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南六大古镇之一西塘

江南的周庄、同里、甪直、西塘、乌镇、南浔古镇,是中国江南水乡风貌最具代表的城镇,它们以其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清丽婉约的水乡古镇风貌、古朴的吴侬软语民俗风情,在世界上独树一帜,驰名中外。"小桥、流水、人家"的规划格局和"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建筑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

西塘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江浙沪三省交界处。古名斜塘,平川,距嘉善市区10公里。是吴地方文化的千年水乡古镇。西塘全镇总面积83.61平方公里,其中古镇区面积1.04平方公里,人口近8.6万。老镇区内至今保存完好的25万平方米明清建筑群,规模之大和保存之完好是江南少有的。古老的江南水乡风貌形成了西塘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街衢依河而建,民居临水而筑,1平方公里的老镇区内有27座石桥、122条古弄和千余米长的廊棚,拥有西园、种福堂、石皮弄、根雕馆、纽扣博物馆、圣堂、七老爷庙、倪天增祖居等景点近20处。

从杭州东站出发到西塘二个小时就到了,网上说要到嘉善转,我们是直达西塘的,其实嘉善是西塘所在的县城,所以,车次多一点而已。

到了西塘,我们给旅馆老板兰兰打了电话,她夫妻俩都在车站来接我们。叫了一辆三轮车,车夫熟练地在大街小巷里飞快地穿行,即使是只比车宽多20公分的弯曲的小道也不减速,真佩服!

我们的客栈叫“随缘小筑”。 原是“姚氏旧宅”系一典型的西塘传统民居,前店后宅,临街依河,石库门框。

       这是客厅。是旧时会见亲朋好友及家人叙谈之所。厅内设施均为明式老红木家具。

   厅上挂着一块大匾“润玉堂”。 墙上挂着字画,处处透着浓浓的书香气息。

    天井内已逾百年树龄的黄杨树。这是我们住的房间,房间内是雕花大床,古色古香的木格门窗。 

    打开侧门,外面就是小河,对面就是烟雨长廊。这环境我满意极了。价格100元,如果是楼上,就是120元,不算贵。非周末时段,不要门票,住宿也便宜好多。


       传说北宋年间,有一户姓唐的大户人家迁到此地荡边居住,这户唐姓人家有弟兄两人,后来分了家。兄居荡东边,人称东唐,后来哥哥这一房逐渐衰落。弟居荡的西边,人称西唐,弟弟这一房十分兴旺,于是人们把他们居住的地方,在“唐”字边上加个土,叫做西塘。

    安顿好行李以后,迫不急待地出去游览。第一站就是安境桥下的陆氏馄饨摊吃馄饨。陆氏小馄饨烧得是柴板,荤油,榨菜等配料都很讲究,现在可是西塘的招牌,来了都得吃一碗。

这个小桌子始终是满的,要想吃馄饨,先得抢凳子。


    这馄饨确实好吃!味道绝对没的比.小馄饨的皮是透明的,你可以用肉眼看到里面粉嫩粉嫩的肉馅.吃在嘴里~~~~~~~~薄薄的,滑滑的,好象不用嚼就会化掉一样,8/碗,价格还算公道! 

    啊,这是管老太臭豆腐,网路上评的最好吃的臭豆腐,就是在西街桥下买的,额,一般般。

          超级贵。这么一盒5块。吃到最后2块我是勉强咽下去的。 掌珠评价也一般般。

    天气很好,暖暖的阳光照在水面上,水面的反光映在长廊上,波光粼粼,真是漂亮。西塘古镇,地处江、浙、沪交界处的汾湖之滨,水陆要冲,自元代起这里就形成集散地,历经千年的打磨、粉饰,自然精致、醇厚,“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可说是对西塘最经典的概括。  


       鸬鹚,也叫乌鬼,杜甫曾写过这样的诗句:“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 大多数水鸟的尾脂腺能分泌油脂,它们把油脂涂在羽毛上来防水。鸬鹚缺少尾脂腺,它们的羽毛防水性差,身体很容易被水浸湿。所以不能长时间地潜水、游泳。在每次捕鱼后,鸬鹚要站在岸边晒太阳,待羽毛晾干之后,它们才回到水中捕鱼。

