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浙江台州===碳水台州

吃过这么多台州海鲜,你可曾见过早晨5点钟的台州海鲜市场?

我和《商业周刊》摄制组在万济池菜市场里转悠了两个小时,摸黑进去的,出来的时候天光大亮

拍摄了好多台州海鲜还没被烹饪时的样子,大家表示满意。以及饿

Trouble In The City 音乐: Nutty O - Mustard Seed

东京的筑地市场里有早餐吃,但万济池没有。

走过一个路口,去吃这家“吊桥头”。

手打面、馄饨、蛋饼,这都看得懂吧?

友情提醒:这可能是台州最好懂的一家店招。如果你是第一次去台州,而且没有当地人陪同,那你极有可能看着店招不明白是在卖些什么。

比如:食饼筒、炊圆、麦虾、羊尾。。。看了之后你觉得这店里是做啥吃的?

十几年前我带欧阳应霁去浦东一家小饭馆,他看着菜单露出笑容:哇,好多菜名不知道是什么菜,一定狠有趣。

这就是到各地吃东西的乐趣,充满了未知的乐趣

大姐刚包好馄饨,一个个跟金鱼儿似的,穿着透视装

现做麦饼,可以看到配料并不复杂:面团、肉馅儿、鸡蛋、葱花

摊平了煎一煎,香

浙南好多地区都叫“麦饼”,是在表述这面粉的源头是麦子。这种表达方式和江南一带的习惯其实不太一样,苏州上海通常是说面饼,面粉做的饼。

一个字的区别,大概就暗示着这种食物是来自中原、来自北方。

有些店的版本,是在里面夹入米饭,猜是以前有隔夜剩饭,那就一道烘煎了吃吃吧,面饼卷米饭吃,这得多爱碳水呀,大抵还是因为以前提供热量的食物不够充分,米和面是最主要的来源

麦饼之香,极少有人能抵挡。我见过好多位断碳水的健身达人,闻到麦饼的香气瞬间破防。

面粉 猪肉 葱花 油,老祖宗几千年食物史留下的经典组合,自然是直击肉身和灵魂的深处,没人能躲

麦饼已是狠罪恶,我在台州还尝试了一种更罪恶的吃法:抹上这黑黑的墨鱼酱。

这种黑糊糊的酱,当地叫“墨鱼乌”。这滋味怎么形容呐?是黑海鱼子酱 汕头鱼露 绍兴虾油。。。总之就是复合的香(臭)味,香臭香臭的。黑色物质来自墨鱼汁,白色那块叫法各异,墨鱼膏、墨鱼肓、墨鱼蛋,其实呐,这东西是。。。不可言说,吃了再说。我和南方客人说这个壮阳的,他们吃得起劲

外乡人最熟知的台州食物,大概是沙蒜豆面。在菜市场里,摄制组的北方朋友最好奇的,就是沙蒜。沙蒜不是蒜,是海鲜,是一种海葵;豆面,和北方人理解的豆面不一样,北方是把各种豆子杂粮磨粉做的面粉,叫豆面,而在台州,豆面是用红薯做的,你看这粗韧和色泽,就是红薯粉。但台州当地叫豆面,感觉是在南方吃不到面条,然后就地取材,向古远的过去致敬。

至于为什么红薯粉叫豆面,我还没找到答案。

大概是逗我吧?

我发现无论南北男女,普遍都爱吃沙蒜豆面,是喜欢沙蒜?豆面?还是里面的酱油和猪油?

台州车牌回答:这当然好吃

台州街头最多的面馆,通常是姜汤面。初见的外乡人,见了就颤抖:一碗姜汤做的面条?这可怎么吃。再加上“晚上吃姜如同吃砒霜”的养生理念,都不太敢吃

街头的姜汤面,通常长这样。你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碗海鲜面(粉)。之所以叫姜汤面,是因为用老姜熬了浓郁的姜汁加在汤底里,入口并不会有让人不悦的滋味

这是新荣记的豪华版姜汤面,你可以理解为海鲜总汇。

新荣记市府店的经理姓姜,是外地人,她说最初和台州人说自己姓姜、姓美女姜、姜子牙的姜,当地人听不懂,后来她说自己姓“姜汤面”的“姜”,每个台州人都一听就懂。

这,就是姜在台州的咖位

我吃过十几次,每次海鲜的搭配都不太一样,要根据季节渔获来定。和所有的海边城市一样,都只认本港海鲜,不会轻易采购外地水产。

姜汤面里的面,其实是米面,当地人叫粉干。把稻米做成面条状,是北方族群在南方定居后对故乡生活的顽强固守,从东海边的米面、到西南边陲的米线,都留下了一条条迁徙溯源的线索

这家“魔鬼姜汤面”据说是因为老板娘(年轻时)拥有魔鬼般的身材而得名,大厨是她哥哥,这份青蟹炒年糕炒出了风格炒出了水平,火候把握之精准,远不是镬气二字可以形容,是我多次去台州吃过的最好的一份炒年糕

炒年糕附带一碗汤,简简单单的虾皮咸菜汤。台州餐饮对汤没那么重视,我从这碗免费汤里找到了答案:简简单单就已经无敌鲜美,就不要费工夫搞那些复杂的了

台州人极爱吃姜,好多人酒后会在深夜的街头吃一碗姜汁调蛋,甜甜的带着浓郁的姜味。如果说吃姜汤面是入门款,吃姜汁蛋就是进阶款了,掌握了纳入台州味蕾的密码

有阵子我在台州招待各地的朋友,他们对台州海鲜的评价普遍非常高,但会说自己家乡的做法更好吃。台州朋友不用介意,因为你们去外地吃海鲜,也会说同样的话,大家都是习惯自己的家乡味。

也会有一致好评,比如这份貌不惊人的炒米面(炒粉干)。温州和闽南的朋友都说和家乡的炒粉狠像,普通的碳水牵起了沿海各地的相同认知

外乡人在台州街头的迷惑之一,就是看到“麦虾”。

这是卖虾的?卖虾的为什么会有专门店?

