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世一生——读经之歌》释义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作者为圣,述者为哲,儒释道西,经传奕赫. 
今日的读诵,愿我温柔敦厚,知远疏通,  
来年的契会,愿我易良广博,絜静精微, 
一生的践行,愿我属辞比事,恭俭庄敬. 
今日来年,一世一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今日来年,一世一生,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好听不好听啊?(众答:好听)不只是歌曲好听,歌词作的好不好啊?(众答:好,鼓掌)其实歌词不可以好,因为几乎不是我作的,是将古人的一些话拼凑拼凑而己。但是,也可以说作的很好,因为这是所谓的“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啊!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这是《诗经》的句子,《孟子》曾引孔子对这句话的解释,子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作此诗者,其知道乎?”说作这一首诗的作者是一个了悟了道的人吧!早上我们不是讲“道术”吗?有道的人是“知道”的,我们现在谈话中常说“你知道吗?”“知道。”——知道一词的典故,就是从这里出来的。孔子说“作此诗者,其知道乎?”然后开始解释,孔子怎样解《诗》,你知道吗?孔子就说“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这样,加两个故字,一个必字和一个也字,就解完了。不是很多人要求我们读经,要解经吗?孔子解《诗经》,就这么解──把原文只添几个字,孔子如果生在当今时代,恐怕当不了汉语教师。
  现代人读书就要求甚解,把学问愈解愈差了。所以我们今天还要解释一下:“天生烝民”,“烝”者众也,天生众民的意思。这个“烝”字,本来是“火气上行”的意思,我们说水蒸气,原来就是这个字,后来写成“蒸”,加了草头,那个字本来是“麻杆”的意思,不过,古书都混用了。烝这个字引申为“上进”,所以有“蒸蒸日上”这个成语,又引申为众多,所以“烝民”就是众民。“天之生民,有物有则”,孔子认为上天既然生下百姓,“故有物必有则”。则是法则、规律的意思,在这里可以说是“本性”,有什么物必有什么物的规律、本性,生而为人,必有人之所以为人的规律、本性。朱熹说“统体一太极,物物一太极”。“统体一太极”就是天地宇宙统合起来整个是一个太极。“物物一太极”就是万物各自都是一个太极,有物有则,就是物物一太极。这个物也包含事,我们通常说“事事物物”,朱熹解释“格物”的“物”,比较往“物”这个地方说,而王阳明解格物,比较往事上说,但古人说事,也包含物,说物,也包含事。譬如“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这不是物才有本末,事才有终始,是事物有本末,事物有终始的意思,所以事就是物,物就是事。我们现在分开来讲,物是物质的存在,事就是人为的行动。在古人,“有物有则”的“物”也包含事,就是事事物物都有它的法则,所以我说等同于朱子所说的“物物一太极”。说“同体一太极,物物一太极”这种话,听起来讲起来好像很深,很玄,为什么你会感觉这句话很深很玄呢?这句话内涵的道理当然是很深的,但是首先我们感觉到的是连文句都很深,为什么呢?因为它里面用了“太极”这两个字,大家一看到“太极”两个字头就晕了,连想一想都不想了。不过,如果我们知道古人的用典的方法,这句话也是很亲切的,原来“太极”一辞出于《易经》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就是阴阳,阴阳属于气,那么,太极就是理。气是一种活动的意思,像空气会流动,太极之理,是存有的意思。