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药百股百评

关键词缬沙坦 制剂出口 一致性评价 出口转报

华海药业作为国内制药企业中制剂出口的排头兵在18年遇到了缬沙坦黑天鹅事件我们在这里回顾一下华海缬沙坦事件的过程体会一下当时的心情总结一下经验教训展望一下后续发展

缬沙坦事件

7月5日欧盟EMA公告华海药业供应的缬沙坦原料未知杂质中发现极微量的基因毒性杂质亚硝基二甲胺(NDMA)并据此在成员国召回使用华海药业供应缬沙坦原料生产的药品

7月7日华海药业披露华海药业:关于缬沙坦原料药的未知杂质中发现极微量基因毒性杂质的公告后续不断召唤欧盟原料药以及美国的原料药和制剂

7月底和9月中旬FDA和欧盟分别对华海的川南原料生产线进行了GMP检查

9月28日欧盟和美国都出具了华海药业川南基地的原料药出口禁令

其实简短的缬沙坦事件发展时间线并不能概括身在其中的华海投资者波澜起伏的心情

1事件初期阶段在首次公告发现缬沙坦杂质的时候大家还在逐字分析公告内容华海自己主动发现并上报业内采用相同工艺含有杂质具备共性并不断分析判断到底是偶然个体事件很快就可以过去并恢复还是会蔓延到其他沙坦类而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医药研究者我还特意复习了一下缬沙坦生产工艺化学方程式以去考证是否其他沙坦也会有类似杂质当时有业内朋友在蒲公英平台上写了自己的判断该如何看待华海药业缬沙坦事件https://www.ouryao.com/thread-453297-1-1.html这篇文章应该是就当是所知信息下做出的最细致的总结

2现场检查之后阶段获得信息就是FDA出具了483的报告缺陷项报告欧盟现场检查是口头交流

318年中报我们可以看到华海计提1.7亿减值确认了1亿利润损失包括已发原料预期退回美国缬沙坦召唤费用以及美国的库存但是没有包括欧洲制剂召唤后作为原料药企业应承担部分也没有包括后期可能的诉讼

4出口禁令9月底华海等来的不是整改报告的意见答复而是直接的出口禁令把华海主要的原料药川南基地下了出口禁令也导致十一国庆过后一开盘就是连续5个跌停加上后续的一些跌幅股价一口气下跌50%真正把缬沙坦事件演化成黑天鹅

缬沙坦事件总结华海缬沙坦事件是我们做投资非常值得总结的一个事件从我的角度可以给大家以下经验

1做逆向投资或者说抄底原则要去判断事件最坏的情况会出现什么状况而最坏状况下股价会如何表现在华海缬沙坦案例中大家对于最坏状况其实是没判断准确的或者说最快状况是持续恶化的缬沙坦欧洲召回→美国召回→生产线整改→其他原料都无法出口+制剂化产品也无法出口市场对于可能出现的最糟糕情况不断下调预期也带动股价不断下滑

2事件判断的不确定性原则我们做投资的逻辑推演只能根据当是知道的信息做判断而实际情况有可能是信息不完整也可能是接受误导信息总而言之我们可能做出一些后视镜看来错误的结论譬如说华海说杂质是自己发现而不是被动检查出来的那么逻辑推演中华海是否要提高缬沙坦质量标准从而垄断行业供应就可能成为逻辑判断结论之一又譬如说印度等其他企业也召回缬沙坦原料的信息也印证了行业共性而不是华海个案的结论又譬如FDA官方公告中认为患者服用受影响药品的风险非常低不建议停药给大家的感觉是FDA并不觉得这是大事再譬如事件发酵过程中华海还不断的获批非诺贝特二甲双胍缓释和托法替尼等ANDA批文所以大家很难理解FDA的逻辑一方面在给华海颁布优秀员工证书ANDA另一手却准备开除员工禁令

3持仓者偏见我们看到的信息大部分来自于上市公司或者更关注事件发展的持仓投资者而在一个事件发展过程中屁股决定脑袋持仓者总愿意去挑利好信息去解读整改事件但是实际上任何事情都是有正反面的我们应该多听听没有持仓的投资者偏负面的解读是什么样也许对风险的评估更有帮助

4未来影响不确定禁令直接影响容易计算美国方面主要是原料药对应的制剂欧盟主要是缬沙坦原料药18年直接影响在6-7亿收入但是禁令影响的时间以及后续诉讼相关却不容易判断从过往看禁令解除短的10个月长的要2年而诉讼方面华海已经公告陆续接到诉讼情况后续看打官司的结果了

不管怎么说华海的缬沙坦事件是国内药企出海过程中非常值得借鉴的事情之前也有海正等企业出现过禁令事件不过由于不是热门股或则对公司发展没那么关键所以关注度不高这次华海药业的缬沙坦可以让大家窥见制药企业在中美不同规则之下关键要素差异可能举个不恰当的例子长生事件在中国规则下一旦舆论扩大化政府基本就会判长生死刑而如果在美国规则下可能就会就事论事不断要求整改至符合规则同样华海在中国规则下现状可能都好于CFDA要求但是在FDA监管下就出现了缬沙坦事件的重大损失


