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预防肿瘤复发转移、大幅提高治愈率:PD1大显身手

先继续呼吁各位符合条件的病友报名参加思路迪公司皮下注射的PD-L1抗体临床试验,要求是晚期的、有可测量病灶的、每天大部分时间可下地活动的、没有腹水的、血常规和肝肾功基本正常的、没有使用过免疫治疗的肝癌、胆管癌、胃癌、胰腺癌、肠癌患者(具体详见:PD1让部分晚期癌症临床治愈,免费试验机会:速抢)。


言归正传:截止目前,治愈肿瘤最可靠的方式还是手术、同步放化疗;而可治愈的肿瘤,绝大部分依然是早期肿瘤;全身多发转移的晚期癌症,大部分依然是不可治愈的。

对于手术完全切干净、或者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后肿瘤完全消退的病友,也并非高枕无忧。肿瘤复发、肿瘤转移,依然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有掉下来砸坏脑袋的风险。目前,对于中期、局部晚期的肿瘤患者,做完手术后,都会推荐化疗、放疗等手段进行巩固治疗,目的是降低复发转移的风险、提高治愈率。

以PD-1抗体、PD-L1抗体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是动员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清除癌症,一旦起效,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产生记忆性,从而疗效长期维持;手术或同步放化疗后的病人,身体内的残留的癌细胞相对已经很少,正好是免疫系统可以发挥疗效的好时候。因此,利用PD-1抑制剂等免疫治疗,来预防肿瘤复发转移,来作为根治性手术、根治性放化疗后的巩固治疗,是众望所归的事。当然,一切理论分析玩得再溜,最终也要靠临床试验的大数据来证实。没有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数据,单纯的理论分析或者单薄的动物试验,都是纸上谈兵、苍白无力。

今天,贝塔博士给大家汇总PD-1抑制剂用作术后、同步放化疗后巩固治疗的大数据。

(1)恶性黑色素瘤术后辅助治疗:伊匹木、PD-1、PD-1 伊匹木

3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即使手术非常成功,切得干干净净,5年后依然有超过70%的患者,会出现疾病复发或远处转移;更不用说,那些勉强才把手术做下来的4期患者了。因此,一直以来,医学界都在寻找合适的手段,用于手术后的巩固治疗。

早在2015年,CTLA-4抗体伊匹木单抗,就在三期临床试验中证实:相比于安慰剂,术后用伊匹木单抗进行巩固治疗,可以将5年的复发率从70%降低到60%;同时将5年的生存率从54%提高到65%——十个百分点左右的提升,意义重大!2015年10月,美国药监局正式批准伊匹木单抗,用于局部晚期、高危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

然而,5年复发率60%,依然太高了,还有巨大的提高空间。因此,学术界又把目光投向了PD-1抗体。2017年9月,三期临床试验数据揭晓:术后高危的恶性黑色瘤患者,选择免疫治疗进行巩固,使用PD-1抗体对比CTLA-4抗体,1年的复发率可以从40%降低到30%,1年半的复发率从47%降低到34%——PD-1抗体相比于CTLA-4抗体,又有至少十个百分点的优势,而且这种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2017年12月,美国药监局正式批准,PD-1抗体O药,用于III/IV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手术后的巩固治疗。

CTLA-4抗体巩固治疗能降低复发转移风险,PD-1抗体疗效更好;那么,如果两者联合使用呢?岂不是强强联合、势不可挡。2017年底的世界黑色素瘤大会上,美国莫菲特医学中心的Zeynep Eroglu教授宣布了一项小规模临床试验数据:高危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术后接受PD-1抗体联合伊匹木单抗巩固治疗。这个临床试验,一共入组了40位IIIC或者IV期手术切除干净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3年的无疾病复发率在70%-75%左右,预计5年的复发率可以降低到40%左右——相比于PD-1抗体单独使用,又提高了十个百分点

贝塔博士估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PD-1抑制剂联合疗法挑战局部晚期恶性黑色素瘤的术后巩固治疗。一个又一个三期临床试验数据的出炉,将会为我们带来最优的解决方案,将会为病友们实现最高的治愈率、最低的复发转移率。


