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晋祠

晋祠

作者:李广生

桐叶封弟的故事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周成王姬诵年幼继位,叔叔周公旦辅佐朝政。有一天,成王姬诵与弟弟叔虞在院中玩耍。他捡起一片桐叶,削成圭形,送给弟弟,说:“以此为信,分封于你。”圭是一种玉器,当时作为分封诸侯的信物,是权力的象征。这件事被史官记录下来。周公旦听说之后,催促成王兑现诺言。成王说:“我与弟弟做游戏、开玩笑,不能当真。”周公旦却说,君无戏言,已诺必行,否则无法取信于天下。于是,成王就把唐地赐予弟弟叔虞作为其封地,叔虞因此被称为唐叔虞。后来,唐叔虞的儿子因为晋水发源于封地境内,改国号为晋。这就是山西省的简称为晋的来历。唐叔虞的后裔迁居晋阳,他们在晋水的发源地,悬瓮山下,为唐叔虞修建祠堂。这就是晋祠的来历。

去晋祠颇费周折。网上订了离晋祠较近的酒店,想着一早起来就把晋祠看了,谁成想到了酒店才知道,距离晋祠还有19公里之遥。晋祠在太原市郊,我们跑到了太原市区,里外里多走了50公里。早晨起来,在导航的带领下,开车前往晋祠。到了晋祠门口,被告知修路,需要改道。路边很多等着领路的人,20块钱带到晋祠门口。不想助长这种风气,继续前行,被引导进入一个停车场,交了10元停车费,还是无法到达晋祠。没办法,只好请人带路,穿村而过。带路的是个60左右岁的老太太,听说话像是有些见识的人,她对自己这种行为的解释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晋祠就吃晋祠,这也是晋祠娘娘赐予地方百姓的恩泽。

她所说的晋祠娘娘是唐叔虞的母亲邑姜,被供奉在晋祠的主殿,即圣母殿,晋祠里面最古老、最宏伟、最精美的一栋建筑。重檐斗拱、雕梁画栋、前廊后殿,气势雄伟。廊前有八根大柱子,每个都有一人合抱那么粗,每根柱子上盘绕一条木雕巨龙,据说是国内唯一。历经千百年风吹雨打,依然鳞爪毕现、须目怒张,栩栩如生。支撑整个大殿的柱子都在四周,殿内竟无一根,巍然不动,让人叹为观止。大殿两侧有一副楹联:悬瓮山高,碧玉一湾分晋水;剪桐泽远,慈云千古荫唐村。上联写景,下联溯史,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

晋祠不是玩的地方,也就是说,你带着玩的心态去晋祠,一定会大失所望。晋祠里的景观,需要用心欣赏。

晋祠有三绝、三宝、三匾。

三绝:一是周柏。在圣母殿的右侧,据说已有2800余岁,向大殿方向倾倒。幸好旁边长出一棵年轻一点的柏树,将它撑住,不至于压毁大殿。而这棵年轻的柏树,也有1400多岁了。二是宋代彩塑。在圣母殿内,有43尊,主像是圣母邑姜,其余42尊是宦官、女官和侍女。眉目传神、仪态万方、制作精美,实乃雕塑中的精品。如今已被保护起来,只可在殿外远观;三是难老泉。难老泉是晋水之源,四季不断,碧水长流。泉上有亭,八角八柱,斗拱尖顶,亭上匾额楹联甚多。遗憾的是因为后山挖煤,难老泉已然断流,如今的汩汩泉水,乃是人工所为。

三宝:一是圣母殿,前面已经说过。二是鱼沼飞梁。位于圣母殿的前方,与大殿相对,由34根雕刻精美的八棱石柱支撑的一座十字交叉桥,始建于宋代,被称作立交桥的雏形。梁思成先生考察后说: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三是献殿,供奉祭品的场所。始建于金代,建筑极有特点,结构精巧,又显得特别豪放。殿前一对铁狮子,造型生动,甚是可爱。

