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绥德汉画像:灵魂借助生殖来更新生命的图像

你准备先看哪篇陕北民歌里的故事路遥与陕北文化陕北古事钩沉陕北禁忌民俗文化陕北话里的文化遗产留住祖先的声音陕北民歌300首 | 订阅“陕北记”立刻马上看!



作者丨李贵龙

汉代人对生命和死亡的认识有其特殊的观念和思维方式。由于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留恋,对生存的向往和死亡的恐惧,产生了对生命延续和永衡的向往与追求。从汉武帝到一般百姓“长生不老”的神仙思想充斥整个大脑。他们事死如事生,把死亡看作是再生的一种过程;生命延续的一个转折点;墓葬则是生命延续、再生的法定转换场所。在绥德东汉画像石的图像中能对这种延续与再生找到很好的解读。画像石中大量的性与性行为、神话故事、神兽瑞草、升仙飞天的图象,集中地反映了汉代丧葬文化的生命意识,也是画像石最重要的主题——死亡与生命——生命的延续与永恒。


因此我们看到的所有画面图像没有死亡的恐惧,离别的悲哀,反倒是驾鹰走犬,踏歌起舞,欢聚饮宴,喝酒行令的美好生活场面,看到的是死者生活在比人世间更欢乐的生活氛围中。人们认为死是生的开始,是更高级、更令人向往的一种生的状态。


如何达到生命的延续与永恒?我们通览画像石,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达到生命延续与永恒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生前通过服食仙药,肉体不死,直接成仙升天;另一种是肉体死亡入墓,灵魂借助生殖更新生命。正如闻一多所说的那样:“由肉体尽毁,灵魂才得永生的观念,又演变为灵肉并生,最后放弃灵魂观念,演变为纯粹的肉体不死以升天成仙。”

在每座汉画像墓中都有大量表现肉体死亡入墓,灵魂借助生殖来更新生命的图像,图形逼真,构图精美完整。有三种不同的表现手法来图解借助生殖更新生命:直观表现手法表现生殖力与性行为;象征手法表现生殖力与性行为;神化手法表现生殖力与性行为。


黄家塔出土的辽东太守墓西耳室竖石下边刻一裸身男子仰卧在地、手握生殖器,表现猛男的旺盛生殖力。白家山出土的前室西壁横额上表现男女野合的图像更具浪漫色彩:广阔的大草原上,牛羊成群,牧歌阵阵,在鲜花盛开的草地上,一对男女以坐姿进行生命的更新工作,工作环境优美,工作极度认真。新生命源于男女交合,死者从男女交合中获得生命更新。这种图象刻绘在庄严肃穆的墓室,在今人的眼里简直不可思议,但在汉代人眼里,生殖崇拜是最神圣的。人们不光企盼自己个体生命的延续与永恒,更企盼家族这个集体生命的延续与永恒,企盼子孙延绵,人丁兴旺。这种直观表现手法比象征、神化手法表露的大胆、赤裸,直白了生殖崇拜的全部内函:生殖能力、性行为到生命的更新——一个新生命的诞生。


用象征手法表现生殖崇拜的图像在绥德汉画像石中表现的极其生动,种类很多,具体有:羊、鸡、鹿、狐等动物的交配图象作为生殖崇拜的象征形式之一。白家山、黄家塔等汉墓出土的画像石上刻绘着羊、鹿等动物交配的图像,造形逼真传神,且刻绘于显著位置,希望的是六畜兴旺。但深刻的寓意与表现男女野合是一样的,是显示性能力,是性崇拜的一种表白方式。


鱼的图像在画像石中出现的频率很高。鱼是多卵子动物、繁殖能力强,强盛的繁殖能力意味着强大的生命活力。汉代人对多籽动植物的崇拜,是作为生殖崇拜的另类载体,多籽(子)是值得自豪与崇敬的。它与有些地方画像石上刻的嘉瓜(南瓜)的象征意义相同,是赞扬它多籽(子)有强盛更新生命的能力。

鱼和鸟结合形成生殖崇拜的图形。延家岔、刘家湾等地出土的画石像上刻有“鹳衔鱼” “鹤衔鱼”图像,是男女结合的象征,鸟象征男阴,鱼象征女阴。这种寓意式的性交图象,使进入封建社会的汉代人易于接受,况且此图像造型生动,构图完美,使生殖崇拜与审美情趣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黄家塔汉墓出土的一块竖石上有二蛇盘绕的图像,指示阴阳两性相交,象征男女结合,创造新的生命。蛇在生长过程中要蜕几次皮,汉代人认为蜕一次皮就是更新一次生命。因此,把此类图像也作为生殖崇拜的图解之一。


还有大量的图像对羊、熊、虎、龙、马等雄性动物生殖器的刻画,尽力进行夸张式的渲染。通过对雄性生殖器的张扬,是为生命的延续、更新、永衡唱赞歌,是生殖崇拜的一种最直露的表现。

综合上述,对动物生殖器和寓意生殖动物的刻意表现,对动物相交的传神刻画,都是作为生殖崇拜的形式体现的,按照相似的思维原则,图解人类的生命起源与获得再生的途经,以达到生命的延续与永衡。

神化手法表现生殖崇拜的图像主要是伏羲女娲图、玄武图。伏羲女娲图刻绘在墓门竖石等显著部位,有执规矩的,有徒手的。绥德至今流传女娲在无定河边和泥造人的故事,对传说中的人文始祖的崇拜,目的是生殖崇拜,是企盼自己个体生命的更新和子孙的繁殖象女娲用黄土和泥造人一样神速。


