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博导赏丨上海博物馆藏文物之植物篇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这个温暖的季节里,植物展开了新的生命周期。迎着温暖的春风,让我们一起在上海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中找一找植物的身影。

越窑青釉刻花牡丹纹罐

年代:五代

器物表面开光刻划牡丹纹,花瓣深刻,花瓣的纹路浅划画,在釉层的遮罩下既富于肥厚的质感,又不乏精致的细节之美。

景德镇窑粉彩蝠桃纹瓶

年代:清雍正(1723-1735年)

张永珍2004年捐赠

橄榄形的瓷瓶,端庄秀美,枝上绘寿桃八只,圆润饱满,色彩过渡自然,极为可爱。枝梢点缀桃花,花蕾含苞。桃枝之间绘一对飞舞的蝙蝠,这种将蝙蝠与寿桃相结合的装饰图案在清代极为流行,取“福寿双全”之寓意。

景德镇窑粉彩莲花杯

年代:清

这件粉彩莲花杯花蕊作底,花瓣为器身,花梗作柄。粉色彩料饰花瓣,黄绿色饰花梗,工艺精湛。

这件是一种比较特殊器型,它是一种吸杯,花梗内空直通底部以作吸水之用。

鎏金刻花三足炉

年代:明

胡文明

腹壁以六角形花卉纹穿插卐字纹形成华丽繁复的底层,其上浮雕水仙、菊花、荷花、牡丹等四时花卉,象征花团锦簇的美好寓意。

荷花翠鸟图轴

年代:清

朱耷

朱耷笔下的花鸟丰富传神,艺术形象清高脱俗,超出尘表,夸张而不怪诞,晚年的笔墨形态更趋醇熟。是图结构疏密得体,游戏于荷叶间的翠鸟神态生动,黑圆的眼珠诙谐可爱。

金西厓留青百合花竹臂搁

金西厓捐赠

金西厓(1890-1979),名绍坊,字季言,号西厓,浙江吴兴人,20世纪最杰出的竹刻艺术家和竹刻艺术理论家。

1959年,金西厓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两件竹刻。

花卉纹玉带饰

年代:元

中国人向来喜欢花卉,“花好月圆”“金枝玉叶”“世外桃源”也常常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另外,我国的文学、戏剧、绘画中,以花卉植物为题材的作品不计其数。花卉植物的身影在艺术作品中越来越多的出现不仅展现了中国农业的发展,更是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寄托。

上文的这些植物仅仅只是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中的一角,植物形态各异,生生不息,含苞欲放,仿佛正如此刻,共同抗“疫”的上海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静待重逢花开时!

编辑 | 曹云曦

初审丨石维尘

终审丨汤世芬

上观号作者:上海博物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商代青铜小猪贺岁,上海博物馆公布七大特展计划
上博2019大展亮点:猪卣首展、巴黎绘画、明代瓷器齐亮相
金西厓竹刻高清图(终)
金石筼筜—金西厓竹刻艺术特展
“金石筼筜——金西厓竹刻艺术特展”12月7日将在上海开展
中国竹刻艺术美的意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