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企业家】海澳集团郑金泉: 民营油企的百年梦想

今日我们来说说

海澳集团董事长:郑金泉

从一无所有到福建省最大的民营石油供应商;从驾着小木船奔波在海上搞运输“讨生活”,到中国石油行业民营企业的领军人;从夹缝中求生存的民营小油企,到中国石油行业规章、标准的制定者、相关政策的推动者……

厦门海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金泉用了近40年的光阴,曲折探索中国民营企业的石油经营之道,力图打造一艘乘风破浪、平稳前行的石油巨轮。

石油行业中的民营企业,未来或将因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而变得更加美好。郑金泉对此充满信心,他期待带领更多的民营企业,共同创造石油行业更辉煌的明天。

几度夹缝迎挑战
4800吨的海澳油船-鹭岛油9号

在福建成品油经营领域,坚持时间长达40年的民营企业家屈指可数,郑金泉是其中之一。

在改革开放之初,作为国家的战略型资源,成品油曾经处于绝对垄断,堪称铁板一块。掀开这块铁板的缝隙,是许多人的梦想,却鲜有人做到。靠着惊人的毅力、胆识和非同常人的商业智慧,郑金泉做到了。

土生土长于厦门海沧澳头村的郑金泉,在家里排行老二。因哥哥从小生病,郑金泉6岁就和父亲下田种地、出海捕鱼,比同龄人更早地领略到生活的艰辛。

为了“讨生活”,1979年,郑金泉就驾着小船奔波于海上帮人运输石油,及海沧嵩屿码头和至厦门岛内第一码头的运输摆渡。后来尝试着帮人买卖,就这样一直干了5年,直到1984年创立集美海澳石油营业部——海澳集团的前身。

当时,中国成品油实行配额制,有些人的配额指标用不完,有些需要的人却没有配额或者配额不够用,郑金泉就尝试着把多余的配额调剂给需要的人。

    “当时虽说已经改革开放,但并没有很明确,干起活来偷偷摸摸的,怕被指责为'走资本主义道路,割社会主义尾巴’。”对于近40年前因生活所迫干起海上石油运输、成品油配额调剂的情景,郑金泉历历在目。在当时,一堆人聚在一起时,如果有一个生意人,大家就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他。“虽然能赚钱,但身份、地位低下,而且还担心会不会遭遇秋后算账。”郑金泉说,从干这行起,自己就一直在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

让郑金泉印象深刻的另一个“夹缝”时刻,是1993年10月1日,国家正式宣布石油行业放开,走市场化道路。在之后的四年多时间,我国的石油行业变化非常快,市场秩序也相当混乱:走私、偷税漏税、短斤少两、以次充好……如此乱象,对一些像海澳这样的民营油企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国家对于石油行业的“急放”,让民营油企陷入两难境地。

随后,海澳集团的经营日渐困难,甚至开始进入亏损状态:起初亏损少一点,后来逐步变大。郑金泉回忆说,到1995年,一个月就要亏几十万元,有时候甚至一个月要亏上百万元。“到底要亏多少钱?亏损多长时间?当时我真的不知道,很迷茫,也很痛苦。”对于当初这种夹缝中求生的感受,郑金泉表示,很难用言语来表达。

更艰难的时刻,是在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来袭。

郑金泉清楚地记得,当时国际油价一路狂泻,从最高的34美元/桶暴降至17美元/桶,短短时间内,国际油价活生生地遭腰斩。

“我们从国际上预订了3船共5000吨柴油期货,船还没到厦门港口,一船油就已经亏了100多万美元。”郑金泉坦言,当时,另两船油直接在新加坡卖掉也损失了100多万美元,这样的暴跌已然远远超出海澳的承受能力,到了快要破产倒闭的边缘。

外轮在海澳码头卸货

危难时刻,海澳的团队发挥了重大作用。

当时,从中石化退休后受聘于海澳集团的老党员陈朱云,提议所有员工先发基本工资500元/月作为生活费,大家共克时艰。令人欣喜的是,所有员工都响应这个号召,并一直坚持到1998年底,直到公司逐渐缓过劲来。“这对公司来说是一个大坎!”回忆起当初所有员工同舟共济的那段艰难时期,郑金泉很是感动。

