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农妇指着博物馆一藏品说:老伙计,又见面了!馆长闻知忙恭请

(说历史的女人——第1712期)

上世纪60年代。这天在山东菏泽博物馆,一位头发花白的农妇指着一件藏品说:“老伙计,没想到20多年后终于又见面了!”博物馆长闻知她的名字后大惊,忙恭请到办公室!那么这位农妇究竟是谁?她怎么会有闲暇到博物馆去?她的“老伙计”又有什么来头?

(一)不识字的村妇

说起朱文起这个名字,许多人恐怕都没有听说过。也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妇女,怎么会进入人们的视野?不过,她的侄子,可是鼎鼎有名。他叫游文斋,山东省定陶县(今菏泽市定陶区)人,他不仅是位资深革命者,而且还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

游文斋(备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以下不再备注))

朱文起是游文斋的四婶,1905年出生,自幼家贫,没读过书。她嫁给丈夫游兰馨后,尽管继续受穷,但夫妻恩爱,婚后育有三个子女,还能踏实过日子。可到她35岁时,家乡定陶发生了大饥荒,丈夫游兰馨在饥饿中没能熬过去,不幸得了场病后,撂下三个未成年的孩子撒手归西。这样朱文起只有独自带着几个孩子过活,因生活困窘,她经常出去讨饭。

在讨饭过程中,朱文起练就了两种本领,一是能走,一天走他几十里地,甚至夜里再接着走几十里都毫不疲累。这当然有赖于她的一双大脚片。因为家穷,她从小就要劳动,所以就一直没有缠脚。二是能说,她什么人都能对付,从不认生,张口就来。她也是靠着这些本领,经常能讨要到一些食物,总算把孩子一个个养大了。这两种本领也使朱文起,这个不识字的农妇当仁不让地走进了中国革命史。

(二)雪夜受命

1941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大雪纷飞。定陶县城北10里地的游集村在大雪中正宁静地睡着,村子最西头一家的大门却被人敲响了。

随着“吱呀”的开门声,朱文起引进来一个“雪人”。

雪人回头警惕地望了望,便连忙又插上了门。他就是朱文起的侄子游文斋。他打了打身上厚厚的雪,便进屋同婶子聊开了。

“四婶,今天来给您商量个事……”

“客气啥,有啥事跟你婶说!”朱文起十分直爽。

当时25岁的游文斋已入党数年,在鲁西南地区从事革命工作。进入1941年之后,日军的扫荡开始加强,革命工作陷入困境,地委的情报人员不断被敌人抓捕,不久前,定陶县特支的一名交通员刚被鬼子抓去活埋了。组织的地下工作几近陷入瘫痪。万不得已,游文斋想到了四婶朱文起,想让她帮忙给组织传递情报。

游文斋对四婶朱文起很了解,她人热情,而且能跑路,能说,尤其是,在自己的影响下,朱文起还有一定革命觉悟。他对朱文起说:“四婶,我想请你帮个忙,咱们定陶特支(委员会)的情报工作遭到了鬼子的严重破坏,交通员所剩无几了,我想让你当我们的交通员,你看怎样?”

“交通员?我……”朱文起一时没有明白过来。

“就是送情报的,嘿嘿。”游文斋说,“就像送信一样,把信送到地方就行了。”

“这倒是没啥,可是我大字不识一箩筐,你看,能中吗?”

游文斋说:“没事,这不重要。能走路,能说就行。不过,这份工作也不轻松,还是有危险性的。”

朱文起爽快地说:“你说中就中!有危险怕啥?你们年轻人都不怕,我怕啥!只要是为打鬼子,我乐意。你说咋办吧,我听你的!”

