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近现代山西金融重要史迹


  01 山西省银行总行旧址  

中国工商银行山西省太原市并州支行鼓楼街分理处,系一幢欧洲古典三段式造型建筑。沿街立面模仿希腊山门式样,由三角拱檐、山花柱头及柱础、爱奥尼克倚柱及高台基座组成门廊。巴洛克风格阳台等装饰细节点缀其间。门前却是由带围栏的中式桥式台阶造型的入口通道。总面积为430平方米。

该建筑1912年为山西官钱局所在地。1919年山西省银行成立于此。山西省银行不仅在山西各县城及地区设立自己的分行,在天津、上海、北京、汉口、石家庄、保定、绥远等地都设立了分支机构,自行发行货币,并垄断发行权。1949年太原解放,该行被政府接管。1984年工商银行成立后,这里成为工商银行并州支行鼓楼街分理处的办公点。

山西省银行于1919年1月1日成立,总行设在山西太原鼓楼街。该行前身为山西官钱局,建行初期为官督商办,由阎锡山从山西官钱局改组而成。额定资本银元300万元,分为3万股,每股100元,其中官股部分除接收山西官钱局财产外,由财政厅拨给一部分,私股部分来源为临时募集、“公债”。

董事乔尚谦、鲁奎儒、徐一清、王玠、贾继英、李步青、严慎修,经理阎维藩,协理齐梦彪。在运城、榆次、洪洞、大同、平遥、长治、汾阳、北京、天津、汉口、上海、石家庄、保定、归化、包头等地设立分支机构。业务包括存款、放款、汇兑、发行货币、代理省金库、经理公债、保管等业务。1929年增至1000万元。

1930年中原大战,晋军失败,该行被收归官办。1932年,阎锡山重返山西,整顿金融,修订章则,改组山西省银行,定为官营民监。以“调剂全省金融,扶植经济建设”为宗旨,内部组织分总务、业务、会计、发行、金库五处,并取消总管理处,改称总行。1937年11月太原失守,总行先后迁至晋南运城、临汾两地,1938年又移至西安,后又迁到山西吉县。

该行自1919年起发行晋钞,1928年发行额900万元,1938年增至4500万元,1940年因百姓拒绝使用而停止发行。1943年夏,经山西省政府议决,将由省公款设立的晋绥地方铁路银号和绥西垦业银号并入,并将总行移至西安、宜川等地,抗战结束后总行迁回太原。1949年4月24日后,由太原市军事管理委员会金融接管组接管清理。


参考资料来源:澎湃新闻-尔冬强视角:欧陆古典坐落三晋大地,原山西省银行总行旧址。


  02 晋绥铁路银行  

在太原食品街里,藏身着一座民国时期可以印发纸币的官私合营金融机构——晋绥铁路银行。

这座以铁路资源为准备金的银行,在早期为山西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见证了山西金融发展的一段重要历史。

晋绥铁路银行全名晋绥地方铁路银号,成立于1934年7月1日,是民国时期山西省的地方银行之一。晋绥铁路银行旧址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帽儿巷(又称食品街)27号,是一座建筑于1911年的西式风格的砖木建筑,坐西向东,2层突出一露台,外表呈麻灰色,墙边檐角均有装饰。

1934年阎锡山征用了这个大楼,成立了晋绥地方铁路银号,由山西省、绥远省2省入股,绥远省并派代表参加董事会,总号设在太原,直属山西省公营事业董事会领导,资本金500万元,以发展地方铁路及相关建设,是一个官私性质的金融机构。

从清末到新中国建立的这半个世纪中,山西省能自行发行钞票的银行达8家,晋绥即为其一。晋绥铁路银行发行纸币多、银行规模大、存在时间长,是民国时期山西省的重要银行。

2011年12月31日被列入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太原市政府重修食品街,在街两侧新建了许多明清风格的仿古建筑,并重修了晋绥铁路银行大楼。

