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塑工匠精神|景德镇手工制瓷72道工序之成型工序

中国的陶瓷,中国古代人们制作陶瓷的高超技术更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和中国人智慧的结晶。在近几年更是有很多的瓷器,特别是古代瓷器被卖出天价,收到广大收藏爱好者的追捧。陶瓷究竟为何能够值得这么高的价格呢?那就跟随小编的脚步来感受一下制瓷的72道工序把,上一篇我们介绍了制瓷工序的21道原材料工序,那么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成型工序,接下来就跟随小编继续走进景德镇纯手工制瓷的制作工序吧。

一、做坯、修模和定型

抐好的泥由做坯的人放在辘轳车的转盘中心,陶车转时以手间距离的收放的微妙变化,即可以做成器皿造型的样式。接下的就是印坯模了,印坯模是圆器重于器物内壁定型的专用模具。它是用山土制成的干燥后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吸水性,制模技术要求高,通常是“一尺之坯只得七八寸之器”,而修模工业要“熟諳窑火,泥性放能计算尺寸加减以诚模范”。印坯模使用一段时间后,表面有损伤,可以进行修削而重复使用,所以模具使用寿命比较长,这便是修模了。

修模所需使用的部分工具

二、利坯与印坯

经过拉坯成的圆形器皿,待稍干后,还需套在尺寸相符的模具上用手拍打按实,这样就能做到坯胎的规整一致。要使器皿表面光洁和厚薄一致,还得进过在陶车上的旋削,将半干的坯体置于陶车上,用刀修整,使器表光洁,厚薄均匀。而这种称为利坯的工艺,是成型中最关键的工序。

利坯

印坯成型是陶瓷生产中的一种成型方法,非常古老的手工做陶瓷的技术。1,古代以竹制或者木等物品做模具,以模具外或者内印制所需要的陶瓷物品的坯体,现代做陶艺也经常使用。2,现代以石膏做模具,一般是以石膏内为准,印制所需要的陶瓷坯体。印坯成型通过对泥料的印制拍打,使坯体规格化、统一化、标准化以便实现量化生产的一种半手工性质的工艺。印坯成型保证了每个产品的标准化,是很多陶瓷工厂非常普遍的工艺之一。当然,如果你的产品造型比较规整,就可以到压坯车上去制作了,那样会使效率大大提高。传统印坯的操作技术很难,印坯与利坯是景德镇最为古老的制瓷工艺,至今能掌握这两项古老的手工技艺的师傅已是凤毛麟角,特别是对于一些不规则陶瓷的制作,需要传统印坯的技术才能完成,正是因为传统印坯的难度,现在年轻人愿意学习传统印坯的也越来越少了。

印坯

三、剐坯与取釉

拉坯的时候圆器的下部会留有一段长约二至三寸的泥足,这是方便取坯绘书青花时掌握用的,书完后,必须把泥足挖掉,这道工序俗称剐坯(或叫挖足)。剐坯是景德镇传统制瓷工序之一,是用特制刀具把实心的坯底子按照规格剐出大小相同的底子来。如何让瓷胎有个透亮的好底子,这道看似不起眼的工序却是关键所在。剐坯完成后再施底釉,稍干后修圈足,把圈足装匣时与垫饼相接触部分的釉层利去,以免器皿因施釉而熔融与垫饼烧结在一起,这道工序叫做取釉。

传统手艺人正在剐坯

四、削坯与接坯

凡是杯子、壶子,它们的把手或壶嘴,古人称“持手”或“流”由于形状和安放位置等原因,所以要再另外的工序里镶接完成。做这道工序的人,景德镇人俗称“雕削(工人)”。他们不仅有把嘴的日用瓷,连大件的镶有器型螭耳的陈设瓷也少不了他们。接坯有分干接与湿接,干接是在(日用瓷)几个坯已经干燥的情况匣把它们连接起来,使用“接头泥”连接,手工坯则用本泥连接。湿接指在坯还是湿润的情况下用本泥连接。

雕塑制瓷人在接坯

五、捧坯与晒坯

做好的瓷器坯胎,一定要使用它干透,特别是在冬天,但是烧火去烤,坯胎会干裂,而用炭火的会因为没有移动坯板而使坯胎去湿不均匀。最好是在有太阳的晴天,坯胎都可以搬出来晒。但是自夏天就不必如此了,坯胎足可以阴干。在春季、秋季也只要放在坯坊的晒架塘上,上可日晒,下可通风,有利均衡干燥。

晒坯

简单的瓷泥经过这漫长的11道工序之后才初见器的雏形,《天工开物》记载“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可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光彩夺目的瓷器还需历炼更多的程序和更久的时日,才能散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芒,如果你也喜欢瓷器,欢迎订阅我们,这里是大瓷网,我们是一群热爱瓷器的人,更多精彩瓷器资讯,欢迎您订阅大瓷网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
景德镇古代手工制瓷的工序
景瓷
柴窑断想 之 李瑞祥的守望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不息的千年窑火
江西景德镇:最中国的中国城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