玄武图形为龟蛇合体,蛇属阳,龟属阴,蛇缠绕在龟身上,两头相对,两口相吻,姿态昂奋呈性交状,寓意男女相交创造新生命。玄武只是到了汉代以后才逐渐占四象之一,表示北方方位。在绥德汉画像中已经以表示方位为主要职能,但是寓意生殖崇拜的内涵绝不可忽视。刘家湾出土的竖石上的西王母跽坐神山悬圃图上就刻一玄武于西王母身后的云形华盖下,实是寓意生殖而不是指示方向的。如《参同契》中所说:“雄不独处,雌不孤居,玄武龟蛇,蟠虬相扶。”就是说玄武是代表生殖寓意的灵物。


汉代人要达到生命延续和永衡的另一种办法,即服食仙药,肉体不死,直接成仙升天。表现这种形式的图像在绥德汉画像石中几乎每石都有。此类图像主要以表现西王母为主。西王母是女神之长,昆仑山主神,掌握长生不老药的笼断商。昆仑山是人类灵魂的归宿之地,是天国极乐园。西王母的图象一般刻在墓门竖石上面,居神山天柱的悬圃上,羽人、玉兔、九尾孤、三足青鸟等侍候左右。关于西王母拥有长生不老药文献记载很多,如《汉武内传》说“西王母之仙上药,有六真红芝草”。吃了她的药可以长生不老的故事也不少,《抱朴子》上边说:“……食之,令人寿千岁不老,能乘云通天,见鬼神。”又载:“赤松子服之,常于西王母前随风上下,往来西东”。最为精彩的要数常娥奔月的故事,《淮南子·览冥篇》写道“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娥窍以奔月”就是证明。西王母居之昆仑山,《淮南子·地形篇》写道“是为丹水,饮之不死。”吃了喝了西王母的不死药、不死水可以长生不老,还可以起死回生。


西王母的长生不老药是由玉兔捣制的,形态可亲的玉兔持杵捣药不止,有一只捣制的,也有两只各持杵在一钵中捣制的。一般刻绘在西王母身边,也有单独刻于横眉竖石上。制药材料是“采取神药山之端”的灵芝。灵芝这一长生神药文献多有记载。《史记·秦始皇本记》中就有方士卢生入海求长生药的故事。张衡说:“留瀛洲而采芝兮,聊阻以乎长生。”就连曹孟德也写诗叙骑白鹿求灵芝之事。可见当时人们对灵芝索取的迫切性。昆仑世界图上遍刻灵芝,羽人手中也捧灵芝仙草,玉兔捣药有羽人捧芝在旁侍候。羽人捧芝呈给予姿态,看来采药、制药分工是很细的。

芝草的形状有三叶的,有羽状的,西王母头上的芝盖则是菇形的。看来,灵芝的形状不是单的一,正像《抱朴子·仙药篇》所记载“五芝者,有石芝,有木芝,有草芝,有肉芝,有菌芝,多有百许种也。”看来灵芝最起码为五类上百种之多。三叶形的仙草是灵芝的一种无疑。

朱雀衔丸、凤鸟衔丸图中的丸是长生不老药丸。它们是自己食用,还是供给他人食用?总之是在炫耀长生不老药的奇妙作用。


食了西王母的长生不老药效果如何?绥德汉画像石中就有成仙升天的图像。延家岔出土的一组画像石横额上表现的成仙升天图像非常壮观:由三鲸、三狮、三鹿、三龙拉云车组成的队伍,从一豪宅大院出发,飞入碧天云海,院内有二羽人奔跑挥手相送;云车上金王蚤 羽葆,力士击鼓鸣道,羽人乘天马、仙鹿、丹凤、朱鸟前呼后拥,各呼“升仙”飞向昆仑仙界。竖石上有仙人立于神山上,好像迎接成仙归来的墓主人。从这些画面上我们看到人们成仙升天的无比兴奋、无比快乐。怪不得人们有一句口头禅“好活不过活神仙”,吃了长生不老药,肉体不死直接成仙就是活神仙。也充分证明西王母长生不老药的威力。

西王母的药,使人吃了长生不老,或者起死回生,其外在体现是长生与不老,实质是延续生命。不经过性与生殖更新生命,这种吃药成仙升天的生命更新形式浪漫、愉悦,可到达比人间更高一个层次去生活,是汉代人最向往的。因此,每座墓必刻西王母,并把图象刻于墓门竖石的上端,是作为一种人们崇拜供俸的神坛刻于固定的位置。虽然有的刻西王母昆仑山庞大的极乐世界,有的只刻一个西王母,目的是一样的,是表示墓主人最向往的地方和最想实现的目标。


吃药成仙与生殖更新生命的形式不一样,本质与生殖更新生命一样,都是为了延续生命与生命永衡,只不过这种形式的生命延续与永恒属更高层次,更理想化罢了。

玉璧图像在画像石中也不少,有单独构图的,有与楹柱斗拱一起构图的。在汉代玉璧是富有、权力的显示与象征,更主要的内函是避邪,有复活生命的功力。它不是食用才可长生不老,而是佩带、触摸就可以达到食用西王母长生不老药的功效。


简介:陕北记(ID:jiadushu) 一个离开陕北的青年,酷爱陕北文化,写作、知识分享。「陕北记长期向您约稿:原创稿件一经选用,以资奖励!
题材:真实故事,历史,陕北文化,等等都OK~邮箱: qinke04@163.com



—— 完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墓仙居。
庞政: 试论陕北汉画像中的“仙人六博”式东王公及相关问题
绥德印象
陕北汉代画像石中的“胡人”形象
汉代陕北军事题材图像研究
汉晋“舍利”图像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