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走丨弦殇玲珑山

彼岸,永远模糊的背影,此岸,翘首以待的眼泪。——题记

与友踏青巡游古城临安,借玲珑山岚,阅读千年前那宋朝多情的天空。

玲珑山海拔仅300余米,其实是一座再普通不过的小山了。在风景如画的江南,玲珑虽不乏悬泉瀑布,晨钟暮鼓,曲径通幽,但若仅以景而论,是不足为道的。而狭长古道尽头,油桐树下那一方美人的墓冢,再加上《玲珑山志》开篇八个字,“玲珑虽小,苏轼曾登”,使原来貌不惊人的小山,便轻而易举地植入了名胜的主题,走进了人们的心里,走进了中国的文化和历史。

在大文豪苏轼的一生中,有一个让他生死相望十年的结发妻子王弗,有一个甘为他生儿育女操持家事的续弦王闰之,有一个与他琴瑟相知红袖添香的侍妾朝云,已足够让他幸福的了,没想到这尘世之外,竟还有一个因他而一生寂寞的名伎琴操,痴于斯,而长于此。

走在山间一隅小径上,孤独地伫立着一座小坟冢走去。路上有细碎的石子,雨后的积水留下的履痕,如花朵盛开,一路旖旎。头顶卧龙寺那深深浅浅的钟声,轻轻落在那方往事和感情堆积的千年之冢,激起回响。我惊讶于自己的淡定,没有踏青的雀跃,没有突如其来的哀伤,似乎这一幕预约了千年,等着我来。

油桐树筛下清明的阳光,黯淡的“琴操墓”三字,犹如在绝尘飞舞的琴声。多年的孤寂和阒静,四处溃散。也是这样的春天,应该就在西湖吧,两船相遇,惊鸿一暼,便结下忘年之情。琴操本是官家闺秀,家道中落,父母及家人惨遭诛戮,后流落青楼。尽管在笙歌被酒的烟火里,但她依旧是个绝俗的女子,弹琴,唱歌,改词,作词,芳名天下,苏轼自然很是赏识。那时禅宗机锋正变成士大夫的语言游戏,苏轼便与琴操相戏。一个佛门长老,一个参禅弟子,徒弟挖空心思地问,师父闪转腾挪地答,景是眼前景,事是心中事,佛门洞开,互斗禅机。而这一貌似机锋和对答,却有意无意地切中琴操的身世及最后的命运。也许苏轼的喜欢,多是逢场作戏,随遇而安,没有见爱纳妾,更不曾想过金屋藏娇。琴操本为游戏,却真的在这段机锋中对自己的身世及爱情大彻大悟,知自己命有几许坎坷,心有几寸韧硬。太守之意委婉,规劝自己尽早脱离风尘。时下生活自是辛酸、日后晚景必然凄凉的琴操万念俱灰,当天即削发为尼。趁着尽享青春的绚烂之时,转身遂了佛缘循入青灯的寂寞,这是这是何等的恼恨与决绝啊。她成功地向恋人表达了矢志不渝的忠贞,用了这样一种无法回头的方式,为一个没有回响的爱情。

如织的游人,总是在寻觅卧龙寺下那悔意深深的脚印,油桐树荫石碑上刻下的悲歌。或者是来寻找缭绕在幽篁之间的爱情残篇,或者是想在历史的悲剧中去洞悉那爱情真正的底蕴。只是,我们这些后来人的凭吊和感叹,对于早已逝去的爱情,有何意义?

