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纯爷儿们”的景泰石林

我是半年以前才听说甘肃白银市景泰县还有石林的。当时还先入为主地认为,无非是像云南石林那样呈柱形、锥形、塔状、笋状、剑状、菌状等奇绝景象罢了。

今年8月中旬,参加中国网保护黄河万里直播行动,到了景泰石林一看,才知道它与云南石林相比,虽然都叫石林,但是各自的特点却不尽相同。

如果把云南石林那些“刺破青天锷未残”的倚天长剑比作白衣秀士特立独行时的腰间配饰,景泰县的石林就是充满着“纯爷儿们”“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壮心再现。它与云南石林怪石嵖岈、青锋刺天的锋芒毕露不同,首先是在色泽上呈一派土黄色,连绵起伏、直插云霄的大山,从上向下看,奇崛陡峭,令人头晕目眩;从下往上看,遮天蔽日,沟壑纵横,猿猱难攀,飞鸟愁度。再就是它从波涛滚滚的黄河岸边拔地而起,面对荡气回肠的黄河母亲,山水相依,刚柔相济,动静相谐,突兀险峻,大气凛然,尽显造物之神工鬼斧。

还有更让人惊奇的是,于这奇山怪水的怀抱里,居然有一个先人为避兵乱来此安家的龙湾村,村子里阡陌纵横、绿意盎然,过着夹岸二三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生活,那粗狂含蓄、淳朴自然、人欢马叫的民风,更容易让人把这山的雄浑、水的豪迈与“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的自然之道发生联想。

当你在黄河岸边观赏石林后,沿着崎岖险峻的山路盘旋而上,登上山之极顶纵目远眺之时,你会看到太极状黄河在左曲右拐的山坳里抱阴负阳的内敛与大开大阖的磅礴张扬。猛一看到这场景,我不禁发自内心地赞叹:景泰石林,纯爷儿们!

景泰石林的这种大气,是它特殊地质结构的必然。据地质专家考证,它大约形成于21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纪,而这一奇景的发现,与景泰县文化馆一个叫苏云来的人有直接关系。

1967年夏天,苏云来逐村采风,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还有一个需要用探险精神才能找到的龙湾村。他从垂直90度的百米悬崖上通过天梯、栈道,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第一次进入了龙湾村,那绿水青山世外桃源般的景色,立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他并没有关注黄河对岸的“石林”。他所了解到的是,这里的人们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村人告诉他,一是坐羊皮筏子走水路穿过峡谷;再就是峭壁上的羊肠小道,靠的是人背驴驮,这条路被龙湾人称为“天桥崖”。也只有龙湾的毛驴才能从这里驮东西下来,外地的毛驴绝对不行。

十年后,苏云来随景泰县文化队第二次来到龙湾,这一次,他开始用画笔记录下龙湾村的风土人情。又隔了一年,苏云来和外地的摄影家一起来到龙湾村,拍下了第一张鸟瞰龙湾村绿洲的照片。照片洗出之后,苏云来越看越感到这个氤氲着豪迈之气的所在,有一种在沉寂中蓄势待发的端庄与自信。于是,他利用随剧团下乡、美术写生等机会,努力寻找这片土地的“文脉”和“诗心”。

1983年冬天一个雪花飞舞的日子,苏云来又来到了龙湾。积雪封住了道眼,群山披上了银袍。苏云来站在山顶一望,那美,真的是让人陶醉了:峡谷两边全是高耸入云的石柱石笋,万山压顶,银装素裹,山倾壁危,峡谷曲折,石林比肩而立,断崖冷峻怆然,给人以群峰列队、布阵出征的豪迈感。

找不到进村道路的苏云来,不得不渡过黄河,沿着河边由西向北而上。这一次,他进入了世所罕至的黄河石林最大的沟———饮马大峡谷。之后的3天时间里,苏云来踏遍了石林的沟沟岔岔,用速写的形式记录下了眼前的一切。1985年,他的第一幅以龙湾山石为素材的国画《龙湾石林》获得白银市美术书法摄影展一等奖,接下来几年,苏云来关于黄河石林的创作一发不可收拾。1990年《甘肃日报》刊登发现黄河石林的消息。至此,沉寂了几百万年的黄河石林第一次拂开神秘的面纱,向世人展现了它夸父般雄壮粗犷的豪迈之气。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景泰黄河石林是怎么被发现的?
【探寻黄河之美】DAY14 甘肃站:探访白银市景泰黄河石林
中国地理探奇 黄河石林
实拍《爸爸去哪儿》甘肃龙湾村 黄河畔中秋夜星动月…
甘肃景泰黄河石林二十二道弯。修在悬崖上,落差216米,通往石林和龙湾村的唯一道路
甘肃景泰石林:黄河九曲,石林万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