       打渔人拿着手中的竹竿,击打着水面,左一下右一下,鸬鹚就会自己跳下水,一个前滚翻,就消失在水面上。过了一会儿,它又脱水而出,跳到船上,喉咙里还会有鱼,主人只要再击打两下水面,鸬鹚全部上船,把鱼吐在船上。这样渔人就把鱼儿们捉到渔网里,偶尔也会把几条鱼分给鸬鹚们吃。  

西塘风景的“三多”西塘的街衢都是依河而建,民居临水而筑,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小镇。而与其它水乡相比,西塘的特色可以概括为“三多”:桥多、弄多、廊棚多。

西塘的廊棚

廊棚多所谓廊棚,其实就是带屋顶的街。廊棚是江南水乡古镇都必备的,但却没有哪个古镇像西塘这样那么长(全长1300多米)那么完整,实为西塘一绝。

西塘的廊棚有的濒河,有的居中,沿河一侧有的还设有靠背长凳,供人歇息。

廊棚以砖木结构为主,一色的墨瓦盖顶,沿河而建,连为一体,俗称“ 一落水”。

既可遮阳避雨,又可驻足观景,现在已变成当代人赏古、探幽的休闲之地。漫步其中,一种思古之情油然而生。 

       我徜徉在悠悠的长廊,俯首欣赏廊下的绿波轻漾,临水当镜映丽人,轻舟柔橹穿清流,一路走着,观赏着漂流在水上的人家,如梦如幻,彷如人间仙境。

西塘沿河而居的人家,用一根根圆木柱子撑起黑色的瓦棚,缓缓倾斜的姿式长达千余米,如一曲悠长的江南曲子,时而高扬层叠时而低回绵延,如此蜿蜒起伏而又和谐统一的廊棚在今天的江南古镇中尽显特色和丰采。

  临水而建且错落有致、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和徽式建筑笼罩在淡淡的薄雾里,在清澈的河水里映出一排排如梦如幻的倒影,让人仿佛置身梦里画里。

 不时远方划来一叶游船,双浆在水里荡起一圈又一圈不断扩散开来的水波,打破了这一片宁静的美,也带来了一船的欢声笑语,让这一幅江南水墨画得以活起来,更是多了几分美。

   河岸上铺着平整的青石板,有的岸边建有走廊与水乡人家的住房连成一体,廊顶盖着传统的青瓦,行人得以防雨防晒;有的岸边植有一排排垂柳,虽非花红柳绿时节,但同小桥流水阁楼于水中相映相衬,也自成一景,着实迷人。

      木廊青瓦,青石板路,小石拱桥,薄雾,垂柳,乌篷船,古老阁楼檐角的红灯笼,酒家飘动的杏黄旗,这便是画里水乡的韵味,让人回味不绝的韵味。

西塘的

西塘古镇河流纵横,桥梁众多,几乎每一座桥的背后都蕴藏着悠久的历史和感人的故事。西塘古桥的建造是从宋代开始的。明代,随着商业繁荣,商旅云集,石桥也就越造越多,小小的西塘镇竟有各式各样的桥近百座之多,其中著名的有望仙桥、卧龙桥、五福桥、送子来凤桥、安境桥等。

卧龙桥位于西塘古镇北栅市河口,中国酒文化博物馆以北,系单孔石拱桥,拱圈为纵联并列砌置,是镇上最高的桥梁,工艺精湛,建成于1719年(清康熙五十八年),桥身长31.46米,宽4.95米,桥东坡32级,西坡30级,西堍朝南转角处还有9级。

巡杖呈长方形,高44厘米,望柱高71厘米,柱头呈方形。

卧龙桥桥上有对联写道:修几百年崎岖之路,造千万人来往之桥。将这一事迹告诉后人,并表达人们对广缘和尚的崇敬之情。

五福桥建于明正德年间,修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据西塘的老人说,从这桥上走过的人会带上五种福气,分别是:长寿、富贵、康宁、德行和善终。

