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候世达】“自我”、意义和自知如何从无生命的物质或符号中涌现?

GEB 二十周年版序

译者: TTK

原作者:Douglas R. Hofstadter

即《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20周年序


那么,《哥德尔,埃舍尔,巴赫:永恒的黄金穗带》(Gödel, Escher, Bach: an Eternal Golden Braid)这本书——据其缩写,人们通常称之为“GEB”——到底讲的是什么?

自1973年,在我草草写下初稿的时候,这个问题就一直在追逐我了。当然,朋友们会问,令我着魔的是什么,我也有将其简明阐述出来的压力。若干年后,1980年时,有一阵子GEB跻身于《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书名下印着的一句话概述是不可少的。有那么几周便是,“据一位科学家的论点,现实世界是交叉互连的穗带系统。”这纯粹是狗放屁,在我强烈抗议之后,他们最终换上一句稍好的,也仅仅是没有谬误到让我再次狂吠而已。

很多人以为标题已经开门见山了:关于一位数学家、一位画家,和一位音乐家的书。但哪怕是最无心的浏览者也会注意到,尽管伟大无可争议,这三个人本身,却是书中微不足道的角色。这本书绝不是写那三个人的!

那么,将GEB描述为“一本展示数学、美术、音乐本质上是一回事儿的书”如何?这又离题十万八千里了。可我却一次次——不光是没读过此书的人,更从读过的,甚至是从充满热情的读者那里——听到上述言论。

在书店里,我见到过GEB有幸摆放在不仅是数学、科普、哲学和认知科学(都还可以),还包括宗教、秘术还有天知道什么等等许许多多不同门类的架子上。搞清楚这本书的内容怎么就那么难?当然不光是因为它的厚度。不,一定是因为GEB杂花儿般探讨了这么多论题,且并不浅尝辄止——赋格和卡农,逻辑和真命题,几何,递归,句法结构,意义的本质,佛教禅宗,悖论,大脑和心灵,还原论和浑一论(reductionism and holism),蚁群,概念和思维呈现,翻译,各式计算机及其语言,DNA,蛋白质,基因编码,人工智能,创造力,意识,及自由意志——有时甚至连绘画和音乐在内,无所不包!——很多人因此而发觉无法确定其核心了。

GEB核心的关键意象及思想


不用说,人们普遍地对这本书理解不当,这些年也使我感到颇为失落。因为我确信,就在文中,我已将我的观点点明了一次又一次。可是显然,点得还是不够勤,又或者点得还是不够明。但既然现在我又得到一次机会——而且,又在书中的显著位置——让我再说最后一次,为何我写作此书,它的内容,及其核心命题是什么。

简而言之,GEB主要是我个人的一个尝试,想要阐明从无生命的物质里,有生命力的活物何以发生。什么是自知(self),自知又如何从类似像石头和胶泥一样无生命的东西里产生?“我”(“I”)是什么,其又为何只与(迄今为止)那种块状物有关?——有种可移动的底座,靠一对儿带转轴的,长着些毛儿的棍子在世间游荡。那底座上装着个硬壳,就保护着壳里那不知什么的块状物,粘乎乎的。正如诗人Russell Edson曾作精彩诗句,“光芒之瓶,摇摇晃晃,瓶自有惧,瓶亦有梦”(teetering bulbs of dread and dream)。

为了解答这些问题,GEB慢慢地建立起一种类比,将无生命的分子比作无意义的符号,之后又将各种自知(或各类“我”或各种“灵魂”,你也可以这么认为——总之是那种把活物与无生命的东西区分开的特质)比作某些特殊的,螺旋扭曲的,漩涡般的种种模式中。这些模式只在特定的无意义符号系统中产生,而有意义。本书正是花了不少工夫在这些奇异的,扭曲的模式上,因为人们对此所知甚少,也很不重视,这些模式违背直觉,且充满神秘。没什么好奇怪的,在书中我称这些奇异的,环状的模式为“奇异环”(strange loops)。尽管在后面的章节,我也用“纠缠着的层级结构”来描述基本相同的概念。

