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少年武状元黄仁勇》||​第三篇 男耕女织

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少年武状元黄仁勇》

第三篇 男耕女织

黄家私塾有仁存匾,且有两行金漆木联:座有诗书真富贵,屋无翰墨总贫穷。

潮汕地区的家风,是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黄玉芝的家是清贫、人丁旺盛,黄玉芝有五个男丁,两个女儿,妻子陈氏更是勤俭贤惠,助夫旺子。江夏堂(黄氏)与颍川堂(陈氏)的结合,将是怎样的家风令得老黄家飞黄腾达?

潮汕地区人民大多推崇《增广贤文》,即使普通百姓家也会收藏一两部《增广贤文》,素有“学会增广会说话”的说法。

黄玉芝虽然只读过三年私塾,却一部《增广贤文》滚瓜烂熟,并且身体力行。譬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家之计在于和,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黄玉芝将这四句话奉为人生座右铭,甚至他请了教书先生在自家的门目上写了“春勤晨和”四字门目,从此成为老黄家每天出入门户都会受到的门风教诲。

潮汕人有特点,宁穷一生,不穷一匾。

潮汕地区门目文化遍地都是。那些有经验的长者,将毕生最重要的道理凝练成一字半句书于门上,代表着门面门风,这是到现在都还活着的传统文化,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黄玉芝确定了门目以后,家中孩子格外勤劳,一年三百六十多天,可谓天天习劳,春天就播种,夏天管理、锄草,农闲之余还要上山打柴,时常全家总动员,忙得不亦乐乎,甚至要到山脚下种一些红薯(地瓜)冬藏以防不时之需。有的时候还要带领家人去割山上的草编成草席,砍河边的竹做成畚箕、箩筐拿到闹市上去卖,可以换些铜板以及小玩具给孩子们过年快乐之用。

玉芝公辛勤了一辈子,幸得众孩子都听话、孝顺,直到操持完大儿子、二儿子、三儿子的婚事以后,黄玉芝夫妇才退居二线,平时便含饴弄孙,在家里做些小活。玉芝公这样忘我的劳动,夜以继日的奋斗,成为众儿孙们的活教材,好榜样。孙儿们没有不尊重敬爱自己的祖父祖母。

黄氏家训,自古就有内外八句认祖诗。玉芝公他是听自己父亲翼园公口述心传的,这是黄氏宗祠儿孙们从小都要会背的。其中外八句为“骏马登程往异方,任从胜地立纲常。身居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旦夕莫忘亲命语,晨昏当荐祖宗香。根深叶茂同攸庆,三七男儿总炽昌。”

翼园公从小耳提面命,传给玉芝公,子孙后代一要为善,二要读书,三要坚持习劳苦,这是黄氏家族的亲命语。玉芝公将这亲命语也传给自己五个儿子,以及接下来的孙子。使孩子们从小就学得刻苦耐劳、敬重尊长的精神。

由于老黄家是一般贫农,玉芝的五个孩子都只能读三四年乡村私塾,便辍学了。八九岁就得去放牛拔草,十三四岁就要开始参加田里的劳动,女孩子十三四岁就要开始学纺织。

男儿勤耕有饭吃,女儿勤织有衣穿。因此,老黄家从早到晚都是以劳动为主旋律,只能利用早晨天没亮的那一点时间读下《三字经》《朱子家训》,识些字义道理,以及晚饭后展一盏小罗灯看几页书,这可是一天里头最幸福的时光。

这时的小仁勇最喜欢跟在爷爷身边,问爷爷书上讲什么故事。爷爷刚开始就给小仁勇一个一个讲,后来说:“仁勇啊,爷爷老了,将来你要听到更多故事,要自己学会识文断字。”小仁勇疑惑地问:“那还有多少故事可以知道呢?”

黄玉芝望向暗夜天空,繁星点点,便笑着抚摸小仁勇的头说:“孙啊,爷爷讲的故事就像一个星星,而书中记载的故事就像满天的星星。爷爷讲的故事有限书中记载的故事无穷,你要听到更多的好故事,就要学会看书识字,天下故事书装尽哪!”

小仁勇听完后似懂非懂点了点头,他暗暗立志,一定要努力识遍世间字,用心读尽天下书。


慎风寒    节饮食

惜精神    戒嗔怒

                    ——保身四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少年武状元黄仁勇》||第二十篇 私塾入学
国学开讲,私塾启蒙名篇《增广贤文》里的名句赏析
张治国‖踏莎行·忆私塾爷爷张清明(外一阙)
王程强:王阳明人小志高
沉浸浓郁,含英咀华
共读国学 | 6364、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增广贤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