送子来凤桥此桥是座廊桥,始建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清康熙四十八年(1710年)、道光十五年(1836年)重修,据说当时桥快建好的时候有一只非常漂亮的大鸟飞来停在桥顶,包工头图个吉利,取名来凤桥。

桥刚建成,居住在桥边的一户人家生了个儿子,以为是新桥带来的祥瑞,当地百姓又称此桥为送子桥。先来凤后送子,因为重男轻女所以倒过来叫送子来凤桥。

走这座桥还有点讲究,古人讲究阴阳学,南阳北阴,古时男为阳,女为阴。此桥南面一边是阶梯,北面一边是斜坡。男子当然走台阶步步高升,女子三寸金莲小迈步,持家稳稳当当。实际上是为了运货和走路分开。

桥是间有隔断。

隔断上有花窗,很浪漫的感觉。

环秀桥最早建于明万历九年,几次修缮。

相传以前晴天时站在桥顶上可以眺望到太湖边的青山。

这里有幅对联:船从碧玉环中过,人步彩虹带上行,描写了过桥的两种方式。是从长廊去往石皮弄的必经之桥。

安境桥立于西塘胥塘河上,是西塘镇上的交通中心。它建于明代,横跨当时斜塘的两个乡。

胥塘河为两乡的界河,此桥连两境,故命名为安境桥。

站在安境桥上可以将三座不同类型的桥尽收眼底,在其他古镇实属少见。此桥位于“明清食代”旁。

万安桥是好莱坞大片《碟中谍3》的最后场景拍摄地,极具水乡浪漫色彩。位于中国酒文化博物馆附近。

安泰桥是一座平拱桥,站着桥上对面就是北栅大廊,桥上欣赏西塘的水乡风情视野很好。

安泰桥与胥塘河上的万安桥对角相接,可称得上西塘“双桥”。

安善桥位于西塘古镇的斜塘河上,从桥上下去就是西塘塘东街酒吧一条街了。安善桥造型精美,设计工艺精湛,是西塘古镇内有一定历史的古桥。

渡禅桥。

渡禅桥是一座具有一定历史的石桥,经历千百年风霜雪雨的考验却风韵依然。 

狮子桥又名里仁桥。

因桥栏望柱上雕有形态各异的小石狮八尊,民间又称此桥为狮子桥。

永宁桥在烟雨长廊与“钱塘人家”的交会处。

是古镇内取景的最佳处。


西塘的

西塘古镇的各种弄堂共有122条,弄堂按不同的用途来分类,大致有三类:街弄、陪弄和水弄。街弄是连通两条平行街道的弄堂石皮弄属于街弄。

石皮弄在西塘镇下西街,是王家“种福堂”和“尊闻堂”之间一条细窄的弄堂,全长68米,由216块厚度仅三厘米的石板铺就而成。据考证,弄内石板路下是一条使全弄雨天不积水的下水道,薄如皮的石板作为下水道的表皮故称石皮弄。

石皮弄是整个古镇最深最窄也是最长的弄堂,弄宽仅一米,弄口最窄处仅0.8米,如要两人反向而遇,必要侧身擦肩方能通过 ,若是两个胖子怕是挤着肚皮也不一定过得去。在石皮弄里望天,苍苍蓝天变成狭长一道,故这里也被称为西塘的“一线天”。  

陪弄设在厅堂侧面,完全在室内,有墙和邻居相隔,没有采光系统,许多陪弄的墙上挖有灯孔,就是为了放油盏灯照明用的。久居陪弄的人闭上眼睛就能来去自如,不熟悉地形的外来客就得像打太极拳那样放慢手脚探路而行。陪弄没有窗户,终年见不到阳光,仅靠天井里的一点自然光日照,这又和江南水乡大户人家建宅的理念十分吻合,“银不露白,暗可藏财”,就连主人的卧室也一样,以暗为安。