这就多方面解释了为何M.C.埃舍尔(M.C. Escher)——或更准确地说,他的画——位于“黄金穗带”上的显著位置了。因为自有他的独特方式,埃舍尔也像我一样,被这奇异环迷住了。事实上他在不同背景中将它画了出来,都是令人困惑而着迷的奇妙的画。不过当我刚开始写这本书时,埃舍尔可压根没登场(或者现在我们管这叫,不在环内);我的题目是平淡乏味的“哥德尔的定理及人的大脑”,我也没想到要放进矛盾的插画,更不用说有趣的对话章节了。只是后来在我诠释奇异环时,一次次地,这幅或那幅埃舍尔的画总是飞快地从我的脑海中优美地掠过。终于有一天我意识到,在我心中这些画幅与我所描述的概念,关系是如此紧密,那些我所强烈体会到的关联,我要是不让我的读者也体验一下,那可太过分了。于是欢迎埃舍尔的画作上船。至于巴赫,之后我会再介绍他是怎么编入我这曲“心灵与机械的象征性赋格”的。

现在,回到奇异环来。GEB正是基于我长期以来的信念而作:打开我们这些有意识的自在所指的“自在”或“意识”的秘密之门的钥匙,就掌握在“奇异环”这个概念手中。还是在十几岁时,我第一次有了这个想法。那时对于数理逻辑中哥德尔著名的不完备定理的证明,我发现自己着魔般地思考着其精髓所在——奇异环,一个颇为高深莫测的领域。有人可能会认为它已经偶然跨越到了河的另一侧,自知与“我”的本质的那一侧——而这就是它的意义之所在,我从内格尔和纽曼(Nagel and Newman)所写的篇章里,确确实实听到了它在向我这样呼喊。

此序言可没法在这儿详细展开——实际上,你手中所拿的大厚书正是为此而作,我要是觉得区区这么几页便能超越原作者,那我可就有点太自以为是了!——但有一点不得不直说:在数学的形式系统(formal systems)(即那么一套生成规则,完全无视符号背后实际的意义或概念,仅仅通过机械式的符号处理过程,就可以产生出无尽组的数学真命题)中出现的哥德尔式奇异环,是一个可以使系统“感知到自身”,谈论自身,变得“有自我意识”的环路。在某种程度上这么说也不为过,即有了这个环之后,一个形式系统便有了自我。


自身本是空 到底得实义


诡异的是,形式系统尽管产生了众多非常原始的“自知”(“selves”),却正是由无意义的符号构建而成。在无意义的符号中,有些旋转、纠缠在一起,形成特殊的模式,这便产生了自知。现在我要坦白,当我反复敲下短语“无意义的符号”(正如前两句话)时,我心里是有些不情愿的,因为书中论断的要旨之一就是认为,当足够复杂的同构映射(isomorphism)出现时,意义是不能被挡在形式系统之外的。有人也许会煞费苦心,想阻止符号获得实义,但意义终究会来!

不用有些像术语的词儿“同构映射”,让我再表达一下上述几句话的意思。当某种模式从一个由“无意义的”符号构成的系统内产生,且能够准确地跟踪,或反映现实世界的多种现象时,某种程度上,这种跟踪或反映本身就赋予了符号意义——是的,这种跟踪或反映不是别的,正是意义本身。所产生的意义能有多深,就得看跟踪能有多复杂立体,微妙精巧,以及准确可靠了。我不会进一步展开,相关内容在书中已论述得挺多了,大部分在第2,4,6,9,和第11章。

人类语言中的模式结构,跟踪现实灵活精妙,简直不可思议。相比之下,形式系统里的符号看起来甚是干瘪,实际上不用费太大力气,人们便可将其意义完全忽略。可话又说回来,当你在看报纸时,上面的语言若是不熟悉,则看起来也不过是些奇形怪状,虽然异常精密复杂,到底全无意义的图案了。这样看来,人类语言丰富是丰富,一样能剥去其表面上的意义。