游文斋感动。不久,他便报告了鲁西南地委,党组织很快批准朱文起加入了地下情报组织。自此,朱文起成了一名交通员。

(三)首次“接单”

说干就干。数日后,朱文起便接下了第一个任务。这天她起床很早,孩子们还认为母亲今天还要去讨饭呢,便也要跟着去。朱文起制止了他们,说,“今天给你们放假,在家好好呆着,不要乱跑,我一个人去。”她拿出一个小针线包放进讨饭的篮子里就出发了。

刚下过雪,天很冷。早起的朱文起冻得直打哆嗦。当然,第一次接单,她也是激动得不行。她很机智,恐怕半路上碰上敌人搜身,就把写有情报的纸条放在了针线包里,让情报和针线放在一起;有了针的保护,似乎也给自己壮了胆。

毕竟是第一次执行任务,朱文起有点慌,她挎着讨饭的篮子匆匆地走着,直到远远地看见了日伪军的炮楼时,才缓下了脚步。定定神。冷静,一定要冷静。她想到了侄子的交代,一定要表现得自然放松,不能紧张。侄子说,有不少交通员就是因为遇到敌人时太紧张,从而暴露了身份,甚至丢掉性命的。

朱文起在雪地里跺了跺脚,搓了搓手,身上暖和了一些,又做了几个深呼吸,放松一些,慢慢地向前走去。

但看到一个歪戴帽子的伪兵时,朱文起未免还是有点发抖。那伪兵轻蔑地斜了她一眼。朱文起没有示弱,也回瞪了他一眼。

朱文起那时尽管还不到四十岁,但由于经常在外漂泊,显得很沧桑,加上一副叫花子打扮,使她显得有点苍老,像个五六十岁的小老太。这使那个伪兵更加对她看不起。心想这个臭要饭的老婆子,还脾气怪大的!于是在朱文起的篮子里随便扒拉几下,说:“这个针线包里装的是什么?”

朱文起顺手拿起针线包,迅速从里面抽出几根明晃晃的针说:“这是俺纳鞋底的老大针!”她说着的时候,还故意把针朝那日伪军晃过去,对方下意识地后退几步,于是不耐烦地说:“快滚,这个臭娘们儿!”

朱文起赶紧离开了安检的卡口。最终她按照侄子交代的路线,七拐八拐找到了地委驻地,通过游文斋给他的暗号,将定陶特支的情报送到对方手里。

没有那么危险嘛,嘿嘿。在回游集村的路上,朱文起一阵得意,不由得嘴里哼起了沂蒙小调。自此,她便经常在定陶特支和地委之间传递情报,次次都成功完成任务。

由于朱文起的出色表现,1941年底,定陶特支批准她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春,定陶特支改为县委,她又担负起了县委和县大队等部门的联系工作。不久县委更是决定建立起一个以朱文起为骨干的完整的情报体系。

从一个经常讨饭的农妇到一个情报骨干人员,朱文起的人生完成了一个华丽蜕变。

(四)屡经险情

但情报工作是充满风险的,在朱文起之后的工作中,还是经历了几次险情的。

1942年9月,定陶县委交给朱文起一个重要任务,去定陶县城送一批革命传单。这个任务很艰巨,因为那时的县城被日寇把守得很严密,进出县城必须出示“良民证”,稍有闪失,就会暴露。

朱文起谨慎从事,照例拿着她的破篮子,把组织交给他的传单放在篮子的底层,上面放上一些鸡蛋和青菜,当做到城里赶集的样子。

当她走到县城附近时,正好从城里走出一队鬼子兵。看到这帮贼寇,朱文起也是恨得牙痒痒,恨不得上去跟他们拼了。但她知道自己肩负重担,只得装作恭恭敬敬的样子,朝那帮家伙们弯腰鞠躬。

等日军开走了,朱文起才重新整理心情,拿出“良民证”走到城门前。面对把守城门的鬼子,她再次弯身鞠躬,准备排队接受检查。

当时的良民证

此时朱文起心里在寻思着如何蒙混过关。这次非比寻常,平常的情报基本都是一张纸,甚至只是一个小纸条,比较好隐藏,而这次是一大叠传单,目标太大,很容易暴露的。怎么办?她面前只剩下两个老乡在接受检查了!马上要轮到自己了!

