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必读的30本书之《哈姆雷特》| 一千个人眼中的一千个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

来自有书国学共读

13:56


点击立即领取10元优惠券,限量100份

跟黄老师从零学国学,实现人生进阶


国学君按

各位亲爱的书友们,接下来,我们将进行系列共读

——人生必读的30本书。

每次一本书,只要15分钟,带你深入领略经典名著的魅力!




丹麦老王神秘地死去,他的弟弟克劳狄斯登上王位,并娶了原来的王后,即他的嫂子。邻国挪威的福丁布拉斯王子乘机发兵,想报杀父之仇,并夺回割让的土地。


年轻英俊、正直善良的王子哈姆雷特当时正在德国上大学,闻讯回国奔丧,父亲的死使他痛不欲生,而母亲的孝鞋还没有穿旧,就匆匆改嫁,他感到屈辱,气愤地喊道:“就是畜生也会比这悲哀得长久些吧!”“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


他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哈姆雷特从好友霍拉旭那听说城堡露台上连续几天都出现鬼魂,好奇心促使他们在一个阴森可怖的夜晚登上了露台。原来那鬼魂就是哈姆雷特的父亲。鬼魂把他引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向他诉说自己被害的经过:原来,他在午睡时,被自己的弟弟用毒药灌进耳朵而亡,他要哈姆雷特替他报仇。怒火中烧的哈姆雷特从此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他失了一切旧的记忆,只让复仇大事留在脑海中。


哈姆雷特的恋人是首相的女儿奥菲利亚,但现在世故的波洛涅斯阻止女儿和他来往。一天,哈姆雷特突然找到她,在她面前做出了许多癫狂的举动。从此,宫中谁都知道王子为爱情而发疯了。


其实,哈姆雷特并没有疯,只是性格忧郁、优柔寡断的他看透了人世间的丑恶,不肯轻易的相信别人。他便开始对一切都产生怀疑,甚至对鬼魂的话也产生怀疑,是真?是假?对母亲又恨又爱,对鬼魂将信将疑,对生活是生存,还是毁灭?是忍受命运的折磨,还是反抗人世的苦难?仇恨一直吞啮着他的心,复仇的信念始终一忘,可他总感到敌人是那么的强大,而自己又是那么的弱小,他为不能替父报仇而感到痛心疾首。矛盾重重的哈姆雷特在焦灼的内心和冷酷的现实之间不得安宁,濒于疯狂,他索性半真半假地装起疯来。他终于明白了:世界是污浊的瘴气的集合,是长满恶毒莠草的荒园,世界就是一座大监狱,而丹麦就是其中最坏的一间。



一个戏班到宫中献艺。哈姆雷特趁机安排他们上演《贡扎古之死》,加了几段情节,把戏名改成《捕鼠机》。台上,国王的侄子把毒药灌入国王的耳朵谋害了他,夺走了王后。台下,做贼心虚的克劳狄斯大惊失色,起身就走。鬼魂的话已经证实:奸王确是杀君篡位的恶棍。当天晚上,哈姆雷特在去见母亲的途中,窥见了克劳狄斯正在祈祝寿。他想趁机杀了他,但因为他怕在他祈祷时杀了他,会使他的灵魂升上了天堂,而没有下手。


诡计多端的克劳狄斯为摸清哈姆雷特“演戏”的意图,授意王后找哈姆雷特谈话。可是他又怕王后与王子有母子之情,对自己隐瞒真实情况,便派波洛涅斯躲在内宫帷幕后面偷听。哈姆雷特来到母亲的卧室,母亲劝他不要再疯狂下去了。哈姆雷特怒火中烧,他猛地拿起镜子,要母亲照照自己的灵魂。王子要母亲用镜子照一照自己的灵魂,帷幕后面的波隆尼尔内心恐慌,大喊救命。哈姆雷特以为这是奸王,一剑刺去,波隆尼尔随即丧命。他痛诉母亲失去了理智,当了情欲的奴隶,违背了同父亲的誓言,玷污了贞节,亵渎了爱情。此时鬼魂又出现了,他一面鼓励王子坚定复仇的决心,一面让王子安慰他正在内心冲突中惊惶失措的母后。


克劳狄斯以波洛涅斯的死为借口,将王子送往英国。秘密地嘱咐英王将王子处诀。王子在途中偷拆开了信件,知道了其中的秘密,巧妙地把自己的名字擦掉,而换上那两个大臣的名字。不久,座船受到海盗的袭击,哈姆雷特勇敢地拿着剑杀上了敌人的船,不料他自己的座船却怯懦地溜之大吉了。那两个大臣把他丢下,带着改过的信件急急忙忙跑到英国去接受惩罚了。海盗俘虏了王子以后,倒对这个高贵的敌人十分客气,不久就把他放了。


可怜的老父亲居然惨死在所爱恋的王子手里,使善良的奥菲利亚精神失常。她终日游荡,采花、唱歌,有一天,她想把花冠戴上枝梢,身下的树枝断了,便带着她编的花圈掉进了水里。开始她还靠柔软的衣衫托着在水里浮了一阵,还断断续续地哼唱着,还没来得及唱完那支婉转的歌儿,就沉入水里。她的哥哥雷欧提斯从国外回来,要为父亲和妹妹报仇。老奸巨滑的克劳狄斯把一切都推到哈姆雷特身上。