制剂出口之路

在中国崛起的年代国人也特别希望中国也有走向全球的中国制药企业希望国内有药企能够成为辉瑞罗氏这样的全球化药企巨头而2000年初国内药企也从原料药出口到药品制剂出口逐渐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但是在国际化过程中也经历了一波三折

海正药业2003年辛伐他汀原料药出口获得了5亿多销售额挖到了第一桶金同时股价也在03年翻了两倍才有了04年初海正35亿市值秒杀恒瑞20亿市值的传说也有了后面267和276两家企业发展史的对比回头说海正后续制剂出口以氟伐他汀为突破以10年他克莫司欧洲首仿为高潮所以说在2000年之后的第一个十年海正才是是国内制药企业出口的标杆然而伴随15年FDA的出口禁令海正的制剂出口业务被打击比较大虽然17年恢复了感觉也没有太缓过来

恒瑞医药最早制剂出口品种选择的是伊立替康注射剂但是立项时候格局很好等11年产品ANDA批出来之时已经竞品众多价格下降直到14年名不见经传的环磷酰胺出来赶上几家竞争对手退市直接和百特瓜分4亿美金市场才开始给恒瑞带来较大规模盈利回顾恒瑞制剂出口历程有运气伊立替康的坏运气和环磷酰胺的好运气当然也有恒瑞持续的布局才能看到国内注射剂出口No.1.

普利制药近期上市的普利制药紧盯国外更昔洛韦钠泮托拉唑阿奇霉素等差异化小品种注射剂市场同时阿奇霉素等乘国内一致性评价的东风高定价切入市场未来也看制剂出口的持续发展情况和国内一致性评价背景下的转报优势兑现

华海药业07-08年华海以奈韦拉平和苯那普利为突破口开始了美国申报ANDA之旅13年获批了重磅品种拉莫三嗪控释片开始形成规模销售也让华海摆脱了之前主要品种是普利沙坦等普药不赚钱的情形拉莫三嗪的销售持续增长也带动华海的股价在13年最多增长一倍到如今已经获批近60个ANDA批文成为国内ANDA批文最多的药企华海已经从简单拿仿制药ANDA进化到打专利官司抢首仿的阶段了而在这时候缬沙坦事情来这么一出不是到会不会影响华海的现金流和制剂出口的大战略未来看华海制剂出口领域的一举一动依然会在风口浪尖上

下图是抄小伙伴总结的截至18年中华海手里的ANDA

一致性评价规则下制剂出口企业的弯道超车

国内仿制药市场处于大变革时代国家效仿日本推行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以基药口服品种为切入点以4+7集采为突破口小试牛刀之下大家看到了重磅仿制药品种的崩塌式降价也看到了华海药业和扬子江的弯道超车

华海药业拥有众多ANDA批文在一致性评价规则之下制剂出口企业在转报国内制剂方面占尽先机在17年底公布的第一批一致性评价名单中17个品种华海独占9个17-18年这一阶段华海的股价也上涨了1倍所以在18年开始的一致性评价第二阶段也就是产品招标阶段大家认为华海算是拿了4个二+2个王的好牌结果发现4+7是鸿门宴大幅降价情况下光脚的华海吃到嘴里的肉没有那么香叠加缬沙坦事件华海18年下半年的股价走势就是连环地雷战的架势

国内业务在国内仿制药申报速度缓慢的年代华海国内产品线基本靠抗抑郁的帕罗西汀+利培酮以及高血压的氯沙坦厄贝沙坦单复方支撑着而华海药业在制剂销售方面虽然没有海正那么菜但是基本也是原料药思维比较重或者说特别希望国内卖药的模式就像美国那样只要质量好有批文往渠道里一铺货就行了哪知道国内制剂原有的销售模式是围绕医生去做工作要一张纸处方的去推动所以华海采取过自营代理等多种模式去推广效果也不理想未来看仿制药集采新规则下用谁的药用多少都由医保局说得算的时代新销售模式是否能更符合华海所希望的销售方式

总结

华海药业是国内制药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样本国内药品制剂企业走向全球化出口过程中华海起到了开眼看世界的先驱效果学习美国FDA对于药品生产销售等环节的规则适应人家的玩法虽然过程中会付出一定代价但是整体看无论是仿制药领域的出口还是创新药领域的研发中国都慢慢站上了国际舞台仿制药方面国内药企17年获批38个ANDA18年截至9月已经超过50个

投资方面

华海现在股价驱动力的线条有点多原料药方面是能够确定算出禁令带来的损失国内制剂要评价新集采规则下的受益潜力降价幅度预期/渠道费用节省度/后续产品制剂出口方面要评估禁令品种的销售损失/渠道缺失以及新批产品的补充效应当然后面可能出现的诉讼黑天鹅也要有个判断

或者更长期的角度看这是一个130亿买个制剂出口龙头值不值的命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语道破】制剂出口龙头华海药业,为何2021年开局不利?|股价
华海药业(600521)核心题材
华海药业,业绩快速增长,国内外制剂迎来收获期
华海药业三个月蒸发192亿 中信建投中泰证券帮割韭菜
史上最纯正“控费概念股”之华海药业的研报
“缬沙坦风波”计提损失超4亿元,华海药业2019年能否走出困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