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冯远征:他在成名之前跳过伞、做过拉链、在德国留过学

冯远征演《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时候已经40岁了,他饰演的“变态”医生安嘉和,给观众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他在剧中暴打梅婷的镜头成为很多90后观众的“童年阴影”。作为演技出色的实力派,冯远征当然不止是能演“变态”,之后在电影《天下无贼》里的饰演的劫匪、在《非诚勿扰》里演的娘娘腔,《老农名》里的地主儿子都让观众眼前一亮。冯远征属于大器晚成,他的成名之路也是相当坎坷。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剧照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剧照

《天下无贼》剧照

《非诚勿扰》剧照

冯远征出生在军人家庭,父亲冯青喜是北京空军的军级干部。冯远征小时候从未想过长大要当一名演员,他进入这行有点误打误撞的意思。

1978年,16岁的冯远征在北京108中学读书,有天北京跳伞队到学校招学员,那时已经恢复高考,大家都想着好好读书考大学,对这个并没有兴趣。老师只好要求班干部带头表率。就这样,冯远征和一些同学报了名。

选拔考试很简单:20米折返跑、蛙跳、90度弯腰转圈。很多同学本来就是被老师硬拉过来的,于是就耍了小聪明,假装跑得磕磕绊绊或者转完圈晕头转向。冯远征也没想去学跳伞,但他比较实诚,该跑的跑,该跳的跳,结果就被录取了,成了北京跳伞队的预备队的一员。

一开始冯远征也觉得训练艰苦,但第一次真正从伞塔上跳下后,他觉得太刺激了,于是喜欢上了这项运动。平时在学校上课,每周六下午和周日全天到龙潭湖跳伞基地训练,一练就是4年。

冯远征少年时期

高三那年,全国跳伞比赛跟高考的时间冲突了,这是个艰难的选择,冯远征一心想进跳伞专业队,没跟家里商量就放弃了高考,参加了集训。然而之后的比赛他虽然拿到了名次,但因为年龄偏大,专业队没要他。那时候的政策,头年没参加高考,第二年连复读的机会都没有,冯远征成了无业社会青年。本来以他父亲的职位,帮他弄个好单位很简单,但是老一辈军人很有原则,他扔给儿子一句话:自己想办法吧。

之后在邻居介绍下,冯远征进了拉链厂当临时工。厂里的工作非常乏味,有一天,一个爱好文艺的同事邀请冯远征一起参加朝阳区文化馆的业余朗诵声乐班。这是他第一次听到“声乐”这个词。

声乐班学费30元,每周两次课,能学3个月。冯远征在那里认识了一帮文艺青年,平时一见面都操起“话剧嗓”说话,聊的也都是跟表演有关的话题。从小没受过什么文艺熏陶的冯远征仿佛打开了新世界,觉得这个太有意思了。每天清早还在家里吊嗓子,朗诵,练的比其他学员都勤。

年轻时的冯远征

培训班教声乐的是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宋世珍老师。她认为冯远征是个可造之材,经常叫他周末到她家,免费“开小灶”。巧的是他的跳伞教练的姐姐也在中戏,有了这层关系,不少中戏老师给了做过指导。

在拉链厂干满一年后,领导决定给冯远征转正。但这时候冯远征已经迷上了表演,他选择了辞职,决心做一名演员。

离开拉链厂后,冯远征把那一年攒下的200多块钱都花在了参加各种表演培训班上。没钱了就干一段时间临时工,挣够了学费,再去上课。

之后赶上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招收群众演员,冯远征应聘成了一名没有编制的群众演员。第一个话剧是《泥人常》,演一个押老乡的土匪,全部台词就一个字:走。可就这么一个小角色,他第一次演的时候浑身都抖得厉害,这更让他明白一个事,当演员不是那么简单的,这反而激起了他的表演欲望。

年轻时的冯远征

在青艺跑了两年龙套,在临时演员中,算是有点小名气了,但剧团负责人事的领导告诉他,你不是科班出身,成为正式演员的机会不大。冯远征想了一晚上,决定继续去学表演。他进了北京影视艺术学院,这是一所民办培训学校,不过请的老师都是中戏、北电的。学了一段时间,老师告诉他,你的业务算是不错的,可以试试去考一下专业院校。

1984年,冯远征参加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招生考试,顺利进入三试,在小品的环节,因为喜欢“伤痕文学”,也因为小时候跟父母在农村的干校生活过几年,他构思了一个“知青返城”的故事。演到高潮处,冯远征拍案而起,把当道具的酒瓶子“砰”的一声砸碎了,把老师们惊住了。最后他的面试总成绩排在北京地区第三名。