(2)PD-L1抗体用于同步放化疗后的肺癌:生存期提高3倍

这部分数据,其实贝塔博士已经分享过了。但是,不少病友是懒得复习的;因此这里再写一遍。

 2018年春节期间,美国药监局正式批准阿斯利康公司的PD-L1抗体Durvalumab(商品名:Imfinzi,简称I药)用于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接受同步放化疗后未出现疾病进展患者的维持治疗。这是PD-1抑制剂用于根治性治疗后的肿瘤患者预防复发转移,开创性的成果。这个批准是基于去年轰动一时的PACIFIC研究。

从2014年5月开始,在全球26个国家的235家大型医院,一共入组了712名局部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这些患者无法手术,接受同步放化疗后,疾病得到控制。2:1分组,一组接受I药10mg/kg,2周一次治疗(最长用满1年),1组接受安慰剂治疗。

中位随访14.5个月后,结果显示:I药明显提高了有效率(28.4% vs 16.0%)、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16.8个月 vs 5.6个月)、18个月的生存率(44.2% VS 27.0%);明显推迟了远处转移发生的时间(23.2个月 vs 14.6个月)

另一方面,副作用基本相当。I药和安慰剂相比,最常见的副作用如下:咳嗽(35.4% vs. 25.2%)、肺炎(33.9% vs. 24.8%)、疲劳(23.8% vs. 20.5%)、呼吸困难(22.3% vs. 23.9%)、腹泻(18.3% vs.18.8%)。3-4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很接近,分别是29.9%和26.1%。

 此外,还有一个细节非常重要。这项研究,再次显示了PD-1抑制剂一旦起效,疗效非常长久。研究者统计了在治疗有效的人群中,治疗开始后的12月和18月时,分别有多少病人疗效依然维持:安慰剂组,12个月的时候,56.1%的病人疗效维持;18个月的时候,只有46.8%的病人疗效维持——言外之意,一年多一点的时间,曾经有效的病人一大半都已经无效;而且,在12个月到18个月的半年里,又有近10%的患者失去了疗效,表现为疾病进展甚至死亡。与此不同的是,I药这一组,12个月和18个月,均有72.8%的病友疗效维持——72.8%这个概率本身已经不低了,更神奇的是,从12个月到18个月,在半年里,没有1例病人失去疗效——那么,贝塔医生有一个美好的期待,这70%多的病人中,或许将会有一部分病人疗效长期维持,甚至实现临床治愈。在恶性黑色素瘤中,大样本、长时间随访数据已经证明:接受PD-1抗体、CTLA-4抗体等免疫治疗的病友,如果扛过了3年左右这条“生死线“,大多数病友以后就不会再复发和进展。每次看到肿瘤患者生存曲线,我们都希望能看到末尾的一条水平线,同时期待这条线所对应的比例越高越好!


(3)其他肿瘤:几十项类似的临床试验,正在开展

截止目前,全球共有几十项类似的临床试验,正在世界各地同步展开,估计要招募几千名志愿者。比如:

2015年11月6号,默沙东公司就启动了PD-1抗体K药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的巩固治疗。这是一个三期临床试验,预计要招募1380名患者,分成两组,一组在手术后接受常规的辅助治疗(放化疗等),另一组在手术后接受常规的辅助治疗后再用K药巩固1年。这项重要的三期临床试验,在欧美以及日韩等多个国家的26家医院开展,预计到2021会公布初步的数据(详见参考文献6)。

2017年6月,默沙东公司启动了这项三期临床试验,预计招募950名患者,肾癌手术后,一组接受K药辅助治疗1年,一组接受安慰剂治疗,比较生存期。预计最终的结果要等到2022年公布,目前正在欧美、日韩以及中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1家医院招募志愿者(详见参考文献7)。

……

让我们一起,静候佳音。


肿瘤诊治咨询

加入病友微信群

抗癌新药新技术

免费的新药临床试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免疫治疗、副作用、疗效及其他:必读
《柳叶刀》重磅警讯:PD1导致的心肌炎,病死率46%
肿瘤免疫治疗:一切才刚刚开始
癌症免疫疗法的前世今生(下)
重磅:肿瘤免疫疗法联合溶瘤病毒,将癌细胞赶尽杀绝!
PD-1抗体和其它治疗手段连用的时代来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