其实,在海澳集团三十多年的发展道路上,这样的艰难时刻并不少见。然而,正是在经历这些挫折中队伍得到了历练。以郑金泉执掌的海澳集团为代表的中国民营油企,犹如崖石缝隙中挤蹦出来的松树,坚韧且挺拔。

屡临变革焕生机

1984年2月8日,邓小平来到厦门,欣然挥毫命笔:“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

这昭示着,国家对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方向变得明确。

郑金泉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政策信号,正是在当年,海澳应运而生。他开始在思考:如何积极推进市场化的空间,给企业确定的目标,像导航,从起点到终点,到底要把企业带到哪里?自己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国家对于市场化的态度越来越明确,这也为海澳的稳健、快速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在1993年之前,成品油经营的收益是比较实惠的,只要你勤奋,有胆魄,团队组织好,愿意付出,愿意担当,基本上不会亏钱。”对于海澳创立最初十年的发展,郑金泉坦言不算太难。他说,最初的十年,精力主要集中在争取指标、拿配额上,只要拿到配额,拿到货,不愁卖。

在经过十年的黄金时期后,1993年,石油行业开始进入变革的“阵痛期”,五六年间经历了从“急放”到“急收”的重大政策调整。

对于中国的民营油企来说,政策变革在带来阵痛的同时,也让其不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在适应每一次变革之后,海澳集团变得越发强大。

中石油车队在海澳油库排队装油

“在关键时刻,克服困难还是取决于企业的基因。海澳一开始就定下了长远目标,要打造一家长久发展、受人尊敬的企业。”郑金泉回忆,1993年石油业的“放开”, 走市场化之路,一时间出现大量欠账,很多人甚至欠账后不再来买油,一夜之间应收账款大幅增加。原来的卖方市场一夜之间转为买方市场。

不过,当时海澳很快调整方略,客户一家家跑,一家家去要款,克服了很大困难,最终把客户又吸引回来。同时,海澳开始调整经营模式和工作重点,把原来主要精力用于争取资源改变为主要是做好营销,做好服务。

“急放”之后又迎“急收”。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蔓延到中国。1999年,我国发布《关于清理整顿小炼油厂和规范原油成品油流通秩序意见的通知》,即“38号文”,开始整顿混乱的市场秩序,并将国内各炼油厂生产的成品油交由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集团的批发企业经营。幸运的是,“急收”政策为民营油企留下了一个小小的窗口--对两大集团以外经清理整顿合格的成品油批发企业,可由两大集团依法采取限划转、联营、参股、收购等方式进行重组。

在成品油政策“急放”和“急收”之间,郑金泉渐渐地学会如何与两大石油巨头“共舞”。在国家还未提出“混改”的概念时,海澳集团早已在尝试“混改”:1993年,郑金泉与中石化(厦门石油集团公司前身)洽谈合作,并于1994年正式开启与中石化长达十年的合作;1998年,海澳集团与中石油合作开设联营公司,并于2006年开始进入资产端——加油站的合作。

海澳集团的每一步,几乎都走在民营油企的前面,郑金泉的探索与创新,为中国民营油企趟出了一条发展之路。

布局产业建矩阵

在1984年后的30多年间,整个石油行业的上、中、下游,任何一个领域,都经历过民营油企的倒闭大潮。

“如果当时公司只做其中任何单一业务领域,几乎都倒闭过了。可以说,没有一个板块可以单独存活到今天。”经历过石油业惊涛骇浪的郑金泉,讲述起行业更迭期残酷景象时,显得很平静。他打比方说,自创立以来,如果只单独做零售业务,公司至少要倒闭三次;如果只做国内贸易的话,公司可能会倒闭五次;如果单纯做进出口业务的话,可能会倒闭六七次;如果仅做物流、仓储的话,也可能要倒闭五次以上。