凝望芳冢,想起那个女子,削发前无痕的浅笑。那一刻,她所有的温柔,机敏,才具,便如这暮春的花朵,洒满一地,一层又一层,在花色里溃散,蔓延。即使深切地懂得又能如何?懂与不懂,终究成了心底的过往。琴操出家后,苏轼、黄庭坚还有佛印和尚经常来玲珑山,与她品琴论诗,而此情,再无关风月。修行之人的道路是寂寞的,便何况琴操当时还是一个十七来岁的少女。她以备受蹂躏之身,心依青灯黄卷。也许是出于真诚的怜悯和无限的忧伤,一次又一次漫过苏轼无法平静的心。频频前来,只能在众人的闲情雅致中掩藏心迹,多情也好,无情也罢,命运已把结局写好。偶尔会把眉头轻扬,会将温暖相送。只是在长久的凝视和缄默里隐忍,指尖的温柔给不了,你的懂,我的痛,散幻成清风。

据说后人在玲珑山挖出苏、黄、佛印三人的石像,可见出家后的琴操虽脱了风尘,而俗情难却。苏轼琴操的一段夙缘,得以在这故旧的情分上明明灭灭。其实,苏轼的心底,不是没有回响,而是当要响起时,爱已无法重来。两年后,苏轼离任北上,来与琴操辞别,便是对这段感情的珍视。当时,诗人满腹的心事,琴操无语凝泣,两人都没有说什么,或许早就预料这一次是诀别。诗人策马绝尘而去,琴操望着那个渐行渐远的背影,从此关上了心门。直到八年后,再次听到苏轼的消息,已是他最落魄的时期,被贬至南海瞻州。薄暮中的琴操茫然若失,发觉这八年来,她的心门被关,只是阻绝了其他俗情的入侵,而被关的爱情原封不动。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你若不好,天涯咫尺我生死相随。琴操郁郁而终,时年不过二十四岁。垂暮之年的苏轼,听人说起琴操的死讯,面壁而泣。他的懂,多情也好,无情也罢,当年倾国倾城的颦笑,而今化成了掌心的汗冷和悔恨。那年一语机锋,便让寸寸柔肠错成红颜薄命,更让那牵牵绊绊错成了千古的遗憾与失落。

对于苏轼是否有这段感情,历来颇有争议,琴操这个人确实是有的,而且是名扬一方的才女,与苏轼有交情,爱上这样一个风流倜傥的诗人也是理所当然。只是据史料记载,在杭州出知的苏轼,遇王朝云“欲把西湖比西子“的相见,并为之心动,娶为侍妾,这事确是真的。苏轼将一生坎坷际遇的感叹,维系在这位红颜知己身上。为了怀念王朝云,苏东坡在惠州西湖上刻意经营,建塔、筑堤、植梅,试图用这些熟悉的景物唤回那已远逝的时日。然而,佳人已杳,真是“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看到这一段,我不禁为与青灯古佛相依的女子潸然落泪,我宁可执拗地相信,琴操与苏轼的那段佳话亦是真的。“山既玲珑水亦清,东坡曾此访云英。如何八卷临安志,不记琴操一段情?”郁达夫的反问是多么让人感叹!千年之前的北宋,琴操的琴声,和她的美貌一样的出名。这样曼妙的琴声中,知命之年的苏轼,怎能无动于衷?琴操的一生,写满了寂寞,生是如此,死后依旧,尤其冯梦祯那首《题琴操墓》:弦索无声湿露华,白云深处冷袈裟。三泉金骨知何地,一夜西风扫落花。读后,让人在心底,感觉到的苍凉如那千年的石碑般沉重。

我不敢在这样的墓前多站,因为那芳冢的背后,一个没有回响的爱情,让一个年轻而才华横溢的生命转瞬即逝,却蕴藏着永生永世的凄楚和未竟的承诺。我希望的是,油桐树下,那个纤指抚琴的女子,在永远年轻的时光里,所感受到的不止有千年的孤独和伤痛,她该为自己在另一个世界的春天里,再续一段美好的爱情。

旅途上的故事,请告诉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从宋词看古琴音乐艺术在宋代的状况
你读过最寂寞的诗词是哪一首?
听琴
琵琶《琴诗》琴声悠悠,禅意无穷
【转载】文徵明小楷《琴赋》
苏轼行书《听贤师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