不经意中你会感受到一种时光的轮回,恍如走进了一册尘封已久的历史线装书里。

水弄是前通街后通河的弄堂,水弄连着河埠,往往是附近不临水人家下河的通道。

西园

西园是西塘古镇最大的私家花园,旧址在西街计家弄内,系明代朱氏别业,后出让给孙氏。

西园平面图。

听涛轩因假山上有一棵高达数丈的白皮松,风来稷稷有声,故名“听涛轩”。

现为中国书法主义文献馆,创办于2008年。中国书法主义文献馆由洛齐先生创办于2008年,并组建了学术委员会、管理委员会、《西园雅集》馆刊,文献馆为“书法主义”在中国大陆、港台地区、亚洲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城市设立分馆和中心,传播、研究、展示、出版“书法主义文献”进行工作,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探讨、推动世界“绘画、书法、文字”艺术关系的学术机构。

中堂匾额“听涛轩”。

听涛轩内的挂落。

1920年,因诗人柳亚子先生与西塘的一帮文友在此举行了雅集合照,所拍照片被称为“西园雅集第二图”。

南社纪念展示点介绍。

昔日文星。

南社的主要人物。

柳亚子。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

陈去病。

余十眉。

听涛轩外  

花园小桥流水,石狮门厅。

园内环绕砖砌花格游廊、水榭、曲桥、假山、凉亭、人工瀑布。花园中树木花草、假山亭池错落有致,假山上有座六角亭名为“醉雪亭”,西塘八景之一的“小山醉雪”就在这里了。

柳亚子塑像。

对面有一座砖雕门楼,砖额“诗礼传家”,过门楼有一个小庭院,很是幽静,在江南古园林应为内眷的居室。

院正中有厅,面阔三间,硬山顶,名为“养拙居”。中堂的楹联:西园山水可仿真,南社诗词难作假。

养拙居。  


百印馆。“百印馆”里陈列着由杭州西泠印社组织的国内外百名篆刻家篆刻的一百枚反映西塘风情风貌的印章,印花和边款。这百枚印章表现的是西塘百景。

上二楼。

其中有原“平川十景”(明代镇人周鼎所作的十首诗)、“平川新十景”、西塘八景、西塘的古厅堂、砖雕门楼、桥弄河街、西塘的老字号和民间艺术等。“环秀断虹”“烟雨长廊”“送子来凤”这些原本就已经相当动人的名字 ,被凝固在方寸之间,平添了几分气质,给西塘以另外的一种韵味。

字画。

印鉴。 

过浮廊到苏家弄对面一栋楼。

朱念慈扇面书法艺术馆。展出了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朱念慈先生的精品扇面一百余件,朱念慈是我国现代扇面真金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1920年出生,浙江嘉善人,祖居西塘,曾任中国美术学会高级会员,浙江工艺美术学会顾问。一生致力于书法艺术,并首创真金微楷万字扇,功绩卓著,技艺超群。

展厅。

展品。

过浮廊。

 俯瞰苏家弄。

沿爬山廊下楼返回花园。

醉园

醉园  原为私家宅院,其因王宅"醉经堂"而得名,建于清代,原有五进,现存四进。醉园为左宅右园的格局,宅园并进,与江南园林前宅后园不同。园之入门是明清时期式样,门额“醉园”二字乃姜东舒先生题写。

简介。

第一进为门厅, 不大,冰裂纹的窗棂旁有一对联“园中画醉客,客醉画中园”,很是巧妙,将小园景色与主人的绘画艺术联系在一起。厅内挂有书画展品,揭示园主人家学渊源。厅房较为狭窄,外带曲廊,与小园相接。

门厅向前为过道,半敞开式,近园林处建有美人靠,可休憩赏景,一侧小园之花坛,石桥,水池景观渐现。从左侧走一段回廊,就进入了醉园的主要厅堂“醉经堂”。

中堂。

据说有三层意思:一是因“醉经堂”醉读经书之意;二是园内景色醉人;三是沉醉于版画艺术。

书画作品众多。

其中有一幅为现醉园主人王亨的先父王慕仁的对联“烟开兰叶香风暖,岸爱桃花锦浪生”(左侧)

