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鸿章谈心】虚伪的大清翁总理

【李鸿章谈心】虚伪的大清翁总理——

雪珥专栏《李鸿章谈心》11:老夫惯听怒涛声 

 

传语蛟龙莫作剧,老夫惯听怒涛声。

此诗乃帝师翁同龢所作。其实,翁师傅一生弄权,身为“清流”领袖,光说不练,所谓“怒涛声”,多是他做“蛟龙”向他人所发,而非别的“蛟龙”对他所发。在鸿章看来,“老夫惯听怒涛声”,倒像极了为我立照,而兴风作浪之“蛟龙”,往往便是此帝师翁同龢。

岂不料人算不如天算,“蛟龙”亦有溺水之时。翁师傅精明一世,却在戊戌年栽了个大跟斗,被别的“蛟龙”一声怒吼,居然从此一蹶不振,此或是天道好还,报应不爽?

 

“常熟伪君子”

 

鸿章乃动手办事之人,亦算是大清官场中之另类,朝中同僚自然厌烦鸿章琐碎认真。而鸿章用人,亦重其办事才干,不听其言,但观其行,其中自然有“真小人”,但绝无“伪君子”。

荣仲华(荣禄)甲午年入京,会办军机。适鸿章身当前敌,朝中由翁师傅主持。仲华与翁师傅共事未久,即颇感烦恼,据传其曾给鹿润万(鹿传霖,时任陕西巡抚兼西安将军)递一便条,抱怨“常熟(翁师傅籍贯常熟,世人多以“常熟”称之,如鸿章被称为“合肥”一般)奸狡成性,真有令人不可思议者。其误国之处,有胜于济南(即孙毓汶),与合肥(即李鸿章)可并论也。合肥甘为小人,常熟则仍做伪君子。刻与共事,几于无日不因公事争执。”

仲华说鸿章误国,鸿章自不敢苟同。彼时仲华当国日浅,对当家之难尚未感同身受,待到戊戌政变后鸿章调任两广,仲华已深谙挑担之累,遂有送别鸿章之举,并为鸿章跳出京师是非之地而道贺。

但仲华说鸿章“甘为小人”,鸿章倒真不以为忤。鸿章以为,当此之世,“真小人”实在比“伪君子”好出很多,何故?“真小人”不装不卖,坦坦荡荡,其“小处”暴露无遗,对症下药,极易防范。欧美诸国,多以为人性本恶,而政府更是“必要之恶”,一不留意,执掌公权者必定作恶,因此多方钳制鞭策,务令其回归“公仆”之位,遂造就今日之强国强民。先以“小人”待之,而后方能造就“君子”,此可谓“先小人、后君子”之典范。

反观吾中华,居高位之衮衮诸公,装腔作势,仿佛官阶越高、道德即越深,草民们非敬若神明不可,何来“监督”之举?虽有御史谏台,形同虚设,甚或沆瀣一气,以监督之权换苟且之利,狼狈为奸。“伪君子”浑身金光灿灿,舌若灿莲,其实城狐社鼠、沐猴而冠,却因蒙着一圈光环,权大无边,遂致窃国者侯、硕鼠横行。

翁师傅为人,尚属谨慎,鸿章倒是未见其有贪渎之行。其于国之大害,乃在于营造“假、大、空”之官风,将个人之虚妄“名节”置于国家利益之上。譬如马关谈判,非割地赔款无可阻止日军锋芒,朝中大臣对此无不心知肚明,鸿章因此而有迁都抗战之议。翁师傅却既要倭人退兵,又不准鸿章割地,其实是为自己预留地步:倘遵其“不割地”之命,谈判必至破裂,“无能”“误国”之考语必定鸿章一人担之;倘不遵其之命,则不得不割地之“卖国”罪名,亦留给鸿章一人了。当此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依旧如此斤斤算计,宁不教人心寒?

恭王临终遗言,于皇上跟前痛责翁师傅:“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错者,甲午之役也。同龢惟一味夸张,力主开战,以致数十年之教育,数千万之海军,覆于旦夕,不得己割地赔款。外洋乘此机会,德踞胶澳,俄租旅大,英索威海、九龙,法赁广州湾。此后相率效尤,不知何所底止? 此皆大司农(翁同龢)之厉也。”

恭王此言,极为中肯。可惜,大错已经铸成,毁九州之铁亦难以熔去。

 

开缺回籍

 

恭王薨后数日(1898年6月11日),皇上颁发《明定国是诏》,开始变法。又四日(6月15日),突颁明诏,翁师傅开缺回籍。此一大变局,震动朝野。自大清开国以来,帝师莫不极受礼敬,翁师傅之被黜,实乃空前绝后。

其实,皇上与翁师傅之不合,早有端倪,其起因仍是翁师傅秉性之中的“惯用巧妙”。

康有为中进士后,感愤时事,急于致用,每作危言论天下事。翁师傅虽有意笼络,却并不急于推荐。康有为以所著《日本变政考》,恳请翁师傅奏进御览,翁师傅佯应之而不为。不料,皇上却从他途获得此书,忽一日,问翁师傅何以不荐此书,并询以康有为之才如何。翁师傅见天颜不霁,惶惊对曰:“康有为才具胜臣十倍,其他非臣愚所能知也。”