事实上,还是有不少的哲学家、科学家等等的人相信,符号构成的模式本身(例如书、电影、书库、光盘或是电脑程序,无论多复杂或是多灵活),绝不会自己产生意义,意义却是通过某种最为神秘的方式,譬如只能从碳基生物脑中的有机化学,或是量子力学过程中,生发出来。尽管我受不了这种狭隘的,生物至上的观点,却也能非常明显的感觉到,其自然而然所具有的感染力。试着去换位思考,将大脑摆在首要,实际上是独一无二的位置上,我能理解他们是如何产生这种念头的了。

那些人觉得某种“语义魔法”只发生在我们的“光芒之瓶”里,在我们眼球后面某处,尽管他们从来不能确切说明为什么是这样;而且,他们相信此语义魔法就是人类具有自我、灵魂、意识、“我”的缘由。我实际上,与这类思想家看法一致,自我与语义——换句话说,意识与意义——确实是从同一个源头得来;我与他们持异议的是,他们竟认为这种现象完全是决定于某种不寻常的,大脑中微观结构的性质,虽然现在还搞不清楚。

在我看来,对这种描述何谓“我”及意识的魔力论,克服它的唯一办法就是不断提醒自己,也许令人感到不悦,但那安顿在你脑壳里的“光芒之瓶”,是纯粹物理实在,由完全平淡无奇、无生命的元件构成。所有这一切遵循的宇宙法则,跟统领宇宙中其他物体——诸如几页文本,光盘,或是电脑——的完全一样。只有用这一令人不安的事实反复警醒自己,才能慢慢开拓出一条道路,走出意识的谜之森林:关键不在于大脑是由什么东西构成的,而在于脑中结构所生成的模式。

这是个解放性的转变,使得我们可以转换到思考大脑的另一个层面:作为媒介,支持着反映外部世界的模式,尽管这种反映还很不完善。且不用说大脑自身就生存在这个世界里——也许不够全面,也许还不完美,但正是在这不可避免的自反映(self-mirroring)作用下,意识的奇异环开始旋转。


哥德尔洞穿了罗素的马其诺防线


我刚刚提到,将焦点从物质的元件转移到抽象的模式,便可实现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从非语义到语义,从无意义到有意义的近乎神奇的一跃。但这是如何发生的呢?毕竟,从物质到模式的跳跃,很明显不是都能产生意识或灵魂,或是自我的。那么,何种模式才是自我的真正标志呢?GEB的答案是:奇异环。

讽刺的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奇异环——我也把它当成这个概念的典型——恰恰位于这样一个系统中,它本是特意为将闭环阻隔在外而构建的。我说的是罗素和怀特海(Bertrand Russell and Alfred North Whitehead)的赫赫有名的专著《数学原理》(Principia Mathematica)。其卷帙浩繁,令人生畏,密密麻麻的符号系统缀满了一卷又一卷,摸起来简直扎手;写成于1910-1913年间,因第一作者为回避数学中自指向(self-reference)的悖论,求出路孤注一掷,这本书即多半为此而作。

《数学原理》有一核心理论,罗素谓之“类型论”(theory of types),很像是与其大致同时代的马其诺防线,二者都是想通过建立起一个坚不可摧、密不透风的屏障,而拒“敌”于外。在法国人看来,敌人是德国;在罗素看来,则是自指向。对于数学系统罗素相信,不论以何种方式谈论自身都是死亡之吻,因为自指向定会——他以为——打开通往自我矛盾的大门,从而将一切数学建构夷为平地。为了抢先阻止这严酷的命运,他发明了一个精密(并且无限)的层级结构,级间彼此都屏蔽开来,从而确保——他以为——避免可怖的自指向病毒感染这脆弱的系统。

这条数学马其诺防线,乃是罗素和怀特海针对自指向而设。几十年过后,终于有个年轻人,奥地利逻辑学家哥德尔(Kurt Gödel),他意识到能够以最灵活的方式绕过它(就像二战中德国人将很快避开实际的马其诺防线),并且自指向不仅从最开始就钻进了《数学原理》,实际上可怜的《原理》已病入膏肓。更要命的还有,哥德尔无情揭示出,此系统被自指向蛀蚀得千疮百孔,并非因其本身有何不足,正相反,而是由于其表现力强。任何与之类似的系统都会具有一模一样的“缺陷”。从大脑跳到自我,从无生命的构件转到活着的模式,因为需要大致像这样的一跃,所以过了这么久人们才意识到这个令人震惊的事实。

