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致家长:小孩打架不要劝!

最近,住在一个小区里的张姐和李姐两家人见了面都很尴尬,本来两家关系处的还可以,就因为前几日,两家的小孩打架,让双方家庭有了芥蒂。


其实两个6、7岁的孩子手里也没有什么东西,就是玩儿的时候,因为玩具互不相让,最后掐了起来。开始两个家长也没有过多干涉,只是告诫彼此的孩子不要伤着彼此。


但孩子们掐着掐着就学着武打电影里的动作互相比划着了,其中张姐的孩子淘淘鼻子流血了,淘淘就给了李姐孩子瑞瑞一个响亮的耳光,居然留下四个指痕。


这时张姐和李姐觉得孩子们过分了,不顾两家的情面,互相指责对方的孩子,最后两个孩子不掐架了,两个母亲却吵得不可开交,伤了和气,各回各家了事。


而最近,这两个孩子又像没事人一样,依然在一起玩耍,还十分亲密。看到两个孩子和好如初,张姐和李姐先只好先回避,等待合适的机会再和好!



小孩子打架不要劝。在蒙古草原,大人们如果发现自家的小孩子与邻居家的孩子打架,都会选择冷眼旁观,各干各事,从不调解。

他们认为,孩子打架,没有是非。而孩子们打完架之后,总会停下来想这件事情,然后慢慢地理出个头绪来。


劝架是不公平的,“仇恨”必须通过筋疲力尽的搏斗才会消散。牧人们认为,草原人烟稀少,到了冬季的时候,气候更是恶劣,每个人的生存都面临严峻的考验,没有勇气的人很难应对寂寞和恶劣的生存环境,是非常可悲的,终究是会被大自然淘汰的。


从小就锻炼孩子们自己解决问题,是草原孩子自出生以后的必修课。英国父母在孩子之间发生争执甚至动起手来的时候,双方父母不会贸然干涉,而是一旁静静观察,如果两个孩子实力相当,就让他们打一会,给孩子留下充足的时间自行解决冲突,让他们切身体会打架是否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并且让孩子们学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与责任,如果双方实力悬殊为避免受伤,则父母开始就会介入,但多半不会护短或让孩子不能吃亏,打回去。


打架可以树立“规则”意识。面对孩子之间的冲突,家长们往往备感头痛。因为我们从小到大都被灌输了这样一个理念:冲突是坏事情。我们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心理疆界,一旦起冲突,就意味着关系破裂,所以我们一向避免冲突、压制冲突,对孩子之间发生冲突难以接受。


别以为家长们的想法早已过时,前不久,我在美国生活的朋友就告诫她上小学的孩子,不要和那些不听话的、经常和同学打架的“坏孩子”玩耍,担心自己的孩子“吃亏”或被“坏孩子”们带坏了。



为什么不愿意与“坏孩子”为伍?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我们多多少少是惧怕因打架而引发的孩子与孩子、大人与大人的矛盾。


但我们往往忘记了孩子在成长、发展过程的差异化,孩子在自我完善的成长中不可能与别的孩子是一致的,产生矛盾就是正常的,在没有完全形成是非观念的情况下,用拳头说话就在所难免。


从这个角度讲,打架未必是一件坏事,孩子们在打架中还能学到一些社会知识。比如在幼儿园,那些夺取别人玩具供自己玩耍的孩子,过后也会做稍许的自我反省,之后将东西归还原主,就完成了一次“是非”的自我教育,这对孩子从小树立“规则”意识非常有益。


打架能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们打架的后果是感到痛,这时就会去换位思考:对方一定也会痛吧?使攻击者和被攻击者学会调节自己的行为,由此产生了自尊心,并且逐渐认识到,暴力可以释放情绪,但不是什么问题都能通过暴力解决的。


此时,我们家长加以引导,告诉孩子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语言也是可以用来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当孩子们习惯用语言去解决问题,从中体会到“道理”的分量,使他们的表达能力越来越好,慢慢就学会了相互倾诉和表白。


孩子还可以品尝到化干戈为玉帛的甜头。如果孩子从小就由双亲袒护而没有打架的经历,当孩子脱离家长视线的时候,一旦和小朋友发生冲突,自然不知道如何调整自己,可能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了。



而被动挨打的孩子多半不是躯体上软弱,而是内心的“自尊感”不足或缺失,这种“自尊感”又是父母在孩子的教养中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当然,我们做父母的千万不能煽动挑唆自己的孩子去打架,这不是培养自尊心,而是在培养暴力。


打架有利于孩子情绪的宣泄。孩子打架其实也是一种情绪的宣泄。由于孩子缺乏社交技巧,遇到不愉快的事不知如何处理,就要到外面去发泄,打架就不可避免了。


有的育儿教育专家说,如果你的孩子遇到别的孩子攻击还可以选择“精神胜利法”,用阿Q精神解脱,用逆向失败让孩子感到打架没有意思,让打人的孩子有挫败感,没有得到应有的报复感,就不会发生打架的事。


我持不同意见,那个没有得到应有的报复感的孩子,在“仇恨”的情绪还没有得到释放的情况下,还会去寻找另一个目标,直到“仇恨”情绪通过暴力消散。


在这篇文章结束的时候,我们或许可以从动物界学到一些东西:小狮子打打闹闹的时候,狮子妈妈和爸爸都懒懒地躺在一边,不理不管不干涉。


因为它们知道,如果自己以成年的力量替孩子们解决矛盾,虽然能够取得一时的和平与宁静,却阻挠了幼狮生存技巧的开发进程。


幼狮打闹是在为成年做准备!


孩子打架就是在为成长做准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残酷发问:为什么你家孩子容易挨欺负?如何避免孩子将来变成“软柿子”?
“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过的是两种人生
真正自卑的孩子,不是内向、敏感,而是……
什么时候不能批评孩子?这3种情况下一定要避开!
孩子们最厌恶的四种谈话方式2008年01月18日 星期五 10:29
【父母必读】为什么中国家长很喜欢批评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