翁师傅此前力撑康有为之“强学会”,以为己用,至此开始疏远。后来皇上再度问及康有为时,翁师傅答道:“臣与康有为不往来。”皇上惊问其故,翁说:“此人居心叵测。”皇上又问:“前此何以不说?”翁答:“臣近日见其《孔子改制考》始知之。”并称康有为乃“一野狐也”。皇上对此“颇诘难”。

荐康之举,并非要事,却足见翁师傅之为人。翁师傅乃一“风派”人物,惯于察言观色,趋利避害。此种秉性,在风平浪静之时,可得其巧。殊不知,越在风云诡谲之时,越要立定脚跟,不可随风摇摆,否则越想左右逢源,越会左右为难。

翁师傅之失意,实始于其得意之际。甲午战后,鸿章被贬,翁师傅大权独揽,兼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等于一身。未料“挑刺”容易“挑担”难,为筹措对日赔款,翁师傅于外债之外,另开门道,发行“昭信股票”,开国债券之先例。“昭信股票”筹划未周,演变为强行摊派,款子未筹多少,倒弄得民怨沸腾。加之翁师傅以江苏、江西等四省厘金作抵,向英、德借债,被责为“独任私智,酿成巨祸”。翁师傅因之而遭御史们攻讦,自此开始如鸿章般“惯听怒涛声”。

未几,御史们又盯上翁师傅主持之对德谈判,认为丧权辱国过甚,“外则徇德人之请,内惑于张荫桓之言,以至于今日无所措手”。徐桐以“大学士”之尊,参劾张荫桓奸贪污国,虽未提及翁师傅,却实际上以翁师傅为攻击之的。御史王鹏运上折,标题即是《权奸误国请立予罢斥以弥后患而恃危局》,直斥翁师傅为“权奸”,与张荫桓 “办理洋务,偏执私见,不顾大局,既欲遇事把持,又复性成畏葸,其才不足以济变。”甚或有“朋谋纳贿”之事,如不立刻将翁、张等人“声罪罢斥,何以振既衰之气,杜慢侮之萌,恐中国之侵削未有了期,外侮之凭凌不可终日矣。”

此番“怒涛”,皆在戊戌变法之前,恭亲王卧病在床之时。王鹏运上折之日(5月29日),正是恭亲王薨逝当天,其背后难保无恭王之默许乃至授意。

变法前一日(6月10日),皇上下旨,荣禄着补授大学士,管理户部事务。翁师傅虽为户部尚书,却是“协办大学士”,如今多了个荣禄“大学士”分管户部,无异于被削财权。

次日(6月11日),皇上宣诏变法。内廷会议,皇上、太后明示“今宜专讲西学”,不料翁师傅依旧“惯用巧妙”,为自己留后路,声称“西法不可不讲,圣贤义理之学尤不可忘”,将皇上、太后之“专讲”化为“博采”。

再次日(6月12日),因徐桐此前弹劾张荫桓,皇上或疑翁师傅策动,旨在排张,遂命翁师傅出面为张辩解,不料翁师傅“据理力争,不敢阿附”,皇上大为震怒。

如此日积月累,致有将翁师傅开缺回籍之非常决断。皇上在“开缺”上谕中道:“协办大学士翁同龢近来办事多不允协,以致众论不服,屡经有人参奏,且每于召对时,咨询事件任意可否,喜怒见于词色,渐露揽权狂悖情状,断难胜枢机之任。”

以上谕观之,翁师傅之被贬,一是“办事多不允协”,此乃“挑刺”之人改“挑担”之后的常态;二是“众论不服”,屡被参奏,如今翁师傅亦被人“挑刺”,不知滋味如何?三是“揽权狂悖”,此乃致命之处,世间实无“帝党”,而仅有“帝师之党”,皇上对此自然要防微杜渐。

世人传言,翁师傅被贬,幕后或有太后之干预,意图翦除皇上之羽翼。此乃野叟村言,即便太后有赞襄之举,亦是皇上乾纲独断。翁师傅身后,庆亲王为之请恤,皇上余怒未消,历数翁误国之罪,首举甲午之战,次举割青岛。太后不语,庆王不敢再言,故翁无恤典。

王照有诗吟翁师傅之落败:

  当年炀灶坏长城,

  曾赖东朝恤老成。

  岂有臣心蓄恩怨,

  到头因果自分明。

可惜,空谈误国之“怒涛声”千年依旧,鸿章亦只有为吾中华痛惜垂泪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挽联里的翁同龢:两朝帝师与甲午罪魁
光绪老师翁同龢下岗 竟是好学生大义灭亲(图)
李鸿章谈心:养成笔力可扛鼎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称得上「道貌岸然」的名人?
并非维新派的翁同龢
两代帝师翁同龢“维新”还是“维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