太极不只是个静态的理的存有,它必展现为动态的流动,那流动分为“翕辟”--就是开、合两种特质,称为阳和阴,由阳和阴来生成万物。所以太极生两仪,不是由太极生出两仪来,而是太极的内容就是两仪,太极是动的,太极不是死的,所以中国的太极画起来是流线型的,中间是一个S形,象征它的动态。整个图形地看,称为“太极图”,从里面的动态方面看,称为“阴阳图”,同一图有两个名称。就好像老子说的“道”,道不是死板的存在而已,它是活的,而要把握道,必须从两方面,一方面是“有”,一方面是“无”,所谓“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一个事物可以从两面来了解。太极可以从阴阳两面了解,道可以从有无两面了解。进一步说,不只是两面,其中还有上下主从关系,老子说道的有和无,以无为上,以有为下,而《易经》的阴阳,是阳比阴还要贵重,所以阳为阴之主。讲得太囉嗦了,越讲越麻烦,总之“同体一太极,物物一太极”,宇宙整体来说是一个太极,万事万物和自都是一个太极,我们刚才说“太极”就是“理”,所以这句话可以说成:”整个宇宙合起来是一个道理。万事万物都各有它的道理。”就可以明白了。这个意思大家都知道啊,所以大家不要认为书很难读,书是很好读的,为什么书很好读呢?因为所以的真正的学者,他所讲的话如果是对的,有意义的,它就是这么简单,就是跟我们所想的都一样。我们一般也都会认为天地综合起来是一个道理,如果天地综合起来不是一个道理,那它怎么可以创生万物呢?所以它当然是一个道理啊。那么各种事物乃至于一根头发,有没有它的道理呢?有嘛,头发有头发的道理。那头发的道理虽然不即是天地的道理,但是它也不离开天地的道理,对不对?所以“有物有则”这句话有什么难解的呢?则就是理,有物有则就是物物一太极,“天生烝民”,人也是一个物,所以,人有之所以为人的则,有人之所以为人的理,也就是所谓“人性”,人的理人的性跟一只狗一只猫的理和性应该不一样。那么人之为人的法则是什么呢?我们怎么去发现呢?
  我们看下两句:“民之秉彝,好是懿德”,秉,是秉持,这里是指天之所赋,人之所秉,也就是“天性”的意思。那个“懿”很难写对不对?因为这个字太难写了,后来就写成这个蛮夷的那个夷,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的那个夷,夷是什么意思呢?夷是平的意思。所以形容战争之惨,说“军队所过,村庄夷平”,就把村庄都推倒踏平了。而平有平正平常的意思,只有平正的思路才能长久,所以夷也引申为常,恒常之常,恒常就是正道,所谓“常道”,常道就是真常之道,永恒之道。所以“民之秉彝”是说既生而为人,他一定秉承着人之所以为人的常道而出生。“好是懿德”,懿者善也,秉承常道而生的人,他一定会去好,会去喜好,会去喜好懿德,一定会去喜好那个善德。原来人之喜好善德,是人生的恒常之道,而这常道是来自于人性的秉赋,而人性是来自于上天生成所赋与的法则。这首诗不是很美吗?牟先生说诗经有两章很重要,很能显示中华民族初民的形而上学的智慧,一章是“维天之命,于穆不已,文王之德之纯”,一章就是“天生烝民,有物有则”这一章。
  【作者为圣,述者为哲。】
  “作者为圣,述者为哲”这两句是出自《礼记》,《礼记乐记》说“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这里所谓的作、述,本来是指制礼作乐的事,但也可以引为一切的作述。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不一定只指礼乐而言,是包涵了所有文化的传承而说的。“作者之谓圣”,作,就是所谓“创作”,有开创、创始的意思,一个人能从渺渺茫茫的天地间,开创出人间所未曾有的文化成就,譬如伏羲之画卦,譬如仓颉之造字,譬如周公之制礼作乐,譬如孔子开仁德之教,这些都是开创型的圣人。而“述者为明”,明就是明白,能明白圣人的创作的人,他能够“讲明”圣人之道,能够“传述”文化智慧,他是个明白人。这种明白人,就是古人说的哲人,诗经说:“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明就是哲,哲就是明。