文姑夫热情握手叙往。穿前厅走曲径通往后面,眼前突现热带雨林,如走进海南古村,但见“蓝天红日”高亮轩敞,高大的芭蕉树伸出几米长的宽大叶片,如同巨人迎过来的手掌。弯身过去,龙血树、竹林、奇花异草,郁郁葱葱。脚下是鹅卵石铺就的循环小道,一个旁湾一处雅间,树桩椅桌、竹墙拥围,红花绕壁,香草覆地,鸟唱鸣转,细乐伴奏。时而湿气凝雾,如轻纱漫卷,瞬间视屏变幻,如海市蜃楼,幽幽然世外桃园,活生生人间仙境。等菜间,我顺幽径漫步,欣赏不同风光,走着行着,误入藕花深处,见绿池清塘,鱼翔浅底,过溪流小桥,木屋农家。贪恋忘返,神迷心怡。忽一身着古装彩服女子跟踪来,软语轻言,口称“先生请回,菜上齐了。”我随她身后,从另一条道折回,移步换景,见禅房花木,遇小村人家。揭簾而入,原来从另一门进入包间,大家正等我。落座举杯,举酒相敬。掌箸夹菜,皆农家土特产,点缀些须海味小鲜。接主人一杯,一饮而尽。

忽闻隔间说故事,王姓一支后人王某清初在村里务农,因当时人多地少,且田亩瘦瘠,难以维持生计,隧跟走西口驼队拉帮运茶,勉力辛劳。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深夜,行至毛鸟素沙漠歇脚,主人和随从被流沙掩埋。王某因去寻一只离开的骆驼幸免于难,返回只寻到几驮茶块和老板搭裢,内有银子号票,王某不敢回去,在榆林买了转让字号,经营的风生水起,暴利致富,由此跻身富商大款。他带重金返乡,想报答当年主人,弥补人亡财散之憾,苦寻不着其家人亲属。于是买田置地,开铺经商,成为阳曲豪族。听着令人感叹,由穷人到富人,经历了怎样戏剧性的历史。故事中的情节险奇,但结局出乎意料,王某临死前将三分之二财富土地赐给穷人百姓,只把三分之一留于后人。

回加油站,重走那些湮没在历史尘埃的土路和云烟抚过的地域,郁抑沉思与愉悦希望杂陈心头,如加缪日记中所写:“一个当代人的故事,他的心碎唯有长时间地对着自然景观沉思才能治愈。”

韩文姑夫准备了几袋阳曲小米相送,这是有国家农业部发放的地理标致登记证书,富含人体所需五种维生素高于其它地方同类产品的当地土特产。他边帮我们往车上放着,边介绍着阳曲“八景”和众多遗址,要带我们去游览。有泥屯镇归朝村北城子头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太原至忻定盆地的交通要道上的狼孟城遗址,通往晋西北咽喉、太原西北屏障天门关及杨广栈道遗址、隋炀帝为晋王时开的栈道等等。

【定襄】

因画家要去原籍寻都甲家谱,便去定襄。

过系舟山进定襄城,天已黑了下来。安顿好下榻之处,想出去转转县城。我们问怎走为好?旅馆掌柜的说:“定襄城不大,半小时就走完了。”

可是据我所知,西汉曾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之北治定襄郡,下有定襄县,在呼和浩特东南。《史记正义》记“辟地为襄”,把和林格尔一带名为定襄,上古时属晋。肃宗乾元年间改定襄郡为忻州,后复定襄县属忻州,民国三年属雁门道(大同),民国33年与忻县合并为忻定县,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公布划归山西忻县专区。

前几年由忻州去五台山途中、过定襄县城到河边村参观阎锡山故居,据说是中国最大的私人宅院。从古牌楼式大门进去,迎面大照壁上是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题字。过假山进院,步行于鹅卵石和青砖砌成的地面上,看墙壁浮雕文字对联,颇有儒雅风韵。一代军阀的山西独君,统治“三晋”史迹多多,最后“在三个鸡蛋上跳舞”,到了台湾做起蒋介石的“行政院长”,留下此处宏大宅第,30多个院落,700余间房屋错落排列,通往村外的地道秘不易见,是黄土高原典型民居和北方四合院的结合形式,间杂晚清宫殿式楼宇。我看了都督府,得一楼,上将军府,花园等景点,在恢宏气势中,迷茫于其诡奇变幻的格局,也难忘里面精湛绝伦的石雕,砖雕、木雕、墨迹所彰显出来的独特文化和美学价值。它的辉煌在阎冯(玉祥)倒蒋介石前后达到高峰,成为全国经济政治中心,为中外瞩目。那些显赫一时的人物,如朱德、蒋介石、宋美龄、冯玉祥、邵力子、阎慧卿(五姑娘)等,以蜡像常留在此,栩栩如生,令人想到很多有关他们的传奇人生与故事。

