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柴窑”出郑州乃古今之恒言
userphoto

2022.08.28 河南

关注

对一个古代窑口的认定应有正确的历史观,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地理条件,以及主导者与当地的情缘关系; 必须用科学的方法,符合逻辑的推理,对文献记载进行分析,去伪存真;对一 些民间传说遗迹也要进行核实,去掉现代人的添技加叶; 考古单位发掘出土的实物标本与民间拾捡的实物标本进行对比,客观公正作出鉴别。对郑州柴窑的判定,基本上应遵循了这样几个原则。

郑州柴窑继承郑州古陶器的独异与精美

郑州是商代都城,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郑州古陶器生产的历史悠久,与其它地区相比,有自己的独异与精美,仰韶时期和龙山时期,郑州市内近郊就有遗址一百多处,远古时代的仰韶(7000年~5000年) 陶器文化遗址有:东北的大河村,西北沟赵的后庄王、陈庄、城西北与荥阳交界处的青台,东南的上岗扬,邙山岭上的西山等;龙山陶器文化遗址有十八里河乡的站马屯,须水乡的马庄、中原路上的旯旮王、桐柏北路上的牛砦、金水河边的闫垌。这些遗址出土的陶器代表了那个时期的先进性和独异性。林山寨陶窑已从半穴式,经改进和创新,建成了竖窑。林山寨竖窑是整个仰韶时期的典范;大河村遗址出土的双连壶,此种造型在古陶器中独树一帜; 青台遗址出土的陶鏊,直径30厘米,器面光洁如镜,被考古界誉为世界考古史上的奇迹;旯旮王出土的硬质白陶,胎骨已接近瓷的标准,为瓷的产生打下了坚实基础,故而,才会在商代的郑州产生原始青瓷,郑州原始青瓷在1997年的北京香山“古陶瓷研究会”上一致通过,郑州二里岗是中国原始青瓷发源地。

简朴淳厚 气韵浑雄的原始青瓷

真正意义的瓷器产生于汉代,而在瓷的生产上郑州又捷足先登。宋代《垣斋笔衡》记述:“釉色窑器言柴窑,说河南土中有羽觞(瓷酒器),此物不是柴窑就是秦汉之器物”。实指地下发掘出土的汉代绿釉瓷。民国《瓷史·西汉篇》记述:“近时,郑州发现古代陵寝,墓上层另有一墓,得古瓷条纹钵一件,鉴定家审为汉瓷”。以上记载,已证明郑州汉代已生产瓷器。2009年在管城区区政府西墙外和西郊蒋寨均发现汉代窑遗址,是证明上述文献记载的有力证据。

柴窑出郑州已成定论

1.文献记载的独一无二。

明代王佐所著《新增格古要论》中,首次提出“柴窑出北地河南郑州。继后还有梁同书的《古窑器考》、蓝浦的《景德镇陶录》,寂园叟的《陶雅》,关中权的《四朝瓷论》,韩国钧的《瓷录》,程村的《柴窑考证》,郭葆昌的《瓷器概悦》等,均记述“柴窑出郑州”,无一本文献或是只言片语提及其它州、县,更无一人把“北地”解释为“北地郡”……

2.《新增格古要论》自然是从曹昭《格古要论》增补而成书的,在序中有特别说明:“增者注曰后增,其新增者注曰新增,或只注增字,旧本则不注”。然,“柴窑出北地河南郑州”,没有标示“后增”、“新增”、“增”,已说明是旧本已有“则不注”。

3.曹昭的《格古要论》中说道“柴窑出北地”,他说的“北地”是方位词“北方”,不是名词“北地郡”,这是文学常识。

“北地”绝不等同“北地郡”,《郑州志》记载:“郑州在郑国(今新郑)的北边,艺文中也把郑州说成北地或郑地。《二十五史·宋书》记有“刘宋地处南域,生活方式自然与同时期的'北地人’大不相同。”这里的北地指洛阳至开封之间的地区,郑州自然包括其中;《册府元龟》记有:“汉文帝三年五月,匈奴人居'北地河南为寇’。”北地指河南更是一目了然;《本草纲目》也有多处关于北地的记载:“蜀黍北地种之,以备粮缺,”五灵脂,出北地,寒号虫粪也”。这里“北地”亦是指北方。2012年2月“中华书局”新出版的《格古要论》已把“柴窑出北地”译为现代语“柴窑瓷器出产于北方”;《格古要论》除了《四库全书》收集的“麻沙本”外,还有两种版本。国外网上发现了苏州潘氏家族收藏的曹昭(1388年)版的《格古要论》三卷本。大多专家认为王佐依据的版本中就是“柴窑出北地河南郑州”,王佐序中已交得了这一点。