2013年4月,晋绥铁路银行大楼重修完成,在食品街改造后,成为了一家饭店,后来又成了山西金融家俱乐部。


说到这晋绥铁路银行,那就不得不提到咱山西的同蒲铁路。同蒲铁路的建设运营,使得晋绥铁路银行拥有了一般银行所不具备的发钞权。民国时期山西有四家银行有发钞权,分别是山西省银行、绥西垦业银行、晋北盐业银号,以及坐落在帽儿巷上的晋绥地方铁路银号

银行要发行钞票是需要有准备金的,像这四家银行,省银行是属于国有官办的,是以黄金作为准备金来进行发钞的;绥西垦业银行,是以土地为准备金的;晋北盐业银号,就是以食盐作为准备金,因为在古代食盐也是硬通货;晋绥地方铁路银号呢,就是以铁路作为准备金。

拿铁路作为准备金,老百姓一看,修起同蒲铁路之后,确实能赚钱,就想着把钱存在这所银行里面,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安全的,并且同蒲铁路是完工一段就运营一段,所以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商业信誉是比较高的,致使晋绥铁路银行一时炙手可热。


说起铁路,民国初年有这么两句俗语,“幡杆响铁土站台,扬旗水鹤木栅栏”,真实地还原了当时火车站场景。要想富先修路,特别是近代修建铁路对于一个地方发展贡献毋庸置疑,太原铁路的开通,为并州作为近代山西名副其实的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古并州作为三晋的政治中心,发展却比不上晋中等周边地市,这种政治中心发展乏力的状况,最终以山西第一条铁路——正太铁路的出现被打破了。再后来的南同蒲铁路(太祁平),铁路拉来人流、物流和资本,山西的金融中心真正由晋中转移至太原,至此太原成为山西的金融中心地位稳固。

正太铁路与同蒲铁路算是重振了太原的雄风,并且其一直影响到了后来铁路的规划当中,巩固了太原作为山西铁路枢纽的地位,令其政治经济地位得到加强。


晋绥地方铁路银行“以发展晋绥两省地方所有铁路及扶助铁路有关之建设事业”为宗旨,办理存放汇兑,办理两省铁路金库与特别会计事务,调剂铁路金融、仓储抵押、发售铁路期票等,兼办“建设借款券”、“省防借款券”、“剿匪借款券”等名目繁多的各种所谓“核准放款”。

晋绥地方铁路银行在成立当年即发行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版壹角、贰角、伍角辅币及壹元、伍圆、拾圆主币共六种面额。后在民国二十五年(1935年)又发行二十五年版壹角、贰角、伍角及伍圆券四种。在以上各版别中有不少地名券,如太原、交城、文水、平遥、榆次等。两次发行额达600万元之多,由于超量发行以及日本入侵等原因,该银行纸币未能全部回收,使百姓蒙受了损失。


抗战爆发以后,山西全境沦为战区,1937年11月太原失陷前,山西省银行总行迁至晋南运城、临汾两地。1938年春,晋南吃紧,总行移至西安,山西省银行晋省内各分支机构,一律停业,1941年总行移至山西吉县克难坡。1943年夏,经山西省府议决,将晋省公款设立的晋绥地方铁路银号与绥西垦业银号并入,总行移设西安,恢复营业。

抗日战争胜利,总行迁回太原。解放军包围太原时,阎锡山仅黄金就从这里转移了万两,1949年阎老西从成都去台湾,带着那几箱从山西搜刮的金条上了飞机,如今银行旧址还在,人和金条已幻化为乌有,正所谓“万里长城今还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央银行法定本位币,其他的银行都是在中央银行的领导下。山光凝翠,水波如画,今天的迎泽区正在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和格局,以文旅产业赋予经济发展新引擎,把握迎泽历史文脉完整、文物资源丰富、历史影响深远的区域特点,作好首善之区的文章,以新时代崭新风貌迎接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资料来源:文字:杨 斐、编辑:迎泽区融媒体中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省银行和晋绥铁路银号钞券.pdf.pdf
洪武年间大明通行宝钞壹贯以及背贴有中国联合准备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山西省银行、晋绥地方铁路银号、景懋成钱票等
民国二十三年晋绥地方铁路银号太原壹角
民国二十三年晋绥地方铁路银号太原壹圆
晋绥地方铁路银号纸币共5枚
怎样打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