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热情背后的冷漠

热情背后的冷漠

作者:李广生

课堂上孩子们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消极、冷漠,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有参与而无投入、有行动而无思考、有模仿而无创造,是较为突出的特征。

我的这一结论建立在大量课堂观察的基础上,也许有人不同意我的看法,他们会说:孩子们不是在专心的听讲、认真的完成任务、积极的回答问题吗,怎么是消极冷漠呢?他们所列举的这些现象我也看到了,但这仅仅是表象。课堂中我们常被一些表象所迷惑,过早的沾沾自喜。生命课堂提出“做真实的教育”,旨在揭开这些“美丽的面纱”,探求在真实情景下的、基于真实孩子的课堂的真实情况。

“小组合作”是目前备受推崇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听课过程中,每当教师采取这种方式教学时,我都要凑到孩子身边,近距离观察他们的状态和表现。如果有可能,在不影响孩子的前提下,我会主动加入到他们的小组中,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坐在教室的某个角落,远远地观察,根本无法发现“小组合作”的秘密。

我经常看到的情况是这样的:教师一旦下达开始的命令,孩子们便迅速的按照教师提供的“任务单”或“学习单”,积极的进行所谓的讨论和研究。有的孩子说、有的孩子记、有的孩子听、有的孩子看,还有的孩子“打酱油”。从远处看,“小组合作”热热闹闹,孩子们学的兴高采烈,一副卓有成效样子。走近了或走进去,便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孩子们更热衷于完成任务,而不是真正是探究问题;孩子们更为关注结果,而不是过程;孩子更想通过完成的速度和准确性证明自己,而不是通过思考的深度和创新性。在很多时候,孩子们表现的越积极,其思考越肤浅。积极背后的消极、热情背后的冷漠,值得关注。

比如一节探究圆周率的数学课,孩子们热火朝天的测量硬币、水平、杯盖等几样的圆柱形物体的周长和直径,然后计算、填表,然后针对计算结果讨论,然后几乎未经讨论便得出结论——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是3倍多一点,然后就高高的举起手,向老师示意本组已经完成任务;还比如一节语文阅读课,老师布置的任务是:作者从哪几方面刻画主人公的勇敢?在问题下面教师列出一个表格,提示孩子从“外貌”“动作”“语言”“事件”几个方面思考。孩子们接到任务后,就迫不及待的打开书,你一言、我一语,一两分钟的功夫,任务完成了,然后就是合上书,高高的举起手,向老师示意,也向其他同学炫耀。

孩子的表现不是挺积极的吗,怎么能说消极冷漠呢?在那节数学课上,我问身边的孩子:“为什么要测量周长和直径?”孩子一脸茫然、有些无辜的看着我,不知如何回答。同组的那个看着很机灵、表现很积极的孩子接过来说:“因为周长和直径的关系是3倍多一点。”他的意见立即得到全组同学的认同,纷纷点头,然后就不再搭理我,继续他们的工作。看来这个问题没有触动他们,于是我又问道:“既然已经知道是3倍多一点的关系,为什么还要测量呢?”我以为这个问题很尖锐,会引发他们的反思。没想到孩子们还是无动于衷,还在进行手头的工作,有个孩子几乎头都没抬,说了一句:“完成任务单呀。”由此,我看到了冷漠。

这里所谓的冷漠是对“真问题”的冷漠,也是对“真思考”的冷漠。发现周长与直径存在某种联系,证明周长与直径具有何种联系,这两个问题相比较,前者更有意思、更具开创性、更具思维含量,可是教师替代学生完成了,或是象征性的让学生思考一下,把大量的时间都用以测量和计算。测量周长和直径并计算它们的比值,从一定意义上讲不属于思考,充其量就是 “体力劳动”,所以也用不着探究。教师引导孩子热衷于这些事情,不但不能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反而会淡化孩子的问题意识。表面看孩子的测量能力和计算能力提高了,但因此而付出的代价是思维水平的下降,这是得不偿失的。

我们的孩子,让他们去解决具体的问题就兴高采烈,而一旦让他们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便目瞪口呆。因为孩子们习惯了让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让他们怎么做就怎么做,而不去思考追问背后的深层次的原因。因为我们这些教师和家长,把最有意思的事情、最需要思考的问题,都替孩子们完成了。所以他们只需要做一些简单的、重复性、操作层面的工作,所以他们对发现、思考和创造,越来越冷漠。很多中国的精英学生,到了国外,往往成为西方研究所实验室中“穿白大褂的农民工”——加拿大学者董毓在《角逐批判性思维》一文中这样说。

对思考的冷漠会让孩子变成没有思想的“机器”“木头人”。在那节语文课上,在孩子们完成任务之后,我问他们:“故事的主人公真的很勇敢吗?”孩子们面面相觑、不置可否。在他们看来,这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课文也说了勇敢、老师也说了勇敢,那就当然是勇敢啦,这还用问吗?我问其中一个孩子:“你最喜欢小主人公哪一方面?”孩子想了一会儿,小心翼翼的说:“他很善良。”这是整个一节课,我听到最为动听的声音,因为它发自孩子内心,属于孩子自己。

很多人问我,课堂上何如弘扬生命意义、焕发生命活力、实现生命价值,我的回答是:把最有意思的事情交给孩子去做。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新课程背景下一节好课应具备的特点
06强调生成性是否意味着否定预设
《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策略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课堂的自主学习能力
北斗小学名师工作室欢迎您---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开展与实施
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应该怎么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