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阅读之表达技巧鉴赏类题型训练指要

散文阅读之表达技巧鉴赏类题型训练指要

(2013-02-20 21:50:28)
标签:

杂谈

分类: 文学阅读

散文阅读之表达技巧鉴赏类题型训练指要

江苏   秦葆

在高考现代散文阅读中,我们发现考生对信息筛选题大多得心应手。然而一旦涉及到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时,就会得分甚低。究其原因,一是考生不知如何下手,二是答题不规范。为此本文结合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作一指导,以期对广大高考学生有所帮助。

一、经典回放

例1.2006年福建卷:文中“是我们心灵的堡垒下面刺目的降幡”,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使用了暗喻(或比喻)的修辞手法。这句话的意思是: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因素把我们弄得无可奈何,只好痛苦地承认自己的失败。

例2.2006年天津卷:请赏析“心的边疆,可以造得很大很大,像延展性最好的金箔,铺设整个宇宙,把日月包涵”这句话。

参考答案: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说理,以光辉、阔大的意境来感染读者。

例3.2005年山东卷:文章用鲑鱼的溯源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通过比较引出下文。

例4.2004年天津卷第20题:从全文看,“朋友打来电话”这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①在内容上,这件事启示人们要热爱生命,感悟生命,诗意地看待生活。 ②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深化了作者的思考,引发了议论。

例5.2004年全国卷Ⅲ第19题:第九段中,作者对老家河流,风沙、屋顶、炊烟、做饭的人……的回忆,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

参考答案: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以朴素的语言写出真情。营造了一种伤感的气氛。(抚今追昔,物是人非,睹物伤情,深沉凄凉)

例6.2006年高考湖北卷: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情景?请结合有关具体描写,简要分析其作用。

参考答案:①白描(或细节描写)。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欢乐时写到大孔雀、母鸡、老公羊、羊羔等,作者都只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细部特征简笔勾勒,使羊群归家的群像得以简洁而传神的表现。②拟人化的描写。本文把羊、狗、鸡等都人格化了,如写羊儿回家后,大孔雀高兴地用惊人的号筒般的鸣叫迎接羊儿归来,母鸡们兴奋地谈着要玩一整夜。这样描写给人以亲切温馨的感受,洋溢着朴实动人的生活气息,使文章更具有生动活泼的情趣。

例7.2005年高考湖北卷: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其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第二人称。既自由、灵活,又具有真切感、亲切感。

 例8.2006年高考辽宁卷: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

 参考答案:改用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之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

例9.2006年湖南卷第20题

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

简析《在山阴道上》谋篇布局的技巧

简析《在山阴道上》联想的巧妙运用

简析《在山阴道上》景物描写的特色

二、命题角度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一种层次较高的审美活动,能力层级为E级。设置本考点的目的是为了检测考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品析能力。此类试题的难度主要在于:1.以有关文学鉴赏知识和能力为基础。2.结合试题要求把握好下笔的角度。3.运用自己的语言恰当地概括出有关答案要点。

从近年来高考散文阅读试题来看,表达技巧鉴赏类命题角度,主要应有以下方面:

1. 从语言运用角度: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有什么表达效果。如例1、例2。  

2. 从结构安排角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如例3、例4。

3.从表现手法角度:是否运用了想象、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手法及其作用。如例5、例6。

4. 从表达方式角度:各种表达方式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描写的特点,肖像、心理描写,侧面、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的作用。如例7、例8。

5.综合考查以上内容。如例9。要求考生首先应熟悉表达技巧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本文的实际内容进行恰当的较为深入的分析。赏析时,考生应扣住文章表达方面的要点,既可作比较全面而概括的赏析,也可就某一突出特点作比较深入具体的赏析,只要言之有理,并能叙评结合,都是符合要求的。

三、答题指要

(一)、答题方法

表达技巧鉴赏类题的典型命题思路是:运用了什么技法,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怎样的效果。脱离具体运用材料的内容,孤零零的技法解析是没有意义的,解答表达技巧鉴赏类题必须考虑三点:①指出运用哪种技法,②分析概括某种技法表现出来的特定内容,③说出具体效果。针对以上三点答题时,还须树立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意识,即紧扣文章的主旨,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背景,因为任何表达技巧的运用,都是为了突出文章主题;要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因为表达技巧,详略、衬托、虚实、呼应、悬念、线索等写作技巧,都与上下文语境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要结合文章题材、体裁、作家写作风格等进行分析评价,因为文章题材、体裁不同,作家写作风格不同,也对表达技巧的选择有影响。

(二)、常见错误:

一是缺乏相应的鉴赏意识,如艺术形象的一般分析方法,常用表达技巧的作用、效果,缺乏相应的鉴赏评价术语等;

二是不能很好地结合阅读材料的特点,以及设题的角度和要求,做必要的、适当的、灵活的变通;

三是语言操作的随意性太大,抓不到得分点,或分寸失当,缺乏根据,或组织混乱,没有层次感。

(三)、答题要求:

1.不能用描写或比喻、拟人化的句子作答。

2.回答不要太抽象,要点明其手法或作用。如果不是明确要求只答抽象的要点,必须紧扣题旨,予以适当的解释,以表述其来源和依据,使答案准确具体。

3.有几个要点时,要尽量分条作答,多多益善。 ①不能遗漏题目要求中的要点。有些题目看似简单,但所赋分值却很高,不仅要揣摩得分点的分配,而且要对应题旨,这样才能准确表达,拿全分数。②不能遗漏对应材料的要点。