在考试过程中,他被正在筹备电影《青春祭》的导演张暖忻看中,当时,冯远征为了小品面试,穿了一身父亲的旧行头,整个气质刚好符合电影里的角色形象。张暖忻在校园里一眼就发现了他,马上邀请他担任新戏的男主角。

北电面试完后,考生还要参加文化课考试,那时冯远征已经跟随《青春祭》剧组到了云南,整个拍摄过程是7个月。冯远征中途参加了高考,文化课也过关了。可是到了录取的时候,北京电影学院拿着考生的照片反复看,最后觉得冯远征形象不符合要求,把他给踢了。

成绩这么好,没入学就演了电影,却因为长相问题落榜了,冯远征非常沮丧,他又参加了一些文工团的考试,结果还是卡在了外形上。有考官跟他说,你帅又帅不过唐国强,丑又丑不过陈佩斯,没戏。

《青春祭》剧照

不过因为演了《青春祭》,之后一个武汉的导演找上门来,让他去演一个三集电视剧《无处不飞花》,拍摄过程中,哥哥给他发了电报,说是北京人艺招生,速回。他在报名截止前一天回到了北京。

在人艺考试时,冯远征发现,剧团里的很多人跟他一样长相普通。更让他意外的是,人艺的考试特别简单,没那么多复杂的才艺展示。多年后,他明白了,人艺的考官都是蓝天野、郑榕、英若诚、朱旭这些老戏骨,他们只要看考生一眼,心里就大致有数了,跟中戏北电那些学院派考官还真不一样。

很快,人艺发来了录取通知书,不久之后,之前参加过考试的中戏也发来通知,就连电影学院,因为《青春祭》上映后反响不错,又表示愿意录取他。冯远征想了想,中戏北电毕业后不也是要分配到人艺吗?何必呢。于是他成了人艺85班的学员。同班的还有“达康书记”吴刚和丁志诚等人。如果当初选择的是中戏,冯远征跟巩俐、史可、伍宇娟她们就是同学了。

冯远征同学吴刚

冯远征同学丁志诚

人艺学员班很辛苦,每天早上6点起床出晨功,一小时台词,一小时形体,完了吃早饭,吃完饭正式上课。而且学员班每学期都要甄选,进来16个人,三年后毕业时只剩一半,其中五个是男生。顺便提一下,人艺85班,吴刚是男班长,岳秀清是女班长,后来他们成了夫妻,而岳秀清还是冯远征的中学同学,这也是一种缘分吧。

冯远征跟吴刚在学员班期间就给团里的话剧跑龙套,基本是没台词的,不过冯远征很刻苦,还没毕业就成了班上第一个演主角的学生,在话剧《北京人》里饰演曾文清。为了贴近角色,他自己花钱去王府井百货买了一盒“金刚钻”牌发蜡,又去“内联升”买了一双圆口布鞋,花了大约20块钱,那时的学员工资每月不过23元。他还按导演的要求,练习国画和书法,寻找气定神闲的感觉。为了表现出曾文清修长的手,他留了较长的指甲,还经常抹点儿香油做“保养”。还向一些行家请教怎么养鸽子、怎么喂食等等。这么全心身投入到角色,最后演出的效果当然不会差。

这期间,人艺邀请了德国西柏林高等艺术学院的的梅尔辛教授来授课,她是教格洛托夫斯基流派的,这个表演学派在教学的时候大量使用身体技术来激发演员的潜能,三四个小时的课程包括翻滚、跳跃等运动技巧,很辛苦,很多学员受不了就找各种理由逃课,包括吴刚,也曾以脚气病的名义翘过课。冯远征每次上课都很认真,梅尔辛教授很喜欢他,也觉得他有天赋。她一共来了中国三次,每次都邀请冯远征去德国进修表演,可以免试录取。但冯远征刚进人艺没几年,并不想就此离开。

冯远征与梅尔辛教授

1989年,冯远征已经谈婚论嫁的女友突然吹了,大受打击,一心想离开中国,她给梅尔辛教授写了信,说是愿意去德国深造,梅尔辛非常高兴,马上回信让他着手准备签证。

冯远征花了8000块钱订了机票,但临行前签证还没办下来,只好退了机票。等签证下来,机票买不到了,改成坐火车,那时已经有中国到德国的路线了,从北京到莫斯科再到柏林,全程8天,软卧一张1490元。

不久之后冯远征到了德国,住在梅尔辛家里,她还出钱让他去上语言学校。4个月后,过了基础语言关,冯远征在西柏林高等艺术学院注册入学,跟着梅尔辛上表演课,还修灯光、舞台美术、服装设计、形体等课程。课余时间几乎所有中国留学生都忙着打工,只有冯远征不用打工,每个月梅尔辛给他800马克的生活费,她希望冯远征别去打工,专心学习。