醉经堂侧后为“艺香斋”,为第三进,辟有王氏父子王亨、王小峥版画陈列,描写的都是西塘的水乡风光。他们两人的风格有一定差异:父亲王亨先生的作品传统写实,而王小峥的作品则较现代抽象。

设有水乡风韵版画陈列,以及西塘宗族文化、庭院文化介绍,展示了西塘家庭文化的底蕴。

水乡风韵版画陈列。

西塘庭院文化。

靠宅部的曲廊内外置山石,植竹藤,简构竹石图,与粉墙砖额呼应。景石之前有粗石平板桥,又有石条为栏,也极简朴,以尽形制之变化。廊道的右面是树木葱郁、曲径通幽的庭园。

墙下沟渠水流蜿蜒由内院流来,湖石为岸,嶙峋有姿,水渠之上架有一桥,桥为青砖所制,乃北方石拱桥样式,在江南罕见,名为“醉雁桥”,仅容一身勉强而过,是江南最袖珍的砖拱桥。是园主费心之作。

桥下小池一泓,有锦鲤翔游,有石碑临水而立,上书“醉池”。

池岸池内湖石起伏,有如乌龟探水,有似白鹤展翅,石品虽非上乘,却也略具形意。

池石玲珑,回廊通幽,翠竹生妍,秀色醉人。院之主墙前植有翠竹数株,竹影婆娑间有一方形砖额,上书“交游只在竹之间”。

最后一进建筑是楼房,这里原来是主人的起居地方,现在楼下是主人的版画工作室。

种福堂

种福堂位于古镇石皮弄东侧,建于清朝顺康年间,系清代王氏私邸。

王氏源起宋御营司都统制王渊,相传王渊护驾宋高宗赵构南渡后遭明受之变,其子孙隐没于杭嘉湖一带,清顺康年间,其中一脉子孙移居西塘,兴此宅第。

种福堂是七进式院落,由一条长弄堂贯穿前后,总计七十多间厅堂楼舍,是典型的明清民居建筑。大门与边上房屋一般无二,可在这道平淡的“伪装”下,却暗藏深府宅院,有人说这是江南人特有的内敛的文化特性,也有人说这是“先抑后扬”的建筑风格的体现。还有一说,指当年太湖一带常有强盗出没,因此门面朴素是一种伪装性的“保护”。

推开大门而入,一进为“前厅”,前厅后是个小天井。

二进“轿厅”,是大户人家用来停放轿子的地方,非常空旷,另外这里墙门颇厚,可防强盗。楼上住下人。

王宅的建筑特色为精致的砖雕门楼,是至今西塘保存最完好的两座砖雕门楼。两进两座门楼上各刻有四个字元亨利贞和维和集福,八个字作为子女的名。

这座门楼上各刻有四个字是“维和集福”。维,就是家合万事兴;最高的地方五个图案是蝙蝠,这蝙蝠象征福气,设置在门楼上就是五福临门了;两侧兜肚上配有“梅兰竹菊”图案,横额上下分别镌有“和合二仙”和“楼台山水”。

另一座门楼上各刻有四个字“元亨利贞”。“元享利贞”两边牡丹和灵芝,而在最底下,刻的是一条弯弯的鲤鱼,这鲤鱼寓意的是年年有余,而不是鲤鱼跳龙门了,因为王家的祖辈没落了,这后人对功名已经淡漠了,还是在这里安居乐业好啊。

