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又见路遥

从子长出发,北上,往佳县。

沿着210老国道,一路疾驶。道路两旁的白杨树,笔直地排场行,依次迎面而来。像极了电影《人生》中,刘家珍(斯琴高娃饰)欢快地骑着自行车去看高加林(周里京饰)的白杨之路。

驶过马家砭,便告别了延安,到了榆林境内,这里是清涧。再过清涧县城,心里就开始期盼,路遥的家出现在眼帘。不久,上了一个大坡,又下了一个大坡,一个长长的大拐弯之后,就看见了路遥的家。老国道旁,右侧紧挨着路基的是路遥纪念馆,纪念馆对面的崖畔上,便是路遥家的老窑洞。

这样的景象,其实已经很熟悉了。这是第三次路过这里了。

第一次是六年前陪王磊、焦阳和高建砾去佳县办事,路过而未入;但路旁的图景深印脑海,一直记着。第二次是三年半前,外公外婆大寿,全家来祝贺;然后我开车带着妻女到米脂、绥德和震川附近的山沟里寻找老种子小米时不期而遇到此,随即我们仨参观和缅怀一番。这次,还如同第一次一样,去的佳县,便注定要路过路遥的老家。

 


路遥是陕西作家中,最让我心痛的人。即使,我的性格更接近陈忠实,或者,我跟贾平凹都有西北大学的文化熏陶,但我还是更亲近路遥一些。尽管,我常常叹息路遥的用笔还有所不足,但这并不妨碍我对他的崇敬。因为他是陕北人,因为他是同为陕北籍的作家柳青的继承者。

柳青,吴堡人,写就《创业史》、《狠透铁》、《铜墙铁壁》等文学巨著,是陕西作家的精神导师,更是路遥、贾平凹和陈忠实的前辈和老师。他们三人的作品中,都可以寻到柳青文学语言和世界观的影子。而三人中,路遥的继承,最直接、饱满和完整。

我去寻找柳青墓,柳青在皇甫村的老邻居的后人告诉我,1980年代初,路遥、陈忠实和贾平凹拜谒柳青墓,唯独路遥坐在柳青墓旁,望着终南山,一坐几个小时,一言不发。路遥遇到人生重大困境或者创作艰难时,也会到柳青墓来祭拜和寻求突破的契机。甚至,会大哭。

最终,路遥完成了飞跃,实现了自己的文学理想。可是,也耗尽了自己的生命,人刚到中年,便罹患肝癌,英年早逝。

人们都说,陕西乃至中国文坛损失了一位大家,令人扼腕。其实,路遥当年在柳青墓的一言不发,甚至大哭,就是早已下定决心,以向死之心,完成他的抱负。若说他实现了他的理想,也只是对了一半的道理。因为他只是实现了他的文学理想,而他的政治理想,学而优则仕,试图以庙堂之身改造世界的那个目的,终是一场空梦而已。

这是路遥无法超越的部分,更是他的悲剧命运的核心问题。但反过来说,也不妨是他理想主义的凤凰涅槃。路遥,痛并快乐着。白岩松说尽了天下人生的常态,也无意间透出路遥生而为人的价值和乐趣所在。

 


思绪在脑海里翻腾,毫无条理。

女儿拉着我的手,问“爸爸,这是哪里啊?”

我说,“这是路遥爷爷的纪念馆,对面山坡上是他家的老窑洞。”

女儿边走边观察着四周,似乎有点儿熟悉。

我告诉她,“你三岁的时候,爸爸和妈妈带你来过这里的。”

她想了想,“哦”了一声,似乎在想着上次的来。

我忍不住继续说:“路遥爷爷和家里的爷爷同岁,一样大。路遥爷爷写了很好的小说,叫做《平凡的世界》,还有《人生》,是爸爸上中学时候就很喜欢读的书。”

女儿问:“那路遥爷爷在这儿吗?”

我说:“路遥爷爷已经去世了。”

“为什么啊?”

