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格林卡: d小调中提琴奏鸣曲

本辑曲目:

d小调中提琴奏鸣曲

巴斯梅特.蒙蒂安

d小调中提琴奏鸣曲

巴斯梅特.蒙蒂安

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格林卡  
D小調為中提琴與鋼琴所作的奏鳴曲

格林卡一生中为中提琴仅创作了一部奏鸣曲,即《d小调中提琴奏鸣曲》。该部作品共有两个乐章,其中第一乐章创作于 1825 年,第二乐章创作于1828年,首次公开演出在1832年。《d小调中提琴奏鸣曲》是中提琴音乐史上较为重要的作品,散发着浪漫主义音乐的魅力,深得众多中提琴演奏者喜爱。

Sonata For Viola And Piano: Allegro Moderato Soloists Of The Orchestra Of The Bolshoy Theatre - Glinka: Chamber Music
Mikhail Glinka: Sonata for Viola and Piano Yuri Bashmet - Glinka, Roslavets, Shostakovich: Viola Sonatas
第一乐章为奏鸣曲曲式结构,主要分为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从整体上看,基本上符合古典奏鸣曲式的规则,但是在某些方面却有着新意,《d小调中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音乐结构上,基本上沿袭了西欧奏鸣曲曲式,分别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部分组成。

其中呈示部又分为主部、连接部、副部、结束部。主部是一个并列单三部曲式结构,在d小调上呈示(见谱例1),素材a由钢琴奏出,之后中提琴在钢琴的伴奏下奏出素材a1,B乐段也同样采用这种表现形式,C乐段则单独由中提琴表现。

乐曲进入到了再现部。再现部基本上为呈示部的完全再现。但值得一提的是,从副部开始,调性由呈示部的d小调的关系大调——F大调,变成了d小调的同名大调——D大调,这是有异于传统的奏鸣曲曲式的。在传统的奏鸣曲式中,再现部的副部一般都要调性回归,即回到呈示部主部的调性,而该曲格林卡则采用了新颖的调性安排。

Mikhail Glinka: Sonata for Viola and Piano Yuri Bashmet - Glinka, Roslavets, Shostakovich: Viola Sonatas
Sonata For Viola And Piano: Larghetto Ma Non Troppo Soloists Of The Orchestra Of The Bolshoy Theatre - Glinka: Chamber Music

第二个乐章为三部曲式。如果说第一乐章再现部中副部调性安排是格林卡自由意识的体现,那么似乎在第二乐章的音乐结构中,这种信念将更加突出。目前据所查到的文献中,均将第二乐章描述为近乎三段体的结构,但是根据笔者的分析所得,似乎第二乐章的音乐结构则并不是三段体,而是一个更为自由、极其少见的复二部曲式的重复。

按一般的传统奏鸣曲的音乐结构安排,第二乐章一般为复三部曲式结构,音乐缓慢与前后的乐章形成鲜明对比,《d小调中提琴奏鸣曲》第二乐章的音乐结构在西方音乐作品中较为少见,这似乎更体现了格林卡在彰显自由意识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

格林卡的《d小调中提琴奏鸣曲》是一部经典的作品,在中提琴音乐史上占据着一定的地位,更是众多中提琴演奏者喜爱的作品之一。格林卡一生对中提琴情有独钟,他曾多次提到中提琴的重要性,在他的主要作品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与幻想曲《卡玛林斯卡亚》中都将中提琴的乐器性能加以创造发挥,分别为两部作品各自在塑造音乐形象、表现音乐情绪方面做出积极工作,格林卡为中提琴这件乐器及其音乐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作者:王俊伟,广西艺术学院管弦系中提琴副教授;高雪婷,女,西安歌剧院管弦乐队演奏员。原载于《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03(本号有删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奏鸣曲/式 sonata(二)
舒伯特《A大调第13首钢琴奏鸣曲》(D.664)
弦乐四重奏-弦乐五重奏
[音乐与舞蹈精粹]第565期:古典室内乐之经典 - 莫扎特弦乐五重奏姐妹篇
勃拉姆斯:f小调中提琴奏鸣曲op.120,第一乐章 —演奏:梅第扬
著名钢琴奏鸣曲(十) 斯克里亚宾第二钢琴奏鸣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