哥德尔这边,在1930年左右,他专注于一项朴素然而内涵丰富的发现——“哥德尔数”(“Gödel numbering”),即在任意的符号系统中,长长的符号串的线性组合,与某个整数(通常是天文数字般巨大)之间,基于数学关系可建立起精确映射。借助于这种在无意义的(再次使用这个可疑的词)符号和大数之间的映射,哥德尔展示了关于任意的数学形式系统的论述(例如断言道《数学原理》是不含矛盾的),如何能被翻译成数论(对整数的研究)范畴内的数学论述。换句话说,任何元数学论述(metamathematical statement)能被转换到数学内部,在此新形态下,此论述仅仅断言(正如数论中所有论述那样)某某整数具有某个特性,或是某某整数间具备何种关系。但是在另一层面上,此论述还具有另一极其不同的含义,表面上看来,就像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一句话一样,跟数论中的论述迥异。

通过哥德尔的映射,任何设计被用来吐出,“只”关于数字的真命题的形式系统——不留意间,但不可避免地——会吐出关于自身性质的真命题,因此可以说,变得“有自我意识”了。在侵染《原理》并被哥德尔曝光出来的,众多自指向隐秘实例中,里面最浓缩的是那些谈论它们自己的哥德尔数的例子,特别是涉及到关于自身的一些非常奇怪的论述,比如“在《原理》内部,我是不可证明的”。让我再复述一遍:这种扭曲、这种盘绕、这种自折叠的实例,非但不是可根除的缺点,反而是由于该系统威力强大而导致的,无可避免的副产品。

就在罗素为了拒敌于外,精心设计、不计代价修建起来的堡垒胸膛内,实际上遍布了自指向,不必诧异,哥德尔的这一突然发现在数学和哲学领域都引起了革命性的影响;最著名的就是所谓数学形式系统的“本质不完备”(“essential incompleteness”)。这个概念将在后续章节详细讨论,不过尽管迷人,不完备性本身却不是GEB的核心主题。对GEB而言,哥德尔研究工作的最关键部分在于,它证明了即便是在一个貌似毫无意义的宇宙中,某个论述的意义仍能产生深刻的影响。于是正是哥德尔G语句的含义(一句论述为“G在《原理》内不可证”的话)保证了G在《原理》内不可证(这正是G所断言的)。好像这句话隐含的哥德尔式意义,具有某种更高的力量,超越系统内空洞的符号推演、与意义无关的规则,彻底阻止系统内证明出语句G,不论它们再怎么努力也徒劳。


倒置因果及“我”之涌现


这样的结论给人一种因果荒唐扭转,或头脚倒置之感。毕竟,人在各种含义中筛选,赋予本无意义的符号串以意义,这不是无所谓的吗?更奇怪的是,G语句在《原理》内不可证的唯一原因便是其自指向的含义;确实,G语句这个关于整数的真命题,看起来本该是可证明的;可惜——全怪它还有额外一层论及自身的含义,断言其本身不可证——它不可证。

在哥德尔式闭环中于是涌现出了一些非常奇异的东西:在到处都是规则,偏偏没有意义的宇宙里,展示出意义的因果之力。这就回归到我的关于大脑和自我的类比了,自我的扭转环路困在一个其实算不上活物,叫做“大脑”的瓶子里,也有因果之力——或者,也可以这么说,一个不过是叫做“我”的模式可以在脑中摆弄无生命的粒子,就像脑中无生命的粒子可以摆弄模式一般。简而言之,“我”来自于——在我看来,至少是借助某种漩涡,脑中的模式能够反映大脑对外部世界的反映,终于进而反映自身,于是“我”之漩涡成为了一个真实、因果的存在了。对于这个古怪抽象的现象,有一个不太完美,然而生动具体的类比,想想要是一台摄像机,它的镜头正对着输出自己图像的电视,会发生什么(屏幕将屏幕显示在屏幕上……)——在GEB里叫做“自我吞吃的电视”,在我后续的文章里我有时也管这叫“跨越层级的反馈环”。

当且仅当此类的环路,在大脑或是别的基底上出现时,一个人——一个独一无二的新“我”——产生了。并且,此环路的自指向越是丰富,它所引发的自我便越有意识。(“Moreover, the more self-referentially rich such a loop is, the more conscious is the self to which it gives rise.”原文甚美!句式结构上就像是个“倒置的环路”了)是啊,这听起来可能是挺骇人的,意识不是一种开/关的现象,而是蕴涵着程度、等级、浓淡。或者更直白的说,魂魄有大小之分。


小魂人,当心哪!


