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人的思维课28:你知道24节气怎么来的吗?

你知道24节气怎么来的吗?

中国人的思维课28


1、太极图穷!

上节课,我们通过冬至和交九,系统的讲述了1—10,十位数的来源,在四时象数模型里,一三二四为四个极点,六七八九为四个区域,五为中心,十又归一。

其中,初始象数为一三二四,化成象数为六七八九。到此为止,我们基本讲清楚了八卦内圈及其运动规律。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天地阴阳交互化成。


运动规律是阴阳互反、缠绕、嵌含,表现为正弦曲线分布模型。同时通过相交,形成了四个半圆形,进而根据天地阴阳有规律的变化,做周而复始的圆周运动,表现形态为周期运动。所谓天道,这里可以总结出,动态交合,正弦分布,周期律。


至少8000年前的先民,已经具备了惊人的智慧,观察、实践、反馈、总结等思维过程清晰明确,由物观形、离形入象、出象符成等思维活动效果显著,并在符号学的基础上,演化出了纷繁复杂的数学概念和知识,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学习与总结。


几千年后,其他民族才开始有了一些模糊的数的概念,比如环地中海地区和印度地区的古人。但是没办法,因为没有农耕导致脑容量不够及思维能力不足,他们的心智只能理解周天的四个极值。不过他们的顺序是一二三四,所以没有奇偶概念,没有生克意识。但是他们胆子比较大,甚至认为世界就是这四个数所产生的,这就搞笑了,要不然怎么叫蛮夷呢,呵呵。


有句歌词叫“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三二三四;换个姿势,再来一次。”说出了其中的无奈,没办法继续下去,只能换个姿势再来一次,哈哈哈哈!所以古希腊有四元素说,印度有四大说。他们理解不了天地交合的概念,理解不了天地交合,阴阳二气互通而化育万物的道理。只能止步于比较低级的静态宇宙模型。


大家注意看棒子的太极图,里面只有四卦,八卦对他们是在太难了。这也难怪他们现在有接近一半人信奉狗大教。东亚文明出现这种变种,也是咱们没有预料到的。不过呢,请多少给点同情心吧,不然还不知道棒子再来偷啥,然后又弄个四不像,呵呵。

2、八卦历法

熟悉了上述过程,伏羲的先天八卦就容易推演了。我们知道在平面八卦模型中,四个极点之外,是围绕极点运动的半圆圈。这是普遍的运行规律。

回到实践中,在观天授时上,伏羲虽然算出了周天历为365.2天,但为了简化应用,取近似整数360天为一周年,根据四个极点均分,半圆即为90天,据此可以清晰的推断出天时年历,主要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就是交九的意义所在,即阴阳相交,运行90天,最后一个为9,十九归一,开始下一个过程。


昨天冬至日,笔者运气很好,碰到了一个浙江人,一人江南人,一个安徽人,都是60岁以上的农民,我问他们关于交九的事情,回答的结果跟我父母说的一样样的,看的出这几位都是没读过书的样子。这就太恐怖了,文以载道,文以化成,可谓蔚为大观,成效惊人。


现在好了,有了火,可以开辟耕地,聚族而居;有了草,可以驯化、种植、育成,同时驯养动物。有了周天历法,是否可以愉快的开展农耕了呢?好像还不行。缺点就在于这个历法不够精确。不过,这一点也难不倒伏羲,当然,也难不住聪明的各位。怎么办?推演呗。


笔者试试看啊。前面我们说过阴阳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属性,任何事物或者元素都内涵阴阳两种属性,同时讲了孤阳不生,孤阴不成。这是规律,笔者知道了这个规律,以此行事,就是有德了,呵呵。那么好了,在一三二四四个极值点上,本身都蕴含了阴阳,正反等属性,所谓老阴生阳,阴尽阳生,须臾不可分离,表现在内圈图上,就是阴阳两面的正弦运动。


那么好,我们先玩等分,即从天一开始,设定在正北在上的位置,顺时针取左边半圆的一半,逆时针去右边半圆的一半,画出两个等分点。以第二为中心,同样各取两个等分点。这就出现了新的四个极值点。聪明的你一定已经知道答案了,这四个点,就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一年中最重要的八个节气就出来了,就是八卦原型啊,不然怎么叫八呢,呵呵。大家看洛图,写的就是这个八卦,分得八个节气点。

这里可以看出,古人用词是十分精妙的,最长最短为至,极致的意思,中间的均长为分,分即是最短最长之间长度的二分之一,两分合一,周而复始。至,生阴阳,分,出天地。那么立呢?立本身也都是天地阴阳交互形成的状态,立是建立,树立,即季节开始的意思,那么好,冬春夏秋四个季节也出来了。多么精妙的词汇!


好像还是不够精细吧?那么好,我们还知道一个概念,就是天地人三元结构。为什么《道德经》说三生万物呢,说实话,之前笔者也最多只能意会,没办法去彻底理解这个三生的意思,三是怎么生万物的呢?


不先废话,我们先按照这个三,均分八个八分之一弧圈,三八等于多少?记住下面这首节气歌吧: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如果你有兴趣找找农历,一定也学会了这个计算节气的方法。24节气出来了,历法基本完成了任务,华夏族按照这个开展农耕定居生活,波澜不惊的过了8000年,还要继续发展下去。

天地人这个三,分出了24节气,可以指导生产生活,可不就是生万物嘛,呵呵。天地人非自生万物,那是神学;而是以用而生,分出节气而生,因人的劳动而生,这是实践论,是人学。

3、星宿农时

如果还是傻傻没掌握,怎么办呢?也好办,伏羲另外告诉大家一个方法,那就是观看东方天空的星象。

注意苍龙七宿的房、心、尾三宿,这三组星很亮,容易看见,且运行极有规律,称为大辰,大辰即大的、重要的时辰的意思,是对重要农时标志星的称谓。早春时节,黄昏后角宿初升,也就是所谓龙抬头;仲秋时节,日落后苍龙诸星随之隐没,在整个冬夜龙星处于地平线以下不见,这就是传说中龙在冬天蛰伏的来历。


《说文解字》对“龙”字的解释有“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一句,亦正好与此相符。注意了,对于农耕而言,掌握了房、心、尾三组星的运行规律,也能生万物。古人心机之深,智慧之远,还真的需要认真揣摩了,呵呵。


《易经》中的“乾卦六龙”,对这个东方苍龙的研究更为透彻。反正讲到了八卦,我们就先开第一卦吧,卦名不懂无所谓,先搞懂卦名就行,正好促使你学下去,呵呵。不过就不止涉及农时了,而包含万事万物。

初九“潜龙勿用”,潜龙是指苍龙七宿尚在地平线以下伏没未出;

九二“见龙在田”,即黄昏时苍龙七宿中的角宿与天田星一起初现东方;

九三“终日乾乾”,指努力向上,对苍龙七宿而言,为其缓缓地从东方升起;

九四“或跃在渊”,为苍龙诸宿跃出地平线,尽现于东南方;

九五“飞龙在天”,即苍龙横亘南方中天;

上九“亢龙有悔”,为苍龙开始向西下落;

用九“群龙无首”,即指龙首的角宿落入西方伏沉不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易与思维方式《周易》和阴阳五行学说——中国观念(思想)
从八卦太极图看二十四节气养生
《五为》看懂周易,二、认识八卦
天文历法寓阴阳 ----试论阴阳思想的形成机制
四象八卦真的难懂吗?我们是这样看卦象的
六十四卦比八卦更复杂吗?一篇文章让你融会贯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