此时朱文起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她突然朝一个伪军冲了过去,边走边大声惊喜地吆喝:

“哎呦,大兄弟!还记得我不?我是你姥姥家本家堂嫂子啊,大前年走亲戚时,咱俩还见过面。现在发达了呀,恭喜恭喜!”

那伪兵尽管一脸mengbi,但好话谁不想听,他还不至于当众令朱文起难看,正疑惑之间,朱文起立马第二招跟进。她连忙将身子侧过,将菜篮子递了过去,讨好地说:“大兄弟,我这次进城有点急事,先给我检查吧。我也没带啥,都是青菜、鸡蛋。”说着还拿出一个鸡蛋道:“这大清早的就值班,饿了吧,先吃个垫垫肚子?”

“哦,不不,不用了!”那伪兵说着便稀里糊涂接过篮子,随便扒拉了两下意思意思便还给朱文起,说,“过去吧!”

于是朱文起便大摇大摆地进了城,边走边说:“大兄弟照顾了,赶明儿嫂子给你带些好吃的来,呵呵!”

好悬。朱文起靠着自己的临场发挥,巧舌如簧,再次蒙混过关。可她还是不觉出了一头汗。她擦了擦汗,在城里转了一圈,找到接头人,赶忙把传单交给了对方。

当天晚上,潜伏在县城的地下党员把这些传单很快贴满城里的角角落落,大大地扰乱了敌人的军心。

还有一次也非常惊险。1943年,组织又交给他一份重要情报,让送到鲁西南地委。朱文起这次仍穿一身乞丐的破衣服,还带着一个菜篮子和一个破碗。不过这次他没有把情报装在针线包里,没有放进菜篮子,而是缝进衣服的内衬里。根据经验,要不断更换隐藏情报的地方。

那时鲁西南的抗日形势越来越严峻了,路上日伪军的关卡多了起来,检查的比往常严格了不少。在定陶县与菏泽的交界处,朱文起被4名日伪军拦了下来。敌人在他的篮子里以及她的身上搜来搜去,没有搜出什么东西,但还是没有放她走,因为朱文起一个月来,在这条路上走了数次,已经引起了他们的怀疑。

一个家伙说:“你这一段为何接二连三从这儿经过,说,你到底是不是地下党?”

朱文起坚决否认。但另一个家伙继续威胁她:“快说,不老实交代立马把你送到皇军那里去!我们看在都是中国人的面子上给你好脸,到皇军那里可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看来这次不好混过去了。但朱文起毕竟是朱文起,她再次突发灵感。于是突然扑通一声坐在地上,大哭起来,边哭边嘴里嘟囔着:“你们有能耐上战场打鬼子去,欺负我一个要饭老婆子算什么本事?”

这一哭一闹不打紧,旁边立马围过来一些人看热闹。这几个伪兵替鬼子干事,本就不够光明正大,这下被朱文起一顿臭骂,也觉得脸上挂不住。于是对周围看热闹的人吆喝了一句:“看啥看?”然后朝朱文起骂骂咧咧地喝道:“赶快滚吧你!”

朱文起听罢,立马起身,拍拍屁股闪了。

顺利把情报送到后,朱文起又带回了地委转交县委的文件,但为了安全,她不再从原路返回,一直等到天黑后,从封锁沟中爬了过去。过封锁沟时,她把文件放在篮子里,又把篮子顶在头上,在齐腰深的水沟内,试着水的深浅,在黑暗之中艰难地摸索着过了封锁沟。天亮后,朱文起藏在一个草垛里把衣服晾干,继续赶路,最终又把文件安全地交给了定陶县委。

(五)冒充媒婆立奇功

当时在定陶县、菏泽以及曹县交界处有日伪军的一个大据点,叫高庄据点,在此驻扎的日伪军有140多人。这个据点经常破坏八路军的根据地,还抓捕杀害革命干部和群众,定陶县委一直想拔掉它,可一直没有机会。