此时,我忍不住回想起一条评论,极其藐视众人而又异常怪诞,来自于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美国的“七艺评论家”James Huneker。对我,也对Huneker而言,肖邦练习曲A小调Op.25 No.11(étude Op.25, No.11 in A minor),在有史以来所谱出的所有曲子中,最激动人心也最崇高壮丽的,此曲算得上一支。在他闪烁智慧光芒的肖邦(Frédéric Chopin)传记里,他写道:“小魂人(Small-souled men),不论他们的手指有多灵巧,也不应弹奏它。”

“小魂人”?!咻!那么说不是从根本上与美国民主相悖了么?姑且置其无礼的,过时的大男子主义于不顾(我也,在GEB里,犯了这般过错,我很是后悔)。我想说,正因为我们都心照不宣地承认某种像Huneker所划的,冲击内心的界限,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才愿意吃这种或那种动物,打苍蝇,拍蚊子,用抗生素对付细菌等等。总的来说,我们同意诸如像牛、火鸡、青蛙、鱼等“魂物”都有那么一丝儿意识,某种原始的“灵魂”,但是据上帝创世之说,它们的可比我们的小得多——也正因此,我们“魂人”才认为,熄灭这些小小魂灵的畜牲头脑中昏暗的灯,大口吞咽下它们曾经温暖蠕动着,现今却冰冷僵硬的原生质,是天经地义的;食之如饕餮而与此同时不感到有丝毫过错。

大道理先打住吧!我真正想说的是,不是所有的奇异环都能产生像你我一样宏伟绚丽的灵魂,亲爱的读者。所以,譬如说吧,我才不希望你或是别人读过全本或部分GEB后,摇头走开,失望地说道:“那个怪家伙Hofstadter真以为罗素和怀特海的《数学原理》是个有意识的人,具有灵魂!”胡说!瞎掰!乱讲!哥德尔发现的奇异环,尽管在我看来是这一概念的典范,也仅是最最基本的奇异环;它不过处于一个与生物大脑相比,复杂度实在可怜的系统中。并且,形式系统是静态的,它不随时间变化或生长。一个形式系统并不生活在由其他形式系统构成的社会中,心中映射别人,也被它的“朋友”所映射于心。好吧,我收回上一句话,至少是一部分:任何强力如《原理》的形式系统,确实蕴含不光自身,同时还有无尽的其他形式系统——有的像它,有的很不像它——的模型。这正是哥德尔所发现的。不过,这里面仍然没有时间,没有变化发展,更别说生与死了。

所以不论在数学形式系统里我论及何种“自我”,都须审慎度之。奇异环是种能从众多不同媒介中生发出来,具有丰富层次的抽象结构GEB本质上是篇长长的提议,以奇异环作为自我如何产生之喻,一本喻之书:开始隐隐约约涉及到究竟是什么使得“我”看起来,对其拥有者而言,既如此真实可触得可怕,又如此模糊,如此不可捉摸,如此虚幻。

我个人无法想像如何能完全理解意识而不涉及到哥德尔式奇异环,或跨越层级的反馈环。因此,我必须指出,过去几年一大批尝试解开意识之谜的书几乎从不涉及上述内容,我对此感到惊讶又困惑。这些书的作者很多都读过,体味过GEB,然而其核心主题无处得以共鸣。有时让人觉得我好像将一深切珍视的观点吼向深谷,终而没人听见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完全极客养成指南】侯世达:人工智能界的异类
神秘的极限环,百年不得其解的难题
自身本是空 到底得实义
常用的数学符号
数学符号是谁统一的?
《时间简史》人类凭借形式逻辑不可能完全理解这个世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