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岁”头上动土!—— 解析话剧改编创作(一)

孟冰在延川采风期间

     本人根据文学作品改编创作的话剧已经有四部了,还有一部歌剧。这五部作品是:话剧《我在天堂等你》(根据裘山山同名小说改编,编剧:孟冰、王焰珍)、话剧《钟声远去》(根据王海小说《天堂》改编)、话剧《白鹿原》(根据陈忠实同名获茅盾文学奖小说改编)、话剧《平凡的世界》(根据路遥同名获茅盾文学奖小说改编)和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根据李英儒同名小说改编)。

孟冰与陈忠实、濮存昕在一起

     几年前,我曾在随笔《文学和戏剧》中说过关于改编创作的事,那时我认为:这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改编的好,自然是原著好,改编的不好,自然是你的罪过。话剧《白鹿原》的改编不仅得到陈忠实老师的热情帮助和指导,而且在全国巡演之后,得到全国各地广大观众的认可。话剧《平凡的世界》目前正在全国各地巡演,也得到全国各地广大观众和媒体的热烈反响。

孟冰在延安大学路遥文学纪念馆

     我注意到,对这两部戏剧作品(包括演出)的评论几乎是同一视角、同一话题、同一模式,即思想性﹢艺术性 + 观赏性。我很想看到一些从文学到戏剧本体差异和艺术特性上来分析改编创作得失的文章,也很想和在这方面有研究的专家学者一起探讨这里面许多专业性的话题。在与媒体和观众交流的时候,我曾多次被问及:你是如何改编这两部小说的?这两部小说(《白鹿原》55万字,《平凡的世界》107万字)这么多字,你是如何用3万字来浓缩小说内容的?你对小说人物和情节做了哪些提炼和取舍?在被采访的对答中我很难讲清楚这些问题,但又想到,这也许是观众和读者比较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于是,我把我的想法写出来,对这两部作品的原著是一个交待,对广大观众的关注也是一个尊重的回应。

采风期间参观路遥故居

     话剧改编文学作品不是简单的“直译”,不是“拷贝”,也不是“复制”,而是一次再创作。如何理解“再创作”?小说里的人物和情节、结构不是都有了吗?你照着写就是了。再说,改编创作的原则就是忠于原著,如果你要“再创作”还能忠于原著吗?如果都是你的“再创作”,我们还能看到这部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吗?

采风期间在延川朗读剧本

     (一)如何取舍?

     对一般读者和观众来说,把一部几十万字或上百万字的长篇小说改编为演出120分钟的话剧(字数三万字左右),确有些难度。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如何取舍。我个人认为,首先要确定的是取舍原则,也是改编初衷。只要这个原则确立了,取舍便有了方向,取舍的过程也会清晰明确,否则自然会陷入不知如何选择的困境。在研究有关路遥的资料时,专家和学者引用最多的是那篇他写的《早上从中午开始》,我在通读这篇文章时,始终在寻找一种感觉,一种心境,一种态度,或者说是一种生命态度。我从更多的那些传记和回忆文集中苦苦地寻找,期待着某一天,路遥先生会从那些文字中走出来。几天,几周,几个月就这样过去了,如果在这种状态下开始创作,路遥笔下的人物自然也会有鲜明的个性,也会有自身的生命形态,但大部分将沉浸在一些类型化的性格表达之中,比如急燥、温吞、热情、冷淡……问题是仅靠这些我一直都未能感受到他的体温,他的呼吸。在我的感知里,他仍是那座铜像(延安大学路遥文学纪念馆)和那座汉白玉雕塑(延安大学文汇山路遥墓地)。直到有一天,我从小说《后记》中发现了一句话之后,突然觉得头顶上犹如打开天窗一样透亮!路遥先生不再是那些照片和雕塑,而活化为有生命的形态,他终于向我走来……

采风期间向路遥墓敬献花圈并与路遥“交谈”

     路遥在小说后记中写道——
 “期望将自我的心灵与人世间无数的心灵沟通。”

     期望——心灵——沟通,这不正是路遥本人及他笔下人物所具有的基本精神特质吗?如果将这种“期望”扩展为心理动作,并让它贯穿在生命过程之中,不就可以感受到一个人的生命态度了吗?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期望,你或他才有可能积极地面对人生,才有可能直面地迎接生活中的和煦春风或者电闪雷鸣。这句话成为这部戏剧所有人物行动的内心依据,成为构成戏剧所有人物关系的链条,也成为众多人物、多重关系及多主题、多意象之间产生相互关联的、内在联系的纽带。从目前的人物设置和戏剧矛盾上看,孙少平、孙少安与家人,及他们兄弟之间都渴望着这种沟通,孙少安——田润叶——贺秀莲,孙少平——郝红梅——田晓霞,郝红梅——孙少平——田润生,田润叶——孙少安——李向前,还有田福堂——田润叶,孙少平——王世才,王世才——惠英与儿子,王满银——孙兰花,田福堂——田润叶——田润生等等……他们之间难道不是一直在有意无意中努力地建构着一种心灵的和情感的沟通吗?更为重要的是,改编后的戏剧仅仅是在讲述小说作家编织的故事吗?改编后的戏剧能否让观众随着人物命运的发展而感受到大的时代的变革带给他们的生活和心理上巨大的改变(起伏落差)。同时,在时代变革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社会属性随时都会发生新的变化,必然会出现每个人具体的生活形态和心理的强烈反应。正是这种变化和反应障碍着人物之间心灵的沟通。

与导演宫晓东、路遥弟弟合影

     这说明,时代变革对于每一个个体生命而言,困惑的不仅是物质性的改变,更能引起人们情感反应的还是人的内心世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们还能不能像以前一样继续保持亲情、爱情、友情、交情的交往方式。如果我们的改编能够紧紧抓住这一点,也许就能登上最简捷、便通、直观的将人物命运和大时代背景相结合的“直通车”。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农民,一支笔,一张小圆桌,几本草稿纸,写出一部旷世杰作
戏剧是一个民族当众思考的方式
同是陕西作家 写“黄书”的贾平凹陈忠实比起路遥差在哪
他去世了,震痛的何止是演艺圈
张雨绮李沁宋丹丹版田小娥谁最接近原著?
8年前,如果不被删这66分钟,它就是电影版的《百年孤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