我看到这两家店的时候,也是有困惑:一家30年老店,隔壁写着36年老店。

你会怎么选?

麦虾,就是一种手擀面,捏成虾的拱形。

临海人说,以前的麦虾是没有虾的,只是为了象形解馋,麦子面粉捏成虾。后来条件好了,就真的有了虾

Foto Viva 音乐: DJ Chill Out Sessions - Essential Relaxing Music

这笼冒着热气的点心上桌,北方客人纷纷说:蒸饺

在台州,这个叫扁食。

胡建人不胡气,站起来说:这算什么扁食?我们的扁食就是馄饨

台州扁食里有季节蔬菜的搭配,看这皮子和馅儿,我觉得称为蒸馄饨比较好理解。

也比较能平息胡建朋友的困惑

第一次看到这个,各地朋友都困惑:这是什么?

炊圆。一个“炊”字,尽显古朴和老派。糯米团子里,一包淌汁的肉馅儿。

就是肉汤团没收口,一位宁波客人这么说。有道理。

苏州人说:这不就是我们的炒肉团子?也有道理。这种开口的点心,除了台州的炊圆,我在别处见过的只有苏州炒肉团子。区别在于,炒肉团子是把炒熟的馅儿舀进团子里,而台州的炊圆是生的馅儿填进团子里一起蒸熟

街头小店有一种食物,外形看起来也像炊圆,但这个叫食饼筒,是非常重要的台州特色食物

区别在于,炊圆是糯米团子,食饼筒用的是面饼。面饼里卷上各种配料,丰俭由人。街边店四季都有,但台州人是把它当作端午传统的重点食物,比粽子更重要。

然后东北朋友说:这不春饼么?

天津朋友说:这不煎饼卷一切么?

胡建朋友讲:这不薄饼么?

你们说的都对。

这个品类的食物在各地生根开花,源头难以追溯,只有一点是明确的:碳水是民间美食的男一号,每个地方都有一个踏踏实实的周秉昆。

吃完这些碳水,感觉自己的头更大了。。。

炊圆的炊字颇有古意,武大郎卖的就是炊饼,可见炊物多久远。

我在温州吃过炊饭,一大早的吃糯米饭。在台州也遇见了,是肉末炊饭。看起来像小孩子的食物,简单、直接,容易入口。

是新荣记创始人张勇推荐给我的,他说小时候如果能吃上这样一碗,觉得太幸福了

炒米泡饭也是张老板推荐给我的,不在菜单上

生米炒成熟饭,然后加水煮

配菜讲究,每次去都不同。

上海人讲“泡饭吃成酒水”,大概就是指这种情况

碳水不光是咸食,还有好多甜品。

乌糖麻糍。我和广东朋友说,这就是台州的薄撑,放了红糖。他们纷纷表示明白了。

遇见陌生事物时,告诉他一个认知范围内的名称,他就会有安全感,就容易理解

甜品是我的弱项,因为我极少吃,也不太爱吃

洋糕,白洋糕。我也不太明白,为什么这个东西都是洋的

感觉餐后上一道甜食,是西餐的习惯,也是大部分女性消费者的爱。从这点来说,台州的餐饮非常洋气非常国际化,因为必有甜品。

山粉圆,加了糖桂花,各地(女)客人吃了都好满意

让我最赞叹的,是这个冰饭。

你可以理解为冰镇的八宝饭,夏天的台州,好多人直接把这个当午饭。

我在苏州和湖州吃过类似的食物,而在台州,好像这个食物又被放大、强化了

吃这些碳水时,我一直在想:这些食物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台州人的祖先,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留下这些食物?

米,面,薯。。。各种碳水的来源,在东海边汇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海鲜之城的台州,此时就是碳水之都

带各地朋友去台州,说今晚吃羊尾哦。他们都有点慌,羊尾。。。

写稿时发现,我一直没拍过正经的羊尾(不正经的也没拍过),看戴踏踏前几天在台州,借她一张图。是一种油炸的食物,甜的,豆沙馅儿,状似肥肥的羊尾巴,故而得名。

所以,各位男士到了台州放心吃,莫慌

毫无疑问,碳水使人快乐。一切撇开心情的养生和健身,都是邪教。

你看紫阳街这位肌肉男,十几块腹肌又如何?侬册那勿开心呀。。。

谢谢台州,还要继续去吃

可以点开这个视频看看,是我和《商业周刊》去台州拍摄的美食纪录片。

重看时,非常想念台州的那些店主、厨师、服务员,也非常想念摄制组的各位老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海小城,碳水爱好者的天堂
走遍苏杭不如它,这座小吃之城连吃一月不重样!
台州,一座让你实现海鲜自由的城市!
光小吃就有141个!这座距离杭州的小城,用小吃轻易击中了乡愁
台州美食帖(打卡用)。
吃台州,不知道温岭可不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