笔者在网上看到有关柴窑文章七十多篇,90%赞同“郑州说”。有十几位研究柴瓷者对“耀州说”提出了驳辩和批评。”语言犀利且不讲情面。

4. 当时的郑州背景和柴荣与郑州的情缘也不能忽视。

郑州位于开封京畿,汴河水深面宽,又称小黄河,是大运河的连结点,漕运发达,是开封的西辅。柴荣建御窑不会舍近求远,建在千里之遥的战乱之地耀州;郑州所属密县,登封、新郑、中牟、巩县和近郊就有丰富的瓷土和釉料。柴荣与郑州关系密切,有众多的传说。据《郑州志》记载:郑州西有“三结义堂”,是柴荣与赵匡胤、郑恩结拜的地方。城西北有“五龙口”,村上有“五龙庙”,中间坐的是柴荣,郑州西门外有饮马池,是柴荣饮马的地方。城西南南曹乡有柴王庙。郑州东朱仙镇年画有“柴荣推车”。郑州市内唐子巷有柴荣开店铺的遗迹。郑州南郊郭店有柴荣的陵墓。临近华阳寨就有后周“卸花城”,应为御花城。柴荣生前死后都与郑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郑州发掘出了大量的柴窑残器,碎片和窑具

1989年郑州亚西亚建设工地首次发现瓷片,1992年市政府决定改造老城区,拆毁的建筑地下也发现瓷片,2010年,东西大街开始扩宽改造,至到2010年,十多年间,在郑州东西大街,北大街,法院东街,关帝庙街,火神庙街、盐店后街、魏家胡同、唐子巷等,均有瓷窑发现。在这些街巷的拆迁和新建工地发现瓷片的有,郑州三中折迁工地,创新街小学,回族食品厂院内,小浪底宾馆建设工地,长城置业建设工地,易初莲花建设工地,兴达国贸建设工地,邮电大楼建设工地,在这些工地清理的土方中,民间拾捡的瓷片,不仅量大,且丰富多样,种类超过禹州,汝州,鹤壁,焦作,新安,邓州,鲁山,郏县等州、县。

各类瓷片有:洛阳唐三彩,郏县,鲁山唐花瓷,神垕宋三彩,红绿彩、白地黑花,油滴黑天目,宋汝瓷灰青、粉青、豆青刻花,禹州,新安金、元青釉,钧瓷青釉和红斑钧瓷,宋代登封珍珠地刻花,宋代焦作纹胎瓷,北宋官瓷,北宋郑州青白瓷,北宋越窑青瓷,龙泉青瓷等等。还有找不到对应窑口的青瓷片,青中泛绿,胎体竖实细密,釉薄,器面滋润细媚,这些特征无疑与文献记述的柴窑特征相吻合。民间收藏家手里还有完整器。如:有一个碧绿色碗,口径13厘米,口沿壁厚1.5厘米,玉壁底,垫饼烧,釉簿,全透光,器面纯净均匀,滋润如玉,触模滑润柔美,敲击,发出磬声,此碗,在宋代汝窑,越窑,龙泉窑青瓷中罕见,研讨会上,参会者同意定为疑似柴瓷。还有比这个更为精美的,因多种原因没有展示。

郑州柴窑遗址的新发现

小浪底宾开工前工地发现的古窑址照片

郑州小浪底宾馆工地,由省考古研究院发掘,在唐五代地层有十几座葫卢窑遗址;长城置业工地,由郑州考古研究院发掘,有四座宋、元瓷窑遗迹,通过《郑州柴窑》一书已公布于世。易初莲花工地,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靠西的探方内有6个瓷窑遗迹。邮电大楼工地,靠东大街的探方,有4个瓷窑遗迹,几个灰坑内,均有瓷片,一个坑中埋有兽骨几十吨。郑州三中工地,一个灰坑有青白瓷片一卡车,且有明显的五代,北宋初年的特征,为此,赵青云老师提出江西影青瓷始于郑州的新观点,并得到研究影青瓷专家的认同。书院街与紫荆山路交叉处西北角一个被遗弃的发掘工地,有座唐末、五代的连体窑,保存完好,这是郑州柴窑遗址的新发现,有关连体窑的研究由蔡水欣做了专题论述。

文献记载的唯一性,出土瓷片的多样性,地理环境的适应性,原材料的丰富性,加之窑址集中,年代清晰,“柴窑出郑州乃古今之恒言”是坚不可摧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柴窑初探
月台瓷窑遗址即五代柴窑?您是怎么看呢?
“对辩”马未都耿宝昌:从语言学与史学角度,佐证柴窑出河南郑州
“柴窑”与“柴窑”研究(续一)
行走丨初识郑州窑
陶瓷考古重大成果:为破解“鼎州窑”、“柴窑”悬案提供新线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