“海澳能发展到今天,一方面在于它清晰的产业定位;另一方面得益于它最初设定的目标,加上一个优秀的团队组织,以及一套规范、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对于海澳集团30多年来立于不败之地,郑金泉总结了上述几个原因。他表示,准确的战略定位加上基于此的许多风险管控的手段,以及相对科学化的负债率和杠杆水平,是海澳不断取得成功的保证。

如今,海澳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集经营成品油进出口、批发、零售、码头、油库、海陆铁运输配送、保税库、加油站、交易平台及交割库于一体的石化供应产业链集团公司。为福建及其周边地区的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人民生活及能源安全等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保障作用。

海澳油库

有人把海澳集团比作一艘平稳且快速航行的巨轮,成品油进出口、批发、零售、码头、油库、海陆铁运输配送、保税库、加油站、交易平台及交割库等每一个业务板块,则是这艘巨轮的核心部件。

“正是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让海澳集团的抗风险能力大幅增强。”有资深成品油经营者如此评价。

如此完整产业链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深谙航海之道的郑金泉,用30多年的时间,抓住一切发展的契机,精心布局上下游产业链条,打造一艘石油巨轮,不断提升海澳集团的抗风险能力。

每当遇到难关时,海澳集团团队的力量就发挥出来,大家集思广益,好的意见就被采纳,帮助公司转型、升级,提前做一些产业的延伸。

譬如,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经营陷入困境之时,海澳集团从传统的汽油、柴油贸易、海上运输、陆地上配送逐步延伸到比较小的品种,关注度比较低、没人愿意做的品种,把国有大集团不愿意做的“脏活、累活”捡来做,还专门成立一家公司来做。

“当时,我们和厦门的国企——厦门石油公司联手做了海上供应燃料油,给国内、国际上来厦门港口的轮船供油。”郑金泉说,当时公司的批发、零售、运输等业务都是亏钱的,虽然这项新业务赚来的钱贴到原有的这些业务上,但是帮助公司渡过了难关,使公司慢慢好了起来。

郑金泉坦承,当时延伸到海上轮船供油,是无奈之举,却无意中成就了一个持续性较好的业务板块。

更多时候,海澳集团是主动布局,延伸自身的产业线。

海澳集团在厦门海沧港区12号泊位,注资打造了一座10万吨级的大型现代化立体多泊位石化组合港,规划配套储罐容量达42万立方米,远期规划100万立方米,总投资18亿元。这项工程荣获了“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三航局优质工程奖”、福建省质量信誉考核A级、“中交优质工程”、福建省(闽江杯)优质专业工程奖、交通部“水运交通优质工程奖”等大奖。这个码头,成为中国民营石化码头建设的典范。

2009年,郑金泉敏锐地捕捉到石油线上交易的巨大机会,携手泰地集团、海投集团共同出资组建厦门石油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厦门石油交易中心自2010年9月正式运营以来,2016年,该交易中心成交额一度突破3000亿元,直接纳税上亿元,间接税收至少有2亿元,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石油交易平台。

“开办线上交易中心是大势所趋,符合国际上的发展规律,把现货和期货实现对接,对于提前布局产业链的形成,起到很好的效果。”对于未来石油线上交易的前景,郑金泉表示相当看好。

每一个板块的布局,郑金泉常常走在别人前面,小心决策,大胆尝试,并且都取得了最后的成功。

参与油改绘新纲

作为福建省首批参与石油经营的民营企业家,郑金泉有许多颇有分量的身份,其中有一个身份不得不提,那就是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执行会长,这是对30多年来他对中国石油行业做出卓著贡献的最佳肯定。

郑金泉先后参与了全国政协的《关于加快放开原油、成品油进口步伐的提案》、《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36条”的制定,以及参与厦门市经信局对厦门市“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成品油仓储和配送体系发展》的纲要编制,为推动我国石油体制改革和厦门石油业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持之以恒地摸索民营资本参与石油经营之路,参与我国石油行业规则和标准的制定,带领更多民营油企开疆辟土,海澳集团为我国石油体制改革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因此也得到了业界和社会的一致好评。不过,对于此,郑金泉常常轻描淡写。