哈姆雷特让霍拉旭陪他去王宫,途经墓地时,就赶上奥菲利亚的葬礼。雷欧提斯悲恸得死去活来,骄傲的王子觉得他自己对奥菲利娅的爱远远比四万个哥哥的爱加起来还要深,不能容忍竟然还有谁为了美丽的奥菲利娅的死而显得比他悲伤,不顾一切地跳了出来,比雷欧提斯更为疯狂地跳进了奥菲利娅的坟坑。二人大动干戈,被众侍众拉开。


歹毒的国王却不想放过哈姆雷特,唆使雷欧提斯与哈姆雷特比剑。哈姆雷特不顾霍拉旭的劝阻,接受挑战。比剑的那天,宫中所有重要人物都在场。照规矩,这种比剑应该用圆头不开刃的钝剑,但毒辣的国王却操纵了被仇恨所支配的雷欧提斯,让他使用涂了致命毒药的开刃尖头剑,并又准备了毒酒。第一回合中,哈姆雷特占了上风。国王斟上一杯毒酒,以示祝贺。王子急于进行比赛,就把酒放在一边。第二回合中王子又获得了胜利,王后十分高兴,饮下了那杯毒酒。深知毒剑的厉害雷欧提斯一直不肯轻易往王子身上刺,在暂停时却乘其不备,用毒剑刺伤了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怒火填胸,持剑猛攻。混乱中,双方的剑都落在地上,然后各方把对方的剑捡起,哈姆雷特刺中了雷欧提斯。这时王后突然倒地,不久身亡。雷欧提斯临死有所醒悟,揭露了克劳地的阴谋。哈姆雷特怒不可遏,把毒剑插进了奸王的胸膛,当即杀死了这个谋害他全家的凶手。


奄奄一息的哈姆雷特用最后一口气要求亲眼目睹这场悲剧的好朋友霍拉旭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重义气轻生死的霍拉旭想跟王子一快死。他告诉霍拉旭要把全部秘密公诸于众。当霍拉旭含着眼泪答应他一定忠实地这样做时,高贵的王子哈姆雷特便与世长辞了。霍拉旭和其余人都流着泪祈祷天使保佑王子的灵魂。大家都觉得,要是哈姆雷特没死的话,他一定会成为一个最尊贵、最得人心、最仁慈、宽厚的丹麦国王。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部悲剧,它突出地反映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莎士比亚说过,他的作品就是“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哈姆雷特》正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理想人物。他是王子,按照传统,是王权的当然继承者。但是,他的美好前途被颠倒了的时代颠倒了。戏一开头,作者就展现了一幅丑恶的社会画面:国家发生宫廷政变,国王被害,阴谋家窃取了王位;王后改嫁;满朝臣子趋炎附势等等。世界仿佛到了末日。于是这个王子喊出了“时代整个儿脱节了”的吼声。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这是“时代的灵魂”本身在呼喊。哈姆雷特本是个正直、乐观、有理想的青年,在正常的环境下,他可以成为一位贤明君主;但是现实的社会迫使他不得不装疯卖傻,进行复仇。他是英国那个特定的动荡不安时代的产物。


在《哈姆雷特》这部戏剧中,处处可以看出作者着意把自己心目中的典型人物塑造成一个英雄形象的匠心:哈姆雷特很有心计,在敌强我弱的恶劣情况下,他敢于针锋相对地进行斗争,他击破了奸王设下的—个个圈套:先是戳穿了波洛涅斯和罗森克兰等人进行刺探和监视的把戏;又使王后发现天良;接着采用“调包计”除掉了奸王的两个走卒,把奸王“借刀杀人”的阴谋击得粉碎;最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把双重陷阱——毒剑和毒酒还给了奸王。在每一回合的斗争中,哈姆雷特都显得形象高大。所以有评论说,《哈姆雷特》是一出“巨人型”的悲剧,此话不无道理。


但哈姆雷特决非“完人”。他虽然善于思索,却优柔寡断;他虽然受到人民的爱戴,却并不相信人民。他说:“时代变得越发不像样子,—个农民的脚趾竟然这么靠近一个朝臣的脚后跟,擦伤了后者的冻疮。”可见哈姆雷特的社会改革与农民所要求的变革相距甚远。尽管哈姆雷特有令人钦佩的才能,竭力想除旧布新,但他总是郁郁不乐,迟疑不决,他始终是孤立的。这就注定了他与丑恶同归于尽的悲惨命运。


《哈姆雷特》描写人物心理的语言十分丰富,这在莎士比亚所有悲剧中也是十分突出的。如哈姆雷特的性格大部分是以“疯话”表达出来的,他的“满口荒唐言”就像迸发出来的火花。克劳迪斯阴阳怪气的语言则照映出了他口蜜腹剑的丑态。波洛涅斯爱用诗体语言,给人以滑稽可笑的印象。


总之,《哈姆雷特》是一出人文主义思想家的悲剧,是欧洲文艺复兴土壤里长出来的一朵长开不败的艺术之花,直至今天,还在散发出它所特有的馨香。




主播:周周,90后电视小民工,爱大笑爱美食爱运动,微博:周周周周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哈姆雷特》赏析
英国电影《王子复仇记》
《哈姆莱特》读后感2000字
共读吧︱《莎士比亚戏剧选》之《哈姆莱特》领读(上)
什么是人生的终极悲剧?哈姆雷特给出了答案
外国文学常识(15)《哈姆雷特》故事简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