“他得了重病,身体不好,然后就去世了。”

“那真的好可惜啊!”女儿抬头,对我说。

 


走到纪念馆门口,从里面走出一位中年妇女,问我是不是参观,我说是来祭拜。于是,大嫂拿出登记簿,让我做了登记。

到了纪念馆大厅的正门,门旁一座路遥雕像。女儿竟莫莫地走向前,三鞠躬祭拜,让我惊讶。于是,在女儿的带领下,我也三鞠躬,以示敬意。

走进纪念馆,一切都还是那么熟悉,跟上次来时一模一样。女儿充满了好奇,很认真地去看墙壁上路遥爷爷的各种照片。

看着女儿,我想起去世前的路遥。那时,他住在,很想吃陕北饭。于是,陪护他的一个青年作家,便隔三差五地到对面铜川办事处门口旁的陕北饭馆给他买各种陕北吃食。这位青年作家将这件事情写进了他陪护路遥最后日子的文章里,刚我好看到。而那个当年的陕北饭馆,恰恰就是我二舅和二妗子开的。这个我二舅开的陕北饭馆,也常常是我和王东给我妈养的猪拉泔水和我们自己改善伙食的理想去处。当年,我距离活着的路遥也就几百米远。那时,也是我开始读陈忠实、贾平凹和路遥的阶段。

忍不住,将这件小事告诉女儿。女儿说,“原来路遥爷爷也跟爸爸一样,爱吃陕北饭啊。我最爱吃洋芋叉叉和软糕,还有南瓜稀饭和饺子(扁食)!”

女儿的话,逗得我哈哈大笑。

 


女儿走到角落里的一组铜雕面前,停住了。问我中间那个人是谁?我说是路遥爷爷。女儿不相信,说跟刚才的照片上的路遥爷爷不像啊。我说,那是路遥爷爷年青时候的样子,他正在下乡采风,为他想写的小说,在准备资料。

女儿问,那右边拿着旱烟锅锅、头戴毛巾的老爷爷是谁?我说是陕北的老人,正在给路遥爷爷讲故事呢。又问,左边的一对青年那女是干什么的?我想了想说,也许是路遥爷爷的学生吧,跟着路遥爷爷一起学习呢。

女儿认真地看了看,“哦”一声,便跑过去,摸了摸那对青年男女模样的铜像,对女青年手上的鞋垫发生了兴趣。然后,很兴奋地看了又看,还拉着我去认那双鞋垫上美丽的花纹。

 


慢慢地,女儿便走到了路遥抱着女儿的照片下面,然后认真地看着。我告诉她,路遥爷爷举起的那个女孩儿,是路遥爷爷的女儿,叫王路远。女儿问,那个女儿,现在在哪里?我说,也许在北京吧,她应该比爸爸小一岁吧。突然想起,路遥的女儿也姓王。我就告诉女儿,你如果喜欢,可以叫她姑姑或者阿姨。女儿笑了,问,那这个阿姨,有没有孩子呢?我想了想说,应该有了吧。

女儿继续绕着墙壁在看,就走到了存有路遥手稿的小玻璃橱窗前,点起脚尖儿,要认纸上的字。我们从来不主动教她认字,希望她认字越晚越好。但是,她早在几个月前,就对汉字产生了兴趣,常常用笔画出几个汉字来自我欣赏,很是满足的样子。

不远处,展览着路遥用过的物品,其中有一包香烟。墙角上也有一个路遥的蜡像,栩栩如生,神似不已,手指上也夹着一根儿香烟。女儿说,爸爸,你跟路遥爷爷一样,都爱抽烟。抽烟不好的,你们要少抽或者不抽嘛。我不好意思了,连说好,爸爸尽量少抽,争取以后不抽!

 


走到最后一部分的展览区域,是路遥病中、去世和追悼会的场面,依稀有陈忠实念悼词的画面,表情凝重,虽未见眼泪,但能感到英雄相惜的惆怅与惋惜吧。而在墙根儿底下,不起眼的地方,竟然有一张十几岁的女孩子加在人群中面对路遥遗体痛哭失声的照片。女儿个子小,看个正着,便指给我看,问我那是谁。我猜测说,也许就是路遥爷爷的女儿,那个叫做“路远”的女孩子吧。

路遥太爱女儿,想尽一切办法,要对女儿好。他试图通过写作来挣稿费,为女儿提供好的物质条件。可是,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啊。穷文人、酸秀才,难道路遥看不透吗!也许,他的顽固的“学而优则仕”的想法,会跟为人父亲的责任有关吧。如是,那就太得不偿失了。想及此,不由更加痛叹。

这幅画面,给我太大震撼。竟然站了半天,没有挪步。

 


重新回到那座夹着香烟的蜡像旁,正要仔细看。这时,有参观的一个女的,老远就惊呼:“这是啥?跟真的一样,我看着好怕人啊!”我扭头看着他们说,“路遥又不是老虎,他又吃不了你,你害怕什么!”与其同行的人,惊讶地用眼睛看着我,都没有吭声。然后,一群人静静地移到别处去了。

女儿看到了这一切,也有点儿害怕。我说,不怕,路遥爷爷会保佑我们的!于是,我将手机交给女儿,让她给我和路遥蜡像合照一张。女儿拿着相机不敢近前,她大伯(王东)便走过来,接过手机,摁下了快门。虽然女儿不敢再走近,但她还是看着蜡像,没有走开。

是啊!路遥的一生,留给大家太多的精神财富,但反过来也让很多人“敬而远之”、“望而却步”。精神上的富足,却导致生活上的自虐,虽然可敬,但不可取!