三进是正厅“种福堂”。

正厅全貌。

正厅大门是中心宽十二米,有十四扇落地长窗,地上铺一尺见方的厚方砖

大厅中间有两根柱子,粗三十公分。柱上的对联:宜日对色动神飞,怀古采风之辈;最心倾言规行矩,修身种福之俦。木柱将大厅分三部份。

柱下面有鼓石。刻有凤凰展翅图案,十分精美。

中间部分:堂上匾牌“种福堂”传为康熙年间翰林侍读学士陈邦彦所题,以此告戒后人“平日多行善积德,日后定能使子孙得福”。

左右两侧对称布置。右侧。

左侧。

在种福堂后面是《西塘名人馆》

展厅正面。

展厅侧面。

前言。西塘风景秀丽,人才辈出,文化底蕴深厚。据统计,历史上这里曾出过进士十九人,举人三十一人。明代以来,有志书记载的九人,有著作留世的有一百零三人。

古代名人。

南社会员。

革命烈士。

周鼎。与陈舜俞、吴镇并称“嘉善三高士”。周鼎自幼聪明、攻读经史、博览群书、学士渊博,官居沐阳典史。后来有一年庄稼欠收,他为百姓请求赈灾,触犯了当局者的利益,引起了当事人的不满,于是罢官回家,从此不再涉及官场。他曾旅居苏州,卖文为生,吴中墓志、谱牒多出其手。周鼎为文严整警敏,援笔立就,尤工诗,浙西文士多有慕名前来切磋者,与吴越知名人士吴宽、沈周等都有结交。西塘养育了周鼎,周鼎又将其赤子之心回赠给生他养他的这一方水土,他在《萍川十景诗》中描绘了西塘许多的景致,如西塘晓市、北翠春耕、南泓夜泛、环秀断虹、雁塔湾头等,揭示了古镇西塘当时的生活场景,展示了西塘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楼上是展览。

《西塘建筑展》

西塘建筑展》

种福堂模型。共七进开放了前面四进,后面没开放,保留了一个角落“王宅雅居”给了王家27代媳妇沈锡华。

《西塘平民文化展示馆》

展厅局部。

展厅局部

风情习俗。

人居文化。

饮食文化。

西塘非遗。  

民间艺术。


张正根雕艺术馆

张正根雕艺术馆位于计家弄内。

共收藏了著名根雕艺术师--张正的根雕作品壹百余件。  

  


  


  


  

  


  


  


  

根雕馆有两楼。馆内展出的很多作品如"熊猫盼盼"、"南海奇珊"、"东方雄狮"、"孔雀开屏"等以其独特的造型、精美的雕工曾在全国及世界范围内获大奖。

一楼摆放的大都是大型动物造型的根雕艺术品。

大型根雕

孔雀开屏

梅花盛开

张正以最多的大型根雕作品(数量500件,平均每件250公斤)进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二楼的相对小些,不过无论大小,所有作品都栩栩如生,让人无不赞叹艺术家的精湛技艺、鬼斧神工。

南海奇珊

唯我独尊。

东方雄狮

熊猫盼盼(右一)  

  


  

  

  

  

  

  

  

  

西塘还有纽扣博物馆、江南瓦当陈列馆、中国酒文化博物馆等博物馆。还有好多名人故居,没时间前去参观了。

酒吧街

       古镇上最喧闹的地方,就是酒吧街了,这是西塘的一大特色,天刚刚黑,酒吧街就开始热闹起来了,各家酒吧费尽心思吸引顾客。

找了一家人稍少的饭店,点了几样他们的看家菜,有大田螺。

  菱角豆米

豆腐羹

    虽然谈不上是山珍海味,也算是我有生以来吃得最舒服的一次。这一餐只花了60元而已。

       还有几家颇有特色的小店,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很喜欢这些小店宁静安逸的氛围,感受的到店主的用心,感受时间静静的流淌,用一种慵懒的方式来享受宁静的水乡生活,故乡的亲切,相识的错觉,惬意的时光,恍如一个不愿醒来的梦境。

红庭酒巴


转角爱。


温馨的小屋。

小诗。

半朵悠莲

 西塘夜景

西塘的夜景是美丽的,河水在红灯笼的映照下显得分外的妖饶,怪不得人们都会说去西塘一定要住上一夜。

西塘的风情,在夜晚上灯时分便升腾起来,红灯笼沿河都被点亮,那一刻的风情实在也是让人陶醉的很啊,那一条小河,那一片的黑瓦白墙便鲜活起来。

长廊在红灯笼的点缀下显得更加的迷离。

今天是阴历14,月亮初盈,永宁桥上拍夜景特别美! 

