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临床┃小儿腹泻病的基层诊治策略

腹泻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及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童常见病。到目前为止,腹泻病仍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虽然随着儿童营养情况及医疗条件的改善,由腹泻病所致病死率明显下降,但发病率仍高,尤其是0.5~2岁婴儿。

小儿腹泻的分类

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神经、免疫系统调节功能差,容易发生肠道功能紊乱。母乳中分泌型IgA有抗大肠杆菌的作用,故人工喂养儿较母乳喂养儿发生腹泻多。婴幼儿肠道菌群不稳定,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菌群失调,导致肠道感染。

按病因分类    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感染因素有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非感染因素有症状性腹泻、过敏性腹泻、食饵性腹泻等。
按发病机制分类 可分为渗透性腹泻、分泌性腹泻、吸收不良性腹泻、动力性腹泻等。

按病程分类    可分为3类:①急性腹泻病:病程<2周;②迁延性腹泻病:病程2周~2个月;③慢性腹泻病:病程>2个月。

按病情分类    可分为轻型和重型。轻型可无明显脱水及中毒症状,而重型可表现出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烦躁、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苍白、高热或体温不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等)。

临床表现

小儿腹泻病的临床表现包括:①消化系统症状:腹泻、呕吐、纳差、腹痛等;②全身症状和体征:精神状态(有无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嗜睡或昏迷)、体温、面容、面色、眼泪、眼窝、口舌、皮肤弹性、呼吸、脉搏、血压等;③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有无脱水、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

诊 断

小儿腹泻病的诊断除了靠临床症状、病因外,还可依靠以下实验室检查。

大便常规、大便培养、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血常规、血清学检查等。

血生化、肝肾功能、心电图、血气等检查有助于并发症的诊断。

特殊检查:对于慢性腹泻患儿可选择性地做钡餐造影、内镜检查、同位素扫描等。

治 疗

小儿腹泻病的治疗原则包括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等。

如患儿胃肠尚可耐受,可继续给予易消化的平常饮食,如粥、面片等。同时需让患儿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如口服补液盐、米汤加盐溶液、糖盐水等。如进食困难、呕吐症状明显不能经口补充的,需给予静脉补液。静脉补液要注意补液量、速度、张力、成分等。表1为几种常见混合溶液的简单配制方法。




一般脱水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浓后淡、见尿补钾、见惊补钙、见酸补碱。

第1天补液可分为2个阶段:①补充累积丢失为主的阶段,需在8~12 h内补足;②补充继续丢失和生理需要量,需在其余12~16 h内维持补液。

按脱水不同程度,第1天补液总量可分为:轻度脱水90~120 mL/kg,中度脱水120~150 mL/kg,重度脱水150~180 mL/kg。

根据不同的脱水性质,补液的张力也要调整,一般等渗性脱水,可先给予1/2张液体;低渗性脱水,可先给予2/3张或等张液体;高渗性脱水,可先给予1/3张液体。重度脱水或中度脱水伴外周循环障碍的患儿,应首先在30 min内扩容。

补液过程中要注意监测患儿病情变化和血气、电解质情况。中重度脱水患儿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一部分代谢性酸中毒患儿,经输液后循环和肾功能改善,酸中毒即可纠正。如血气提示pH值<7.2或出现重度酸中毒表现,需另加碱性液纠正。多数情况下,碱性液剂量可按每次1~2 mmol/kg(相当于1.4%碳酸氢钠6~12 mL)计算,以1/2张或等渗性液配方在数小时静脉滴注。根据病情需要,可重复用药。

小儿腹泻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有低钾血症、低钙血症、低镁血症等。轻、中度低钾血症可口服10%KCl溶液200~300 mg/(kg·d)补充,分4~6次,每4~6 h 服用1次;重度低钾血症需根据血钾静脉补充,浓度通常≤0.3%,缓慢静脉滴注,速度不宜>0.5 mmol/(kg·h),注意见尿补钾。低钙血症在小儿腹泻病中也很常见,重者可引起惊厥或手足搐搦,当患儿发生低钙惊厥,应立即静脉缓慢注射或静脉滴注10%葡萄糖酸钙0.5 mL/kg,剂量≤10 mL,然后根据病情及血钙调整用量。

静脉补钙时需注意推注速度不宜过快,边推边听心律,过快易引起呕吐、心率减慢,甚至引起心搏骤停;钙剂不能漏出血管外,否则会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留下瘢痕;不能与碳酸氢钠同时使用,因其可使血中钙离子浓度降低;不能与洋地黄同时使用,必须使用时两药之间需间隔>4 h;不能与血浆及血同时输注,因血浆蛋白越高,则血中可弥散钙越少,离子钙相应减少而加重惊厥。低镁血症时亦可引起手足搐搦甚至惊厥,可予25%硫酸镁每次0.2~0.4 mL/kg,深部肌内注射,2~3次/d,症状缓解后停用,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

小儿腹泻病多由病毒引起,合理使用抗生素非常重要,杜绝滥用,以免肠道菌群紊乱。另外,还可以应用微生态疗法和肠黏膜保护剂等。

作者:刘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儿腹泻的诊断与合理用药
推荐!重度高渗性脱水诊疗指南
小儿秋季腹泻高效应对——预防、诊治、调理
小儿肠炎
腹泻大全 5【采集转载品】
论文:论儿科门诊常见小儿腹泻问题研究---中大网校临床医学论文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