 


走到大大的留言薄旁,女儿发生了兴趣。执意要拿笔在上面画画,说是画给路遥爷爷,并跟我约定,让我在她画的画纸上写字。于是,女儿一边在留言薄上画画,我一边在手机上写了一首名曰《过路遥家》的祭拜诗:


敬者是路遥

我父同龄人

何事过清涧

唯有文学情

 

一路崎岖行

沟边愿车停

再进纪念馆

对畔乃故庭

 

文坛三杰说

陈贾王卫国

最痛陕北汉

才高惜命薄

 

娓娓道往昔

携女拜先辈

若是前路难

回看便知子

 

老王二零一七年十一月一日

又过路遥纪念馆及其故园携女伴兄祭拜

 


出得纪念馆,来到门口。准备开车,继续北上。女儿说,爸爸,你能不能带我去路遥爷爷的家去玩呢?我突然想起,来了几次,还没有到路遥家的老窑洞去看看。

于是,便准备过老国道,到对面的坡上去看看路遥的家。正巧,纪念馆门口让我登记的大嫂从山坡上下来。我便问;“您好,大嫂!我是路遥的粉丝,想去路遥家的窑洞看看,是在上面吗?!”大嫂想了想,说:“一般,不对外开放参观的。你既然是路遥的粉丝,既然来了,那我去给你找钥匙看看。”

几分钟后,大嫂回来了。手里拿着一串钥匙,领我们上坡,女儿尾随其后。“路遥故居”几个字挂在正面的土院墙上,旁边就是旧旧的土院门。大嫂轻轻地打开铜锁,推开旧木门。刹那间,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将我们带回那个年代。一座土院墙,两颗老枣树,四孔老窑洞,便是路遥的家了。

从左往右,依次是路遥弟弟王笑天的婚房、展览室、路遥父母的窑洞和另外一间展览室。大嫂一一打开窑洞的门,让我们进去看。窑洞内的布局和陈设,跟我小时候在子长舅舅家窑洞里的一模一样,亲切无比。

火炕上的小桌子,灶台和上面的饸饹床子,墙角的水缸和木箱子,让我产生错觉,以为是外公外婆的家什和生活用具。窑洞里虽然久已无人居住,但其间弥漫的那种味道,淡淡的,悠悠的,分明就是柴米油盐和灶火间的人间气息。

 


路遥先他的的父母和养母故去,留给老人的是痛思和凄凉。路遥的文学事业的成功,也有他的弟弟妹妹背后默默的艰难付出,包括他的妻女。尽管林达女士与他离婚,但两人的半世情缘,岂是一纸离婚状所能斩断的。况且,路遥深深疼爱的女儿,更是路遥深情永远的见证和延续!

路遥是不是合格的儿子,是不是合格的兄长,是不是合格的丈夫和父亲,……是不是合格的中国作家,答案不言而喻。我们祭奠和纪念路遥,不仅仅是要继承他生命不息的精神,但同时也要吸取他人生的教训。人生的责任,首先是对家人亲人的,其次才是社会的。只着重于某个部分,都会带来无尽的悲痛和遗憾。

在这一点上,路遥做得还不如他的老师柳青。柳青是时代所迫,路遥是飞蛾扑火。陈忠实做人比路遥简单质朴,贾平凹比路遥生活潇洒超脱。路遥将陕北人的优点和缺点都发挥到了极致。赞也是路遥,悲也是路遥。

 


走出窑洞,退出院门,大嫂将门慢慢地又锁上了。越过院墙,枣树上的红枣点点。透过枝丫,山也沉稳,山顶上的天空,湛蓝无比,悄无声息。

路遥的家啊,重新空无一人,再次归于寂静。

 


老王二零一七年秋路过路遥家祭拜后

於十一月二日补记於佳县佳州大酒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柏雨果 回望西影(八)我忆路遥
八千里自驾访路遥故居
路遥胞弟:苦难是他永恒的伴侣
悲情路遥,那回不去的情爱刻骨铭心
【榆林行】走进黄土高坡,参观路遥故居
路遥的悲壮一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