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江经济带内河发展迎来三大新机遇

       业内专家认为,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部署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打造长江经济带的举措将为内河航道升级、内河多式联运以及内河船舶发展等三方面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航道疏通先行 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

  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建设长江经济带,应注重发挥水运运量大、成本低、节能节地的优势,抓好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加快实施重大航道疏浚整治工程,消除通行瓶颈,扩大三峡枢纽通过能力和干线过江通行能力,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

  湖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叶学平认为,路、公路的“运输瓶颈”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难以在短期内缓解。相比来讲,水运优势更加明显,黄金水道可承载大量的运输任务。随着长江流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发展,长江航运地位并没有下降,特别是在运输一些对时间要求不太敏感的货物方面占有优势。

  三峡船闸是长江航运的咽喉。从通航之初不足2000万吨,到三峡年通航能力突破1亿吨,三峡船闸提前19年达到并超过年设计双向通过能力水平,通过能力已趋于饱和,这也成为制约长江航运的瓶颈。湖北宜昌一位多年从事航运的业内人士认为,“要想发展长江黄金水道,首先得解决三峡大坝碍航的问题。投建三峡大坝第二船闸,已成为打破长江航运瓶颈的首要工程。”

  ——海陆空江海联运迎来物流升级机遇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建设长江经济带,应建设快速大能力铁路通道、高等级广覆盖公路网和航空网络,加强各种运输方式与港区的衔接,完善油气运输通道和储备系统,大力发展江海联运、干支线直达和铁水、空铁、公水等多式联运。

  业内专家认为,长江经济带并不是依赖黄金水道做运输,而是要通过与沿江的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联运网络衔接,为长江经济带东西两方向提供便利,实现长江经济带各要素的自由流动、一体化发展。因此除了加强港口建设外,沿岸码头和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方式的对接和相互配合可以极大提高整个地区的运输能力。

  让“长江之龙”真正舞动起来,首先应从多式联运破题,全面加快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和设施、设备建设。加快主要支流高等级航道建设,实施京杭运河升级扩能改造,全面推进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建设。加快长江经济带铁路、公路、民航机场建设

  所谓多式联运,是将不同的运输方式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其核心是“联”,关键在于以统一标准、专业规制构成连续的、综合性的一体化货物运输,完全突破了传统的单一运输方式的诸多局限。据了解,长江沿线城市在构建多式联运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武汉市交委日前发布了集装箱运输铁水联运有机衔接研究报告,称武汉目前铁水联运尚处于起步阶段,并未实现无缝对接。

  武汉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业务目前仍处于吃不饱的状态。目前一些沿线城市没有统一的铁水联运法规,也缺乏鼓励性政策,环节多、办理过程复杂,使许多代理企业铁水联运价格居高不下。

  湖北省物流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经济学院教授陶君成认为,在现代物流业发展扶持资金之下,长江沿线城市应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继续完善集装箱铁水联运的补贴机制,加大对江海直达准点班船的补贴力度,鼓励发展铁水、空铁、公水等多式联运。

  ——内河船型标准化趋势更加明显

  会议指出,建设长江经济带,还应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研究推广三峡船型和江海直达船型,鼓励发展节能环保船舶。

  长江航运历史悠久,而一些本该退出历史舞台的船舶仍在服役。这些船舶技术状况差,吨位小,船型杂乱,不仅安全隐患突出,而且严重影响了长江航道、船闸等通航设施通过能力的发挥。有专家比喻,这就好比修了一条高速公路,上面跑的却是各式“牛车”“马车”,不仅危险,而且不划算。

  2003年以来,原交通部就开始大力推进川江和三峡库区船舶标准化工作;2009年交通运输部和财政部与沿江七省二市签署《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实施方案》,落实了10亿元中央财政引导资金;2010年,重庆市标准化运输船舶艘数比重达40%,运能比重达60%,计划逐年提高三峡库区船型标准化率。

  近年来,扩大三峡船闸通过能力的一个重要措施是提高过闸船舶吨位。而提高船舶吨位必须走标准化、大型化的路子。长江三峡通航局局长计玉健说,伴随着长江水运和沿江经济的快速发展,三峡船舶大型化、标准化、专业化程度逐年提高,也有利于实施过闸船舶同步移泊,缩短进出闸和移泊时间,进一步提高船闸通过能力。

  专家建议,在推进船舶标准化进程中,一方面要通过建立标准船型指标体系,减少不符合要求的新建船舶进入市场,鼓励建造技术经济性能更高的示范船;另一方面要限期淘汰安全环保性能差的水泥质船、挂桨机船、单壳液货船、生活污水排放不达标的船舶,以及不利于提高船闸效率的小吨位过闸船舶,按照自然淘汰、引导淘汰和改造成标准船三种方式分类推进,逐步实现标准化。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秦尊文表示,长江开发的核心是“黄金水道”,要做好“水”文章,也要做好“船”的文章。目前我国依然存在着内河船型与水运基础设施不匹配、船舶技术性能落后等问题,要加快实施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的战略目标,落实国家层面船舶标准化补贴发放力度,鼓励船舶企业转型升级,打造“安全、高效、绿色、先进”内河标准船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概念】国务院定向调控一日三靶点 三类股受益
内河之问(一):内河水运是综合运输体系的短板
长江中上游最大集装箱船“汉海 1 号”成功首航
图解长江经济带:黄金水道串起“珍珠链”
衢江航运开发: 再现“黄金水道”辉煌
中国广西“江海联动”撬动区域经济版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