1944年的一天早上,朱文起从鲁西南军区传来重要情报,驻菏泽日伪军1000多人到2000多里外的梁山县扫荡去了。八路军决定抓住这个机会拔掉日伪军高庄据点。

当晚,定陶县大队出动500人袭击了高庄据点,这一战大获全胜,游击队攻下了炮楼,打掉了这个据点,缴获了定陶县和曹县两个汉奸支队的枪。看到我军的胜利,朱文起由衷地高兴,因为这有她的一份功劳。

1945年,抗日形势大为好转,日寇开始节节败退。在这样大好形势的鼓舞下,定陶县的抗日根据地也在加速扩大,直接威胁到了定陶县的反动县长王子杰。王子杰是定陶县陆湾村人,之前担任国民党定陶县长兼保安旅15旅旅长,手中有3000多人的队伍。此人简直就是个土匪,无恶不作,经常同八路军游击队作对。定陶县民间甚至有“天上有老天爷,地下有王子杰”的说法。

1945年,王子杰还投靠了日军,公然做了汉奸。有了日本人这个靠山后,他更加为非作歹了,经常捕杀革命干部和群众,给抗日根据地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在这年春天,鲁西南军区决定铲除王子杰这个汉奸卖国贼。

不过王子杰手下有3000多人的队伍,在日本人的协助下,其武器装备也相当精良;而鲁西南军委只能调动两个团和菏泽、定陶、曹县这三个县的大队武装,兵力和王子杰相比有相当的劣势,要想干掉王子杰并非易事。因此鲁西南军委决定动用情报系统,摸摸敌人的底牌,以便布局消灭敌人。

当时已经有地下党打入王子杰内部了,他就是王子杰的骑兵警卫排长秦锡爵。但此时王子杰军营警备森严,秦锡爵搞到的情报一时间传不出去。党组织经过慎重考虑,还是让经验丰富的朱文起前往敌营执行任务。

孤身闯敌营,没有一点胆略是难以胜任的,因此这次朱文起非常慎重。不过既然闯军营,再打扮成叫花子就不灵了。于是朱文起想了一绝招。

闯敌营前,她把自己刻意打扮了一番,谎称是秦锡爵的远房亲戚,这次来是充当媒婆,为秦锡爵相亲的。结果这招还真灵,骗过了王子杰的卫兵,放她进了军营。

秦锡爵

当时秦锡爵正在屋里同其他军官聊天,朱文起跟着一个士兵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但她跟秦锡爵没有见过面,双方都不认识,如何接头?弄不好会露馅的。朱文起也是天才,她再次临场发挥,还没有进到屋里便高声叫道:

“锡爵啊,大婶那天给你介绍的那个姑娘你觉得怎么样啊?怎么磨磨唧唧的,人家姑娘都等急了!”

一听这话,周围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秦锡爵也立马弄了个关公脸。他连忙告退,拉着朱文起走出屋子,来到另外一个房间里。双方心有灵犀一点通,迅速确认了对方的身份,秦锡爵把情报交给了朱文起。

有了准确的情报后,消灭王子杰的计划就进入了倒计时。

1945年3月底,王子杰亲自带领800多人去城北抢粮食,晚上要留宿碱常店。秦锡爵觉得这是个干掉王子杰的好机会。于是他借“巡哨”的名义来到附近的一个村庄,通过一地下党员把这个重要的情报交给了朱文起,让她立即交给鲁西南军分区。

朱文起毫不迟疑,带上情报立即向50里外的军分区跑去。事实上,朱文起那天为送情报已经跑了几十公里路了,此时她身体已经很疲累了,但得知这份情报极其重要后,还是义不容辞地出发了。

多亏朱文起是一双大脚,也是跑习惯了,如果是一般人根本吃不消。饶是如此,她在路上也是摔倒了数次。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她马不停蹄,最终花费了3个多小时,终于赶到了我军指挥部。当朱文起把情报一交出去,便直接倒地昏了过去,她实在是精疲力尽了!