歌词为了押韵,“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这是《诗经》本有的押韵,我再押一个,“作者为圣,述者为哲“,我把原文“述者为明”的明,改成哲字,用哲来押韵,是可以通的。所以“哲学”的意思,就是“明学”--明白的学问。明什么呢?明理。所以哲学就是明理--明白道理的学问。哪一种学问不是明白道理的学问呢?都是,对不对?是的,所以,也可以说所有的学问都是哲学。哲学在西方的词语叫作philosophy,而西方人把博士--docto--不管任何学科的博士,都叫做PH.D,PHD是philosophy doctor的简称,就是所有的博士,都是“哲学博士”。因为西方人认为学问是从哲学开始,而且其他的学问都从哲学开出来,就像我们早上讲“诸子出于儒家”,所以西方的古代学问,只有一门,就是哲学,所有的学者,只有一个称号,叫哲学家。当然哲学里面,可以有多种学问,哲学家里面,可以有各种专家,但这些专家虽然有自己特别的专长,但都以哲学为本,都有通识。说他们是哲学家,就是说他们是明白道理的人。后来专家的研究愈来愈细,内容愈丰富,孔子所谓“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那些学问自成一套了,就脱离了哲学,而自立门户,成了专学,譬如逻辑学、天文学等等,但孔子又说:“致远恐泥”,有些学问越做越大,但也越走越远越走越远,就忘记了它是从哲学而来,他就泥着在他那自己那个地方,做好像古人说的“附庸坐大”“婢作夫人”,他就不认他的主人了,他跟着主人并驾而驱,于是就产生近代西方的各门学问。我们在大学里面所修的各门学问,各个系所,本来都应该是哲学系,后来它们说我不是哲学系,就说我是物理系,我是化学系,我是心理学系,我是教育学系。什么叫做“系”呢?就是分支,从哪里分出来的呢?当然是从哲学分出来的。但一般人已经忘了这个传统了,大家各自为政,自以为了不起,自以为可以立足于天地之间,立足于学术之国,这就是庄子所说的“道术将为天下裂”,这真是莫名其妙的事。分出这些学系做什么?如果问:你这些系不是也为了明白道理吗。他们会说对,但是我明白的是心理的道理,我明白的是教育的道理,这不是莫名其妙吗?学问如果忘记了学问的源头,那门学问是会出问题的。西方人没有忘记,至少在他们的学制里没有忘记,因为大学毕业的学士,是分科分系的,而研究生中的硕士,也是可以分系的,但到了博士,就归一了,所以所有的博士都是Philosophy Doctor,因为所有的学问研究到了高度的时候,一定会接近哲学,必需有哲学的质量,才算是一个高级的知识分子。现在我们叫各种博士都是用专业来称呼博士,譬如心理学博士,教育学博士,不是哲学博士,其实这是自我矮化。这有什么区别呢,这个当然有区别啊,什么叫专业博士,就是照着他的专业,研究了很透彻的人,这叫专家。什么叫专家?在很小的一个学问里面研究得非常多的人,专家是最不值钱的,专家就是钻牛角尖之家。因为他的学问是太少了嘛,你说研究头发可以成为一个PHD,你是什么博士?我是头发博士。哦,好厉害,头发博士,你是博士是好厉害,你是头发博士,不值钱,我们不是可以这样看吗?一个人怎么可以一辈子只研究头发呢?但是只研究头发对不对呢?头发要不要研究啊,当然要研究。研究头发有没有价值?当然有价值,有知识方面的价值,有实用方面的价值,或者有商业方面的价值。但是如果进一步明白他研究头发的目的,而进到“物物一太极”的境界,则头发也有道理,而头发的太极通于同体一太极,所以头发也通于天道,这个时候研究头发的学问就有了更深的意义,这一个头发博士,便同时也是哲学博士。