那时东德西德还没统一,没课的时候,冯远征经常从西边穿过柏林墙,到东柏林去玩,那里的东西很便宜。偶尔他也会夹带点私货,有些胆大的留学生在黑市倒腾马克,1个西德马克可以换10个东德马克,很多中国人靠这个发了财。

冯远征与中国留学生在柏林墙合影

不久之后,冯远征从梅尔辛家里搬了出来,中国人可能还是受不了那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吧。不过梅尔辛教授对他太好了,怕他没钱租房,又安排他去一个剧团里演戏,每月有一千五到两千马克的收入。这收入非常高了,很多上班的德国人都拿不到这么高工资。

但在演出过程中,冯远征慢慢发现,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德国演戏,永远只能演所谓“外国人”的角色,其实还是跑龙套,德国不可能有一个以中国人为主角的戏让你演。而且要拿到德国护照,至少要待8年,加上90年后,东西德统一,还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平时生活中德国人对中国人并不算很友好。种种因素,留学两年之后,冯远征回到了北京。虽然学业没有全部完成,但他还是格洛托夫斯基表演流派在中国的唯一正统传人。

到北京当天,冯远征就去了人艺,人艺领导问他,还回来吗?冯远征说,回。于是他又成了人艺的演员。不过90年代影视剧开始红火,那之后的好多年,冯远征都在拍戏,没有再登上话剧舞台。同时他在电影学院开了一个培训班,教的正是格洛托夫斯基表演流派。

1993年,在拍摄《豺狼入室》的时候,冯远征认识了广州演员梁丹妮,在剧组待了三个月后,两人开始恋爱。梁丹妮当时已经很有名气,她比冯远征大8岁,离过婚,不过相处之后,他们发现不管是性格还是价值观都很合拍,不久两人就登记结婚了。

冯远征与妻子梁丹妮

之后几年,冯远征连续演了《针眼儿警官》《月亮背面》《琉璃厂传奇》好几部戏,虽然没有走红,但在圈内口碑很好。2000年左右,制片人朱质冰约冯远征在北海公园划船,给他讲了正在筹备的新片《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故事,冯远征一听就来了兴致,他很喜欢这种充满挑战的角色,马上表示愿意参演。

可是导演张建栋希望找一个帅气的男演员,于是朱质冰只能告诉冯远征,你再等等,或许导演会改变主意。在这边还没落实的情况下,冯远征推掉了一部别的戏,他太想演《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个戏了。

这一等就是几个月,中间导演找了好多帅气的演员,但听说演的是个“变态”角色后,演员都不敢接,最后眼看开机的时间到了,剧组只好叫来了冯远征。

冯远征经过在国外的学习,对剧本和角色的认识有了与以往不同的视角。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导演接触过的演员中,只有冯远征跟他讲,安嘉和不是个坏人。他始终按照安嘉和是一个“人”在表演。至于被观众恨,也是人物的行为,他对妻子的所作所为让人们恨他,但是他作为医生的社会角色并不是一个坏人。有了这个基调,人物就非常成功。

之前中国电视剧从来没有如此直白地表现“家庭暴力”这个主题,而家暴其实是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加上冯远征的神级演出,果然,《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成了当年最火的电视剧。冯远征的演出如此出色,以至于他的朋友甚至岳父都要拐弯抹角地问他:你平时在家对丹妮不是这样吧?

《不要和陌生说话》剧照

冯远征彻底红了,那年他已经接近40岁,离他第一次接触表演已经过去了20年。

2008年,已经成了明星的冯远征上《超级访问》节目的时候说,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再见一见梅尔辛教授,后来节目组果真派人去了一趟德国,把冯远征的照片和作品带给梅尔辛看,然后告诉她,冯远征现在是中国很有名的演员了。梅尔辛教授很高兴,然后说,只是头发少了很多。2013年,冯远征和妻子去了一趟德国,专门去看了梅尔辛教授。2018年,冯远征往梅尔辛教授家里打了电话,已经是空号,不久之后得知,她已经去世了。

这几年冯远征把更多的时间放到了话剧舞台,现在他是人艺的演员队队长,处级干部,除了自己上台表演之外,还要给很多新人上课。这也是对梅尔辛教授的一个交代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冯远征在成为“变态医生安嘉和”之前,经历过哪些挫折?
冯远征:明星是炒作制造的,自己做个演员就挺好
冯远征:寻找德国妈妈
看了不同演员的工资,才知贵圈有多变态……
冯远征的“消失”,是娱乐圈的“悲哀”,他如今怎样了?|演员|余少群|冯小刚|姜文|陈宝国
冯远征你凭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