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糖友警惕脚底长水疱

本报讯 (记者 楚燕 通讯员 李白杨)集美65岁的李阿婆患2型糖尿病多年,一直口服中药控制血糖,起初药效不错,病情控制得很好,但是近半年来情况越来越差。一天早上醒来,李阿婆突然发现双侧小腿及足底长了好几个花生米大小、像是被烫伤的水疱。日前她到中山医院内分泌科检查,被诊断为“糖尿病性水疱病”。

中山医院内分泌科沈兴平主任医师介绍,水疱病发病率为5%左右,是属于糖尿病的特异性皮肤并发症。皮损酷似烧伤性水疱,直径为0.5厘米—1.0厘米,亦有2.0厘米—3.0厘米者,水疱周围会出现无炎症性红晕。水疱一般会出现在四肢远端,尤其手足背最多见,可单发或多发,单侧或双侧同时发生。该症状一般1—2周后即可消失,不遗留疤痕,但可能复发。如果在表皮下的水疱则病程较长,若局部合并感染,愈合后多遗留色素沉着的疤痕。

沈医生说,水疱病大多发病突然,无任何症状,该病多发生于患病时间较长、病情控制较差和全身营养不良的糖尿病患者,尤其多见于合并有神经病变者。该病有时会被误诊为天疱疮或类天疱疮,如果处理不当的话,还有可能会引起感染及病情反复。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性水疱病可能会发展成糖尿病性坏疽。因此,沈医生提醒,一旦出现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做检查,以便及时控制病情。糖尿病性水疱病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护理:局部保持清洁,勤换衣服,每天用35℃—45℃的温水洗脚,勤剪指甲、趾甲,防止抓伤。由于水疱大多发生在足部,患者应穿宽松的鞋袜,防止过紧影响血液循环或擦破水疱引起感染。

2、治疗原发病:积极加强对糖尿病的治疗,有效控制血糖,纠正代谢紊乱,改善全身营养状态。

3、支持疗法: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同时,可给予营养神经及改善微循环等的药物治疗。

4、外科局部处理:较小的水疱局部可涂甲紫,不必弄破;较大的水疱,可在消毒后用注射器抽去液体或用手术缝合线贯穿其中引出浆液,再行局部包扎,定期换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超过 30% 的糖尿病人都有这个问题!看看你有吗?
六个信号警示酮症酸中毒
发生这些情况,有可能是血糖控制得不好
高血糖会导致昏迷吗 为什么高血糖患者会昏迷
无知和轻视糖尿病的代价—沉重的经济负担和面临截肢,从今天的门诊说起
糖尿病患者的这 8 类皮肤病变 你需要警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