  同样的道理,我们为什么讲教育?要讲读经教育,为什么把读经教育讲的好像很高大尚,有人说:你就把读经教育怎么做告诉我们就好了嘛,教育把孩子的功课教好了,让孩子聪明了,不就好了嘛,为什么还要说教育就是开发人性的工程,说教育的本质通于人性,要从人性讲起呢?这个就是PH.D的讲法,就是“教育家”--“教育哲学家”的讲法,不是“教育匠”的讲法。教育匠就是只知道教育这一门的学问,即使只说这一门的学问,也并没有通透,只知道现行的“教材教法”。如果通透了教育的学问,你就知道教育的归宿是人间的学问,人间的学问必需本于人性,从人性出发,而从人性出发的学问一定从天地而来,通于太极。所以你的物物一太极一定要通于同体一太极,这样讲专家之学,就是PH.D的态度,这样讲教育,叫教育哲学。如果讲教育不从教育哲学讲起,那讲什么东西呢?中华民族一百年来就丧失了教育哲学,教育界中的人,并不讲哲学,他们充其量只是专家,他们并没有从人生的整体来考量教育,他们并没有从教育的道理来创建教育的体制,所以我们的教育就问题丛生,而教不出人才。我们不敢期待世间再出现制礼作乐的圣人,但人类文化传统俱在,我们可以期待有哲人,明白人。现在教育界急需教育哲学,教育界急需明白教育的人,乃至于所有学问,所有行业,都需要它的哲学,需要它那一范畴的明白人。
  哲学是一种整体的学问,庄子所谓“备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的“神由天降,明由天出”的“内圣外王”的学问。所以,“作者为圣,述者为哲”,其实哲学家还是第二流的人物,第一等人物是圣人,圣人是能够从生命里面把天地之道表现出来的人,他的所作所为,都是新的,都富有无穷的意义,述者,是明白而传述这些道理的人。总之,以生命来体现人生之道的人叫作圣人,用学问来描述传播圣人之道的人,就是哲人,明白道理的人。没有圣人,人间万古如长夜,没有哲人,圣人的智慧之光难以传流,所以歌词说“作者为圣,述者为哲”,是对圣贤的景仰与赞叹。
  【儒释道西,经传奕赫。】
  那么,古今往来,人间有多少的圣跟哲呢?噢,有儒、释、道、西。儒家有圣哲,道家有圣哲,佛家有圣哲,西方也有圣哲,苏格拉底不是圣哲吗?耶稣不是圣哲吗?而圣哲的学问表现在哪呢?表现在他们的言行中,但圣哲已远,我们能看到的,就是文字的记录,这些文字的纪录,我们称为之为“经典”。其中,圣人的创作,我们称之为“经”,哲人对经的解释和传述,我们称之为“传”,圣哲的书,统称“经传”。这些经传与圣哲的生命同其光辉,同其不杇,其光明显大,能够照亮人心,叫作“奕赫”,奕就是大,赫就是显,经典的价值广大,作用显明,所以说“经传奕赫”。
  【今日的读诵,愿我温柔敦厚,知远疏通;来年的契会,愿我易良广博,絜静精微;一生的践行,愿我属辞比事,恭俭庄敬。】
  以上是说圣贤的价值和经典的来源,这一段说我们对圣贤和经典应有的态度,我分为“今日的读诵”,“来年的契会”跟“一生的践行”,三个阶段六个层面说。而都用“愿我如何如何”来贯串,因为,我想任何人面对圣贤,面对经典,都会有愿望的,读经读得愈多,浸润愈久,更会有不同层面的愿望。这三联六句话,也来自经典,这是出自于《礼记》的《经解》,《经解》就是对六经的“题解”,讲六经的教化功能。所谓“温柔敦厚,诗教也”,《诗经》的教导,是让人温柔敦厚;“知远疏通,书教也”,《尚书》的功能,是让人知远大之事,而通达人生历史进化之理;“易良广博,乐教也”,乐经的功能,是让人胸怀平和善良而开扩宽厚,“絜静精微,易教也”,易经的功能,是让人心灵絜和宁定而精密通神,“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春秋的功能,是让人多闻广识而善于论人论事,“恭俭庄敬,礼教也”,礼经的功能,是让人谦恭俭约而庄重诚敬。六经的六种教化功能,我把它编在这个地方,所以这些不是我作的,抄来的,所以你会感觉作歌词的人,如果这个歌词作的很有学问,现在我就告诉你不是作歌词的人有学问,是他抄有学问的书。(先生笑,众笑)我们提倡读经,一开始“今日的读诵”,在读诵时,我们会有一种愿望,希望自己能够“温柔敦厚,知远疏通”,并且希望将来能够契入领会,而希望自己“易良广博,絜静精微”,然后希望付诸实践,希望到时能够“属辞比事,恭俭庄敬”。这里连续用三个“愿我”,因为读书是自己的事,读经是为了启发自己的志向,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们读书要有悱愤之情,才能接受启发。