军分区领导得到情报后,立马调集军队直扑碱常店!

王子杰和手下的官兵正要睡觉时,我军天兵下凡般突然杀到!敌人立马乱了阵脚,有不少人直接缴械。王子杰看事不对,跨上战马想逃跑。此时秦锡爵拍马赶到,他对着“自己人”大喝一声:“大家不要围在王旅长身边,都快跑啊!”这群乌合之众一听,也是,秦排长都这么看得开,咱耍什么英雄,还是逃命要紧。于是王子杰身边的士兵哗啦一声,全作鸟兽散。秦锡爵遂跃马到前,生擒王子杰!

王子杰被俘后,其他人再无斗志,全部下马受降。

不久王子杰被公审,并被枪决。这次朱文起因传递情报立下奇功,让我军捉到了一个罪大恶极的大汉奸,并歼其队伍800人。朱文起因此被记特等功一次,她成了传奇英雄……

(六)老伙计重逢

抗战胜利后,朱文起听从组织安排,从情报阵地离开,到定陶县担任妇联干部。在解放战争时期,她把自己的两个儿子游泮元和游泮弟先后送到部队,让他们上战场杀敌立功。

1955年,朱文起因自觉文化有限,主动提出辞去妇联的工作,把职位让给年轻有为的人,她回到农村老家游集村继续务农。而她当交通员时曾屡次用之传递情报的针线包,则被菏泽博物馆收藏。

十多年后的一天下午,菏泽市一家公司举行爱国主义活动,安排员工到博物馆参观受教育。大家在讲解员的引导下,看着一件件革命文物,认真地听着它们背后的一个个故事。此时他们正围在一件展品,即一个破旧的针线包前“评头论足”时,一个村妇装束的花白头发的老人走过来,指着那个针线包惊喜地说:“老伙计,没想到过了几十年,咱们在这里终于又见面了!”

朱文起用过的针线包

在场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这个老太婆是谁啊?好大的口气!这件革命文物怎么成她的了?你以为博物馆是你家开的啊?

讲解员意识到这里面有文章,指不定这个老太太有些来头,于是便去告诉了博物馆馆长。馆长当然见多识广,于是过来问老太太叫什么名字。老太太说:

“我叫朱文起。”

馆长一听更是吃惊不小:“哎呀,失礼了!老英雄来了,请!”朱文起被馆长邀请到了办公室,并请她讲之前的传奇故事……

原来一直在农村生活的朱文起,此时刚到今天来博物馆参观的这个公司食堂打工,大家对她都不熟悉,她今天也是赶热闹随着员工来博物馆参观,于是就见到了自己的“老伙计”,曾长期陪伴自己情报生涯的针线包。

朱文起(来自网络)

后来朱文起老人一直在农村度过了自己平凡的一生,从未向国家提出过什么要求。朱文起于1982年10月安然而逝,享年77岁。

农村妇女朱文起像一粒尘埃微不足道,但在那个非常岁月,她实现了一个人的价值,为这个民族做出了贡献。她不应该无声地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文/说历史的女人·夏日漱冰)

参考资料:《陶城烽火》、《朱文起:智勇双全的女交通员》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东老太观博物馆,泪流满面指着展柜里的文物说:这是我的
山东农妇去博物馆,指着文物说是她的被嘲讽,博物馆领导亲自证实
山东老妇去博物馆参观,看到一个破布钱包后哭着说:这是我的
女乞丐被伪军拖进炮楼,亮出三根针吓退敌人,57年后针被展馆收藏
红色女特工朱文起:35岁入伍,40岁成为特等功臣,50岁回乡务农!
山东一老妇参观博物馆时,指着文物说:这是我的!暴露其真实身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