相比阎府,蒋村的蒋一波故居就简陋多了,简直不可相提并论。普通破土混建四合院,去了门还锁着,费了好大周折才由村民找到看管人,进去一览无余。两棵高大的枣树枝头尚有残余果实,我顺手从树下土地上拣拾两枚装入提包。至今仍存于书柜之中,虽干枯无光,其质核不变。

走着想着,我落在后面,祁瑞成一声召唤,才让我醒过神来。明亮的灯光下,可知我们已行到大街中段,路边一处封砌了大门的公园内可见一座高塔型建筑,不知其名。在街南一饭店中吃了点蒸肉,据说是以官廷御膳秘方配置烹做,但我吃并不怎么感到特殊,倒是有一股淡淡熏味感动舌苔,也不易忘却。

回到馆驿,埋藏心里的故事随心情的沉寂慢慢浮现出来。

定襄人走西口,主要两条线,一是向西北经五寨县、河曲县,过黄河到内蒙古伊盟准格尔旗然后抵达包头,后套等地,二是北上经原平,朔县到大同,过雁门关进内蒙丰镇乌盟等地。其中也有从怀仁向西经左云、右玉过杀虎口到和林格尔,然后到归化或包头等地。以前认识几家定襄人祖上经商从东线走西口,由大同向东北到宣化张家口,再向北过独石口到内蒙古锡林郭勒或乌兰察布。这条路线以前一直不明晰。近读著名诗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张沫末的《沽水情韵》知道“走东口”的丰富内容。请看:

集天下商贾之精锐的晋商在清前期就一次次沿着草原古道,越野狐岭,暮宿滦河,以润泽的金莲川腹地为依托,南下北上,最后选择定居于沽源的水域附近,沙井子河与闪电河交汇水域附近崛起的大二号村是晋商北拓过程中,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的一个精致缩影。晋剧在这里生根并开花,二人台的唱腔在几百个小村庄里飘荡。晋人走西口,是在清代开拓坝上有计划移民政策的前提下出现的。许多有远见的晋商北上草原的贸易迁徙时期,也是游牧文化与汉族文化在中国草原丝绸之路上的再一次交融。坝上本土女作家书真以二人台背景创作的小说《莲花落》中,冯氏家族用三代人的生命和血泪让二人台的曲调在坝上苦水淖边扎下了根,而对于普通百姓,分离后遥遥无期的团聚,使得这种唱腔中必然浸裹着悲凉、惆怅、等待以及不舍。

那时经商和穷苦人上路后,没有地图可参考,在荒凉贫瘠的土地上艰难跋涉,凭运气和一股冒险勇气向无定的目标流浪。在不确定的路径上,去追寻不确定的运势和生活,汇众成流,踏出宽广结实的土路。

《西口文化》中定襄人牛帮良出口外开设的广恒西,在老包头等地广为人知,《实录走西口》里记载了西河头村和众多定襄走西口故事,包头后营子村和土右旗、归化、河套、阿拉善都留下定襄人创业生产的足迹,有的村则以“定襄”命名,可见其广泛与影象。举不胜举,此不多赘。

次日,画家去图书馆找资料,我和韩文到书店看看。凭以往经验,往往偏僻小县,可在新华书店见到多年想读而不遇之书,果然,我们各淘得一本。回旅馆接到画家电话,在图书馆无收获而到了听说的本家姓字村庄,我们驱车前往。

路上,获悉山西忻州文管处借助浙大三维数字技术对定襄居士山摩岩碑逐字识读与辨认取得重大突破、确认为西晋将领胡奋平定并州胡乱获胜后的纪功碑,是山西确认的首块西晋碑。我顺便查阅了关于“都甲”的资料, “都甲”盛行于明、清两代,县下设置“都”,“都”下设“甲”,一般以序数命名,分一、二、三……等以及X都几甲,便于行政管理和征收赋税,山西以南地区普遍实行。因过去多为氏族大户聚居乡村为同都同甲或同都几甲,以后迁徙分居各地,寻根问祖便涉及“都甲”,是重要线索。

过滹沱河、将军山、沿忻定盆地北缘前进。

关联阅读

行走丨漫漫西口路

行走丨漫漫西口路:太原

行走丨漫漫西口路:太谷

行走丨漫漫西口路:阿拉善

行走丨漫漫西口路:晋中榆次

行走丨漫漫西口路:平遥古城

行走丨我们最终都会输给时间

行走丨辣椒里的江湖与世界

行者丨我只是喜欢美和努力

行走丨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行走丨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笔会丨我乘慢船去塘栖

虚构丨追忆初恋似流水

行走丨煮一壶麦香下酒

行走丨滇东旅途随笔

行走丨这些个梅雨天

行走丨楠溪江十章

行走丨方山小景

笔会丨遇见塘栖

行走丨背影

行走丨幽

旅途上的故事,请告诉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定襄历史
定襄县古称“阳曲县”之考
傅山籍贯漫议
@太原人 速看!高铁、西站!你关注的都在这里了
太忻经济区打造3趟城际客运列车,公益低票价停靠站多方便出行
五保高速忻阜段改造将实行管制:即日起至4月30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