起初,或许还不能了解经典的文义,纵使理解了,也并不一定能领会它深刻的意义,纵使能领会文字背后深刻的意义,也并不一定能够付诸实践,纵使实践了,是不是能有恒、悦乐?要一步步与经典相往来,随时要保持悱愤之情,什么叫愤悱呢?朱子注解说愤是“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是“口欲言而未能之貌”,想要通而不通,想要说而说不出口,就是对自我生命的长进,有强烈的愿望。“愤”是充满的意思,心中充满了一股向上之气,叫作“愤”。愤的旁边是一个“贲”,念作ben,是大的意思,“虎贲”形容武士像老虎一样的力大而凶猛。在《易经》的卦名念作bi,贲是白色的意思,白是大的色。凡是用贲作偏旁的形声字都有大的意思。比如贲加个口就是“喷”,打喷嚏的喷,因为气很多很满,所以喷出来。加水变成“濆”,濆水池的水为什么会濆出来呢?因为水位很高就濆出来。现在愤悱的愤是心字旁,我们说气满叫作愤,比如说愤怒,愤怒的时候不是脾气很大吗,而孔子这里所说的愤,不是怒气大,而是志气高。人要有一股志气,想要通逹,才能用功,叫做“发愤”。而不悱不发的悱,是你心中对一些道理若有所悟,想要说出来却还说不出来,因为那领悟还不够透澈,不够成熟,所以心和口还不能相应,心中也会有一种急切之意,想要透澈想要纯熟。人如果没有一股志气,没有一种愿望,没有对人生的境界生起向往之情,就连孔子来教,也不能有所“启、发”。于是我们称孔子的这种教学,叫“启发式”的教学,启发是要在愤悱的基础上才有效的。启发是要依靠他人的协助,而愤悱之情必须是来自于自己。一个人本来就有上进的愿望,尤其一个年青人,本来就很自然有愤悱之情,读经,更可以增进人个人的愤悱之情,有人问但现在没有圣贤来启发了,怎么办呢?你不要烦恼这个问题,你愤悱多了,久了,你自己也能启发自己,读书,听讲,与朋友讨论,也可以得到启发,何况经典就是圣贤的教导,多读经,更可以得到最大的启发。经典的教导是深刻的,从读诵,到契会,到践行,读诵有读诵的愤悱和启发,契会有契会的愤悱和启发,践行有践行的愤悱和启发。人生随时在愤悱中,随时在启发中,这就是健行不息悦乐不已的人生。
  【今日来年,一世一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今日来年,一世一生,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今日来年,一世一生,今日来年,一世一生,今日来年,一世一生..........】
  再接下去就是自我的一个长远的期许、愿望、发愿、立志。“今日来年,一世一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今日来年,一世一生”。这又是引用,引用张横渠的四句教,这四句话是千古以来圣贤君子的志愿,是我们读经人永恒的志愿,也是人类共同的志愿。这四句话很有名,大家耳熟能详,就不必再解释了。希望能终此一生,口诵心惟,永不忘怀。
  这首歌词,是几年前“论语一百夏令营”的组委会要我作的,跟我要了几个月了,我都没有写。有一天他们说要开营了,来不及了,催我赶快作。我大概十分钟就写完了,因为这些意思,包括张横渠的这四句话,是随时念兹在兹的。这是我推广读经的心愿,读经的要领也都在这里了。希望大家唱这首歌的时候,对读经的真意有些领会。当然,如果懂得歌词的意思,将会有更深的感受,唱出感情来。这首歌是香港陈芳年女士作的曲,旋律很大方,平和中正,我很喜欢,每次自己唱,或听人唱,都很有感受。
  因为刚才听大家唱得很认真,顺便把歌词解释一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苏格拉底、佛陀、孔子、耶稣,唯有通过他们,方能抵达哲学之核心
第十一章 开物成务 冒天下之道
君子的三戒与三畏
《周易》与《易传》之区别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10
易经杂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