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阳明知行三阶段与国维人生三境界
冰松逸翁

戊戌岁立秋前日,读梁启超点校王阳明《传习录集评》,至“徐爱录”中对“止至善”之教的解答,思绪良久,忽觉阳明先生关于知行的三阶段的论述,似乎与王国维先生关于人生三境界的论述可堪一比,似跨越时空的天作之合。
一  “困知勉行”与“立”
阳明先生回答徐爱:“夭寿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并进一步解释:至于夭寿不二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之故,便把为善的心变动了,只去修身以俟命,见得穷通夭寿,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事天虽与天为二,已自见得个天在前面。俟命,便是未曾见面,在此等候相似。此便是初学立心之始,有个困勉的意在。任公点校:至于“夭折与长寿没有分别”这种本心,是教导学者一心向善,不能因为生活和寿命的变化,就动摇行善的心,而只顾着去修身以待天命,至于生活和寿命好坏长短,有天命在,我们也不必为此动摇心志。侍奉天,虽然与天未能合二为一,已经认知到天理的存在。等待天命,就与从未见面却在此等候类似。这就是初学建立本心时,有刻苦勤奋的意思在。
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从北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中引出做学问的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一境界,乃对人生的迷茫,孤独而不知前路几何。第一境界以西风刮得绿树落叶凋谢,表示当前形势相当恶劣,但在乱世之中,也只有他能真正爬上高楼,居高临下高瞻远瞩,清晰地看到远方,看到天涯海角尽头,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说明他能排除干扰,不为暂时的烟雾所迷惑。他能看到形势发展的主要方向,能抓住斗争的主要矛盾。这是能取得成功的基础。第一境界是立志、是下决心。
窃悟思之,初学立心之始,确有“困”于“昨夜西风凋碧树”,但志立于困中磨砺与反躬求思,初心既立而更加刻苦勤勉,“独上高楼”而豁然开朗,眼前一片新世界,初心亦更加坚定。又“望尽天涯路”,也知前路曲折,迢迢远矣,既已走出第一步,踏入第一镜,自不必回头,理想就在路的那头招手,经风历雨,必见彩虹。继续前行吧。
二  “学知利行”与“守”
阳明先生说: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存心者,心有未尽也。事天,如子之事父,臣之事君。须是恭敬奉承,然后能无失。尚与天为二。此便是圣贤之别。梁先生解释: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能够达到的事。怀着天生的善心,也就是说善心并没有得到彻底发挥。侍奉天,就像儿子侍奉父亲,臣子侍奉君主,必须恭敬奉承,然后才能没有过错。仍旧与天为分别的两个个体,这就是圣人和贤人的区别。
国维先生用北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第二境界。投影至人生,第二境界乃有了目标,在追逐的道路上,求之不得之后形容消瘦而却继续追逐无怨无悔。第二境界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描述了如何为此下决心而努力奋斗。人瘦了、憔悴了,但仍"终不悔"。就是说尽管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还要坚持奋斗,继续前进,为了事业一切在所不惜。在这个世界上干什么都没有平坦大道,要敢于创新,也要善于等待。这是执着地追求,忘我地奋斗。
窃进思之,以为心存一个“敬”字,一心向善,必会养得恭敬而竭尽全力,即使“为伊”守”得人憔悴”,依然锲而不舍,不忘初心,执着坚守,仍然“衣带渐宽终不悔”,守望“柳暗花明又一村”,确是学知利行功夫,也是到达理想彼岸的必经航程。此番已然由学者提升至贤人境界。
三    “生知安行”与“得”
阳明先生说: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尽心即是尽性。“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知天地化育”。知天,是自己分上事,已与天为一。启超先生阐释: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能够达到的事。人的本性是本心的主体,天理是本性的源头,因此扩充天生的善心就是彻底发挥本性。“只有天下至为诚心的人,才能彻底发挥他的本性,才能认知天地的造化育成”。知天,是自己分内的事,已经与天合二为一。
国维先生以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为第三境界。此一境界表明立志追逐的,在足够的积累后,量变成为质变,不经意间已追逐到了。第三境界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经过多次的磨练之后,逐渐成熟起来,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他也能明察秋毫,别人不理解的事物他也会突然豁然领悟贯通。这时他在事业上就会有创造性的独特的贡献。这是功到事成。这是用血汗浇灌出来的鲜花,是用毕生精力铸造的大厦。
窃深思之,豁然悟得,“众里寻他千百度”要寻的,是天生的善心,以至诚的心不断砥砺积累,彻底发挥本性,再上极顶,“蓦然回首”,那明晃晃亮堂堂的,不正是那与天为一的本心么?所到达的,不正是毕生追求人人可为的圣人境界么?


2018年8月9日完稿于轮台前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识自本心 见自本性
安心立命
孟子追求人生最高状态,通过实践达到心、性、天统一的圣人境界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八字是用来知本性的
云禅·慧明,何为返观内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