4.动笔之前一定要组织好语言,看清字数要求等,应在草稿纸上斟酌好后再往试卷上抄写。

四、解题示例

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也许,中国的水应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

车行山谷中,远远便听见阵阵低沉的轰鸣,在左右山壁间碰撞,心也随之律动,未见其影,先闻其声,知道壶口到了。

天渐渐成了黄色,水汽丰富得似乎凭空能捏出一把汗来。

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地竟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滴,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心跳得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见声音;眼也花了,弥漫着的皆是黄色的漩涡,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奋不顾身地下降。河底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充涨着黄色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也被这股黄流斩断。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

   ——选自肖铁《壶口的黄河》

题目:第四段中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指导:第一步:明确“运用了什么手法(技巧)”。

主观上写人的感受,实际上是为了表现出黄河气势,这叫侧面烘托。

第二步:明确“该手法(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

作者从多个角度来写主观感受,如写心跳、耳聋、眼花、脑子一片空白等。尽管没有正面写壶口的黄河,由人的主观感受却不难体会出壶口的黄河气势。

第三步:明确“某手法(技巧)运用后好在哪些方面”。

侧面烘托能使作者对自己的表现对象的表达意图更明确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结合具体文段,就在于表现壶口的黄河的气势与生命力,增强现场感,仿佛自己也置身于壶口的黄河。

答:(1)主要是运用侧面烘托(或衬托)的手法。(2)此处通过渲染主观感受(如心跳、耳聋、眼光花、脑子空白等)来写壶口的黄河,好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给人如临其境的现场感,二是从侧面烘托壶口黄河的气势与生命力。

   五、专题突破

 1.下文中的“临去秋波”比喻什么?用这一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每一答均不超过10个字)

绿  的 

冰心

我的童年是在大海之滨度过的,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湛蓝湛蓝的大海,身后是一抹浅黄的田地。

那时,我的大半个世界是蓝色的。蓝色对于我,永远象征着阔大、深远、庄严……

我很少注意到或想到其它颜色。

离开海边,进入城市,说是“迷茫五色”也好,但我看到的只是杂色的黯淡的一切。

我开始向往看到一大片红色,来振奋我的精神。

我到西山去寻找枫林的红叶,但眼前这一闪光艳,是秋天的“临去秋波”,很快地便被朔风吹落了。

在怅惆迷茫之中,我凝视着这满山满谷的吹落的红叶,而“向前看”的思路,却把我的心情渐渐引得欢畅起来了!

落红不是无情物”,它将在春泥中融化,来滋润培养它新的一代。

这时,在我眼前突兀地出现了一幅绿意迎人的图画!那是有一年的冬天,我回到我的故乡去,坐汽车从公路进入祖国的南疆,小车在层峦叠嶂中穿行,两旁是密密层层的参天绿树:苍绿的是松柏,翠绿的是竹子,中间还有许许多多不知名的、色调深浅不同的绿树,衬以遍地的萋萋的芳草。“绿”把我包围起来了。我从惊喜而沉入恬静,静默地、欢悦地陶醉在这铺天盖地的绿色之中。

我深深地体会到“绿”是象征着:浓郁的春光,蓬勃的青春,崇高的理想,热切的希望……

绿,是人生中的青年时代。

个人、社会、国家、民族、人类都有其生命中的青年时代。

我愿以这支“绿之歌”献给生活在青年的社会主义祖国的青年们!

2. 第②段运用什么表现手法写对肖邦的钢琴曲《雨滴》的感受?这样写有何作用?如果将第③段画线语句删去,好不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并说明理由。

 ①车内空荡荡的,零星地坐着几个乘客。除了沉闷的马达声之外,听不见别的声音。忽然从邻座传来一阵压抑的咳嗽声。循声望去,那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膝上躺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看情形是他的女儿了。小女孩已经睡着了,她的父亲咳嗽的时候努力向一边偏着头,并用手捂着嘴,生怕吵醒她。路灯的光芒透过车窗,一束一束扫过女孩的脸庞:她微闭着双眼,脸上漾着幸福的微笑、腮边闪烁着快乐的红潮……恍惚间,我仿若回到十年前那个初冬的雨夜,父亲挽着我的手走在一段泥泞的路上,我几次险些滑倒都是父亲那只厚实有力的大手牢牢把我抓住。黑暗中,温煦的父爱从父亲坚实的掌心传过来,令我为之深深陶醉,忘却了寒冷和恐惧……

②下车的时候雨已经小了,只是风更紧了,寒气沁骨。耳边的雨声淅淅沥沥,犹如肖邦奏响的《雨滴》。多年以前,当我第一次沉醉于这支绝美的钢琴曲中时,内心随之生发的是对生途艰辛世事跌宕的嗟叹,而此刻,这支熟悉的旋律再度从心底奏响的时候,我已经走近被自己称之为“家”的狭小居所,和着那旋律的是一种安然恬淡的归属感。

③假如说人生就是一场突降的冷雨,那么谁能够拥有一个可以栖息和回归的地方、保证自己一颗干燥而又从容的心不被淋湿,谁就注定能够坦然地接近幸福。这场冬夜的冷雨也许很快就会过去,但愿一切长养于这场雨中的幸福感觉能够永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易错题解题方法(5)古诗鉴赏答题技巧规律总结
如何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诗歌鉴赏复习
2015年高考:高考微型小说鉴赏技巧例谈
初中文言文
2014年高考散文阅读命题特点及答题技巧教学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