湖里放着河灯,承载着人们良好的愿望。

西塘经典画面之一。

西塘经典画面之二。

这时,再也没有再品过西塘小吃之后泛舟河上再惬意不过的事了。

 白天走过的路,到了晚上仿佛变了模样,不再熟悉,在灯光下变得朦胧起来,白天和晚上看到相同的风景,感觉也不一样。

微风拂面,河水悠悠,纵然是再多的烦恼,在这一刻,也被抛到了爪哇之外去了。

       月光如水,波光粼粼,若有若无的二胡声飘来,时不时还有小船荡过,传来阵阵的欢笑声。

真想在这呆上几天,在这能忘却一切的烦琐,犹如世外桃源。

这时的西塘已归于宁静,街上游人也少了。

店里也准备结束一天的生意,喧嚣了一天的西塘在点点灯火中逐渐沉睡。

       第二天,六点起来,看看老伴还在梦乡中,就不忍心吵酲她,轻声轻脚收拾好自己,拿上相机开始了我的早晨拍摄。这时的西塘还没醒来,一切都是很宁静,街上很少有行人,偶尔碰到的也是和我一样的赶早的拍摄者,相视一笑,点头示意,共同的爱好使彼此都不感觉陌生,也不觉得自己是孤独的。

   太阳尚未出来,临水的河面上,浮着丝丝水汽,将这水乡的河面,点缀的水雾萦绕,欲幻欲仙。

       没一会,阳光逐渐强烈了,天越来越红,云越来越白。黑的瓦当白的墙,一黑一白都很彻底,那些古建筑的外型轮廓棱角分明,线条清晰,沐在晨光下的西糖就是一副浓浓的水墨画了,清爽入眼。

这还真是一副绝世珍作了,只有千年的沧桑,千年的沉积,千年的古镇才会成就这样的经典作品,重重的、浓浓的。  

    河水在阳光下散发着阵阵的雾气,还伴着西塘人的炊烟,烟雾妖娆,犹如仙境。

       仿佛尘世的喧嚣都与你无关,这里有的就是安静。这,才是我的梦中水乡。恰在眼前,就在此刻。


    西塘的美,不会令你窒息。西塘的美在于它的安静与平和。多少次梦境中梦见你的模样,今日里,才知道,你就在我的眼前!


    西塘比起其它古镇而言,我觉得多点宁静,西塘的水和桥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水是西塘永远的梦,亦是西塘的灵魂,而让西塘人更魂绕梦萦的则是西塘的那些桥。那104座石桥,默默地倾听着千百年的流水轻吟、桨橹浅唱,阅尽了两岸旧事新人、繁华沉淀,并以苍桑恒古不变的雄姿,在青青碧水的温暖怀抱里,影动波摇,翩若惊鸿。西塘的那一座座石桥如同一部部饱含风风雨雨的古书,浸在潜移默化的变迁里,带着温文而雅的渴望,动情波动在河水的微微涟漪里。这些桥的造型各异,或如卧龙临波,或如彩虹飞架,每座桥都有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和动人的传说。

 西塘的建筑,古朴、典雅而不张扬,我站在任何一座宅院门口,都看不出有丝毫的辉宏之气,这大概与西塘人平静谦和的心境与性情有关吧。西塘的古宅颇多,有的显然已经很破旧了,还有的也只是一个狭小而昏暗的小院,在阴暗潮湿的角落里,有一些枯败的小草,默默伏在地上,静静地将岁月守望成一段段过往旧事。但不管怎样,那些无处不在的古朴与宁静的气息,被柔和的风轻轻拂过,曾经的经历与尘封往事,随着那淡淡的风轻轻远去,渐行渐远。

 回到旅店,叫起老伴,收拾行装,准备离开这个古镇。再见了,我心中的江南圣地,轻轻告别清晨里蒙胧的西塘,更不忍惊醒睡梦里西塘的宁静,唯一带走的是对水乡田园风光的依依眷恋之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梦里水乡、静谥西塘
西塘:生活着的千年古镇【组图】
漫步西塘
江南行
82.98平方千米的西塘古镇上,竟有104座桥?
雪落西塘在西塘的两天,一直是纷纷小雪,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