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天还有人看书吗?我们在上海书展找到了答案

为什么网络阅读越普及

上海书展却越火

它是一个充满仪式感的买书去处

更以一座城市的名义邀你阅读



本周三,2018上海书展正式开展。


作为每年暑期的文化黄金周,上海书展从2004年的业内图书交易会,发展为如今全国性的重要文化盛会。


然而,网上购书与网络阅读已然广泛普及,为什么大家还愿意抽出时间去书展、现场买纸质书呢?


我们和现场逛展的读者聊了聊,实体书不仅是徒手翻页的情怀,更是浮躁大环境下的一剂定心良药



书展是不分年龄的大IP



所以看书展都是哪些人?


学生、工作族,亦或是退休的阿姨,都能在现场看到。


虽然在展位的安排上有着明确的划分——幼儿读物、外文引进、出版社,独立书店等,每个展位依然被不同年龄层的读者们无缝隙渗透



拿着单反的叔叔阿姨把小编拉到展示墙前摆拍


在一块展示经典教学辅导书的区域,当小编还沉浸在中学的刷题时光,便被身后的叔叔阿姨们叫住:


“小姑娘,可以给我们当模特拍照吗?”


“转过去让我拍个背影”


“用手指着作业吧”


“中国最美的书”


逛书展这么耗费体力的活动,为什么还要特意背上单反?


“街道有个摄影评选,来书展拍拍照片。”


我继续追问,或许是否接触过电子书。


阿姨连忙摆手:“电子的东西太复杂了,还是习惯看纸质书。”



如果说中老年逛书展是出于阅读习惯,那么年轻人的参与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凑个热闹。


“因为朋友送了票,所以就来了。”


“暑假在家没事干,书展是个出门的机会。”



尽管都把书展当作消磨时间的去处,不同年龄层的学生及其家长也有着不同的诉求。


大学生姜同学买了一本杨绛的《走到人生边上》,打算送给即将生日的朋友:“虽然和口红包包比起来,书的标价很低,但是如果对方每次翻开书本的时候都会想起我,也算一件非常浪漫的事情了。




“而且文字和消耗品不一样。口红可能涂几次就闲置了,文字却能转换成思想。


“把书送给朋友,对方一边读一边跟你反馈交流……我很喜欢这个过程,因为观点的碰撞可以让人保持清醒。”



姜同学一旁的男友买了《圣经的故事》,作为他哲学专业的辅助阅读。


“因为专业是文科,所以阅读的习惯一直都在。”


除此之外,书展的特殊性也是他来逛展的一大理由


“平时逛的书店在某些方面是很局限的。像《小王子》这样的畅销书,每个书店引进的版本都不一样,但是在书展就能一次看到几十种,选择非常多。”




而对专业性没那么强的中学生而言,书展更像是一个追星 买漫画的综合场所。


陆同学就是奔着日本出版物来的。


“虽然越来越多的独立书店开始引进日本杂志和写真,但是更新不太同步,还是需要依靠网络代购。”


“小开本的漫画书也是,经常看到日剧主角拿在手里翻,也想自己买来看看,没想到这里满满一墙都是,非常惊喜。”




除了偏向文化娱乐的展位,更有鞭策课业的教辅专区。


各种课后习题书铺得满满当当,这股升学压力让已经毕业的我们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在一旁翻阅的王女士觉得,教辅带来的压力是双重的。




“作为家长也很无奈,班里的小朋友都没闲着,可是追在儿子后面让他做题他也很抵触。”


“刚刚看到一本很有趣的书,翻开之后左页是植物的照片,右页是空白的、让小朋友自己找来实物贴上——和课本比起来,还是寓教于乐的书本更适合我儿子。”



城市生活太浮躁

看书是成本最低的避世良方



“有次在朋友圈晒自己阅读的照片,反而被嘲讽了。”


和满屏的自拍比起来,文字确实不太“诱人”。


上海展览中心门口的降温洒水装置


说到书展,可能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纸质的实体书。其实数字出版物也是展览的一部分


作为电子阅读的一个重要品牌,Kindle也在现场设置了展位,推广旗下的各款电子阅读器。



高小姐在Kindle展区门口徘徊了一会儿却没有进去。


“我其实已经有一个电子阅读器了,但是不太常用,基本都在长途旅行的时候带上飞机看书。”


读过电子书的人都知道,不仅可以节省空间,价格还只是实体书的零头。既然买了阅读器,为什么还是把重心放在实体书上呢?



“可能翻页本身就是一种情怀吧。”


“电子书翻页只是点一下屏幕,太没有质感了。虽然听上去有点矫情,但是我很喜欢纸张相互摩擦的那种‘沙沙’的声音。”



高小姐也曾通过手机登陆Kindle账号,对着4.7英寸的小屏幕看书。


“确实很方便,但是太容易受到干扰了。”


“看几分钟就弹出一个窗口,无关紧要的推送倒是没关系,但是微信消息需要即时回复,文字和聊天内容来回切换,也就没什么心思继续读了。



买书如山倒

看书如抽丝



之前买回来的几本书都看完了吗?


上次看完一本书花了多久?



周小姐说起自己的看书频率非常惭愧。


“我是豆瓣的重度用户,每次看完东西都会在豆瓣标记。”


“电影倒是看得勤快,相比之下,书本被严重怠慢了。”



周小姐说,直到书展开展前一天,自己才去查看2017年的豆瓣“读书报告”。


“近几年都是每年12本、13本,平均每个月一本的频率。虽然肯定有人看得比我还少,但是身边朋友一个礼拜就能看一本,相较之下自己似乎把时间都浪费在碎片信息上了,有点可惜。


同济大学出版社


看书看得不勤快,那为什么还要来书展呢?


“想提醒自己多看书呗(笑)”


“虽然书展的氛围容易冲动消费,但是看到那么多人都对书本怀有热情,也算给自己打了一针鸡血。”



你可能想要知道的:


1. 在上海展览中心的中间部分隐藏着一家全家便利店,摆放着壮观的几十个微波炉


如果在门口逗留会被警卫凶的哦~这堵“微波炉墙”在全家的出口处,想靠近的话只能从入口进去绕场一周。



2. 很多展位的书本都在原价的基础上打8折。


心仪已久的小说,或是犹豫很久的高价外文书,都可以趁此机会收入囊中。



3. 带小孩的家长务必注意安全。


各大展位都很拥挤,一同逛展的外滩编辑们就被人群冲散好几次,家长一定要看紧小朋友哦~



4. 上海书展的规模到底有多大


500多家出版社、15万种图书、1150多场阅读活动汇聚主会场上海展览中心,以及遍布全城的100个分会场。


消磨一整天的时间绰绰有余。



5.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8月15日-8月21日,9:00-21:00(展览结束前30分钟起,观众停止检票入场)


展览地点:上海展览中心(上海市静安区延安中路1000号,近铜仁路)


门票价格:日场10元,夜场5元


现场购票点:上海展览中心2号门、3号门、6号门


工作人员正在展馆门外搬运书籍


英国小说家毛姆有本书,名叫《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如果你也有属于自己的避难所,欢迎留言给我们,说不定能在外滩找到灵魂书友~




文/编 _周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开幕前的上海书展,布展中的年轻编辑
【转】突破传统阅读:四款电子阅读器横评
循环播放
今天去逛上海书展啦
不以营利为目标的创作你能坚持几年?
新当当阅读器,不知疲倦翻越每一个山丘|全配置、高颜值、仅499即日预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