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未来教育的分析与解决方案

前一段时间,发过这篇文章,只是提出了问题,却没有继续写到答案。我的内心是有答案的,就在查找资料写文章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赵勇教授。他的研究早已把我想说的话,说得一清二楚了。

简介:赵勇教授是美国堪萨斯大学教育学院的基金会杰出教授( F o u n d a t i o n Distinguished Professor),曾任美国俄勒冈大学教育学院全球和在线教育研究所的主席和主任,同时也是教育测量、政策和领导系的教授。

2010年12月前,赵勇教授是密歇根州立大学教育学院的大学杰出教授,同时担任教学和技术中心创始主任。他的研究侧重于全球化和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赵勇教授已发表过100多篇学术文章,30多本专著。因其在教育领域的突出贡献,连续四年被评选为美国最有公众影响力的前10名教育学者之一。

下面,我转载的都是赵勇教授在不同文章上的观点,略有删节。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一个以物联网、智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标志的智能机器时代。机器取代了很多职业,人类社会进入变革时期,教育也应进行新的“革命”。

传统的教育实际上是把人作为智能机器组装,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在智能机器时代,泛在学习创造了智能化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从任何地方获取资源,在多样的空间、以多样的方式进行学习。

未来我们应思考如何利用技术转变教育,帮助每个孩子发现自己的天赋,并把激情和天赋转变为对社会有价值的东西和事业。

创业教育的提出是相对于就业教育的。从工业革命以来,教育一直都是就业教育,培养学生为已有的工作做准备。美国在1892年制定了标准化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模式,至今已经使用了125年,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平均的人去做工厂流水线上低技能的工作。

在这个范式下,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工作需要什么样的能力、什么样的知识,然后培养学生具备完成工作的能力。现在由于技术的发展,很多传统的产业在消失,传统的工作也在消失,文凭再也不是工作的保证,越来越多的人无业可就,而未来会出现的新工作是难以预测的,因此我们需要培养创业型人才。

教育永远是育人的事情,未来教师的职责应该从教书彻底转为育人。育人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一个人健康的成长,而且是帮助每一个学生成长,而教书是教同一本书给所有的人;育人更多的是支持学生变得更好,教师就像心理咨询师一样,把自己放在最下面的位置,而教书更多是一种被动的传授,不管你怎样,我都要把这些知识教给你。

在智能机器时代,教师会有很大的改变。第一,教师素质的多元化。我们现在选拔教师,主要是依据教师的分数来挑选。未来教师选拔的标准应该多元化,注重教师差异性而不是同质性的价值。第二,要培养教师学会利用不同的资源,不仅仅是人工智能,教师要善于利用全球化的资源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个孩子可以从中成长。

我未来会关注如何让每一个学生成为自己的最好。现在的教育公平讲的是政府提供教育机会,是机会上的公平。我更希望关注教育内涵上的公平,所谓的内涵就是教育过程的公平。传统社会通过教育来决定未来资源的分配,我们称“学而优则仕”,只有一个独木桥通向天堂,这本身就塑造了不公平。

创新创业教育让每个学生具备自我创业的能力,可以自己定义自己成功的机会,这才是真正的公平。真正的公平实际上是未来的公平,并且需要整个社会形成多元的评判标准。

另外,我还关注怎么样让个体价值的实现成为一个目标。一个社会,虽然每个人都很自私,关注自我的幸福,但真正的幸福感是来自于为别人创造价值。现在很多人不幸福,不在于不拥有什么东西,而在于他没有价值,他对生活没有目标,而真正自我实现的最高目标是在于发挥自己独特的潜力和能力来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一个人的价值绝对不在于自己拥有多少,而是在于帮助别人多少。这也是教育,当一个人明白这一点,他就会避免短视,会懂得满足自私幸福感的前提是需要长期地帮助别人。

教育范式的演变

教育的演变对于教师而言,一定要从单纯的“教”转变为支持学生个性化。否则教师将面临失业问题,因为仅仅传授知识将面临与机器的竞争。评判教师的两大传统标准,一是掌握了多少知识,现在信息网络如此发达,教师的知识量比不过它。二是教,即传授知识,现在优质的网络资源十分丰富,学生随时可以看到微课等。在掌握知识和传授知识这两方面,机器基本上可以替代人。

这时,教师要转变,转为职业咨询师、项目咨询师、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这实际上是教学法的转变。很多时候是教师教得太多、太急,学生学得太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退后,让学生主动。为此,我提出以作品为导向的教育,它有三个基本要求:

第一,学生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完成一个作品。作品可以是一首诗歌、一个产品、一项服务等,但它必须是真实的,学生要解决一个真正的问题。就如前面讲到的独特性,怎么在别人身上找到价值,就是创业的基础。举个例子,有个教育项目,有两百多个学校的学生参加,有做肥皂的,有做机器人的,等等。关键的一点是,要求学生所做的作品不是用来玩的,必须有人买,作品做出来是用于解决别人的问题的。当学生从小就学会解决别人的问题、为别人服务的时候,也就是在用自己的能力来创新。可见,所谓的真实性就是学生要学会发现问题。教育所要培养学生的正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在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越来越显著,有些学生压抑、抑郁。什么原因导致学生产生这么多的心理问题呢?今天,绝大部分孩子与社会脱离了,在学校里没有找到自己的价值。我们的教育要让孩子从小明白怎样做是对周围的人有价值的,并且可以随时随地发现自己的价值所在。不要让孩子陷入顾影自怜的境地,整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定要融入社会、解决问题。

第二,学生作品不仅要有真实性,而且必须有高质量。现在的孩子往往从小没有养成一个追求卓越的习惯。真正的高要求是促使学生在学习上反复提炼、不断进步。在很多教育中,往往只给学生判断的机会,他们并没有修改的机会。就像学生交作业,拿到A或一百分就结束了。实际上,这样做是没有教育意义的。要让学生并且帮助其不断去修正,争取在某个或某些方面可以改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只是教,而要不断地告诉学生怎么提高。比如学生做肥皂的例子,学生的肥皂怎么卖?凭什么卖出去?这就需要学生在创新的路上往前走,不断改变肥皂的形状等,进行个性化设计,为家庭定制专门的肥皂设计。

第三,在创造作品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的优势为基础,让每个学生发现自己的弱项和别人的强项,这是合作学习的基础。传统的合作学习没有达到这一点,往往勤快、聪明的孩子做得多,懒的孩子就不做了,这样就会产生许多矛盾。其问题就在于学生们不是互补。真正的合作是互补,拿出自己的强项,并找出自己的弱项,并把它外包给别人,自己则把强项拿出来。比如在设计项目作品的时候,参与者中有的喜欢写作,有的喜欢实验,有的喜欢数学,那就给每个学生发挥强项展示优势的机会。

教育本身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出现,机器取代了很多职业,人类社会进入了变革的时期,所以,教育也应进入“革命”时期。如果我们不革命,只能越来越衰退。我们应该看到希望,学校正在演变,尤其是一部分学校已经改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勤于反思,勤于动笔,才有收获
教学随笔
教师教学随笔小故事
现实的联系──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教授听课随笔之十八
你怎么能拒绝叙事
金洲随笔:课堂教学改革要点系列(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