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歌札记(25):诗歌的“道法术”

  

  

    



——兼答一位朋友的疑惑



你问韩东那首《格里高里单旋律圣歌》的内涵,在此之前,我想先谈一下别的东西。


文学本身是一个具有多元评价标准的东西,不仅是文学,任何主观的东西都是这样,他不像物质性的东西,有一个量化的标准,达到了这个阙值就可以如何,文学没有这个阙值,或者说这个衡量的阙值很大,很模糊。


比如有的人觉得口语诗是畸形,认为诗歌应该回到唐诗宋词的年代,依照格律平仄,可是事实证明并不是所有的唐诗宋词都是好的,唐诗三万首,大众认可的也就三百多首,即便在这三百多里面也不一定每首都能让人叫好,而翻全唐诗你会发现,没有收入三百首里的,也有很多是很不错的。


再往上走,古诗十九首没有任何格律,只有自发性的质朴的韵律,有些仅仅有历史学价值,有些则确实在文学价值上超过了大部分唐诗,例如“行行重行行”、“迢迢牵牛星”、“庭中有奇树”之类。


再看,唐宋乃至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人都顺着“客从远方来,遗我尺素书(或者“双鲤鱼”)”写,可是你看这两句的发轫,也就一般般。


所以文学是一个很难有所评价的东西。可是既然要评价,要分出好坏,就一定要有一个大致的标准或者说方向。衡量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准是时间,而看漫长时间里遗留下来的这些诗歌你会发现一个大趋势:


几乎全世界都在朝中国古典诗歌的方向靠拢。


最初西方诗歌,比如荷马,又比如北欧的大小《埃达》,又如无数的宗教献诗,他们最重要的特征是史诗的叙事性、简单而有限的抒情性。他们的文本空间有限,言说内容和文本一一对应,也即他们的诗歌文本是什么,他们的诗歌意旨就是什么。


思想很简单,就是要把我的情绪,我要说的东西,一五一十讲给你听。因为那时候他们的思想意识很简单,所以就去琢磨怎么说的漂亮。所以那时候基本上可以说是诗歌的歌时代,内容上没有什么地方可以精进,就只有从文本写作上找出路了,而伴随着文艺复兴,人文关怀觉醒,叙事性的比重逐渐降低,抒情性的比重开始上升,这其中出现的如意大利的彼得拉克、法国七星社的龙沙和杜贝莱、英国的莎士比亚、弥尔顿等等等等。


巧的是,那时候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基本上都把注意力放在格律上,形式上有三行诗、七行诗、九行诗、十四行诗的限制;每行长度上有音步数的限制(一般五音步,偶尔会有八、九音步);音调上有抑扬格、尾韵、行内韵、男韵、女韵的限制。而同时东方的格律也基本上在那个时代成形,然而我们比西方人牛逼的一点是,我们在雕琢格律的同时,还琢磨出来了意境这么一回事。这可能和东西方的哲学思路有关,我们有老庄,讲究清静无为,绘画也有大量留白、写意,书法也有狂草,讲究线条感,相对来说知识论主宰的时代,西方的古典哲学思维更死板一点,抱着辨明性,从一个点出发就一定要到达另一个点,一切都要搞清楚原理和联系。


有了意境就有了文本空间,有了所指和能指,有了诗性精神。诗性精神,很大程度上就是你的诗歌心境,你所能吞吐的宇宙维度。诗歌才因此真正开始有别于其他文体。


这个道理西方到很晚才明白,并且还是因为绘画艺术的发展才慢慢接受到了辐射影响。



《道德经》里有一个“道法术”的概念,其中术是指行式、方式,在道的法理中进行的一种行为方式;法是指在自然规则的运行中寻找和总结出来的一种方法;道则是万事万物的规律,以及包容这些规律的宇宙本身。“道法术”拿来和诗歌的发展比对也是能找到影子的。在一一对应的时代,诗歌的衡量标准还停留在修辞的精美、词汇量的庞大、格律的严整、音律的和谐,这是“术”的时代。


而当一一对应的时代慢慢结束,西方并没有一下子跳到东方的意境说里来,而是开始琢磨各种超越修辞的技巧,比如隐喻、暗喻,比如各种晦涩的暗示和互文。这个时代不长,基本上从浪漫主义开始,到印象派、象征主义达到高潮,一两百年吧,这是一个法的时代,也是最接近目前诗歌爱好者创作目标的时代,同时这也是诗歌文本慢慢超越普通读者审美的时代。这个时代飞快地把普通读者从诗歌艺术的马车上甩出去了,同时也带来了一批专业读者。马拉美、兰波、瓦雷里、里尔克、叶芝、艾略特们用酒神精神赋予了诗歌复杂的象征体系和言说语言,将浪漫主义古典诗歌抛在了工业革命狂飙突进的烟尘背后,他们开始逐渐打破格律的束缚,拥有各自系统的诗学观点和文本实践,并为诗歌的技术化、复杂化而进行了天才般的探索。这是诗歌的“法时代”。


当然,我们东方的高端作者们一直都是凌驾于术法之上的,我们从很久以前就长期盘踞在诗歌的“道时代”,这就是意境了。


大概从庞德开始,到20世纪前半叶,西方对中国古典诗歌产生了一种神秘的狂热的崇拜,他们突然发现诗歌原来可以这样写,原来可以不用那么费劲心机地把世界咀嚼碎了帮读者消化好了,然后再做成读者可能喜欢可能不喜欢,可能可以进入可能永生无法进入的形式,原来可以直接把完好的世界端给读者。


诗歌就慢慢出现了另一种尝试,不去刻意解释、讲述、教化什么,而是直接将诗性化、哲学化的世界交给读者,而可悲的是同时期我们放弃了自己的老底子,从西方的术阶段重新学起了。


所以我前面说了这么多,现在才来回答你的问题——韩东那首《格里高里单旋律圣歌》的内涵。如果一首诗可以用一句话解释清楚,这就是术,如果可以用一篇文章赏析清楚,这就是法,如果无法用语言穷尽,它不断地产生思想,启发思想,这就是道。韩东这首,虽然不到道的程度,但也不是一篇文章能说尽的,他给出的是一个人为构建的、开放性的语言环境,是启发读者思考的。他给你的是一个小世界,虽然不完整,但你从里面可以源源不断地萌生出感触。


所以我说了这么多,好像什么都没有解答的样子,但我希望你大概明白我想说什么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浅谈英文诗歌欣赏
布罗茨基论曼德尔施塔姆:文明的孩子
新诗的公案
律诗写作九忌
英语诗歌
当代诗学论坛 丨 喻大翔的论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