在上世纪90年代末,在中央尚未提出“混改”概念时,海澳集团已先行先试,尝试与国有石油集团携手开设合资公司,联合经营成品油。

此外,海澳集团参与创建的厦门石油交易中心,一度成为国内交易量排名第一的石油交易平台。“在石油交易平台方面,很多交易规则是我们制定的,包括交易规范、行业规则等。”郑金泉自豪地表示。

在泊位建设方面,郑金泉也走在国内同行的前面。在厦门海沧港区12号泊位,海澳集团规划注资18亿打造一座10万吨级的大型现代化多泊位石化码头,拟建8个泊位,已建7个泊位,库区规划设计库容100万立方米,已完成投资10亿元,一期总库容为20.1万立方米,年吞吐能力达600万吨。目前正在进行二期工程建设。

郑金泉在石化仓库储码头建设现场

无论是在企业管理上,还是在营销服务上,坚持创新的郑金泉一直走在同行前面。

1993年,郑金泉开创性地开出了全国第一家365天全天候供油的加油站,既有零售也有批发。“这在当时是不可思议的。全天候供油现在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事情,但在当时的体系是非常复杂的,如何说服工人,如何调整记账模式,如何调整供给系统、管理系统等,都是靠着组织和团队的力量才得以实现。”郑金泉的创举,后来被业者纷纷效仿。

1997年,海澳集团成为全国第一家采用ERP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的民营企业。ERP上个世纪90年代由美国一家IT公司提出,是针对物质资源管理(物流)、人力资源管理(人流)、财务资源管理(财流)、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流)集成一体化的企业管理软件。

当时,一家国有石油集团的领导在参观了海澳集团后,深深感慨道:“真没想到海澳集团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管理这么规范!”

作为中国石油行业民企的卓越代表,海澳集团不断创新,连续十年入选“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是“福建省企业100强”,“厦门企业100强”;被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评为“中国民营石油行业十大最具影响力企业”。

海澳码头与库区全景

为人之道信当头

海澳集团缘何能取得如此傲人的成就?这与掌舵者郑金泉的信义当头分不开。

郑金泉的父亲有一次提醒他:既然要做生意,一定要信字当头。今天你失信不还5毛钱,以后你用5元、50元都,甚至更多的钱也买不回信誉。

对此,郑金泉在往后的生意上深有体会。凭着多年积累下来的业务合作关系,海澳集团从新加坡买油时,一般是货到一个月后付款。“只要你一次不讲信誉,将会进入新加坡市场的黑名单,你将永远无法在这个市场上找到你的买家和卖家。”郑金泉表示,从国际市场上来看,海澳的口碑、品牌价值,甚至超出其自身拥有的资产。

在1997-1998年金融危机时,海澳集团面临生存危机,甚至发不出工资。公司骨干提议只领取基本生活费时,郑金泉被震撼了,决心要想办法把工资发出去。于是,他除了“挖”出爱人的私房钱,还硬着头皮找好朋友借了200万元,不仅把当年的工资发了,而且把奖金也发了。

不仅在生意场上讲信用,在学习和生活中,郑金泉也是一言九鼎。

他的好友乐映辉爆料:2006年,她和郑金泉一起参加一个在上海的课程班的学习,当时郑金泉担任学习班的班长,他曾承诺会完满完成所有课程学习,如果没有做到,甘愿受罚做一百个俯卧撑。后来,郑金泉因出国考察而迟到了,便主动上台当着全国100多个企业家的面做俯卧撑。最后做到50多个俯卧撑时,很多同学主动帮他“说情”,并把他强行架走。

信义当头的郑金泉,把海澳集团的宗旨确定为“诚信创新、追求卓越!”,诚信成为公司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立足于“诚信”,郑金泉立志将海澳集团打造成有思想、有文化底蕴的百年优秀企业,致力于为社会提供清洁、优质、可靠的能源产品、

来源

商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两大石油集团断油逼宫 民营石油企业哀鸿遍野
中国刚成立了两家新石油巨头,挑战三桶油的可不只有山东地炼
中国有几家石油公司?
"问题油"引发供应链的冷思考
中石油中石化被指垄断油源 民营加油站半数被收编
民营油企呼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