三匾:一是水镜台匾。进入晋祠大门,迎面映入眼帘的第一座古建筑就是水镜台。《西游记》中孙悟空与二郎神大战时变成的土地庙就是在此取景。这其实是一座坐东朝西的明清古戏台。水镜台匾额为清乾隆翰林、书法家杨二酉所题,笔力雄健,不失飘逸。二是对越匾。“对”是报答,“越”是宣扬,合起来就是宣扬报答圣母的功德。明代书法家高应元建对越坊牌,以表孝心,为母亲祈福,他亲手书写匾额,悬于中央,笔力遒劲,气韵磅礴。三是难老匾。难老泉亭内,明末清初著名书法家傅山所题,用笔苍劲,笔意朴拙。

晋祠之内,可赏鉴的景观实在太多,难以一一记述,适宜慢慢观看,细细品味。走马观花,将一无所获。

岳母特别喜欢这个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太原市的晋祠镇原名为古唐村,是一个非常贫困缺水的村落,村民们都要到七八里外的后山沟去挑水吃。

古唐村有一个名叫柳春英的贤惠媳妇,不仅人长得俊秀,心肠也特别善良,而且人又勤快,可偏偏遇上个又凶又狠的婆婆。当媳妇千辛万苦地从七八里外的后山沟里挑回一担水时,恶婆婆只用前边这桶水,后边那桶水就倒掉了,说是女人身后的水不干净。为防止媳妇偷懒,狠心的婆婆还特意让木匠做下一副尖底水桶,这样媳妇路上就不能休息了。

一天早晨,春英挑水回来走到半路,遇见一位白发老人牵着马站在路边,向她讨水喝。春英动了恻隐之心,爽快地说:“老人家,那你就喝后面这桶里的水吧!”白发老人竟然也说只喝前面桶里的水,春英犹豫片刻,还是爽快地让老人家喝了前面桶里的水,剩下的水饮了马。老人与马喝完水,道了声“多谢”,转身上路去了。春英只好无奈地将后面的水倒掉,挑着空桶又去后山沟重新挑水。

一连三天,都是如此。老人感动了,赠她马鞭一条,告诉她回家放进瓮里,用水时只须稍许提鞭水瓮即满,但千万不能把鞭子提出瓮外。春英回到家一试,果然如此。她高兴极了,特意挨家挨户地告诉村里的乡亲,让他们都到自已家里来挑水。

这可让恶婆婆大为不满,她假意好心让春英回娘家探亲。谁知媳妇走后的第二天,恶婆婆就悄悄来到水瓮前,指使小姑将神鞭抽出藏匿。说时迟,那时快,随着鞭子被抽出,一股瓮口粗的巨流从水缸里涌出,眨眼功夫就溢出厨房,流到院心,把坏心眼的婆婆淹死了。滔滔不绝的水流溢出春英家的院墙,流向大街小巷,眼看古唐村在转瞬间变成了一片汪洋。

此时春英正坐在娘家对镜正梳妆,一听说婆家村里发了大水,就知道是婆婆把马鞭子拉出水瓮,情急中她一手夹草垫,一手执木梳,披散着还没梳好的头发跑回家中,把草垫往瓮上一扣,自己一跃坐在了瓮上。说也奇怪,春英坐到瓮上后,水势顿时变缓,变成了涓涓的细流。

村里的大水也渐渐地退了,人们才想起春英,纷纷赶到她家。只见春英端然坐在水瓮上,一手持梳,一手挽发,正在安详地梳头。不管人们怎么呼唤她,她也不应声, 春英早已坐化成仙了。只有那股清泉,从她坐下的水瓮缓缓流出,这就是潺潺不息的“难老泉”水。

离开晋祠,驱车返京。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晋祠三宝与三绝
晋、陕、豫三省行记(1)
晋祠庙 | 为何有两个“晋祠娘娘”?
晋山晋水(四)晋祠
你们知道山西晋祠是为纪念谁而修建的吗?晋祠三绝是什么?
山西晋祠距今三千年,水母娘娘难老泉的传说更广为流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