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1月17日③,星期三,晴,高一语文课(听课日记)

1117③,星期三,晴,高一语文课

下午第二节,新教师的汇报课,高一(1)班的语文课:《金岳霖先生》。

从北大学生纪念金岳霖先生导入新课,让学生感到一代哲学家并没有被人们遗忘,也告诉学生学习课文的目的是不要忘记先人。

教师首先抓住文中“有趣”这个关键词,让学生从外貌穿着、行为举止、语言观点多个角度寻找课文中的描写,并进行归纳和概括,加深对文本的阅读与理解。然后,通过对“有趣”的不同诠释,突出金岳霖先生“有趣”的不同之处。应该说,在这个花了二十多分钟的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中,教师这样来处理教材是可圈可点的,再加普通话准、表达清晰和亲和力,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不足的是把学生身边的“有趣”问到嘴边又缩回去了,错过了一次让学生主体参与进来的极好的机会。我更要吹毛求疵的是,老师虽然课的最后点到了汪曾祺先生(作者)写作本文的宏大意图——要写“这一代人”,但没有从“这一代人”的高度来呼应“金岳霖有趣”的精神内核——独立之人格,更没有用当下知识分子的现状来反衬、来启示学生——“人真”的丧失,我这个理想主义的想法可能对学生的启发和教育意义更大一些——这就是语文教学要“化开来”的问题。

虽然老师没有象我说的那样去做,但老师最后采用了“凡客韩寒”的广告视频,让学生为“金岳霖先生”代言,既锻炼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又暗含了“独立之人格”,是极富创意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岳霖先生的闲闻趣事
海光逢甘“霖”
北大新语·授教(三)——北大名师的授教风采 (评论: 视野)
2018上半年高中语文教师资格面试真题及答案汇总
封面故事 | 先生金岳霖
“息壤”:关于生成性学习的一个隐喻——以《金岳霖先生》研讨课为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